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分析心理學反移情概念的發展及應用

2015-02-25 12:47孔德生李祎瓊于欽明
學術交流 2015年1期
關鍵詞:移情來訪者潛意識

孔德生,李祎瓊,于欽明

(1.哈爾濱工程大學a.黨建研究室;b.人文學院,哈爾濱 150001; 2.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學生處,哈爾濱 150040)

精神分析心理學反移情概念的發展及應用

孔德生1a,李祎瓊1b,于欽明2

(1.哈爾濱工程大學a.黨建研究室;b.人文學院,哈爾濱 150001; 2.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學生處,哈爾濱 150040)

反移情是精神分析心理學的重要概念,它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1910年弗洛伊德最早提出了這個概念,認為它是治療師潛意識中的沖突和問題被激發出來,形成治療師的盲點和局限,因而是治療的阻力;1950年海曼提出相反的觀點,認為反移情是治療師觀察和了解來訪者潛意識情結的鑰匙,是治療的動力;之后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和理論探討,現代精神分析整合了上述兩種觀點,認為反移情是治療師對來訪者的全部反應,它是一柄雙刃劍,合理應用就是治療的動力,否則就是治療的阻力。反移情一般分為主觀反移情和客觀反移情??陀^反移情又分為一致反移情和互補反移情。治療師如果能夠克服主觀反移情,合理利用客觀反移情,即在心理治療中能夠不訴諸行動,變互補反移情為一致反移情,適度表露反移情,就可以準確地感知來訪者的移情,了解其人格和人際模式,提高治療效果。

精神分析;反移情;發展;應用

精神分析心理學是世界上第一個完整的心理治療體系,也是認知、格式塔和家庭治療等心理學體系的基石。精神分析理論不僅影響了心理學界,也對人類學、社會學及藝術學界產生了顯著的影響。這個理論通過挖掘和調節個體潛意識中的問題來使之改變。其使用的主要技術是移情,即通過發現移情——促進移情——修通移情這一系列過程來進行治療。近些年來精神分析心理學發生了變化,反移情的概念越來越受到重視,在心理學方面占據了重要地位。表現為現代精神分析往往通過反移情來了解移情,進而達到治療目的。這使得移情—反移情分析已成為現代精神分析的核心技術,甚至成為現代精神分析的代名詞。因此,探索反移情概念的演變及發展,弄清反移情的來龍去脈,對于了解心理治療技術,提高治療效果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反移情的演變發展

移情是指來訪者將其過去的人際關系模式轉移到治療師身上的現象,又稱作轉移關系。最初,精神分析創始人弗洛伊德認為移情是阻礙治療的,因為移情導致來訪者可能會把對父母強烈的愛或恨發泄到治療師身上,勢必會干擾治療。但后來他發現,透過移情可以發現來訪者的人際模式,為解決問題提供了關鍵途徑。于是,移情不再是治療的障礙,反而成為治療最有力的手段,由阻力變成了動力。有趣的是,反移情的演變及發展同移情有著驚人的相似,都是先被否定,后被承認,最后成為核心概念這樣一個演進脈絡。

(一)反移情是治療的阻力

反移情最初被認為是治療的阻力。在早期的精神分析理論中,反移情是指在治療中治療師出現了不恰當的、強烈的情感,從而阻礙了治療。比如,治療師有分離創傷,那么治療中討論來訪者的早期分離創傷時,治療師往往會出現過于強烈的憤怒、沮喪等情緒,不能理性、中立地分析來訪者的問題,致使治療受到影響。所以,反移情是治療師潛意識中的沖突和問題被激發出來,是治療師的盲點和局限所在。弗洛伊德最先發現了反移情,他在給得意弟子費倫齊做精神分析時出現了反移情,影響了分析效果。為此,他還專門給費倫齊寫了封道歉信。信中說治療師的理想職業態度應該是平靜而客觀的,“像電話接收機適應信號發射器一樣,治療師應調整自己以適應病人。治療師應像接收機將電信號還原成聲波一樣,將病人的自由聯想還原成其潛意識的內容?!比绻委煄煂碓L者表現出了強烈的愛或恨,這就說明治療師出現了問題——產生了反移情,治療師早期的問題也就被激發出來,不能理性地進行分析,治療進程就會遭到破壞。在討論精神分析的未來時,弗洛伊德[1]說到:“我們開始注意到反移情,它是病人對治療師的潛意識情感造成影響的結果。我們傾向于認為,治療師應該意識到這種反移情并征服它……治療師若不克服自己的內在情結和阻抗,將寸步難行?!边@些都說明弗洛伊德把反移情當成了治療的障礙。

弗洛伊德的觀點得到了許多精神分析專家的認同,例如,Reich[2]認為:“治療師可以喜歡或不喜歡病人……如果這些情感大幅度增加,幾乎可以肯定……反移情被卷進來了……在這種情形下,病人成了治療師過去的客體,治療師對該客體投射了過去的情感和愿望……這就是反移情的實質?!盕liess[3]則堅決地說道:“反移情,永遠都是阻抗,永遠必須被分析?!盬innicott[4]認為反移情是治療師的“神經癥特征,勢必破壞其職業態度,干擾分析進程?!?/p>

(二)反移情是治療的動力

也有精神分析專家提出反移情是治療的動力。最先提出這個觀點的學者是克萊因學派的Heimann[5],他認為反移情包括治療師對來訪者的一切情感。治療師的潛意識能夠理解來訪者的潛意識,當治療師注意自己的潛意識反應時,來訪者的潛意識內容就浮現出來。所以,治療師對來訪者的情感反應,即反移情,就成為了理解來訪者的鑰匙,成為觀察來訪者潛意識情結的一個新途徑。海曼的觀點讓人眼前一亮、振奮不已,很快引起學者們的共鳴和認同。Joseph[6]認為,治療師的反移情是通向理解和解釋移情的主干道。Reich[2]認為:“反移情是分析所必須的先決條件。如果它不存在,治療師必要的天分和興趣就會喪失。但是,它又必須是模糊的,并應該僅存在于背景之中?!盨pitz[7]進一步指出:“沒有潛意識層面的反移情,就沒有共情,也沒有分析本身?!盞ernberg[8]在梳理了大量反移情的研究結果后指出,早期反移情被理解為治療師的“阻抗”或“盲點”,暗示治療師哪里“出了問題”,導致治療師對自己情感反應的“恐懼”,消弱了反移情的重要性,減弱了對病人的理解力……完整地利用治療師的情感反應,對于診斷和治療嚴重的人格障礙和精神病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McDougall[9]提出,針對前語言期遭受創傷的來訪者來說,他們無法用語言表達早期的創傷經歷,這時只能通過治療師的反移情才能捕捉到這些創傷信息。上述學者都是根據自己的臨床研究,提出了反移情是治療動力的觀點。

(三)反移情可能是阻力,也可能是動力

反移情到底是阻力還是動力,令人迷惑,許多學者試圖調節二者之間的沖突。Hoffer[10]提出治療師對病人的移情和治療師的反移情是不同的,前者反映了治療師的局限,后者反映了治療師對病人現實需求的理解。Racker[11-13]區分了治療師的一致性反移情和互補性反移情。一致性反移情是指治療師具有與病人一樣的反應,這種反應可以促使治療師更好地了解病人,推進治療進程?;パa性反移情是指治療師有與病人早期生活中的重要人物(通常為父母)一樣的反應,這種反應再現了病人和父母的早期狀態,強化了病人的早期沖突,延緩了治療的進程。Chediak[14]指出治療師對病人的反應有很多種,反移情只是其中一種。這些反應包括:(1)將病人當作個體的一般反應;(2)治療師對病人的移情,即治療師早期潛意識沖突的再體驗;(3)治療師的反移情,即病人移情時迫使治療師扮演某角色時的反應;(4)治療師對病人的共情性認同,即治療師同病人一樣的反應。厄薩諾[15]參考了近期有關反移情的大量研究后認為,反移情是治療師對來訪者的幾乎所有情感的反應,這種反應可能會阻礙對病人的了解,也可能促進對病人的了解。綜合上述學者研究可以發現,現代精神分析認為反移情是治療師對來訪者的全部反應,它就像一柄“雙刃劍”,處理好就是動力,處理不好就會是阻力。

二、反移情的種類

反移情的發展同移情一樣,都是經歷了否認——認可——成為核心概念這樣一個曲折過程??v觀這個演變過程,似乎可以將反移情分為兩類,分別是主觀反移情和客觀反移情。而客觀反移情似乎又可以分為一致反移情和互補反移情。

(一)主觀反移情和客觀反移情

主觀反移情是指弗洛伊德早期定義的反移情,即治療師對來訪者的移情,是治療師的盲點和局限性所在,會阻礙治療的進展。這類反移情似乎也可以稱為經典反移情??陀^反移情是指克萊因學派定義的反移情,即來訪者由移情造成的治療師的反應。這種反應不但治療師會有,其他正常人也會有,所以是一種客觀的反應,稱為客觀反移情。顯然,利用客觀反移情可以覺察來訪者的移情,了解來訪者的人格特點和人際模式,以此來幫助治療師進行診斷、評估和治療。

(二)一致反移情和互補反移情

一致反移情是指治療師有類似于來訪者一樣的反應,這種反應是對來訪者的共情,借助這種反移情可以了解來訪者的感受,明確來訪者的人際模式,推動治療的進展?;パa反移情是指治療師具有和來訪者早期的重要養護人一樣的反應,這種反應如果持續下去,就會重復來訪者早期的人際模式,加重來訪者的癥狀。但是,如果能對這種反應進行反思,也會利用這種反應來了解來訪者及其人際關系,將達到促進治療的目的??傊?,如果合理利用,一致反移情和互補反移情都具有正向價值,可以促進治療的良性發展。

三、反移情的臨床應用

在心理治療過程中,治療師必然會產生反移情。如果治療師產生的是主觀反移情,應該及時通過督導或接受分析來克服;如果產生的是客觀反移情,首先不要訴諸行動,繼而變互補反移情為一致反移情,并在適當的時機適度地表露反移情,就可以利用反移情洞察移情,為下一步的修通移情做好準備。

(一)反移情是必然存在的

心理治療是治療師和來訪者之間的互動過程,治療師和來訪者必然都會有反應。具體來說,治療中來訪者一定會出現移情,迫使治療師出現反移情,扮演他早期生活中的某個重要人物,由此形成移情——反移情的互動過程。所以,作為移情的衍生物,反移情是必然存在的。另外,治療師也是一個普通人,其早期生活不會是完美無缺的,因此他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和局限性,其主觀反移情也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正如Sharpe[16]所說:“……如果治療師認為自己沒有反移情,那就是在自欺欺人,這就是事情的本質?!狈匆魄榧热皇潜厝淮嬖诘?,就不應回避它,而應該面對它并利用它。

(二)克服主觀反移情

主觀反移情是治療師對來訪者的移情,是治療中的阻礙因素,因此必須要克服。弗洛伊德最先提出克服主觀反移情的方法,是對治療師所做的自我分析。但他馬上意識到治療師存在著自我盲點和阻抗,自我分析很難進行,于是要求治療師接受分析。后來,弗洛伊德認為這些還不夠,提出治療師接受分析后,每五年還要再接受一次分析,以便徹底領悟和解決自己的潛意識問題,從而克服主觀反移情。弗洛伊德的建議基本上得到了認可和應用,并且現代精神分析還建立了督導制,為治療師配備督導師。如果治療師在治療中遇到問題,可隨時求教于督導師,及時解決治療師的主觀反移情問題。盡管如此,現代精神分析還強調,如果在治療中觸及治療師的潛意識問題,盡管這個問題他已經通過分析訓練而得到了解決,此時也不要依靠自己的反移情來判斷來訪者的移情,而是要通過來訪者的早期經歷和現場言行等因素來推斷其移情。

(三)善用客觀反移情

1.不訴諸行動

訴諸行動是指個體將強烈的情緒表現出來,出現不理性行為的現象。來訪者在治療中經常會出現訴諸行動,他們可能會對治療師進行疏離、抱怨甚至指責,也可能以斷章取義的方式歪曲治療師的語言,甚至可能強烈憤怒地攻擊治療師。面對來訪者的訴諸行動,治療師往往也會感覺不滿,產生厭惡、回避、憤怒等情緒,甚至有希望中斷治療的動意。這些動意是一種自然反應,是治療師的客觀反移情,此時,如何處理這種反移情就十分關鍵了。如果治療師把這些感受表現出來,以暴制暴、訴諸于行動,就會破壞治療進程。如果治療師明白來訪者的訴諸行動,是其把對早期生活中重要人物的不滿情緒移情并發泄到治療師身上,就會控制住這種情緒,然后通過反思這種情緒來了解來訪者的移情,從而合理利用客觀反移情來促進治療。所以,面對來訪者的移情不訴諸行動,是治療師善用客觀反移情的前提條件。

2.變互補反移情為一致反移情

面對來訪者的移情,治療師會表現出客觀反移情,這種客觀反移情可能是一致反移情,也可能表現出互補反移情。如果只出現一致反移情,治療師和來訪者有一樣的感受,根據這種感受進行治療,可以很好地理解來訪者,自然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如果出現互補反移情,治療師就會出現與來訪者父母一樣的感受,根據這種感受進行治療,就會重復來訪者與其父母的早期關系,加重來訪者的癥狀。因此,治療師應控制住自己的反移情,千萬不要訴諸行動,而應反思自己的反移情,由自己的反移情去了解來訪者的移情,變互補反移情為一致反移情,并及時地進行解釋,就可以有效地進行治療。例如,來訪者無故地指責治療師,治療師的客觀反移情必然是憤怒,這是治療師的互補反移情。如果治療師根據這種互補反移情(憤怒的情緒)進行治療,必然會厭惡、指責甚至攻擊來訪者,而來訪者的父母早期就是這么對待來訪者的。這樣的處理方式不但不能緩解來訪者的癥狀,反而會加重來訪者的癥狀。所以,此時治療師應控制住自己的反移情(憤怒),反思自己的反移情:憤怒來自來訪者的指責→而來訪者的指責來自其父母沒有足夠愛自己→來訪者想要得到治療師的關愛。領悟到這些,治療師就可以帶著愛意問來訪者,他早期什么情況下,也會有指責的沖動,接著解釋這種沖動,修通其早期創傷。如此一來,治療師變互補反移情為一致反移情,化干戈為玉帛,就會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治療師如何分辨自己的反應是一致反移情還是互補反移情呢?這確實是一個模糊的、難以處理的問題。但這并不是重要問題。重要的是,治療師要控制自己的反移情,不要訴諸行動,然后通過反移情來了解來訪者的移情,這樣自然就會變互補反移情為一致反移情,從而實現有效地進行治療的目的。

3.適度表露反移情

治療師要不要向來訪者表露反移情,這也是個有爭議的問題。弗洛伊德[17]認為治療師不得向來訪者表露自己的反移情,除了解釋來訪者自由聯想中隱含的意義,治療師還應該保持沉默:“在病人面前,治療師應該是不透明的,除了反映病人,不顯示任何其他東西……以免污染移情”。Kernberg[9]提出治療師應該嚴格地堅持弗氏不表露個人感受的技術原則,以使其能夠自由地探索自身的反移情,做出對治療有益的解釋。相反,Greenberg[18]、Hoffman[19]等認為應當適度表露反移情,他們認為人格是在早期自我—他人互動中形成的,因此只有在治療中保持來訪者和治療師的移情—反移情互動,才會改變來訪者人格。

Cabaniss[20]等人指出,治療師一般不與來訪者分享反移情,而是借助反移情去了解來訪者的內心世界,并在適當的時候給出解釋。治療師的憤怒、興奮、高興等情緒可以留給自己反思或與督導師討論。但在下列情況下,治療師可以表露自己的反移情:(1)適當的社會回應。例如,來訪者的親人亡故或孩子順利畢業,治療師應該表示“很遺憾”或“恭喜你”。否則來訪者會認為治療師不懂基本社交禮節或缺乏人情味,從而導致治療關系減弱。(2)重要知識的表達。例如,來訪者嚴重抑郁時,治療師可以說:“陪伴有利于你恢復,我想打電話給你丈夫,以確保他能陪著你?!边@些知識的表達,表現出對來訪者的關心,會增進治患關系。(3)壓抑情感的領悟。例如,來訪者過于迎合治療師,治療師可以對來訪者說:“和你相處時我感到愉快,因為你總是很照顧我的感受。謝謝你!不過,我也感到一些不安,因為我好像有點無功受祿的感覺……別人和你相處時也有這種感覺嗎?”這些話可以引起來訪者的反思,領悟到自己過于迎合的性格,促進治療進展。綜上可見,現代精神分析認為只要對來訪者有利,治療師就可以表露自己的反移情。

四、結論

反移情已經成為現代精神分析心理學的重要概念。它的發展經歷了曲折的過程,最初它被認為是治療師的盲點和局限,是治療的阻力;后來被認為是治療師了解來訪者潛意識的主渠道,是治療的動力?,F代精神分析認為反移情既可能是治療的阻力,也可能是治療的動力,關鍵在于治療師如何利用反移情。反移情分為主觀反移情和客觀反移情,客觀反移情又分為互補反移情和一致反移情。如果治療師能夠克服主觀反移情,合理利用客觀反移情,就可以洞察來訪者的移情,明晰來訪者的人格和人際模式,快速準確地進行評估和診斷,高效率地進行治療。

[1]Freud S.The Psychopathlogy of Everyday Life[M].London:Hogarth Press,1990.

[2]Reich A.On Countertransfer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1951,(32):25-31.

[3]Fliess R.Counter-transference and counter-identification[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1953,(1):268-284.

[4]Winnicott D W.Countertransference[J].British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1960,(33):17-21.

[5]Heimann P.On Counter-transfer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1950,(31):81-84.

[6]Joseph B.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Clinical Aspects[M]//Sandler J.Projection,Identification,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Madison CT: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1987.

[7]Spitz R.Countertransference:Comments on its Varying Role in the Analytic Situation[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1956,(4):256-265.

[8]Kernberg O F.Notes on Countertransferenc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1965,(13):38-56.

[9]McDougall J.Primitive Communication and the Use of Countertransference[J].Contemporary Psychoanalysis,1978,(14): 173-209.

[10]Hoffer W.Transference and Transference Neurosi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1956,(37):377-379.

[11]Racker H.A Contribution to the Problem of Counter-transfer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1953,(34):313-324.

[12]Racker H.The Meanings and Uses of Countertransference[J].Psychoanalytic Quarterly,1957,(26):303-357.

[13]Racker H.Transference and Countertransference[M].London:Karnac Books,1985.

[14]Chediak C.Counter-reactions and Countertransfer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1979,(60):117-129.

[15]厄撒諾,等.精神分析治療指南[M].楊華渝,譯.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64-78.

[16]Sharpe E F.The Psycho-analys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1947,(28):1-6.

[17]Freud S.Recommendations to Physicians Practising Psycho-analysis[M].Standard Edition,12.London:Hogarth Press,1912.

[18]Greenberg J.Oedipus and Beyond:A Clinical Theory[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

[19]Hoffman I Z.Dialectical Thinking and Therapeutic Action in the Psychoanalytic Process[J].Psychoanalytic Quarterly,1991,(63):187-218.

[20]卡巴尼斯,等.心理動力學療法[M].徐玥,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2:288-299.

〔責任編輯:崔家善 王 巍〕

B84-065

A

1000-8284(2015)01-0208-05

2014-12-01

孔德生(1966-),男,河北獻縣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博士,從事心理咨詢與心理測量研究。

猜你喜歡
移情來訪者潛意識
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來訪者
Chapter 5 An important visitor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來訪者
Chapter 1 The beginning of things
淺析詩歌翻譯中的移情——以《再別康橋》韓譯本為例
放下“應該”,才得自由
第一眼看到什么動物,測試你潛意識下的心理狀態
移情于物,借物遣懷(外一則)
面部表情、文化差異與移情作用
Modeling some long-term implications of CO2fertilization for global forests and forest industries
關于“移情作用”在音樂審美體驗中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