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數字化轉型的民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與創新研究

2023-03-22 15:25雷蕓婷柴雯瑜
海峽科技與產業 2023年11期
關鍵詞:民俗文化產業高質量

雷蕓婷 柴雯瑜 陳 茫

桂林理工大學商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4

2023 年2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中提出發展數字經濟的整體規劃,通過深入研究推動數字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措施,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1]。數字化轉型作為當今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不斷深入各行各業,同時給傳統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而民俗文化產業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當前文化創意產業涉及的重要領域。數字化轉型對民俗文化產業的影響日益突顯并受到關注。數字化技術與民俗文化產業結合,將民俗文化產品和服務推向更廣闊的市場,但同時也帶來一系列挑戰,阻礙其高質量發展。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研究民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值得學者深入思考和探討。

1 國內外相關研究現狀

1.1 民俗文化產業數字化轉型內涵的相關研究

民俗文化產業是指以民俗文化為主要內容,以文化創意、文化旅游、文化藝術等為主要載體,通過各種經濟活動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產業。

2012 年,IBM 就提出“數字化轉型”這一概念,強調企業對數字技術的應用。隨后,有關數字化轉型方面的研究和實踐引起了各領域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其中涉及民俗文化產業領域。對于“數字化轉型”的內涵,眾多學者分別從不同視角進行了闡述。在組織層面,孫新波等[2]認為,數字化轉型是一個具備適應性的組織變革過程,在數據資源的刺激下,企業會調整組織模式,實現從傳統的分工協作模式向基于數據和智能化的協同組織模式的轉變。在業務層面,康蕓[3]認為數字化轉型是業務流程的升級,企業將區塊鏈、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數字技術與生產、財務等業務相結合,從而實現高效協調發展。

1.2 民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內涵的相關研究

相較于高速發展,高質量發展的衡量標準十分復雜,任保平[4]認為,衡量高質量發展的標準包含發展的有效性、協調性、創新性、持續性等方面,同時這些標準也涉及多個維度。張軍擴等[5]指出高質量發展就是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目標的高效率、公平和綠色可持續的發展,其主要衡量指標就是高效、公平、可持續。

關于高質量發展的本質,主要概括為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高質量發展是絕對和相對的統一[5]。在目前的發展進程中,民俗文化產業在效率、質量、地位等各方面應該達到一定高度;同時,高質量發展的相應標準是與國家發展階段相適應的。如果不考慮客觀條件盲目追求過高衡量標準,可能會產生一些消極影響。二是高質量發展是質量和數量的統一。從高速發展到高質量發展是由量變向質變轉換的過程,這就要求重視民俗文化產業在各個方面的投入數量,才有可能實現質的飛躍。反過來,更好的質量也將進一步促進數量的增長。

1.3 民俗文化產業數字化轉型與高質量發展的關系研究

數字化是民俗文化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為加快民俗文化產業數字化轉型,呂鐵[6]提出智能制造、平臺賦能和生態構建3 條實施路徑。潘愛玲等[7]在研究中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現路徑中提出,需要推進新型文化數字化戰略。此外,高藝瑋等[8]為推動“雙循環”新格局下文化產業數字化高質量發展,圍繞數字化轉型提出,需提升數字文化創意內容質量、完善文化產業數字化政策和管理、健全文化產業及數字技術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和加強文化產業數字化平臺建設等。綜上所述,民俗文化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路徑為增強數字軟實力、打造智慧型工廠、創建數字化平臺、完善產業生態環境等。

2 民俗文化產業數字化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問題分析

在數字技術賦能下,涌現出大量文化與科技相融合的新型文化企業,推動民俗文化產業的發展。但是,在民俗文化產業中,仍有很大一部分是傳統文化企業,導致民俗文化產業整體數字化轉型難度較大。事實上,不論是哪種類型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都可能面臨各種制約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問題。

2.1 數字化轉型戰略模糊

數字化轉型不僅僅是技術的迭代,而且是戰略布局的變革。當前,民俗文化產業數字化轉型意愿強烈,大多數企業非常關注市場需求,數字化轉型集中在生產端如何引入信息系統,如自動化生產控制系統,而針對計劃端如何引入ERP 系統等層面,缺乏數字化轉型的戰略思維和觀念,對未來,沒有非常明確的數字化轉型戰略謀劃與布局。在企業內部,管理者對于企業數字化轉型并未達成共識,很多高層管理者缺乏前瞻性的領導力,致使企業不重視數字文化,數字化轉型軟實力薄弱。此外,政府沒有明確的戰略引導和支持,缺乏專門的政策、資金和機構支持,無法形成制度性保障等,這些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民俗文化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推進。

2.2 數字技術水平落后

在數字技術和文化產業融合的背景下,中國在民俗文化創作、生產、傳播和消費等方面的數字技術水平仍比較落后,尚不能滿足民俗文化產業數字化的需求,尤其是核心數字技術的供給不足。例如,關鍵工業軟件、開發工具、嵌入式芯片等先進技術領域幾乎都被國外壟斷,相關的技術產品需要從國外進口,民俗文化產業數字化轉型成本較高,導致部分企業放棄產業數字化轉型。此外,第三方數字技術服務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市場上流通的數字化轉型方案大多為通用型方案,不能完全適用于民俗文化產業。特別是云計算、大數據等業務的服務商技術實力良莠不齊,部分服務商提供的轉型方案在數據安全性方面得不到保障。數字技術水平落后的問題日益嚴峻,已經在很大程度上約束了中國民俗文化產業數字化轉型。

2.3 數字平臺賦能不足

數字平臺作為民俗文化產業數字化的有力支撐,發揮著內容匯聚、傳播和流量聚合的作用。數字平臺通過運用各種先進數字技術,聚合多元化的數字內容,獲取用戶資源,然后利用智能算法等技術助力數字內容傳播。但現實中,數字平臺在運營過程中存在重流量而輕內容的問題,限制數字平臺發揮其應有的支撐作用。特別是在外部資本的作用下,不斷出現平臺壟斷或平臺盲目擴張現象,打亂了市場的競爭秩序。從平臺建設情況來看,中國的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建設處于起步階段,邊緣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等試點有待推進,對促進數據流通的作用還不顯著。數字平臺向公眾推送同一領域的內容,容易造成信息傳播的單一性和片面性,難以滿足公眾的精神文化需要。

2.4 數字生態環境滯后

產業園區數字化轉型是構建良性循環的數字化產業生態體系的關鍵。而傳統的民俗文化產業園區往往存在數字化配套服務不足的問題,如設備、廠房等基礎設施老化,管理者思維觀念落后等。進入數字時代,傳統的民俗文化產業不斷向數字化邁進,但依然面臨設施不足,人才缺乏和管理效率低等挑戰,無法實現快速發展。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民俗文化企業會更注重引入先進設備和軟件,而對企業經營管理模式不夠重視,未做出及時的調整,從而致使其管理模式落后、管理效率低下。此外,民俗文化企業之間競爭激烈,對第三方硬件的投入力度都有所保留,不利于形成良好的數字生態環境。此外,部分產業園區在建設產業數字生態體系時,實際只是將智能產品簡單組合,并未從根本上改善產業數字生態環境。

3 民俗文化產業數字化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路徑選擇

基于對上述問題的分析,民俗文化產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可以從數字軟實力、智慧型工廠、數字化平臺及產業生態環境等路徑著手,從而實現高效、綠色可持續發展。

3.1 增強數字軟實力

為了實現高質量發展,民俗文化產業需要夯實數字基礎,增強數字軟實力。數字技術在產業決策、經營管理和開拓創新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要提高其在生產、消費等體系中的應用和融合程度,推動產業鏈的發展,民俗文化產業要引入數字技術和數字化理念,對產業的經營模式、組織結構、業務流程及企業文化等方面進行重塑,進一步提升數字軟實力,提高產業數字產能。在產業數字化背景下,民俗文化產業需要發揮數字技術優勢,以數字化改造為目標,對經營模式進行重新構建;要打造開放型組織架構,向扁平化管理看齊,實現各環節高效運行;要開展數字化管理創新,優化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構建科學制造體系;要在企業文化中補充與數字化轉型戰略相關的數字文化,通過數字文化植入,讓企業全體員工認可并參與數字化轉型發展。

3.2 打造智慧型工廠

民俗文化產業要結合自身情況,不斷改善產業生產體系,引入智能設備,提高產業智能制造水平,從而打造智慧型工廠。具體路徑有4 個方面:一是打造數字化車間。利用云計算、物聯網等數字技術,對民俗文化產業生產設備和流程進行改進,用機器代替員工,創建“無人車間”,提高產業生產效率,實現車間智能化。二是各環節協同發展。針對智能制造的特征,完善智慧生產流程,促進產業產品研發、制造和運輸等環節協同發展。三是培育中介服務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民俗文化產業可能存在技術操作難題,為此,需要培養一批專門解決這些問題的中介服務企業,為產業使用智能化機器設備提供指導和幫助,促進產業健康發展。四是加強產業互聯網基礎建設。簡化智能設備操作流程,降低使用互聯網的成本,筑牢民俗文化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基礎。

3.3 創建數字化平臺

數字經濟具有平臺化特點,數字空間可通過多種算法,計算出用戶需求并儲存數據,從而提高社會交易效率,并且根據用戶的偏好精準投放民俗文化產業內容和服務,促使企業更好獲利。通過數字化平臺,能夠打通民俗文化產業上下游產業鏈,提高供應鏈和服務鏈的質量,促進產業協同發展。對于生產端而言,數字化平臺建設使上下游產品間的聯系更緊密,且利于產業生產要素開放共享。傳統的民俗文化企業需要加快數字化平臺的創建,而現有的數字民俗文化企業則要不斷健全數字化平臺的功能,從數據交互層面到生產銷售層面都需要開拓創新,包括電子商務、個性化產品設計及產品營銷等場景,不斷豐富民俗文化產業數字化平臺的種類,激發民俗文化產品的消費活力。

3.4 完善產業生態環境

民俗文化產業數字化轉型需要一個完善的產業生態環境作支撐,為此,應推動產業園區數字化進程。首先,要完善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充分調動產業園區內外部資源,提升整體數字化服務水平和管理能力,完善產業園區生態。其次,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要求產業園區匯聚直播、IT 技術等相關領域的企業,培育產業數字化集群,推動數字技術與民俗文化產業快速融合,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此外,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要針對產業園區企業的共性問題和需求展開技術研究,降低民俗文化產業數字化成本。要建設良性循環的產業園區生態環境,形成以產業園區管理為基礎,以文化產品和服務為主要內容,以網絡經營平臺為保障的數字產業園區。

4 民俗文化產業數字化轉型高質量發展的實踐策略

要想實現高質量發展,民俗文化產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還急需相關的政策輔助、數字技術支撐、數字化人才保障和大量資金投入等。

4.1 做好頂層設計,提供政策輔助

精確的戰略布局和頂層設計能夠助力民俗文化產業數字化轉型并實現高質量發展。首先,應制定科學有效的政策。政策的科學有效性直接關系著數字化轉型的成敗。相關領域的學者應深化對民俗文化產業發展的前瞻性研究,緊密跟隨前沿技術發展動向,不斷加強對關鍵數字技術和產業發展趨勢的把握,為相關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論支撐。其次,應健全制度體系,提升數字化治理能力。在宏觀層面,加強民俗文化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頂層設計,有效整合政策資源,并重點推進數據共享、數據安全等方面的制度建設,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在微觀層面,民俗文化產業企業在其內部應形成適合自身的數據綜合治理體系,確定數據治理應遵循的基本準則,制定一系列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包括數據質量、數據源及信息構架等管理制度,使企業內員工逐漸形成數字化轉型共識,共同推進數字化轉型。

4.2 加強研發創新,提供技術支撐

新一代數字技術是產業發展的動力源泉,要想實現民俗文化產業整體轉型升級,數字技術的研發創新是關鍵。對企業而言,市場競爭不僅體現在商品或服務的價格上,還表現在技術含量和品牌價值上。只有掌握核心技術,企業才能在市場中占據有利地位。一是推動大中型民俗文化企業研發創新。大中型民俗文化企業具有進行大規模研發的能力,要采取激勵手段,刺激企業擴大創新要素投入,創造更多的數字化民俗文化產品。二是集合公共力量攻克核心技術難關。由頭部企業帶頭組建該產業的創新聯盟,降低各企業間的合作壁壘,共同進行核心、共性技術研發,共同承擔成本和分享收益。三是鼓勵跨界聯合創新。推動民俗文化企業和數字技術服務企業、科研院所的合作,創新關鍵技術,使更多的原創性技術運用到民俗文化產業中。

4.3 培養數字人才,提供人才保障

針對民俗文化產業市場需求,重點引進和培養數字化人才,即對民俗文化產業領域有深刻理解且同時掌握先進數字化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加強與國內外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及人才機構的合作,積極展開對民俗文化產業數字化和高質量發展相關課題的研究。通過建立一批圍繞產業鏈的實訓基地等方式,引導高校面向數字化人才市場需求,設立相關的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課程,并在高校的課程設計、教學安排中引入民俗文化產業相關內容,促使產業需求與人才培養過程更好融合。此外,要盡可能發揮產業協會和培訓機構等第三方機構的重要作用,通過對有關數字化專業技能的培訓,培養新時代的“數字工匠”,為民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持續的人力資源保障。

4.4 擴大資金投入,提供硬件支持

民俗文化產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始終離不開資金的支撐。尤其在產業數字化基礎設施和智能改造這兩個層面,需擴大資金投入。首先,以物聯網、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化基礎設施是民俗文化產業轉型的重要支撐,要加大對數字化基礎設施的資金投入,推進數據開放、共享,探索數據資源制度化的運營流程,促進政府和企業之間的數據安全、高效流通。其次,智能改造是民俗文化產業升級的關鍵抓手,要加大對產業智能改造的資金投入,將智能改造落實到行動中,加快建設智慧生產線、智慧生產車間等,并對民俗文化產業中的裝備和機器進行全面升級。大力推動數字化技術在產業中的實踐運用,使民俗文化產業數字化轉型過程規范化,提升智能改造效率。

5 結語

本文通過分析民俗文化產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提出相適應的路徑選擇,并提出解決策略。民俗文化產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需從數字軟實力、智慧工廠、數字平臺和生態環境多條路徑入手。此外,相關的政策、技術、人才和資金等多方面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

猜你喜歡
民俗文化產業高質量
冬季民俗節
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
金橋(2021年2期)2021-03-19
高質量項目 高質量發展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
民俗節
“三部曲”促數學復習課高質量互動
慶六一 同成長民俗歡樂行
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