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屆大都市規劃國際咨詢會專家發言摘錄

2023-03-18 10:11
上海城市規劃 2023年6期
關鍵詞:規劃空間發展

編者按: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和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精神,切實將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轉化為推進上海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強大動力,更好加強文明交流互鑒,強化國際視野和戰略思維,12月3日至12月4日,由自然資源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指導,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同濟大學、中國國土勘測規劃院共同主辦,以“超大城市發展:挑戰與未來”為主題的第六屆大都市規劃國際咨詢會(MPIC)在北外灘世界會客廳隆重召開。會議邀請全球大都市規劃管理部門、學術研究院校、規劃咨詢智庫等領域的嘉賓和專家學者參加,圍繞大都市規劃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從安全韌性、城市更新、數字賦能、區域發展等方面進行交流和對話。大都市規劃國際咨詢會作為自然資源部和上海市政府的合作事項之一,將進一步著力打造成為“兩個平臺”:一是推進“上海2035”總規實施的國際性戰略謀劃平臺,二是推進國際大都市間規劃咨詢交流的全球性、專業性、開放性傳播共享平臺。本刊梳理和提煉主會場部分專家發言精彩觀點,以饗讀者。

新發展格局下上海大都市規劃的戰略思考

彭震偉

同濟大學黨委副書記、教授, “上海2035” 總規實施第三方評估同濟大學項目團隊負責人

上海先后編制了6版城市總體規劃,這對上海城市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17年國務院正式批復“上海2035”城市總體規劃,強調建設“五個中心”,提出建設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目標愿景。

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習近平總書記對上海明確提出強化“四大功能”(全球資源配置功能、科技創新策源功能、高端產業引領功能和開放樞紐門戶功能)的要求。

一是區域協同與空間發展。在大都市圈層面,上海與周邊城市在交通聯系、空間發展、經濟活動、產業關聯、文化認同等方面已具備大都市圈一體化發展的本底標簽。未來需要加強大都市圈國土空間規劃協同,推動城市間交通網絡直聯快通、臨界地區空間布局統籌和資源互濟共保等。在市域層面,上海按照“網絡化、多中心、組團式、集約型”的規劃理念,不斷優化市域空間格局,并聚焦體現國家戰略的重點區域建設。未來需要統籌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統籌龍頭帶動和各揚所長、統籌硬件聯通和機制協同、統籌生態環保和經濟發展。要進一步統籌主城區和新城協同發展,增強新城綜合功能,加大鄉村振興實施力度。

二是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從近年來的發展狀況可以看出,上海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已經取得了一系列實質性突破。在產業創新上,不斷夯實現代化產業發展體系,制造業支撐全市經濟發展的功能地位顯著增強。未來需要創新鏈與產業鏈的深度融合,同時需要建立功能復合、彈性適應和集約高效的土地資源利用模式,并全面提升城市公共服務設施與環境品質以吸引全球的創新人才。上海是近代中國金融業的重要發源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金融要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服務”。上海的金融等生產性服務業對實體經濟的支撐還有待提升,未來需進一步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要立足全球視野、世界標準,打造一個更具活力的創新之城。

三是人民生活與城市文化。上海踐行“人民城市”的重要理念,著力提升住房保障、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公共空間品質,建設“一江一河”世界級濱水區。同時,持續推進“15分鐘社區生活圈”建設和加強高等級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上海也在加快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城市精神和品格不斷彰顯;持續挖掘和保護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構建市域內“城—鎮—村”全覆蓋的保護體系。上??臻g資源緊約束的矛盾日益凸顯,未來需創新探索更加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全面提升公共服務的精準匹配水平,營造全年齡段友好的城市環境。傳承和發展上海的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打造一個更具魅力的人文之城。

四是綠色低碳與安全韌性。上海在生態方面著力建設多層次、成網絡、功能復合的生態空間體系;在安全韌性方面加強糧食、水資源、能源、綜合防災等重大安全領域的支撐保障。未來需進一步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強化海陸生態協同,加強生物多樣性的保護,進一步優化生態空間。要積極穩妥地推進“雙碳”戰略,全面提升城市韌性水平,以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自然災害和重大風險。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打造一個更可持續的生態之城。

五是城市治理與智慧城市。習近平總書記對上海提出要把全過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現代化,構建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奉獻、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體。近年來,上海不斷促進城市數字化轉型,構建數字城市“一張圖”、全息孿生系統等。未來要堅持多元共治、智慧共享,探索超大城市的社會治理新路徑。

面向未來,上海將以“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精神,努力建設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國際大都市。

城市空間協同規劃的藍綠解決方案

Cedo Maksimovic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教授,理學博士

“上海2035”總規提出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的目標,在地區層面關注人文、可持續以及15分鐘社區生活圈等方面的建設。在此過程中,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以下簡稱“藍綠解決方案”)將有機會幫助該目標的實現。在城市里部署藍綠解決方案,可保護居民及城市資產,應對環境挑戰,提升人類福祉,塑造經濟及社會韌性,最終實現城市更新及繁榮發展。其中重點關注兩個方面:一是打造創新、創意、進步之城。以高宜居指數和創新機會吸引年輕的顛覆性創造者,為新一代創客開發混合工作模式,同時開發創新的“第三空間”作為公眾參與的社會—生態—文化中心。二是創建人文與包容的城市,提升居民的健康和幸福感。將藍綠解決方案與公眾參與結合起來,開發多方利益相關者參與的城市協同規劃平臺,同時運用以目標為導向、以健康為中心的規劃矩陣,確保達到預期的宜居指標。

上海的城市建設非常關注自然以應對氣候變化,以及減少噪聲等各方面的污染。藍綠解決方案與海綿城市是互補的,是一種目標驅動的規劃方式,包括多個維度的考量,如不同人群的互動、公私部門間長期可持續的融資、多專業的參與、商業發展促進等。其益處有很多,如提供促進健康的藍綠城市空間幫助提升城市韌性、激勵和幫助居民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新職業和生態系統服務,以及為所有人帶來環境、社會和經濟效益。

藍綠解決方案的主要目標是改進人們的健康,可通過多種量化評估工具實現對城市綠化物種與河道的精細化管控,評估綠色基礎設施、藍色基礎設施對健康的影響,可有效降低城市管理與運營維護的支出,更好地控制空氣污染,更好地捕獲碳節能增效;通過以創新的規劃形式與專家合作,創造并優化各類城市空間、環境與商業體系;通過模型模擬為人們的游憩提供建議;建設新的城市中心,創造新的商業模式,開發新的第三空間。

藍綠解決方案是一個創新的理念,上海在城市規劃中面臨的一系列問題非常具有挑戰性與現實意義,希望將更多的不同利益相關方融入上海城市規劃,推進第三空間的發展,使居民更好地觸及更多的城市角落。一是水。幾乎所有的國際大都市都與水有關系,如倫敦的泰晤士河、巴黎的塞納河等,上海也有“一江一河”。城市里的河流在過去不幸受到很多污染,有些已被掩埋,又被轉變成馬路,我們應更加關注水質。二是車。我們周邊都是車,但是未來城市不應這樣。城市要為人民而建,不是為車而建。三是樹。不僅要種樹,還應考慮種什么樹、在哪里種。城市要為人民健康考慮,規劃應著眼于未來發展。

城市集約化:大都市面臨的世紀挑戰

Vincent Fouchier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際城市工作組主席(2011—2021年),巴黎第八大學城市規劃博士

城市集約化是世界上的大都市所面臨的主要挑戰。要實現可持續發展,讓人民更加幸福,就必須實現集約化。集約化由兩個相輔相成的方面組成:一是加強新的建筑數量,二是更好地利用現有的建筑。下面談談集約化的具體解決方案。

第1個關鍵詞是節制。有多種方式可以實現,比如更好地利用土地資源、減少能源的使用量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節制使用材料和回收利用材料等。

第2個關鍵詞是相鄰性。城市密度越高,每人每天的通勤距離和時間就越短,人們就越少依賴汽車,排放的二氧化碳和消耗的能源也越少。上海重視15分鐘社區生活圈等概念,人們不必過于追求交通工具的速度。

第3個關鍵詞是公眾參與。人們對集約化的看法不一,正面評價如距離更短、購物更方便等,負面評價如噪聲、污染更多等。城市集約化是一種共贏的解決方案,但對所有大都市來說都極具挑戰。為此,我們需要充分吸納市民意見,共建更加密集的城市形態。

第4個關鍵詞是大都市規劃。這需要政府有能力對城市進行有效治理。以巴黎大區為例,其總規設立了一個目標,即把新增建筑的數量翻一番,同時減少城市空間使用面積。比如10年前我們要求將新增城市化面積減少到原來的20%雖然做起來非常困難,但是這可以使城市更集約、更綠色。

第5個關鍵詞是再自然化。巴黎有很多熱島,因其城鎮化程度較高,所以熱量散發較多。我所在的馬賽市也面臨這種威脅,氣候變化和城鎮化導致它的熱島效應過高、不再宜居。未來可以建造更多的綠地和水體來推進集約化建設,以實現城市宜居發展。

第6個關鍵詞是空間使用。在建造新建筑的同時,應更好地利用空置或者較少使用的建筑。對于未來我們還有一些設想,比如商業區的辦公樓的優化利用,由于遠程辦公等方式的普及,一些辦公室每周只使用兩三天,并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又如高速公路下被忽視的空間,可被更好地設計以用于物流等。

第7個關鍵詞是變革。上海造高樓時可以在底層營建更多的綠地。巴黎有一項龐大的工程,將基于生物氣候的城市環境計劃更好地用于居民建筑區,以提高土地的抗洪澇能力。巴黎有很多城市內的高速公路設法減少車輛在公路上的行駛速度,同時在路邊設計一些更加自然化的林蔭大道和更加綠色、親近自然的建筑或裝置。歐美還有一種溫和集約化的解決方案很受歡迎,就是在獨棟住宅的家庭后院進行集約化工作。此外,對大型商業場所及其停車場,我們可以進行再自然化的改造,給予更多的人文關懷,減少熱島效應。

時空信息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

陳 軍

中國工程院院士,自然資源部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教授

經過多年創新發展,以遙感、空間定位和GIS為核心的時空信息技術取得長足進步,與相關領域先進技術的交叉融合漸成常態,獲取、處理、服務能力大幅提升。當前,全球數字化發展日益加快,時空信息、定位導航服務正成為重要的新型基礎設施,而高質量發展的各項活動都是在地理空間中進行的,用好時空信息,賦能高質量發展和數字化發展,乃是時代潮流。

從全國的情況看,經過數十年的建設,已經形成了豐富的國土空間數據信息資源,為國土空間分析與規劃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就總體而言,基于時空信息的國土空間分析深度往往還不夠,難以提供國土空間規劃與治理所需的高層次信息與知識。因此,需要加強國土空間分析的技術創新,從數據信息提供走向知識服務。前兩年,我們根據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編制的要求,通過時空信息分析,形成了反映宏觀趨勢與規律的4個專題分析報告,包括《全國城市空間擴張分析》 《全國人口空間分異分析》 《全國陸域生態系統宏觀結構與變化分析》 《全國地面沉降狀況分析》,為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編制提供了科學分析依據。其中《全國人口空間分異分析》是利用地理國情監測、工商企業、經濟社會統計、互聯網移動大數據等,對全國人口空間分異及變化進行定量計算和綜合分析;同時,利用地理國情數據,結合人口數據,圍繞交通、教育、醫療、娛樂、體育、社會福利等方面,分析公共服務設施的空間可及性、覆蓋程度以及與人口的匹配程度。從大數據中挖掘出大量的空間知識和規律,以加強全國公共服務設施的城鄉統籌與共享利用,提高設施資源使用效率。此外,《全國城市空間擴張分析》表明中國人均城市土地面積由2000年的90多平方米上升至2020年初的120多平方米,與英、法、意相當,但地均GDP相差2—3倍,表明城市用地效率亟待提升,而內部挖掘重點在東部。

就城市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而言,其是一個復雜巨系統,覆蓋面寬,執行期跨度長,實施難度大,具有關聯性強、時空特性顯著兩大特點,對空間型評估監測提出了迫切需求。自2018年起,我們將地理空間數據與社會統計數據有機結合,在浙江德清開展了SDGs評估示范研究,完成了“評估—知識服務—行動方案”三步曲。2018年11月,聯合國首屆世界地理信息大會在浙江德清召開,大會發布了德清SDGs時空型監測評估的中英文報告。之后,我們與當地政府合作,在評估分析的基礎上,對標2030SDGs,研究編制了可操作、可實現的縣域可持續發展行動方案,在國際上亦屬首次。2020年12月,聯合國經社會發布了全球水平16個SDGs優秀案例,上述成果成功入選,成為來自中國的唯一優秀案例。

現實世界具有顯著的多維動態特征。為更好地支撐數字中國發展和全社會數字化轉型,自然資源部要求各地全面推進實景三維建設。實景三維是多維現實世界自然和人文現象的立體結構與表觀的數字化表達,可以有效支撐在三維空間的量測、分析、模擬與研判,如研判長城究竟有多長,為城市低效空間改造提供系統性科技解決方案與支撐手段,方便市場監管部門直觀了解市場主體三維立體時空分布等。

總體來看,時空信息大有作為,但其賦能作用尚未充分發揮。究其原因,主要是對其賦能機理、實現路徑等缺乏深層次、系統性研究。因此,未來一是要做好實景三維中國建設,提升高質量的時空數據要素供給能力;二是推動國土空間的三維時空分析與應用,構建國土空間數字化治理體系,支撐美麗國土空間的科學規劃、品質塑造與高效治理;三是講好中國高質量發展故事,自己看得準、認得透、講得明,他人聽得懂、看得真、查得著。

高質量區域一體化的探索——以長三角水鄉客廳為例

段 進

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東南大學教授、博導

上海大都市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龍頭,以長三角水鄉客廳項目實踐為例,交流對高質量區域一體化的探索。

一是區域一體化的高質量發展需求。

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是新時代國家重大戰略之一,目標是要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同時促進區域的協調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要求,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這兩個關鍵詞,并提出“四個統籌”“六個重點”重要部署。國際經驗表明,以“區域多中心城市復合體”為主的一體化形態越來越成為世界上高水平創新集群的主要載體。區域一體化城市群已形成資源集聚、體系整合、利益共享的創新共同體,通過發展規劃的不斷完善、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產業的分工協作等迅速崛起,成為各國參與科技創新和新興產業全球競爭的主要力量。

二是規劃設計賦能一體化發展思考。

長三角示范區是國家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示范區面積有2 413平方公里,其中先行啟動區面積有660平方公里。在此基礎上,我們提出優先打造水鄉客廳(35平方公里),以提高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的顯示度、示范性和探索性。充分體現“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贏”的跨區域獨有特質,體現“面向一體化、面向全球、面向未來”。一方面,我們把規劃設計轉化為底線要求的導則和策略納入國土空間規劃進行管理,落實到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和專項規劃的條例中。另一方面,我們進行了詳細方案設計和空間優化設計,并落實到方案實施過程中。

(1)安全韌性,區域協同保障。

水鄉客廳位于兩省一市交匯點,以往不協調、不協同、不銜接等問題較為突出。通過先行探索,我們在防洪、生態、環保等方面經過三級八方協商,形成共識并達成協議,進行適度干預的水系梳理。以現代生態技術與傳統理水智慧共筑生態本底,其中既有引入適時適地的現代生態環保技術措施,也有汲取先民智慧的?;~塘、江南圩田等傳統理水治水方法。三地協同實施生態空間策略,串聯河湖水網,形成“十字軸+藍環”的水系結構。

(2)“多規合一”,凸顯科學決策。

綜合用地、產業、公共設施、道路交通等方面專項內容,實現“多規合一”。面對生態保護、產業協同、交通銜接、文化彰顯等三地共同面臨的發展課題,突破行政邊界,系統研究、共商對策。通過區域協調,形成更好的、更科學的決策。此外,充分利用優越的水鄉風光和深厚的人文積淀,將創新產業有機植入古鎮水網之間,營造共生共榮的新型產居網絡。

(3)遵循規律,優化空間結構。

江南水域一帶的空間發展,無論是古鎮還是新城,都有規律可循,即沿河道生長的聚落生長模式。江南地區傳統聚落的生長過程是以歷代居民順應或改造地形地勢的建設活動為基礎的,是由“點”到“線”再到“面”的生長關系。遵循此規律,在長三角水鄉客廳的方案中提出“一點、一心、三園、三區、三道、多村”的城鎮空間發展結構。

(4)因地制宜,傳承地域文脈。

地域文脈是真正地與當地的自然、人文及建成環境組合構成的關系。我們運用空間基因的理論與方法,延續和諧共生的水鄉整體格局,凸顯依水而生的聚落空間形態,營造世界級水鄉人居空間范式?!耙稽c”寓一體發展,圍繞長三角原點,打造方廳水院,構筑地標場所;“一心”觀江南意象,由三大組團共同打造核心功能區;“三園”顯水鄉基因,結合現狀打造3個生態展示園;“三區”集創新聚落,創新引領小城鎮轉型發展;“三道”鏈水鄉風景,串聯水鄉自然地理和人文風景;“多村”融城鄉發展,營造三生融合的水鄉村落。

高韌性的再生型城市——新加坡規劃經驗

陳思慧

新加坡國家發展部宜居城市中心司長

作為一個島國,新加坡國土面積為734平方公里,比上海、紐約、倫敦小,卻要容納作為獨立國家的各種需求,同時還要確保良好的自然和城市環境、工業發展和經濟活力,以及592萬人的高質量生活。因此,新加坡需要長期規劃來提升城市的韌性,為未來的發展提供具有戰略性的土地利用策略。新加坡長期規劃的精髓體現在其宜居度框架中,包括高質量的生活、具有競爭力的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3個方面。

氣候變化對新加坡來說是一個生存性的威脅,洪水、海平面上升、暴雨、城市熱島效應等的影響日益加劇。新加坡國家發展部于近期宣布了“長島計劃”的前瞻性方案,試圖以綜合的方式在東部沿海創造更多的土地來滿足各項國家需求,包括海岸防護、洪澇調節、蓄水,藍綠空間發展,以及休閑娛樂等。計劃的關鍵是創造多功能的、韌性發展的海岸發展和土地規劃策略措施。

同時,新加坡致力于在2030年達到碳達峰,在2050年前實現凈零碳排放。重點包括實現能源轉型,鼓勵更綠色的交通出行方式,并減少建筑和家庭的能耗。為此,新加坡已啟動“新加坡綠色發展藍圖2030”。能源方面,新加坡將進一步利用太陽能、天然氣、區域電網,以及氫能等低碳的替代解決方案來進行轉型。交通方面,新加坡在2018年已實現汽車零增長,計劃于2030年將高峰時段的公共交通使用率提高至75%,并鼓勵電氣化。建筑方面,新加坡將加速轉型實現低碳的建筑環境,并啟動“綠色建筑總體規劃”和“綠色城鎮計劃”來對建筑和住房的提升能耗和資源集約提供支持。

在城市規劃方面,新加坡制定了“大自然中的城市”這一愿景,確保市民獲得足夠多的綠色空間。2021年,新加坡已有143公頃的高層綠化,93%的住宅只要步行10分鐘左右即可到達公園,每1 000人公園面積達到0.83公頃。要實現更多的綠色空間,需要對建筑業主和開發商提供更多的激勵政策,同時推動綠色建筑的發展和創新,例如通過親生態的設計鼓勵低能耗的建筑運營、垂直綠化和屋頂農園,并達到全生命周期的降碳。

在城市韌性方面,新加坡利用復合用地和自然解決方案達到氣候韌性。自然解決方案在新加坡公園中得到大規模使用,通過水敏性設計來提升生態環境、防洪,并讓人們親近自然;或通過海岸紅樹林修復來減少海岸侵蝕的問題。同時,新加坡也積極利用數字技術來強化城市韌性。利用數字技術和氣候科學分析形成一個綜合環境模型,并通過數字孿生技術模擬不同的研究成果。例如新加坡研究了氣候變化的城市熱島效應,分析如何通過市鎮設計利用風洞效應來降低城市溫度。除此之外,城市韌性也涉及社區韌性,需要社區合作來獲取解決方案并采取行動。新加坡通過試點項目探索出多利益相關方的參與模式,推動自下而上的項目。例如讓居民和各機構進行聯合設計,落實綠色走廊,應對氣候變化,減少城市熱量。

新加坡希望可以為城市的最佳實踐做出一些貢獻,并與各個城市互相學習,共同應對城市新的挑戰。

波特蘭模式——30年實驗

Charles Hales

美國HDR建筑工程咨詢公司高級副總裁、項目顧問

波特蘭是位于舊金山和西雅圖中間的一個城市。20世紀初期,波特蘭因過度依賴私人汽車而導致市中心60%的區域淪為停車場。但經過30年的發展,波特蘭已逐漸從此情況中恢復過來。這段歷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尤其是美國的泛汽車化現象。

波特蘭模式的建立首先在于對城市增長邊界的控制。提出以緊湊型發展擺脫城市蔓延、聯動農田和森林保護的發展愿景,確定明確的城市增長邊界,確定地區“中心與走廊”的城市形態,依賴公共交通以輕軌連接各個中心,同時,在15—20分鐘步行范圍的城市核心區強化傳統城市布局,聚焦區域發展,重建行人友好街區。這在當時的美國是非常罕見的一種模式。

波特蘭模式還強調再開發與空地利用。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將停車場改建成為市中心廣場,并成為軌道換乘中心樞紐。在市中心以外的區域,城市郊區也進一步將生活質量相關內容納入規劃內容,保證城市更宜居、更可持續,同時更方便行人。按此原則實施至今,波特蘭的城市人口增長60%,其中中心城區人口增長14%。

波特蘭模式30余年建設的成功經驗在于及時改正錯誤,建立區域合作,明確目標原則,貫徹執行相關戰略、政策和法規,投資服務于交通和公共空間戰略,并追求長遠發展。

在碎片化發展背景下,城市核心區域以外適合步行的空間開發不足,現有及新建軌交站點周圍的發展潛力未得到充分開發,城市尤其缺乏低碳發展實踐。公共空間直接關系到城市體驗,如果住在高密度居住區,應保證10分鐘步行范圍內能到達公共空間,同時公共交通應非常便捷。

波特蘭貫徹執行了“翡翠城市”的城市規劃原則,包括明確城市增長邊界,在保護自然生態、耕地景觀、文化遺產時開展緊湊型發展規劃;倡導公共交通導向型開發,以混合功能、可步行街區推動公共交通周邊人口集聚;倡導混合利用,建立混合功能街區及地區,實現目的地集聚;創建小街區、密路網,搭建人本尺度街區,提升步行、騎行、車輛的交通流量;鼓勵步行與騎行,營造可步行、可騎行的環境,推行慢行交通;注重公共空間打造,提供人本尺度、可達的市民中心、綠地、公園;注重公共交通建設,使公共交通成為出行首選。這些原則也應用于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這種實踐需要持續下去,通過積極合作,不斷收集新的數據,并嘗試新的項目。希望波特蘭模式能夠協助全球城市規劃建設產生積極的轉變,建設更加宜居的城市,創造更好的城市環境。

以國土空間規劃引領都市圈高質量發展

于海濤

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黨委副書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經濟發展的空間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隨著中國城鎮化快速發展,國家層面開始謀劃區域發展新思路,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依托,構建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的格局,同時要以國土空間規劃引領都市圈高質量發展。

從國內外城鎮空間演化規律看,都市圈是城市化發展進程的一種高級形態。盡管學者們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闡釋和理論建構,但對這一概念的內涵外延有基本共識:具有輻射能力的中心城市+城鎮空間組合形式+經濟社會緊密的一體化區域+便捷的交通通勤。

在國家區域政策層面,2018年以前側重城市群,2018年后進一步強調“城市群—中心城市—都市圈”多種形態。2019年2月,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培養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是國家層面第一份專門推動都市圈發展的政策文件。此后,國家層面要求建立中心城市帶動都市圈、都市圈引領城市群、城市群支撐區域協調發展的空間動力機制。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強調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依托,構建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的格局。綜合有關國家政策,現行政策中的都市圈可以理解為:以輻射帶動能力較強的超大特大城市及大城市為中心,以促進中心城市與周邊城市(鎮)同城化發展為導向,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范圍,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化空間形態。

規劃是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方式。2018年印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統一規劃體系更好發揮國家發展規劃戰略導向作用的意見》和2019年印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構建了新時代的國家規劃體系,要求強化國家發展規劃的統領作用,強化國土空間規劃的基礎作用。其中,“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是一個“五級三類四體系”的整體架構,在空間規劃體系中,都市圈規劃屬于跨區域的專項規劃。

2022年,我國首部“多規合一”的國家級成果,《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2021—2035年)》正式印發實施,形成了我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利用的可持續發展的“中國方案”。目前,各地正貫徹落實國家發展規劃要求和《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依據國土空間規劃加強都市圈空間資源統籌協調,促進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空間布局。

梳理已印發和公示的省級國土空間規劃,各地在規劃實踐中基于都市圈“跨區域協同一體化”和“緊密聯系的功能地域”核心要義,提出了很多中心城市規模等級、空間范圍不盡相同的都市圈和類都市圈(如都市區、城鎮圈、城市圈、城市組團等)。這既說明國家以都市圈為重要單元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戰略決策得到各地積極響應,也反映出都市圈這種介于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之間的城鎮空間組織形態,在不同地區推進城鎮化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更從一個側面引起我們對都市圈內涵外延的思考。比如,如何界定交通通勤圈相對合理的空間范圍?要不要規定中心城市規模等級?如何識別緊密聯系的功能空間范圍?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從理論和實踐方面進一步研究探索。

為加強對都市圈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的指導和規范,由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局牽頭,部國土空間規劃研究中心、上海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等多家單位參與編制了《都市圈國土空間規劃編制規程》??傮w思路是落實《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的要求,根據所在省域省級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政策要求,以都市圈發展規劃為指導,銜接相關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鄉鎮國土空間規劃,確定“兩項任務”(都市圈同城化和高質量發展),解決“兩大問題”(跨區域要素統籌和跨界地區矛盾沖突),達到“兩個目標”(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特別是要識別都市圈重點規劃單元,先“破”行政邊界,從文化與自然資源系統完整性出發,識別與中心城市區域人員往來和貨物流動等功能緊密聯系的地域;再“回”到縣級單元,保持縣級行政單元邊界完整,從而確定都市圈重點規劃單元,便于后續實施監督。在現狀特征與問題分析的基礎上,針對重點規劃單元,從產業空間協同、職住平衡與公共服務設施、藍綠空間網絡構建與生態保護修復、通勤交通優化與綜合交通、文化和自然資源保護利用、市政基礎設施、安全韌性等方面進行空間布局。

對于跨區域的規劃來說,實施保障機制尤為重要。一是要加強規劃土地政策融合,對協同配置自然資源要素提供政策支持;二是要對相關市縣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提出完善建議;三是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并共享底圖統一、底數統一、標準統一的規劃“一張圖”。此外,在都市圈規劃實施過程中,一體化協同非常重要,需要加大制度和體制機制創新力度,進一步完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真正實現以國土空間規劃引領都市圈高質量發展。

首爾100年特大城市愿景與空間規劃策略

金仁熙

首爾研究院100年城市研究中心主任

2022年首爾發布新的城市總體規劃《2040首爾基本規劃》,然而面臨未來諸多挑戰,這個階段性的規劃是不夠的,因此需要更加長期的空間規劃,即首爾100年特大城市愿景與空間規劃策略。

經歷了過去100年的發展,首爾從1950年代較為貧困的城市發展成為如今的全球城市,尤其是在過去50年中,每3—5年就會編制總體規劃或專項規劃,以應對當時的問題和挑戰。

未來,首爾將面臨氣候變化、人口減少、社會安全、技術進步、城市間沖突、物理空間惡化等挑戰,許多挑戰是過去所沒有的,為應對這些新興問題需要做出改變。例如,以往首爾與周邊的11個城市之間并沒有合作的計劃,每座城市各自做規劃,這造成很多諸如房屋、交通等的浪費,今后會通過城市間的合作來解決此類問題。又如,在過去的城市發展中,一直追求更加高效和經濟增長的城市,但是未來我們需要的是人與自然和諧的城市,包容性將是城市未來100年的發展方向。首爾100年空間規劃策略提出3個層級,分別為微觀首爾、首爾都市圈和全球性首爾。

微觀首爾層面,首爾下轄25個行政區,政府將協同每個區,并且每個區都將有市民參與到規劃中?!?040首爾基本規劃》提出首爾需要微觀層面的規劃,并將首爾分隔成116個微觀單元,將每個單元打造為30分鐘步行生活圈,包含8萬—10萬人口、4—5個地鐵站。人們可以在這樣的范圍內很好地生活和工作,以此來縮短出行距離、減少浪費,同時也能改善生活質量。為了達成這一目標,一方面,要構建藍綠網絡。城市就是一個公園,每個地方都是安全的、綠色的、可步行的。同時,需要建設能適應新一代需求的、小規模的、包容性的、智慧的房屋供人們居住。另一方面,要在市中心之外創造地區性的就業機會。我們有300多個交通便捷的地鐵站,同時將給予該地區政策支持與激勵,例如資金補貼、更高容積率等,以促進該地區的就業、生活等。

首爾都市圈層面,機場將是未來二三十年中需要建設的重要設施。我們期望將首爾的3大機場與首爾市內的金融中心、創新中心等更為緊密地結合起來。計劃將從機場到市中心的交通時間從2小時縮短到30分鐘,以此提升首爾的國際競爭力。同時,我們認為道路、鐵路等交通設施在未來應該地下化,將地面的空間歸還給城市、市民和自然。此外,我們計劃在介于內城和首爾周邊城市之間的地區創造就業機會,打造“新邊界城市”(new boundary cities),使得周邊城市的人不需要到市中心來工作,而可以在這些邊界城市中找到就業機會。從2022年9月起,首爾和周邊城市成立專門工作小組,開始嘗試進行特大城市合作的規劃和治理,希望明年能夠推出一個特大城市的規劃,讓特大城市發展的問題被更高效地解決。

全球性首爾層面,首爾將打造對外國人更加友好、更加包容的社會環境,以更好地接納來自世界各地的市民,包括對一些法律、政策進行一定調整等。更具包容性的城市環境可以讓城市在接下來的50年中具有競爭力。

目前,首爾100年規劃項目仍在進行中,預計2024年末會初步呈現。希望將來有機會能與大家分享首爾長期規劃的階段性成果。

城市人因:閱讀和設計高質量生活

張 利

國際建筑師協會副主席,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院長、長聘教授、博導

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新時期城市建設時,多次提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我們嘗試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在城市建設的“物端”和“人端”建立聯系,從而優化設計。

在增量化的時代,公共建筑建成效果經常不如預期,甚至有負眾望,形成極大的資源浪費?,F在我們有可能應用新的人因技術在這方面做一些改善。一是人因測度可以更準確地測量使用者體驗;二是從沉浸式環境的體驗中可以獲取接近建成空間的反饋。

人因分析技術路徑耦合了新的人因測度與傳統的城市空間的4種典型體驗任務。這4種體驗任務分別是:(1)識別任務,人通過建筑物、標識、空間形態、聲音、氣味等感官刺激對建成空間信息的獲取與認知;(2)漫游任務,即人在建成空間中基于對環境的認知所完成的以去往或休閑為目的的自主慢行移動;(3)共享任務,即在同一有界空間內進行的,人與其他人基于相同或不同任務的交互與協調;(4)體感任務,即人通過身體界面與物質環境進行的互動。

實際上我們在分析4種空間體驗任務效果的時候,采用的恰恰就是數字的環境,這里就會用到數字孿生。孿生可分為4個層面:一是物質空間數據,二是實際生活數據,三是數據的歸因,四是未來場景的預測。

應用場景一:已失文化遺產再造。

很多文化遺產在失去以后,不再有被復原的可能性。但是在虛擬的空間里可以接近真實地把它搭建起來,使人產生對這些空間體驗的記憶和認知。例如我們最近給清華園的前身(1911年前的熙春園)所做的復建。很有意思的是,熟悉清華園的人如果去過現在的清華大學管理中心,從這兒進入以后會立刻對這個空間產生舒適度,進而對周邊現在已經不存在的空間產生認知和體驗。

應用場景二:城市集體記憶賡續。

在很多情況下,新的空間干預會對既存的集體空間記憶造成影響和改變。我們如何確定這些影響和改變是否能帶給城市積極的記憶延續。這里典型的例子是首鋼滑雪大跳臺的設計。很多人會認為這個跳臺造型的設計是最難的地方,實際上最難的是它放置的方位,因為這將改變北京人的集體記憶。如何使得這種改變被更多的人所認可,是一件非常有挑戰的事。我們在虛擬空間中搭建出所有可能擺放的場景后,邀請了解首鋼環境的工人和不了解首鋼環境的城市體驗者分別進行測試。隨后進一步分析運動員在跳臺頂上關注的場景,并針對電視畫面前的觀眾定制角度。通過這些人因實驗,建成后的首鋼大跳臺在形成集體記憶方面獲得了更多的公眾關注和認可。

應用場景三:新型空間界面實驗。

我們在與建筑相關的空間藝術展覽上采用特定裝置記錄參觀者停留時間最長的地面。我們發現緩慢變化的坡形有可能是最受歡迎的公共地面設計。在2019年延慶世園會園藝小鎮藝術中心中,我們采用這一設計,讓展廳的地面部分成為卷起的廣場,同時這個卷起的一角也成為走向地下展覽空間和公共活動空間的入口。同樣的空間原型,我們還運用到2021威尼斯國際建筑雙年展中國館、清華大學國際學生活動中心等設計中。

應用場景四:人民生活環境提質。

這一應用場景能夠幫助我們發現人在生活中具有共性、規律性的問題和體驗,能夠讓我們在設計中更關注這些具體的、有目的的空間。例如在北京海淀區的三山五園藝術中心,我們把虛擬的環境帶給體驗者,他們體驗這些環境的同時,也允許我們獲取和分析他們的行動和關注數據。這些數據能夠幫助我們迭代設計。再如景德鎮通津場歷史街區改造中,我們首次使用低沉浸環境技術協助建立更廣泛的與受眾銜接的渠道來獲得數據,這些數據幫助我們圈定具體的空間、判斷哪些空間更好。

對建筑師而言,數字技術可以讓他們的設計創意更好地為人服務。期待這樣的精準輔助的技術運用也能夠帶給人們更高的城市生活質量。

癲狂的和適應性的紐約

Martino Stierli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菲利普-約翰遜建筑與設計首席策展人

對于策展人和歷史學家來說,未來很難預測,因為他們的工作不是預測未來,而是理解過去、理解當前。如何暢想紐約的未來,這涉及兩個需求:一是城市更新和文化復興,二是氣候變化和韌性。

1978年,荷蘭建筑師Rem Koolhaas出版著作《癲狂的紐約》。在他看來,紐約是當代大都市的誕生地,同時也是一個狂熱暢想現代城市的地方。他認為紐約的城市結構是一種辯證的沖突,一方面是理性的規劃,體現在1811年曼哈頓規劃上,曼哈頓地區被規劃為一個笛卡爾網絡。另一方面是藝術家和設計師的夢想愿景,如建筑師Huge Ferriss的很多想法影響了今后幾十年的紐約城市發展。理解這樣的辯證關系,才能更好地釋放城市的發展潛力。

《癲狂的紐約》以康尼島游樂園和洛克菲勒中心為例,圍繞“曼哈頓主義”展示了紐約建筑的發展歷程。Rem Koolhaas認為建筑師是現有城市的解讀者,他們閱讀城市,而不是去書寫城市。在我們思考未來城市的時候,以這種謙遜精神看待當前城市結構及歷史遺跡是非常重要的。

在紐約當代藝術博物館的最近一次以“新紐約新公眾”為主題的展覽中,展示了紐約目前的城市設計方式。將城市視作一個生態系統,以創造性的方式回應可到達、可持續、公共性的議題。

例如,其中一個項目是位于布魯克林布什威克工業區的藝術綜合體Amant。這是一個文化設施,提供免費的展覽,可以進行公共項目舞臺演出,并且組織年度藝術家的駐場項目。建筑與城市結構融為一體,并在院子里種植了很多種類的當地植物。

另一個項目是位于長島南部的Hunters Point濱水公園。這是一個包括住宅和公立學校在內的大型開發項目,也是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紐約經濟適用房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項目包括多個操場、自行車車道,可以俯瞰整個曼哈頓的天際線,把昔日的荒廢地變成很受歡迎的戶外目的地。同時該項目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濱水區設計,項目中的中央綠地和1.5英畝的濕地在東河創造了一個邊界,可以容納和吸收洪水,成為紐約新的生態范式。

歷史和當代的案例表明,我們可以以謙遜的方式來設計城市。為了創造空間感,建筑需要考慮當地的實際情況,并且要理解它們不僅是單獨的構筑物,也是整個生態系統中的元素。為了成功地開發城市、幫助人民,建筑師和規劃者必須要創造一種歸屬感,了解當地的傳統,同時擁抱現代的生活方式。

推進城市公共區域的文化傳承

I?aqui Carnicero

西班牙政府城市議程、住房和建筑秘書長

城市在快速擴張,但過去那么多年我們沒有很好地規劃公共區域,尤其是那些能使人們的身份得到認同的城市周邊區域,導致他們沒法很好地居住和生活。最近這幾年,西班牙中央政府通過了城市發展議程表,這成為一個非常有利的戰略性工具,可以去定義可持續發展目標,并考慮如何在各個城市實施。

在這樣一個戰略中,文化傳承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地方政府都要更好地推廣本土文化傳統。比如那些高質量的傳統建筑,現在已經成為公共資產,與其相關的法律也已發生了變化調整,在國家層面、省級層面和地方層面都要推進傳統建筑的保護和維護?,F在我們越來越把人放在最核心的位置。這給西班牙帶來了重大影響,意味著周邊建筑和環境都是屬于人民的,這些公共環境對人們每天的生活會有直接影響。同時還有一些被忽視的基礎設施需要更新,比如馬德里原來有一個屠宰場,幾十年都沒有發生任何變化,馬德里政府實施了一系列文化項目,讓這套老舊的基礎設施發生了本質性變化,周邊社區環境和土地價格都因此得到提升,在10年時間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希望地圖”項目:繪制“生命支持區”

張 迪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紐約)高級環境官員

城市作為人口和經濟活動高度密集的區域,極易受到極端環境的影響,由此引發洪澇災害、極端高溫、干旱和水資源短缺等問題,沿海城市則相對更加脆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作為聯合國系統中最大的多邊援助機構,為約170個國家提供發展援助,并幫助各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近年來,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牽頭的國際項目“希望地圖”,致力于通過綜合空間規劃的手段來識別國家關鍵的生命支持區,并且針對這些區域研究的需要采取基于自然的行動方案。我們把關鍵的“生命支持區”定義為一個國家最需要進行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修復及可持續管理措施的區域。在這些區域開展行動,能夠最高效地實現國家在生態相關領域的發展和治理目標,同時協同促進國家對國際公約的履約,包括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防治荒漠化公約及可持續發展目標。

“希望地圖”項目通過系統保護規劃的思路,在國家和地區層面識別關鍵的“生命支持區”。自2019年在哥斯達黎加啟動并完成試點,目前已經在13個發展中國家落地并完成了國家級的綜合空間規劃。將“希望地圖”項目應用到城市空間,可以為城市“藍綠”空間和生態基礎設施規劃提供思路,從空間上識別重要的生態系統服務區,包括洪澇災害的調控區、城市綠地與生態廊道、水源和碳匯區等。哥倫比亞政府正在使用“希望地圖”識別最關鍵的蓄水區,為中部城市特別是波哥大地區1 500萬人的用水安全問題提供解決方案。

中國在“三區三線”方面也有非常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可與聯合國的“希望地圖”項目互通互補。我們希望整合這些經驗和資源,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相關的技術解決方案,提升其規劃和治理能力,把自然納入國家發展議程的核心,并助力全球生物多樣性相關目標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達成。

非洲城市的土地管理規劃和使用

Uchendu Eugene Chigbu

聯合國人居署全球土地工具網絡指導委員會委員,納米比亞科技大學 (NUST) 土地管理副教授

在非洲,目前還沒有大都市這樣規模的城市存在。我們有兩個算得上大的城市,一個是尼日利亞拉各斯,另一個是埃及開羅。其中,拉各斯有一系列土地如何規劃利用、人和空間如何有效結合的問題。

拉各斯城市不大,但是人口眾多,約有2 500萬人。這造成的后果就是很多人住不起市區的房子,白天開車遭遇交通擁堵達5小時。目前我們還沒有針對大量流動人口的發展規劃,現有規劃模型更多關注城市化,即農村向城市轉移的人口。拉各斯每年人口出生率達到2.5%,每年新增人口數量為50萬人以上,城市規劃師及規劃利益相關方還沒有認真考慮過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仍依賴于老的規劃體系。

雖然拉各斯是一座城市,但里面大多數非洲人保留著農村體驗。比如人們從農村轉到城市里工作,仍然希望死后還能落葉歸根回到村里,節慶新年時希望還能回到農村,甚至在人口普查時希望能被計入農村人口。所以,很多時候人口計入農村,但是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在城市,因此對規劃師來說,根據人口普查的數據做好規劃是非常難的事。

我后來從拉各斯搬到納米比亞的首都溫得和克。溫得和克是大城市,人口比較少,城市面積大,但深受殖民主義的影響,比如像一些老城市一樣,仍然有種族隔離的情況,只不過是經濟水平而不是居住的情況。地理上不再有區隔,沒有法律規定要求白人、非洲人等住在哪里?,F在大家可以自由地去市中心,導致大量人口搬到市中心居住,帶來非法建筑問題,南非很多城市也有這種情況。住在非法建筑里的人覺得有權利獲得應有的資源,如果我們給他們提供相應權利,也就意味著與原有規劃矛盾。在這些規劃繼續存在的情況下,非正式的居住點也會繼續存在。希望未來有創新規劃能讓我們將區域進行很好的分配,從而讓大家更好地生活。

關注中國超大特大城市的均等化發展

孫雪東

自然資源部信息中心黨委書記、主任

近年來自然資源部最關注的應該是中國超大特大城市均等化發展問題。長三角人均年收入達到2.5萬至3萬美元的階段,城市發展應該從一體化走向均等化,這是共同富裕的要求。

第一是中小城市能級提升。我們過去的治理模式使資源、要素和城市能級大量向頂端傾斜,導致超大特大城市大量涌現,有很多不宜居的方面,現在要向中小城市傾斜。段進院士的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開啟了一個很好的先例,在2 400平方公里,也就是長三角22萬平方公里的1%的區域內,以均等化發展的中小城市為主。如果這個成功范例能在全國推廣,那么全國城鎮體系就會更加合理,這有賴于規劃界的同仁們,也希望加強這方面的國際合作。2013年我們學習波特蘭的經驗,基本上沿用了他們的開發邊界劃定辦法,只是彈性系數沒有他們那么大。我們目前這一輪規劃給出的彈性開發邊界里,城鎮增量空間是3.2萬平方公里,大概率可以容納未來人口開始下降通道的3億人變換空間的問題。

第二是規劃審批管理。英格蘭政府雇傭了幾百個高級規劃師參與18萬平方公里的規劃,2016年審批了43萬個英格蘭地區所有大于25 平方米的規劃許可。規劃師要有定力,但同時也要更多地依賴信息化技術,并且通過一系列制度設計來解決問題。國外有很多成功的規劃經驗,如首爾的清溪川、紐約的高線公園等。

總之,自然資源部希望在美麗中國的國土空間治理體系的過程中能夠均等化發展,實現像西歐一樣的城市體系格局。

城市發展要做好“三個統籌”

石曉冬

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黨組成員、總規劃師,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

城市發展所要完成的任務和應對的目標太多,我印象最深的做法是統籌。

第一要統籌好大都市和周邊區域的協調發展。上海大都市圈規劃、首爾與周邊11個城市、巴黎與大巴黎、紐約與周邊地區,都是在大都市

發展的過程中謀求如何與周邊協同發展。北京最近也在推動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及首都圈的規劃,由京津冀3個地區聯合編制一個空間協同規劃,解決區域發展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第二要統籌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系。高水平保護是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以前重視城市建設的重點地段和地區,因為它能夠聚集很多人口,帶來經濟的高水平增長。但是外圍生態地區的保育、生態和城市建設地區的相互連接協調,讓人能夠從城市的一端自由地跑到另一端也是非常重要的。北京這些年在全國劃定“三區三線”的基礎上加強生態建設,比如劃定城市的生態安全格局。最近我們把堅持了70年的重要戰略性地區,即第二道綠化隔離地區,以高質量建設郊野公園的方式,在900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建設9個城市公園群,給城市提供更多韌性安全保育的重要空間。

第三是統籌好規劃的制定和監督實施。北京連續6年在總體規劃批復后,會評估規劃的實施情況。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非常關心北京規劃建設,評估制度的建立是首都規劃體系實施的非常重要的制度建設,以后每年都會把規劃的執行情況、取得的成績、遇到的問題、規劃政策的調整作為重要的規劃實施評估內容。

積極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孫 珊

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總工程師

上海地處長江入???,面向太平洋。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上?!昂<{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精神,我們始終以開放的姿態面向世界,積極融入全球格局。

上海歷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城市規劃。2017年,國務院批復的“上海2035”總體規劃明確了“五個中心”的戰略定位,以及“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目標愿景?!吧虾?035”總規實施至今已有5年,過去的5年是全球化格局發生深刻復雜的變化的5年。上海作為擁有2 400萬人口的超大城市,既面臨著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氣候危機等全球大都市的共同挑戰,也面臨經濟發展新舊動能轉換、資源約束下土地成本不斷抬升、人口老齡化少子化趨勢加劇等個性化挑戰。

結合正在開展的“上海2035”總規實施評估,我與大家分享三方面工作和思考。

一是堅持全球視野,以長三角區域協同推動新一輪高質量發展。長三角是全球人口最密集、經濟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城市區域之一,文化同源、產業共鏈。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明確了建設“長三角區域共同體”的戰略部署。近期,上海和蘇浙皖三省及周邊12個城市一起,正在共同開展《上海大都市圈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以軌道交通“一小時同城圈”錨固重要空間,進一步提升上海虹橋樞紐、臨港自貿區的輻射帶動能力,推動科創要素、產業要素、文化要素在長三角區域更高效率配置、更順暢流動。

二是強化創新驅動,以城市更新的模式創新推動城市能級提升。當前,上海已全面進入以存量更新為主的發展新階段。上海正在圍繞規劃資源可持續發展模式創新,算好全市“人口、產業、用地”三本大帳,建立規劃師、建筑師、估價師“三師”聯創機制,建立產業用地綜合績效評估和激勵退出機制,推動吳淞、吳涇等傳統鋼鐵、化工制造基地整體轉型,探索虹橋、東站等國際樞紐周邊地區的一體化升級,向存量要空間、向低效要空間。

三是加強底線思維,全面系統提升城市韌性應對。面對全球氣候變化,自然災害和重大風險帶來的不確定性不斷增加,上海需要全面系統提升安全韌性應對能力,加強城市安全運行保障、平急轉換能力,提高綠色低碳水平。如水安全方面,上海與蘇浙皖三省共處同一流域,互為上下游,水安全和生態安全休戚相關,需要共同完善跨區域、跨流域、陸海一體的生態修復任務,加強區域飲用水源地保護和水環境協同治理、建設區域洪水行泄通道。又如能源安全方面,要共同加強沿海風能、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的布局和利用,推動跨區域清潔能源設施建設。

(以上文字根據現場錄音整理,已經專家審閱。)

猜你喜歡
規劃空間發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空間是什么?
創享空間
規劃引領把握未來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快遞業十三五規劃發布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多管齊下落實規劃
迎接“十三五”規劃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