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哲學學科的重要開拓者
——西北大學哲學學科

2023-03-22 04:05曹振明
華夏文化 2023年4期
關鍵詞:德文西北大學日文

□曹振明

西北大學哲學學科不僅是我國西北地區設立最早的哲學學科,而且還是我國設立最早的哲學學科之一。它發端于1902年的陜西大學堂“性理格致門”,始建于1912年的西北大學“哲學科”(與北京大學“哲學門”同年),1923年改稱國立西北大學“哲學系”。百余年來匯聚了學貫中外的一大批哲學名師,展現出融會中西馬前沿、引領學術文化風氣、擔當國家民族發展大任的開拓精神和辦學追求,它是我國哲學學科的重要開拓者、創建者、推動者和見證者,在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史和哲學學科發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中西交融下誕生的現代“哲學”

作為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國,中國的哲學探索與發展有著數千年的悠久歷史,產生了內容多彩、內涵深邃的豐富哲學理論,為世界哲學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數千年來,我國古人將對天地宇宙奧秘和社會人生道理有著深刻見解和領悟的智慧之士,稱為“前哲”“先哲”“哲人”“哲者”“賢哲”“圣哲”“哲王”等等。

比如,《尚書·皋陶謨》曰:“知人則哲?!?其中“知”通“智”)《尚書·舜典》曰:“浚哲文明?!薄渡袝た嫡a》曰:“古先哲王,用康保民,弘于天,若德裕,乃身不廢在王命?!薄秶Z·周語》曰:“朝夕不忘成王之德,可謂不忝前哲矣?!薄蹲髠鳌こ晒吩?“夫豈無辟王,賴前哲以免也?!蔽覈糯缙谵o書《爾雅·釋言》亦曰:“哲,智也?!背蓵跂|漢的《說文解字》亦以“知”(通“智”)釋“哲”。

不過,中國古代并無今天所言的“哲學”這一現代名詞或概念,今天所言的“哲學”出現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是中西文化交匯融合的產物。它一方面確實與西方文化的傳入有關,另一方面又有著深刻的中國傳統思想文化根底,正如上文所述的中國古人對“哲”的理解和運用。

由此,中西文化交匯融合下誕生的現代“哲學”概念,進入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中國學人視野,并在中國日益傳播和流傳開來,以至于今。20世紀初以來,依托于高?;蜓芯繖C構的現代意義上的哲學學科在中國陸續出現。

二、我國創設最早的哲學學科之一

民國成立后,我國近現代高等教育完成了由近代學堂向現代大學的正式轉變。1912年,北京大學設立“哲學門”,這一般被視為現代意義上的哲學學科在中國正式確立的標志,2012年10月北京大學哲學系舉辦百年系慶。然而,在北京大學1912年設立“哲學門”的同年,還有一件中國現代高等教育史和哲學學科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通常被人們所忽略,那就是西北大學于1912年設立的“哲學科”。

西北大學哲學學科發端于1902年成立的開啟我國西北近代高等教育先河的陜西大學堂之“性理格致門”。1912年,西北大學正式創設,不僅是我國西北地區創建最早的現代大學和現代綜合性大學,而且還是民國初年我國最早出現的為數甚少的現代大學之一。1912年10月,西北大學校長錢鴻鈞上呈陜西都督、西北大學創設會會長張鳳翙的《呈大都督文》指出:“吾秦實為西北一帶之中心點,……(西北大學)各科內之學科及講師職員姓名,業已編定,《章程》(即《西北大學章程》)繕列表冊?!?《學叢》,1913年第1期)可見,1912年10月《西北大學章程》業已制定。

據當時制定的《西北大學章程》(西北大學出版部印行,1912年),民初的西北大學是一所名副其實的現代綜合性大學,設立“大學部”“專門部”“預科”和“研究科”,其中“大學部”和“專門部”均分為文、法、商、農四科(另計劃開設理、工、醫等各科大學部),“文科大學部”則設立“哲學、史學、文學三科”(“專門部”之“文科”中亦設“哲學科”為各科之首,《學叢》,1913年第2期)。西北大學的“哲學科”,位居學校諸多學科之首,是我國西北地區設立最早的哲學學科,也成為與北京大學“哲學門”同年(1912)而設的我國現代高等教育中設立最早的現代意義上的哲學學科之一。

1912年的西北大學“哲學科”還設置了教育教學的詳細科目和課程。據《西北大學章程》(1912),西北大學“大學部”之“哲學科”開設的具體科目有:哲學、哲學史、宗教學、倫理學、社會學、論理學、言語學、認識學、心理學、生理學、教育學、美學、經濟學、古代語學以及日文、英文、德文、法文等,其教學設計和教學課程為(當時西北大學“大學部”的教育教學設計均為三年學制,其中德文、法文為選擇科目,必擇一科目修習之):

第一學年:“哲學”科目的教學課程為《哲學概論》《名著研究》《中國哲學研究》(以上采用日文、德文、英文等參考教材);“哲學史”科目的教學課程為《中國哲學史》;“宗教學”科目的教學課程為《宗教史》;“倫理學、社會學”科目的教學課程為《倫理學》《名著研究》(以上采用日文、德文、英文等參考教材);“論理學、言語學、認識學”科目的教學課程為《論理學》;“心理學、生理學”科目的教學課程為《普通心理學》《生理學》;“教育學、美學”科目的教學課程為《教育史》《美術學》;“經濟學、古代語學”科目的教學課程為《經濟學》《羅典語》;“日文、英文、德文、法文”科目的教學課程為《譯解作文》。

第二學年:“哲學”科目的教學課程為《純正研究》《名著研究》《東洋哲學研究》(以上采用日文、德文、英文等參考教材);“哲學史”科目的教學課程為《日本哲學史》《印度哲學史》;“宗教學”科目的教學課程為《比較宗教學》;“倫理學、社會學”科目的教學課程為《社會學》《名著研究》(以上采用日文、德文、英文等參考教材);“論理學、言語學、認識學”科目的教學課程為《言語學》;“心理學、生理學”科目的教學課程為《實驗心理學》《生物學原論》;“教育學、美學”科目的教學課程為《教育學》《美學》;“經濟學、古代語言”科目的教學課程為《統計學》《羅典語》;“日文、英文、德文、法文”科目的教學課程為《譯解作文》。

第三學年:“哲學”科目的教學課程為《宗教研究》《名著研究》《法理哲學》《西洋哲學研究》(以上采用日文、德文、英文等參考教材);“哲學史”科目的教學課程為《西洋哲學史》;“倫理學、社會學”科目的教學課程為《近世科學》《名著研究》(以上采用日文、德文、英文等參考教材);“論理學、言語學、認識學”科目的教學課程為《認識論》;“心理學、生理學”科目的教學課程為《精神病學》《人類學》;“教育學、美學”科目的教學課程為《教授法》《文學概論》;“經濟學、古代語言”科目的教學課程為《統計學》《羅典語》;“日文、英文、德文、法文”科目的教學課程為《譯解作文》。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的西北大學“大學部”之“哲學科”對于具體科目和教學課程詳細而明確的設置,產生于民國教育部1913年1月發布的《大學規程令》??梢?正如陜西率先成為響應武昌起義的省份一樣,成立于民國之初的西北大學及其設立的“哲學科”,雖然身處祖國西北內陸,但展現出立中西融會之前沿、引學術文化風氣之先的開拓精神和辦學追求,成為我國現代哲學學科的重要開拓者和創建者,值得珍視。

三、升格為“國立”大學的“哲學系”

1923年,西北大學升格為國立西北大學,這是我國西北地區最早的國立大學和國立綜合性大學。1923年底,國立西北大學設立“本科”“預科”和“研究科”等,其中“研究科”設有研究院,“本科”設有文學院、社會科學院、自然科學院、應用科學院4個學院,其中“社會科學院”設有“哲學系”及“史學系”“教育學系”“法學系”等4個學系(《北京大學日刊》,1924年1月19日第三版)。民國初年的西北大學“哲學科”改為國立西北大學“哲學系”。

時任國立西北大學校長的是哲學家、教育家傅銅,他留學日、英,是英國著名哲學家羅素的弟子。1920年陪同羅素來華講學,曾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等,主要研究中西哲學與比較,并將西方數理哲學首次引入中國,是當時中國研究哲學的帶頭人之一,創辦中國首個哲學學術團體和學術雜志——“哲學社”和《哲學》雜志,是參加世界哲學學術會議(英國倫敦)的第一位中國學者,1937年被列入由英國倫敦歐羅巴出版公司出版的《世界名人錄》。哲學家、教育家陳定謨時任國立西北大學哲學學科主任(李永森、姚遠主編:《西北大學校史稿》,西北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105頁),他是赴美留學生,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及南開大學、廈門大學等,主要研究中西哲學與比較等。20世紀20年代,哲學在中國尚屬探索與發展階段,一批哲學名流的匯聚使國立西北大學成為我國哲學學科建設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20世紀30-40年代,西北大學經歷西安臨時大學、西北聯合大學、國立西北大學發展階段。雖經艱苦卓絕的抗戰時期,但西北大學匯聚了一大批學貫中、西、馬的哲學名師,他們布居于西安臨時大學、西北聯合大學、國立西北大學各相關學系,形成的主要學科方向有:(1)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基本理論研究,代表學者有沈志遠、羅章龍、劉及辰、許興凱、徐勁等;(2)中國哲學研究,代表學者有高亨、譚戒甫、陸懋德、高明、羅根澤、張西堂、戴君仁、王捷三、孫道升、丁山、馬師儒、黎錦熙等;(3)外國哲學、邏輯學、宗教學、中外哲學與宗教比較與融合研究,代表學者有汪奠基、張純一、江紹原、馬宏道等;(4)教育哲學研究,代表學者有姜琦、杜元載等。在多元發展中形成了顯著的學科綜合實力,在如上諸多領域保持全國領先水平。

新中國成立后,西北大學為教育部直屬的14所綜合性大學之一。在此期間,著名馬克思主義學者侯外廬出任西北大學校長,對西北大學哲學學科的建設和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當時學校成立政治課教學委員會、馬列主義基礎教研組、政治教育系、哲學教研組等教學科研組織,并通過人才培養、特色發展和對外交流等,在推動新中國的哲學學科發展方面做出重要貢獻,特別是在中國哲學與思想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基本理論等學科方向,西北大學走在了全國前列。

猜你喜歡
德文西北大學日文
西北大學木香文學社
《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征稿簡則
吳德文國畫作品選
作為證據的足跡(m?r)與它的證明力一以衛拉特法為中心(日文)
有關蒙古國西部衛拉特系集團的農耕與自我認同的預備考察(日文)
《我們》、《疑惑》
西北大學博物館
日文花樣
陸金龍理事長一行拜訪比德文控股集團董事長李國欣
野性的面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