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醫院管理制度下醫德醫風智慧考評體系構建研究

2023-03-09 01:53種紅芹
中文信息 2023年2期
關鍵詞:醫風醫德醫務人員

種紅芹

(單縣中心醫院,山東 菏澤 274300)

前言

醫德醫風建設與公共利益密切相關,是醫院提高醫療服務水平、樹立社會形象的基礎。隨著我國醫療行業的飛速發展,醫德醫風建設不僅是社會熱議的話題,也是糾正行業不良作風的難點。完善醫德醫風評價管理制度,規范醫務人員醫德醫風,運用醫德評價的方法、效果和結果,是醫院關注的焦點。

一、醫學倫理及其重要性

醫德主要是指醫務人員應具備的職業道德,醫德是指導醫務人員與社會、同事和病人打交道的原則,醫風主要是指醫療行業作風形成。它具有傳染性和滋養性以及教育價值。醫德屬于一種關乎患者健康、生命和尊嚴的人文關懷和職業道德,是醫務人員行動和思想在實踐中的體現,是醫療服務的核心和靈魂。醫院的發展,醫務工作者的社會形象,是一個重要的展示。

醫德醫風建設的重要性首先在于提升醫院形象。樹立醫德醫風,廣大醫務工作者要樹立正確的人文意識,以慈悲關愛滿足患者在診療中的心理需求。近年來,社會道德觀念和價值觀念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醫療行業的風氣也發生了變化,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可以通過醫德醫風的發展來幫助。醫務人員要糾正思想上的偏差和誤解,并努力在職業素質和道德修養上不斷提高[1]。

二、建立醫學倫理和醫療實踐評價管理體系的意義

1.醫學倫理審查在評價管理中的作用

醫德評價是醫院醫德管理的重要方法、重要環節、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有計劃、有目的、系統、滿足的醫德管理實踐。通過醫德評價,可以有效發揮激勵機制和懲罰機制的作用,讓醫務人員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提高服務質量,改善服務態度,優化就醫環境。倫理觀念和道德品質也將醫學倫理的評價從外部道德約束轉變為內部道德要求。因此,醫德評價是醫德醫風評價管理體系的一種具體運作形式,也是對醫務人員實施醫德監測的重要措施[2]。

2.社會發展的需要

公立醫院在改革開放過程中也面臨一些挑戰,受外來文化影響,存在一些受人民群眾關注的問題。通過加強醫德教育和培訓,提高醫務人員的意識和素質,提高綜合素質,增加醫務人員的工作責任心,營造良好的就醫環境,樹立優良的醫德醫風,可對醫院和醫療行業的健康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和促進作用,樹立廣大人民群眾對醫療行業的信任和尊重。

3.促進醫療服務水平提升和管理能力提升

公立醫院是國家醫療衛生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面臨著不斷完善硬件和軟件設施、提高醫療服務水平、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的巨大壓力。這就要求醫務人員具有良好的品德和醫術,這樣可以增強患者的體驗,并使能夠更好地配合治療。通過提高醫務人員素養和人文修養,有效提高員工的思想意識,從而增強工作積極性,不斷改進和創新工作,提高服務水平,從而進一步提高醫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只有加強醫德,幫助醫務人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才能凈化醫療環境,促進國家健康目標的實現[3]。

4.有助于提高耐腐蝕性和抗變化性

醫護人員負擔過重,工作辛苦,但良好、過硬的道德教養可以幫助醫務人員提高抵抗變革和維護良好價值觀的能力,改善醫德和醫風,也有助于深化建設。醫德教育和評價促進是醫務人員中的精神食糧,面對困難和挑戰,不能不忘初心,要以身作則,勇于擔當。

5.可以促進良好的醫患關系

患者是醫務人員的服務對象,良好的醫患關系是醫院實力的體現,醫生不僅關注患者的身體疾病,更關注患者的感受,這是當代醫務工作者是必須要做到的。在良好治療效果的同時,醫生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關懷,使患者能夠更好地配合治療,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幫助患者康復。良好的醫患關系可以提升醫院的社會認可度,從而促進醫院更健康、更穩定的發展。

三、醫德醫風評價管理制度化

1.完善目標責任制

醫院始終把醫德醫風建設作為醫院全面目標管理的重要內容,與工作一起開展、落實、檢查。按照“一個身份、兩個角色”的要求,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組長、醫院院長為副組長、其他醫院領導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廣大科室主任、護士長為秘書成員,對科室醫德醫風的實施和整體應用負有具體責任。按照“誰管理、誰負責”和“醫院管理人員必須把控履職盡責”的要求,逐級壓實責任,齊抓共管,共同做好全院醫德醫風建設和評價工作[4]。

2.強化評價/評價體系

醫院對醫德醫風實行“一票否決制”和“責任追究制”,獎懲掛鉤。以全面目標管理為抓手,積極調整評價方針和指標權重,提高醫療質量、服務行為、滿意度等指標評價權重,提高醫德醫風。動員全體醫務人員在確保工作進度的同時,醫療作風積極主動、服務熱情。實施量化評價、電子評價管理聯網、評價方案制定與實施、明確評價范圍、評價標準、評價方法等,醫德醫風評價結果及總體目標等評價獎懲檢查關聯評估的嚴重程度和實際結果。

3.從哲學認識的角度提升醫學從業人員的醫德

良好的醫德和醫風是醫務人員職業素養和靈魂的體現,也關系到醫院的發展和命運。醫務人員具備良好的醫德和醫風,并以此為基礎,充分利用醫院的醫療設備和技術,為患者提供最大的支持,得到患者和社會的支持和認可,提高整體水平和立醫院的競爭力。這是新一輪的醫改浪潮,為滿足廣大患者醫療衛生服務需求,逐步落實和深化患方與醫院的溝通,提高醫務人員醫德醫風建設,是醫院提高自身綜合競爭力所需要的[5]。

4.拓展醫德醫風建設方式,構建全面提升行動新模式

醫德醫風的建構方式不是單一的,必須拓寬。首先,要深化良好醫德醫風觀念,使醫務人員通過主動學習和進修,更新和優化現有的知識和政策體系,適應時代的發展和需要。其次,加強宣傳,拓寬宣傳渠道,利用現代互聯網平臺和新媒體開展宣傳教育,弘揚高尚醫德。醫院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信息,搭建溝通平臺,為員工提供溝通交流、提交工作意見、舉報批評違紀行為的平臺,完善現有醫德醫風評價體系結構活動,并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優化、改進和調整工作方法。最后,醫學倫理與醫療實踐領導管理小組對評價體系進行監督,對評價工作進行控制和評價。

5.醫德檔案管理制度約束與人文素質教育相結合,規范醫德建設

建立高效、系統的醫德檔案管理標準和制度,進一步完善管理機制,推進醫務人員全面道德建設,維護醫德醫風秩序,提高醫德醫風建設不斷深化和細化的醫學倫理。不斷完善監督管理標準,將醫德醫風內容納入醫院全面質量管理評價體系范疇,完善醫德檔案管理機制,積極創造有利條件,為醫德醫風建設貢獻力量。

四、加強改進醫德醫風建設的相關措施

1.定期進行醫德醫風教育

加強教育是醫院醫德醫風建設的法寶,具有育人、感染人的重要功能,必須以醫德醫風教育為核心,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一是醫院領導和中層干部要正確認識市場經濟體制下行業風氣的變化,著眼于道德準則、價值觀和思想觀念,以嚴格的標準要求大家,幫助醫務人員避開社會誘惑。二是通過案例教育的方式,引發醫務人員反思,比如考慮當前醫療行業存在部分道德無序、道德失范、道德失衡等問題,鼓勵醫務人員進行討論和反思,“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的完美結合,組織相關活動,可以給醫務人員更多的自學和反思空間,大大提高醫德醫風教育的教育效果[6]。

2.為患者提供人文關懷

在新的社會條件下,醫生不僅技能好,而且需要人性化,為患者提供更人性化的關懷,幫助患者更好地克服內心的惡魔和病痛。首先,醫生不只是診斷和治療疾病的決策者或權威,還要體諒病人,使其更好地配合醫生完成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平時注意病人的心理變化,耐心地引導病人,幫助和發揮他的能力。其次,加以獨特的醫療技術,幫助患者盡快康復。最后,關注患者的家庭情況和經濟狀況,患者和醫生可以很好地討論溝通,有效合理降低費用,從而減輕患者的醫療經濟負擔。

3.正確樹立服務意識

醫院的職能是為基層群眾提供醫療服務,為提高患者滿意度,醫務人員應樹立正確的服務意識。首先,規范醫務人員的服務態度,平等對待所有患者,正確看待患者的焦慮和錯誤行為,不是任憑醫生擺布,包容所有患者的面子。其次,樹立工作人員良好的服務態度,積極主動聽取患者的意見和建議,收集社會和公眾的意見,將其作為服務改進的標準。最后,定期回顧流程,組織患者家屬或患者舉辦座談會,歡迎公眾提出寶貴的意見建議,并做好社會訪問資源和信件處理。

4.營造濃厚的醫德氛圍

醫療事業的發展事關居民幸福、社會穩定、國家發展,一切都需要醫務人員的敬業精神和扎實的努力。首先,教育廣大醫務人員,鼓勵大家發揚醫病救人、救死救傷的優良傳統,把工作作為畢生的追求,把醫德模范作為學習的楷模,每天勤勤懇懇好各項工作,認真對待每一位患者。其次,定期組織醫務人員進行教育督導,通過講座等形式不斷提高綜合素質。最后,鼓勵醫務人員在課余時間充實和提高自己,積極學習專業知識,營造院內良好氛圍,爭創一流,不斷學習[7]。

5.完善監督控制機制

醫德醫風建設事關醫院的長遠發展,與患者的健康生活和社會的穩定息息相關。以嚴格制度管理的優勢,規范醫療服務,樹立員工的工作行為和工作理念,在醫院營造良好的醫德氛圍。首先,醫院領導和主管部門要著力加強對醫德醫風的管理和評價,包括“醫師評價辦法”“醫德教育體系”“醫德醫風規范”和“醫風評價標準”等都需要繼續開發和改進。其次,評價方法要實用、可操作、可行,并與日常具體業務工作相結合。積極加強臨床路徑管理、護理服務、患者滿意度活動、醫務人員素質提升等工作,充分認識到醫德醫風重要性。最后,醫院應評價醫德醫風,促進考核落實、落地,醫務人員醫德評價結果應與職務晉升、職稱晉級掛鉤,實行優勝劣汰的制度,強調對醫德醫風評價的重要性[8]。

五、醫學倫理管理體系與醫學風格評價策略

1.完善醫學倫理評價指標體系

2020年,本院啟動醫學倫理評價系統電子化管理,制定頒布了《醫學倫理評價實施條例》,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醫學倫理評價工作。制定目標,加強醫德醫風建設,提高醫務人員職業道德。要做到兩者相結合,即定性和定量評價,醫學倫理評價有優、良、中、差四個等級。醫學倫理評價每年進行一次,采用60%信用評價、30%部門評價、10%自我評價的比例制。突出顯示了三個關鍵點。臨床服務能力、醫療技術和醫德服務水平是工作人員評估的主要目標。采取四種方式:一人一表、年度匯總、年度調查、年度考核。實行崗位晉升、離職后、醫務人員選拔任用、醫生評價、一流評價、績效評價等六項聯動。九項重點評價:以人為本、遵紀守法、尊重患者生命、優質服務醫患廉潔自律、遵醫囑、嚴謹求真卓越、愛心奉獻、團結協作、熱心公益事業、關注公序良俗、成績、社會榮譽、貢獻等;警示(欺詐、失信)信、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案件、學術不端行為、違反社會公益活動等信息情況,科學地否定治療也有一套制度來保證醫學倫理的理性評價的客觀性和公正性[9]。

2.擴大醫學倫理評價和監督方式

本院每周對出院患者進行電話隨訪,并在門診病房設有意見箱和意見表,公開電話號碼和上報服務承諾。定期召開醫患座談會,收集患者和廣大公眾的意見,解決患者反映的急需解決的問題。制定定期業務會議制度、公開暗訪制度、信息反饋制度,聽取意見建議,提高醫院服務質量。積極參加省衛健委主辦的第三方行為滿意度調查,落實責任考核制度。如果有正面回應,無論涉及誰,一旦調查到底,除非澄清,否則對問題的調查處理不會發布。

結語

不斷完善和完善醫德醫風電子評價體系,其中,做好醫德評價工作是最重要的環節。以人為本、公開、公平、公正是評價醫德的關鍵。目前,各醫院的醫德評價工作已經開展了很長時間,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除了積極的宣傳、科學量化的評價項目、公平公正的組織實施外,作為對醫務人員行為規范的監督措施,也在不斷探索和學習一些新的方法。進一步規范醫德評價體系,不斷完善醫德評價管理體系,最終引導醫務人員從他律走向自律,為提高醫院整體服務水平發揮作用,為促進醫院內各種業務的良性運營和發展發揮作用。

猜你喜歡
醫風醫德醫務人員
通過醫德醫風智慧考評體系建設正向激勵醫務人員行為導向
縣級醫院醫德醫風檔案管理工作研究
淺議醫療糾紛中對醫務人員的法律保護
抗疫中殉職的醫務人員
孫思邈醫德思想發微
淺談促進現代藏醫藥發展的醫德醫風問題
加強護理人員醫德醫風建設的途徑與策略
讓真誠關懷為醫務人員減壓
醫學研究生醫德教育問題探討
中職護生醫德認知現狀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