?

病例研究教學模式在中職基礎醫學教學中的作用

2023-03-09 01:53關曙峰
中文信息 2023年2期
關鍵詞:基礎醫學病例知識點

關曙峰

(新疆伊寧衛生學校,新疆 伊寧 835000)

引言

中職基礎醫學所包含的內容相對較多,而且知識較為抽象,學生在進行學習時具有一定的困難。病例研究教學模式可以把抽象的教學內容變得直觀與具體,因此在實際進行教學時應用病例研究教學模式具有重要意義。

一、在中職基礎醫學教學中應用病例研究教學模式的基本原則

在中職基礎醫學教學中應用病例研究教學模式時,為保證教學效果,最大化地發揮出應用病例研究教學模式的作用,應遵循以下原則。

1.啟發式原則

在基礎醫學教學中,可以緊貼1 個病例提出若干不同的問題,教師需要根據實際問題引導本專業的學生進行分析與探討。由于中職學生在初中階段未接觸過專業的醫學知識,自身的生活經驗較為有限,無法準確地分析實際病例,所以教師應適當地指導學生,啟發學生找出問題。在該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可以將回答學生問題放在下節課,讓學生在課堂中或者課外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獲得答案,隨后在課堂中進行肯定性的解答,以此提升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水平。

2.互動性原則

在中職基礎醫學教學中應用病例研究教學模式時,應最大化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把自己定位在主導角色,以此開展教學活動。在實際進行教學之前,教師應提前做好上課準備,備好學生、教材,根據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研究病例,并設計課堂教學流程。

3.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在實際進行教學時,教師應指導學生使用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解決具體的問題,培養具有豐富理論知識儲備和實踐經驗的醫學專業人才。理論聯系實際屬于病例研究教學模式中的主要特征,因此中職基礎醫學教師在開展教育活動時,應全面落實該原則。

二、病例研究教學模式在中職基礎醫學教學中的作用

在病例研究教學模式中,病例屬于教學節點,中職學校提倡基礎醫學教學把病例研究當作主要教學模式之一。在實際教學中應用病例研究教學模式時,應添加科學、符合實際的病例,只有這樣才能最大化發揮出該教學模式的作用。在傳統的基礎醫學教學活動中,大部分教師使用的教學方式為填鴨式教育,整個教學過程較為枯燥,會降低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激情與積極性,但病例研究教學模式能夠提升學生學習基礎醫學的主動性,以此提高其學習效果。在基礎醫學教學中應用病例研究教學模式能夠提升課堂教學的活躍性,并提高學生使用理論知識的水平,有助于達到培養具有創造意識與能力的實用性醫學專業人才這一目標。病例研究教學模式在中職基礎醫學教學中的作用為以下所示。

1.提升學生自身的學習水平

對于中職學生來講基礎醫學屬于一門難度較大的學科,在進行學習時,一部分學生的參與意識較低。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用病例研究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活動中共同討論并分析典型病例,有助于提升學生參加學習活動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讓其自己查閱相關資料以及文獻、書籍等,能夠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并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1]。這種學習方式能夠加深學生的學習記憶,鞏固其已經學習過的基礎醫學知識,通過實際病例達到靈活應用的目的。

2.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在中職基礎醫學教學中強調的重點之一為和臨床醫學相互結合,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學習基礎醫學的主要目的為能夠給臨床實踐奠定基礎,滿足臨床實踐對人才的需求,借助學習過的基礎醫學理論知識處理臨床事件中存在的問題[2]。病例研究教學模式對基礎醫學教師的要求相對較高,通過積極應用本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高教師整體的教學能力?;A醫學教師在實際進行教學時,不再把教學重點放在教材中的理論知識與規定上,把每個章節中的重難點,融入典型病例中,或者使用病例直觀地為學生解釋理論知識,從而給學生營造出相應的學習氛圍,指導學生分析并研究知識點,找出彼此之間的內在聯系,把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成具體的實踐?;A醫學教師若想在教學過程中高質量應用病例研究教學模式,需要進行一定的學習實踐,在臨床實踐中產生新的體會,找出學生未來在工作時容易遇到的問題,并針對問題尋找對應的解決方案,優化自身的教學內容和形式,這樣有助于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教學質量。

三、在中職基礎醫學教學中應用病例研究教學模式的現狀和策略

1.在中職基礎醫學教學中應用病例研究教學模式的現狀

病例研究教學模式源于20世紀90年代,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逐漸變得更加完善,不過中職基礎醫學教師在使用該教學模式時,產生的效果具有較大的差異。當前我國教育部門所編制的中職基礎醫學教材極為強調靈活使用知識點,在教材中融入了相應的病例,甚至部分學校所使用的教材中病例占據了較大的篇幅。而在實際進行教學時,有些基礎醫學教師依舊使用傳統的教學思維,在實際教學時提倡應試教學,把學生的考試成績以及對常規知識點的掌握程度當作重點,在教學時若遇到病例,只是讓學生簡單了解或者進行閱讀,沒有對案例進行深度解析,無法發揮出案例的作用[3]。此外,還有部分教師雖然喜歡利用案例開展基礎醫學教學,但因為教學學時的影響,無法大幅度進行案例教學,不能體現出病例研究教學模式的優勢。比如,某個中職學校所使用的基礎醫學教材設計的學時為48學時,在這些課時中不僅需要對需要講授、引導學生學習的相關知識進行分析,還需要教授病理生理學的內容,在實際上課時重難點知識較多,使學生不能分清哪些是需要掌握的知識,哪些是認識即可,教師也無法騰出時間為學生進行案例講解,且每次下課收尾極為匆忙。同時,在當前階段中職基礎醫學教學極為重視精細化學習知識點,在進行考試時格式為固定格式,學生需要掌握教材中的小知識點,以此取得良好的成績,在該環境下教師不能排除考試成績不談進行病例研究教學。

2.在中職基礎醫學教學中應用病例研究教學模式的策略

中職基礎醫學教師若想保證能夠最大化發揮出病例研究教學模式的作用,在實際教學時應用以下方面著手。

2.1 選擇恰當的病例。中職基礎醫學教師在應用病例研究教學模式進行授課時,應保證選擇的病例和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相一致,保證病例的結構具有較高的嚴謹性、描述客觀且真實、語言通順以及文字不存在堆砌等。在選擇上課所應用的病例時,可以使用自身在臨床中遇到的具體病例,也可以使用醫學文獻、期刊中報道的典型病例。同時,在選擇病例時應注意分區其難度。由于中職學生在前期階段對醫學領域的了解,自身專業知識儲備不足,若病例中的病情較為復雜,學生無法獨立、良好地完成病例分析,容易產生挫折感,對病例分析失去興趣。因此,在該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病例,保證學生能夠通過查閱資料或者直接應用自身已經學習過的知識分析具體病例,以此提升其學習積極性[4]。當學生所掌握的專業知識越來越多,可適當調整病例的難度,以此保證學生能夠在分析病例時有所收獲。此外,必須保證病例具有可操作性,與教學內容相結合,確保其應用價值。

2.2 在課堂導入環節融入病例。導入對于任何階段和學科的教學皆十分重要,高質量的課堂導入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求知欲等,因此中職基礎醫學教師在應用病例研究教學模式進行授課時,可以把病例融入課堂導入環節[5]。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條件選擇適當的導入方式,如病例分析導入。該導入方法為按照教學內容選擇1個或2 個代表性的短小病例,使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投放病例的基礎資料,并根據病例內容提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這樣有助于吸引學生自身的注意力,使其將精力放在課堂中,并引發學生自身的求知欲與好奇心,而且還能讓學生知道基礎醫學并非單純的理論學科,需要自己掌握該學科的理論知識并應用在臨床實踐中。適當的應用病例能夠提升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使學生在實踐中對其產生新的認識。

2.3 在重點內容中放入多個病例。中職基礎醫學教師在應用病例研究教學模式進行授課時,可以按照教學內容中的難點、重點以及疑點使用針對性的病例,按照教學時間的長短適當引入。在使用該教學方式時,教師應為學生提出病例的節點,為學生闡述教學內容。比如,在教授“血型”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使用多個病例進行針對性的分析,以此引出教學主線。在實際導入病例過程中,按照基礎醫學的教學特征,使用多媒體、計算機等現代化教學方式,提升教學質量。

2.4 科學設計展示病例資料的時間。在展示病例時可以使用各種方法進行展示,如使用多媒體、印發資料、進行角色扮演等,使學生體驗患者和醫學人員之間的區別,全身心地投入角色中,以此提升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在課堂中使用病例資料時,教師應先為學生講授相關知識點,隨后再提出病例,讓學生對其根據自己的方式進行分析,這種方式和提問教學相比有助于強化學生記憶,為其鞏固已經學習過的知識點。在完成教學后,為學生提供能夠深度分析學習內容與知識點的病例資料,使學生自行探討。教師把使用病例分析教學法的病例資料與所需要分析的問題提前發放給學生,并提供對應的文字資料,或者直接告知學生具體的參考書目章節,告知學生在課下進行預習,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這樣能夠提升學生的求知欲以及思考問題的意識。

2.5 采用分數提升學生的參與性。在分析和解決病例時,最終獲得的效果和學生自身的參與意識息息相關。把問題當作中心,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討論以及歸納總結,能夠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在處理病例的過程中按照線索逐層遞進,把病例和學生學習過的知識點相結合,在實際進行教學時教師可把小組當作中心讓學生進行探究,也可以選擇隨機抽查的方式讓學生個人回答問題。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必須貫徹平度、自主以及正面等原則,把控尺度,不斷提升學生積極回答問題的興趣。教師除了使用語言激勵激發學生回答問題外,還可采用分數來鼓勵學生主動發言,勇于回答問題的學生能夠積累自身的平時成績,如規定主動回答問題的學生+1 分,回答正確的根據難度+2—5 分不等,并告知學生若平時成績過低,期末考試成績則為不合格,這樣可有效活躍課堂學習氛圍。

2.6 建設教學效果評價制度

中職基礎醫學教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病例研究教學模式時,需要對學生給予正面的反饋,先肯定其勇于發言的行為,若學生回答錯誤,再進行細心的引導,并帶領學生總結正確的答案,使學生能夠全面認識并理解相關知識點,明確這一課程的價值,以此滿足其求知欲。建設教學效果評價制度,有助于教師找出授課時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進行解決,有助于提升教學效果。

2.6.1 問卷調查法。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計調查內容,重點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認識、掌握以及應用程度,并讓學生對該課程的教學方式進行評價。在使用該方法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用匿名的方式填寫問卷,根據問卷結果來評價教學方式的效果,明確病例研究教學模式的作用。

2.6.2 試卷考察法。教師可以在期中以及期末進行專業考試,或者直接進行隨堂小考,期中在進行期末考試時應做到統一出題,合理劃分病例研究與理論知識的占比,根據學生的考試成績來評估自身的教學質量。

2.6.3 觀察學生的課堂行為。中職基礎醫學教學教師可以在使用病例研究模式進行教學時,應仔細觀察學生參加活動的主動性以及回答問題的正確率,由教師和學委共同掌握,匯集所有學生的參加頻率和學生個體的參加次數。

2.7 優化學生的成績考核

在使用病例研究教學模式時,應轉變把考查知識積累為主要內容的考核制度,建設把考查思維邏輯發展的成績考核制度,通過各方面的考核,獲得綜合成績。首先,把學生編寫論文和達標率當作一部分,在進行評分時主要判斷學生的寫作態度、論文觀點以及資料的真實程度等。其次,把病例分析達標率當作重要的內容之一。在進行期末考試時,把病例研究試題當作主要內容,豐富題型,以此考查學生的全面性。最后,還需要增加實驗成績。這種考核制度具有較多的優點,如若是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沒有認真學習,只在期末考試階段進行復習無法在進行實驗時獲得較好的成績,這樣能夠提升學生參加課堂教學的激情。同時還能緩解學生進行期末考試的疲勞感以及緊張感,使其能夠從容進行實驗。

結語

總而言之,在中職基礎醫學教學中應用病例研究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教師的專業水平,使學生可以使用理論知識進行臨床實踐。不過在應用病例研究教學模式進行授課時,應遵循理論結合實際原則、啟發原則、互動原則等,選擇恰當的病例在重點內容中放入多個病例、在課堂導入環節融入病例。

猜你喜歡
基礎醫學病例知識點
一張圖知識點
一張圖知識點
第四頁 知識點 殲轟-7A
“病例”和“病歷”
一例犬中毒急診病例的診治
關于G20 的知識點
基礎醫學
基礎醫學
基礎醫學
基礎醫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