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輔導員對大學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創新探討

2023-03-09 01:53
中文信息 2023年2期
關鍵詞:輔導員思想大學生

李 曼

(沈陽音樂學院,遼寧 沈陽 110000)

引言

輔導員是一支數量龐大、使命重大的高校德育教育工作隊伍,是學生日常德育教育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承擔著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的工作職責,是高校中與學生接觸最為密切的教師群體。長期以來,輔導員群體在服務國家人才戰略、維持學校穩定發展和培養學生成長成才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隨著時代的變化,立德樹人成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成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核心,而這必然會對輔導員的德育教育工作提出新的挑戰。但是,目前部分高校輔導員自身專業素養有待提升,在學生德育教育工作難以體現主導作用,影響了高校人才培養質量。針對此,身為高校輔導員有必要深入研究國家教育政策,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不斷推動德育教育工作的創新。

一、找準自身定位,明確工作重點

輔導員在針對大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應明確自身定位,切實發揮輔助、導向的作用,幫助學生真正解決學習、工作中遇到難題,提升學生的思想品德、道德素養,引領學生以健康的狀態走向社會,為終身發展奠定基礎[1]。具體來講,輔導員在德育教育中應明確以下工作重點:

第一,加強思想引領。高校輔導員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引領者,堅定學生信仰,讓學生成為真正熱愛黨、熱愛國家、熱愛社會主義的新時代青年。輔導員要勝任這個角色首先自己要有堅定的思想立場和意識,這樣才能在煩瑣的工作中把這種意識傳達給學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方向;同時還要不斷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積極面對當前教育工作的新情況,通過線上線下渠道為學生做好思想宣傳,提升學生道德素養。只有這樣才能強化學生的思想認同,引導正確的價值導向,筑牢學生思想之堤。

第二,加強思想辨識能力。思想是行為的先導,青年學生正處于學習的成長期、思想成熟的培養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期、自我管控的薄弱期,針對這一特點,輔導員要加強思想引導,幫助青年大學生明辨是非,切實理清什么是正確的思想,什么是錯誤的思想。例如,輔導員應利用課堂、黨?;顒?、主題團日、主題班會等引領學生思想;發揮第二課堂陣地的作用,讓學生在文藝活動、公益活動中提升思想境界;做好宣傳工作,幫助學生明辨不同價值觀,辨別是非美丑,并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

第三,加強心理疏導。心理健康是衡量大學生健康的重要因素。輔導員在工作中應承擔起心理輔導的工作,增強心理咨詢理論知識的學習,將心理咨詢與德育教育工作有機結合;主動開展心理咨詢工作,并注意角色轉換,準確把握學生思想問題和心理問題的區別和聯系,認清工作類別,轉換工作模式;加強與學生的日常溝通,重視學生的心理日常篩查,做到心理問題早期發現,及時預防;掌握談心談話的技術技巧,學會運用深度輔導的各種工具,提高心理輔導能力,真正服務于學生,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2]。

第四,加強學業引導。學業引導是身為學生的第一要務,作為輔導員自然也應以積極創造環境,為學生學業引導保駕護航。要想在學生學業引導中發揮輔導作用,輔導員首先要加強自身的學習,了解學生的專業,為學生提供力所能及的輔導。例如,加強學生的專業課輔導,與學生積極交流,分享學習經驗、指導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構建專業知識體系;加強對學生思想理論學習的輔導,指導學生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扎實學生的理論素養;加強對學生的課外輔導,豐富學生興趣,拓寬學生的精神生活領域,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第五,加強行為教導。塑造學生的文明行為是輔導員思想工作的重點。在工作中,輔導員應以校園文化建設為契機,以尊重學生、愛護學生為根本原則,以文明禮儀和行為規范教育為出發點,為學生在不同場所的行為提出明確要求。例如,在校園公共場所、教室、圖書館、食堂、宿舍等環境下應遵守文明行為規范,根據學校要求做出獎懲,力求讓學生達到待人接物文明禮讓、儀容舉止恰當莊重、衣著打扮樸素大方、男女交往行為得體、生活有序和諧,進而養成文明遵章、禮讓守法、明禮誠信的良好行為習慣,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第六,加強就業指導。隨著學生成長與學業進度的變化,輔導員也面臨著學生就業指導與服務的嚴峻考驗。在實際工作中,輔導員應強化責任主體,保障工作目標按時達標;準確分析研判,確保工作保質有效;規范工作要求,認真落實就業政策。應堅持“潤物細無聲”的工作,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入腦、入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就業觀;針對就業困難群體全方位幫助,幫助學生順利就業;樹立典型,引領學生相互學習,找到就業思路。目前,在新時期新的社會環境下,輔導員應該認識到當前就業指導服務工作任重道遠,并不斷改進工作方法,讓學生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

二、堅持與時俱進,創新工作方法

在教育數字化戰略不斷推進的背景下,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也面臨著創新的機遇和挑戰。輔導員作為德育教育的主導者和踐行者,應敢于打破傳統的教育模式,積極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領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泛在化學習新環境和全新教育生態。為實現這一要求,輔導員必須要掌握教育教學的新技術、新理念,不斷提升信息化環境下創新教育教學的能力,依托學校智慧教學平臺,改革和創新德育教育方式,推動探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育模式,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深入挖掘德育教育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育人元素,著力打造具有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的教育資源,滿足學生智慧學習、移動學習、個性化學習和多樣化學習需要,全面提升德育教育質量[3]。從德育教育工作方法來看,輔導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探索創新路徑。

第一,轉變德育教育工作思維?;ヂ摼W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生活、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的學習科研、日常社交、學生工作、娛樂休閑等,無一不需要互聯網的支持。因此,身為輔導員也應該結合當代大學生的實際情況轉變工作思路,主動擁抱互聯網,并借助新的渠道與學生建立緊密的溝通。輔導員應深入研究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內容,提高對互聯網、數字化的認識,并有意識地利用互聯網創新工作內容和工作方法。例如,輔導員可以通過發布日常事務通知、了解掌握學生情況、解答學生問題困惑等方式與學生進行溝通,搭建網上談心談話的平臺,引導學生吐露心聲,以便于形成記錄、分析研判,讓德育教育工作更加有的放矢。

第二,搭建師生互動交流平臺。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是必要也是重要的。當前新媒體的發展,為師生線上交流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輔導員可以利用社交平臺與學生隨時隨地交流。例如,輔導員可根據學校要求落實心理危機干預方案,并開通QQ、微信、郵件等渠道,與學生進行主動交流,為學生提供專業的心理援助服務,緩解學生焦慮、恐慌、悲觀等情緒困擾和心理壓力;利用學校開通的微信公眾號,發送在校期間心理調適、疾病科普、求助途徑等方面的推文,幫助學生更科學、全面地了解關于心理健康的知識,提高調節心理健康的能力。這樣的互動溝通平臺能夠讓師生之間的交流更加順暢,也能讓德育教育潛移默化地推進。

第三,促進線上線下德育教育的融合。目前,線上教育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并不意味著可以減少或弱化傳統線下教育方式,將線上線下有機融合,發揮各自優勢,形成混合式德育教育模式,才是輔導員開展高質量工作的正確選擇。在實際工作中,輔導員應該盡量與學生面對面互動交流,察言觀色,用更加人性化的方式關心學生、幫助學生,同時有效避免師生交流之間的歧義與誤解。此外,輔導員還應將線上線下德育教育相結合,實現常態關注與集中引導,更好地解決學生的思想困惑和實際問題[4]。

綜上,面對時代的變革,高校輔導員必須對德育教育工作方法做出調整和創新。信息技術的應用為傳統教育教學方法提供了改革的契機。所以,輔導員應與時俱進,根據德育教育工作要求,積極打造優質教育內容,拓寬教育渠道,探索真正符合當代大學生成長與發展需要的德育教育方法,從而努力做大學生的知心人、熱心人、領路人,引導大學生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三、注重自身素養,提升工作能力

高校輔導員具有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份,是開展大學生德育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德育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诖?,輔導員應加強學習,將愛國守法、敬業愛生、育人為本、終身學習、為人師表作為職業守則,不斷拓寬知識儲備,努力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5]。

第一,提高理論研究能力。對于高校輔導員而言,提升教育理論研究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與價值。只有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輔導員才能夠做到正氣立德,以身守道,才氣立身,向學善導,以生為本,及時回應,更好地做好學生工作,為推進教育現代化和實現教育強國做出更大貢獻。因此,輔導員在日常培訓、學習中,應深入了解青年群體的代際差異,文化特點,從研究對象的角度展開德育教育研究,著重提升自身的理論修養和科研能力,從大學生成長中錯綜復雜的問題入手,探究普遍的規律,尋找理論依據,創新理論理解,進而指導實踐工作。

第二,提高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青年學生處于人生的“拔節孕穗期”,生理與心理的雙重變化讓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經常會面臨各種困惑,遇到各種問題。針對此,輔導員應加強與大學生的溝通交流,了解實際問題、具體問題,并用自己的專業素養為他們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案。例如,在面臨大學生抑郁、焦慮等心理健康問題時,輔導員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采取“正念療法”預防及處理情緒障礙,引導學生在情緒困擾時學會用“活在當下”的心態去自我調控。這樣對學生的心理問題和障礙進行初步診斷、初步輔導,才能實現心理障礙的早發現、早預防及早干預,真正解決問題,并幫助學生健康成長,順利完成學業。

第三,提高開拓工作的創新能力。學生群體的變化讓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也面臨著新的挑戰?;诖?,輔導員在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中應不斷開拓進取,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例如,在就業輔導工作中,有些學生受社會環境影響,原有的實習計劃被取消,針對學生的擔心和憂慮,教師線上渠道與學生溝通、交心,排解學生的心理壓力,為學生提供切實有用的就業小建議;組織學生通過觀看網絡課程指導就業,指導學生參加“云招聘”“網絡招聘會”,幫助學生擺正心態、順利就業。由此可見,輔導員只有與時俱進,不斷提升開拓工作思維的創新能力,才能真正實現德育教育的要求。

第四,提高語言溝通能力。語言溝通能力是高校輔導員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應具備的基本能力。輔導員通過順暢的溝通,能夠摸清學生心理,了解學生喜好,和學生建立共同的話語基礎,從而更好地深入學生內心,引導學生思想?;诖?,輔導員應加強學習與訓練,根據相關案例,學習與學生溝通中的方法與技巧。例如,把握溝通準則,在溝通過程中做到戒主觀武斷、戒好為人師、戒隨意插話、戒打壓學生的“四戒”原則;善于利用語言的藝術,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少說“但是”,多用“如果”,多采用開放式提問,以“為什么”“如何”等開始,引導學生傾訴心聲,展露思想。此外,還應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和家長共同努力,雙管齊下,引導學生健康發展。

第五,增進教育態度的親和力。德育教育工作歸根到底是為了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任務,工作的過程要切實做到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輔導員長期與學生接觸,只有真正做到了態度親和、平易近人,才能將心比心,以心換心,獲得學生的尊重。因此,輔導員在自我提升過程中應把握“00 后”大學生的特點,俯下身子,與學生平等接觸,用敏銳的觀察力發現學生成長中的問題,并對癥下藥,展開教育;要精準研判,準確判斷學生學習、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明確立場,樹立正確的“三觀”;積極主動交流,做好正面宣傳表揚,激勵學生,培養自信,讓學生在肯定和任何中健康成長。

結語

總之,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輔導員應扮演好學生德育教育和價值引領的角色,找準工作定位,創新工作方法,并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從而為學生展開高質量的德育教育。當然,隨著新要求、新挑戰的出現,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面臨的問題也不斷增加,針對此,身為輔導員應堅定信念,加強理論學習與實踐探索,用自身過硬的素養迎接德育教育工作的挑戰。

猜你喜歡
輔導員思想大學生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思想與“劍”
1+1我們這樣學隊章:我們的輔導員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思想是什么”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好輔導員這樣煉成
大學生之歌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