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語言暴力需要系統式治療

2023-03-13 07:42
語言戰略研究 2023年1期
關鍵詞:家庭成員治療師暴力

陳 優

家庭語言暴力是精神心理學領域的常見議題,指的是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以語言為武器,采取謾罵、嘲諷等形式,或是采取刻意忽視、冷漠對待的態度,致使他人在心理或精神上受到傷害的行為。受暴者往往是話語權低的孩子,或者配偶中家庭地位較低的一方。其中未成年人因心智尚未成熟,情緒控制中樞尚未發育完善,社會資源和依戀關系無法從原生家庭中獨立,受到的影響會更加重大和久遠。

一、家庭語言暴力的特點

與其他家庭暴力相比,家庭語言暴力造成的傷害具有以下特點:其一是隱蔽性,往往需要經過一段時間后,才會以心理傷害、家庭及人際關系受損、社會功能損害甚至人格障礙、精神疾病等多種形式在受暴者身上表現出來;其二是兩難性,受暴者往往陷入施暴者所造成的雙重束縛的溝通陷阱中,不管是認同還是否定語言暴力,均會遭受指責或懲罰,明明非常痛苦,卻又無法逃避;其三是長久性,這種傷害雖然往往起始于幼年,但嚴重者會影響受暴者一生,甚至成為一種家庭溝通模式而被傳承。

二、家庭語言暴力影響因素的系統式思考

在心理咨詢和治療領域,“系統式治療”最突出的特點是系統觀,也就是在整體框架中觀察和處理個體心理問題。從系統式家庭治療的角度看,語言暴力并不僅僅是某個家庭成員破壞家庭關系和傷害家人,同時也是家庭成員之間在交流和互動過程中由大家共同建構而成的。換言之,語言暴力的出現是系統出了問題的信號。

根據系統家庭理論奠基人美國精神科醫生莫瑞·鮑恩(Murray Bowen)的理論,引起家庭語言暴力的因素有:

(1)自我分化水平較低。自我分化有兩個層面,即區分自己的情緒和理智,區分自己和他人的關系。自我分化水平高的人,能識別情緒和沖動,并且平衡自己與家人的關系;自我分化水平低的人,在情感上容易與他人黏附與糾纏,其行為更多地受制于本能的情緒反應,缺乏理智的判斷,容易通過語言、行動等將情緒發泄到其他家庭成員身上。

(2)情感三角化。人際關系中最直接的關系是兩個人之間的關系,但是兩個人的系統是不穩定的,當系統存在焦慮時,第三個人的參與或卷入能減少兩個人之間的焦慮并形成穩定結構。面臨壓力和矛盾時,自我分化水平低的家庭成員往往會使用家庭語言暴力等方式將其他家庭成員拉進關系中形成三角關系,以此暫時轉移、稀釋雙人關系的緊繃情緒和交流。比如夫妻之間發生矛盾時,會將這種沖突以語言暴力的形式指向孩子,說出“要不是生了你,早就離婚了”“我們吵架都是因為你不努力,做錯事”之類的話。

(3)代際傳遞。家庭語言暴力同教養方式一樣,存在一定的代際傳遞性。在傳統的家長式、權威式家庭溝通模式中長大的父母,往往在表達愛和親密上比較笨拙,更習慣于用自己從小習得的指責、貶低、打擊等方式教育子女。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打是親,罵是愛”“棍棒底下出孝子”等,年輕一代如果沒有足夠的察覺和反思,很可能會在無意識中將這種“打、罵”的暴力溝通方式傳遞給下一代。

三、家庭語言暴力的系統式治療

針對家庭語言暴力,系統式治療的思路不只是關注語言暴力及其造成的傷害這個問題本身,同時也關注家庭成員的關系和互動,通過系統式訪談、家庭生命周期、資源取向、未來取向等視角,幫助困在家庭語言暴力中的家庭成員獲得新的面對困境的視角,發展出新的家庭溝通方式和應對能力。

(1)安全中立。治療師首先要建立一個安全的環境,對家庭語言暴力進行探索和約束,以降低其頻次,弱化其程度;其次要對家庭成員保持相對中立,避免在接受了碎片化信息的情況下對某個家庭成員進行指責和批評,鼓勵所有的家庭成員針對目前家庭關系、所處困境進行討論,而不單單局限于語言暴力本身,從而對家庭互動形成更系統的理解。

(2)了解過去。治療師應通過系統式訪談了解家庭的背景、成員的成長經歷、家庭經濟文化水平、成員的關系和互動模式、家庭生命周期、家族歷史,探索語言暴力如何在家庭成員關系和互動中產生、延續和發展,以及它又如何反過來影響家庭成員的關系和互動。比如,通過家庭雕塑,在治療室中將家庭成員之間既往的語言暴力進行具象化還原,將語言暴力還原到家庭成員的關系和互動場景中,使其意識到對彼此的影響和傷害;通過家譜圖,探索兩系三代中家庭成員的關系和互動,理解語言暴力如何在家族的生命長河中形成、改變和傳遞。

(3)安撫現在。家庭成員攻擊、指責、貶低、控制等言語背后是無法表達出來的需要、擔心、恐懼等。治療師可以使用改釋、陽性賦義等方式,幫助家庭成員理解暴力語言背后的情緒情感和動機,學習新的方式表達關心和愛護;也可以在安撫家庭成員的同時,探討他們在人生的歷練中所獲得的堅韌、毅力等品質。

(4)探討可能。治療師應該幫助家庭成員從既往受害者的視角看到未來家庭成員關系和互動的多種可能。比如幫助家庭成員看到三角化的關系模式,引導父母在夫妻關系中處理沖突,調整對孩子的期待及養育方式,改變溝通方式。

(5)促進分化。治療師應鼓勵家庭成員開展自我分化的探索;也應意識到,在一些長期存在語言暴力和嚴重傷害的家庭中,保護受暴方避開正面的對峙和沖突,減少原生家庭的束縛和傷害,優先發展自我,獨立過好自己的未來和人生,未嘗不是一種有效策略。

綜上所述,在“施暴者-受害者”視角之外,系統式治療為認識和應對家庭語言暴力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思路,從而降低家庭成員之間互動的張力,讓緊張的家庭關系和矛盾看到緩解的可能,特別是在保護身處語言暴力中的兒童青少年等家庭弱勢群體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家庭、社會、學校等也應進一步開展探索和實踐,更有效地幫助家庭成員,構建和諧家庭關系,促進社會安定。

猜你喜歡
家庭成員治療師暴力
上海護理(2022年2期)2022-11-28
反性別暴力
“暴力”女
家庭成員的排序 決定孩子的格局
2020年上海國際造口治療師學校開始招生
沙盤游戲治療師的成長
暴力云與送子鸛
精神分析心理學反移情概念的發展及應用
向暴力宣戰
老年人受家庭成員侵害維權體制改革新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