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藝與高科技:挑戰、對話及其前景學術研討會”會議綜述

2023-03-22 17:14駱羽芯單元杰
長江文藝評論 2023年6期
關鍵詞:文藝教授人工智能

◆駱羽芯 單元杰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文化思想,中宣部等五部門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的指導意見》以及科技部等六部門印發的《關于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導意見》精神,進一步引導文藝與高科技的健康發展。2023 年10 月21 日至23 日,由湖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南民族大學聯合主辦的“文藝與高科技:挑戰、對話及其前景學術研討會”在武漢召開。中南民族大學副校長段超,湖北省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張士軍書記分別致辭,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秘書長、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副主任袁正領講話,中國文聯理論研究室副主任、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胡一峰,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張勇傳,湖北省文聯副主席、湖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李遇春,湖北省文聯二級巡視員、湖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駐會副主席李建華等出席開幕式。

本次會議為期三天,以理論探討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設有主題發言、分組討論、實地參觀考察等環節。來自全國各地的“兩院”院士、科學哲學家、文藝理論家、藝術家、高科技企業代表等近百名專家學者站在時代前沿,以文藝與高科技的關系為中心議題,分別圍繞大數據語境下文學創作與研究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技術演變與藝術本質、高科技時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藝術與科技的跨學科語境與實踐、文藝的數字化傳播與智能化變革、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的科技與藝術等議題深入對話,新見迭出。研討交流的成果主要呈現以下三方面的趨勢和特點:

一、回溯與展望:文藝與高科技融合的歷史、當下和未來

與會專家不僅從中國與西方的歷史長河中回溯文藝與高科技交互融合的歷史脈絡與發展邏輯,還由此導向二者同頻共振、相輔而行的理想前景。在大會主題發言中,張勇傳院士以“江河文明”為題,從中華古文明與西方文藝復興追溯文化藝術與科技相融合的深遠歷史,特別指出東漢時期科學家、文學家張衡為其埋下了文藝與科技相結合的種子,并由衷期待今后的文藝家緊密圍繞習近平文化思想進行文藝創作,以產生更多傳世之作。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特聘教授李新風回顧中國和西方的歷史,認為“藝術與技術同根同源,本就是一家人”,而當下數字技術將會為藝術的變革帶來顛覆式、革命式、跨越式的影響。華中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周新民也立足當下并回溯歷史,探索科技與小說互動的多維路徑,如工業生產對小說的興起與流行發揮重要作用,在電影技術沖擊下產生新的小說文體——“電影小說”,以及計算機技術與網絡小說的生成等。清華大學《數字人文》雜志副主編桑海從東西方文化的歷史梳理談到當今AI 技術的發展,通過石頭和生命的關系研究,開拓認識生命的廣闊思維空間。在分組討論中,武漢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王杰泓回到電影的童年,從電影作為技術發明的誕生之日談起,從“物性”的技術、“被投資”的技術、“人學”的技術等方面追問并回答電影技術的生存本質與現實運作機制。中國音樂學院副教授馬仕驊回顧了人機交互技術與理念在計算機音樂發展歷程中的數次革新,指出當今在人工智能技術的影響下,計算機正逐步參與到創作當中且有希望在未來成為解放人工、幫助作曲家發揮創意的有力助手。

聚焦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著力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專家們回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圍繞“科技賦能,慧創傳統文藝的未來”展開了深入討論。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蔡恒進從人工智能技術的躍進、AI 的分級治理、AI 賦能傳統文化的新路徑等方面,討論了“AI 加持下傳統文化的創新性轉化”問題。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費俊以“文化遺產的數字化演繹”為題,通過大興國際機場的數字藝術、“城市博物館”等實際案例,生動演繹了數字技術如何保留、傳播、傳承我國的優秀文化遺產。華中科技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萬敏認為,用數字化的方法可以將中國古代八景文化景觀轉化為一種潛在的世界遺產。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陳嘯以為,高科技時代應借助數字化傳播手段來傳播、傳承中國傳統的書法文化。河南大學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趙慎珠,從河南廣電“中國節日”系列節目的高科技數字化傳播切題,通過實際案例的舉證,探討了數字創新、數字共享、數字經濟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性轉化與發展、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深遠意義。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新聞與文化傳播學院教授陳國和以“高科技時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為題,立足于文學的景觀、文體的形態、美學的拓展三方面,探討了中國鄉村小說書寫如何對傳統地方志進行借鑒與化用。山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授陳欣從樂器、技法、風格等方面,指出現代數字技術對傳統音樂的保存、保護、傳承發揮了重要作用。浙江音樂學院教授陳根方以中國傳統的古琴藝術為中心,考察古譜數字化對于保留、傳承傳統藝術的重要意義及其面臨的現實挑戰。

二、機遇與挑戰:高科技時代文藝主體性的重建

高科技時代背景下文藝主體性重建的相關問題也是專家們熱議的話題。一方面,有專家認為高科技為文藝主體性的發現、建構與發展提供了全新的契機和機遇。在大會主題發言中,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聶珍釗以“AI 與人文藝術研究的科學轉向”為題,提出高科技時代文學理論必須重構與重建,應以“科學化”的文學理論回應與參與技術化的新時代潮流。中國人民大學朱銳教授指出,“鏡子”作為一種再造的藝術可以使“鏡中的你”不斷規訓自己的行為,有助于對自身主體性的發現。華中師范大學教授胡亞敏將科學技術與強國夢、民族復興相聯系,從高科技刷新對世界的認識、產生新的審美體驗、引發新的文學想象、創新結構方式和文學樣式四方面,探討了高科技對文藝創作的革命性影響。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張跣探討了“數字化生存與主體性重建”問題,指出文藝與科技的融合為文藝的自我革新創造新的可能性;信息方式的變革以及由此而來的市民社會的形成,塑造了中國當代文藝生產、消費與傳播的基本語境;數字化生存時代之下,站在文化自覺的基本出發點上重建主體性,任重而道遠。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黃發有從電腦技術對作家寫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響論及新媒介技術對網絡文學產生的革命性影響,指出傳統文學與網絡文學的融合將是一個難以逆轉的趨勢。華中科技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蔡新元則從藝術的維度解讀人工智能對于藝術主體性的建構意義。他認為藝術雖經歷了無數次的終結,但并未真正終結,而是在人工智能時代產生了全新的范式。

在分組討論中也有此類觀點。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黃念然從媒介的角度切入,創新性地提出了新媒體時代文藝批評理論形態建構的互文性總體特征,結構、功能、交流三個基本思考維度,以及“審美意識形態”隱喻等重要問題。浙江大學國際設計研究院教授張克俊以音樂與技術融合的實際案例舉證,指出人工智能的發展和藝術的融合引發了藝術認知、范式、生態的改變與重建。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龔舉善認為,數字技術給文藝生產活動帶來了便利和實惠,并有力地促進了藝術生產的創新機制和轉型路徑。中南民族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副教授賈佳指出了AI 大數據背景下音樂學專業發展與改革的具體路徑:利用數字技術建立大數據思維、音樂大數據庫、知識圖譜體系等。

另一方面,有專家則認為高科技時代文藝的主體性也面臨巨大的挑戰,文藝家們應保持充分的理性,時刻堅守文藝自身的主體性、獨立性。暨南大學文學院教授賀仲明發現高科技時代賦予了文藝的“迷茫感”與“危機感”,繼而指出除了科技思維、技術主導之外仍需要人文的堅守,以保持文學的獨立性和邊界感。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副教授劉暢則從哲學的角度強調人類需要保持自身的主體性,他認為:“如果我們不想明天被GPT 取代,不妨從今天起,學習自主思考,學習好好說話?!碧旖蛭穆撐瘑T、天津攝影家協會副主席臧策指出,藝術家與AI 之間是一種雙向的干擾和阻隔關系,藝術作為一種“反表達”可以防止自身的主體性受到AI 的干擾和破壞。中國文聯理論研究室副主任、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胡一峰指出,目前關于“網絡文藝”的定義仍不明晰,因而從文藝主體性建構的角度提出對“網絡文藝”應給予一個明確界定。三峽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教授劉波提出“人工智能寫作是生產還是創造”的問題。他認為人工智能寫作雖能使寫作面向大眾,人人都能成為“詩人”,但未見得能完全代替專業化的寫作,因此其在當下仍具有挑戰性、探索性、未來性。蘭州文理學院教授劉忠也認為,科技的確為音樂的傳承、傳播帶來了極大便利,但因“藝術追求的無限性與人的能力的有限性”致使科技無法完全取代人的藝術創作。荊楚理工學院教授吳浪平以“AI 創作與藝術本質思考”為中心,強調應突出人的主體性地位,避免過度被技術壓制。黃岡師范學院教授湯天勇從ChatGPT 和卞之琳創作的《無題》切入,辯證地指出ChatGPT 既讓文學進入數字時代,使“文學生產”凸顯出來,但也因人工智能機械化、邏輯性等問題導致文學性的缺失、作家光環的削弱等。華中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鄭達教授從視覺藝術的角度,探討了人工智能是否具有創造性,人工智能時代人作為主體是否還具有唯一性,以及人工智能是否具有自主性的問題,最后強調人工智能時代人類不是去“復制”而應主動“創造”可見的世界。武漢音樂學院副教授李鵬云指出,人工智能與音樂結合后,音樂創作、音樂表演、音樂信息等方面的確發生了十分顯著的變化,同時拋出了引人深思的有關音樂主體性的問題:人工智能音樂是否會給傳統音樂帶來威脅?多學科交叉下的音樂信息檢索,會給音樂研究帶來什么?

三、互動與對話:跨學科視域下的文藝想象

關于文藝與高科技關系之探討,體現了中國文藝研究的跨學科訴求,跨學科的交流有利于增強文學藝術的學科影響力。本次研討會采用多學科對話和回到歷史現場等研究范式,在不同學科領域中考察文藝與高科技的歷史淵源和互動路徑及意義,既有對文藝研究本位的堅守,亦是跨學科研究中的一個新嘗試。具體言之,除了立足于文藝與高科技領域,專家們還將眼光延伸到哲學、民族學、教育學等領域進行跨學科的探索與想象。

在大會主題發言中,山西大學哲學院教授梅劍華從哲學的角度出發,回答了什么是真實、因果是人的重要能力、因果是虛擬現實的基礎等問題。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彭修銀以“科技與美學的結合:開創‘人民美好生活’的新時代”為題,從美學的視角探討了作為“雙刃劍”的科技為文學創作、人的生存方式等方面賦予了全新的審美體驗。華中師范大學文學研究所教授黎楊全從民族學的視角出發,以數字技術時代“想象共同體”面臨的沖擊、彈幕文化與民族共同體的想象、次文化與跨次元的價值認同等層面,指出彈幕文化對于數字時代民族共同體意識建構的深遠意義。

在分組討論中,華中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授張業茂、湖北第二師范學院藝術學院教授劉暢、福建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授陳澤銘、河南師范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副教授薛碧蕓都從教育學的角度探討了科技為藝術教學賦能,藝術與科技融合的美育實踐路徑及其當代價值等問題。中南民族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副教授趙潔瑋將音樂與現代醫學相結合,以小白鼠的微生物群試驗舉證,指出音樂對于抑郁癥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華中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蔣濟永則從物理學、天文學與文學的視角,提出了科學背景下的文學想象等問題。行業專家、AI 研究者等注重從信息技術行業實際從業者的視角進行探討,如十三維從產品、過程、主體、環境四個維度對機器創造力進行展望,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主任張少鵬則從文藝創作與信息科技的交融過程深入分析了文藝創作的信息論起源、人工智能與人類創作的交匯和異同、人工智能是否在文藝創作中產生人工“人性”等問題。

武漢大學教授李遇春對大會進行學術總結。他指出,本次會議的策劃選題非常前沿,體現出挑戰性、對話性和前瞻性,必將在未來對人文科學與文藝創作產生深遠的影響。近百年以來,文藝與高科技之間曾發生過三次激烈的沖擊與碰撞。第一次發生在20 世紀上半葉,隨著機械復制時代的來臨,電子技術廣泛應用于電影、電視、攝影等大眾藝術門類,現代科技對文藝創作產生了巨大沖擊,法蘭克福學派對此從理論上進行了批判性審視。第二次沖擊發生在20 世紀末和本世紀初,隨著網絡時代的來臨和網絡文學的出現,圍繞“網絡文學”的合法性問題引發了巨大爭議。第三次沖擊就發生在我們此時此刻置身的2023 年。今年被認為是ChatGPT 元年,關于元宇宙、GPT、AI 寫作等人工智能時代文藝創作與學術寫作的大討論層出不窮,這說明我們已經來到了新的歷史關口。

如何看待當今高科技與文藝的復雜關系,通過本次大會的各種討論,大致可以劃分為三種觀點與立場。第一種觀點認為高科技對當下文藝的生產、傳播和接受產生了負面的壓抑性作用。這種觀點從傳統的以審美為核心的文藝觀出發,認為高科技對文藝的沖擊是某種壓抑、扭曲、變形和困擾,整體上壓抑了人文藝術的創造。第二種觀點認為高科技對文藝的作用是生產性的,是積極開放面向未來的。他們認為在人類社會歷史上科技的發展變化始終保持著對文藝的巨大影響。雖然每個時期都會有人控訴科技造成了文藝之死,但藝術總是能死而復生,不會完全被科技所扼殺。相反,當人們能夠熟練駕馭科技,并用以拓展文藝生產的空間和方式、內容和形式時,就能秉持更加開放的姿態來面對高科技對文藝創生所帶來的新變化。這就涉及到第三種觀點和立場,認為文藝與高科技的融合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但在二者融合過程中,主體性重建的問題顯得尤為重要。面對高科技對文藝的滲透,文藝的主體何在?究竟是人還是機器?還是人機莫辨的“機器人”?這是哲學問題,也是科技時代的倫理問題,更是文藝的技術倫理問題。人們不禁質疑,AI 技術、GPT 技術所建構的文藝作品、學術論文究竟有沒有溫度、精神、靈魂?靈魂和技術之間怎么結合?這是藝術與技術的問題,是學術與技術的問題,也是主體與客體的問題,需要在高科技時代不斷思考和開拓。同時,這個問題為當下跨學科融合與新文科建設提供了具體路徑與方法,對現有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的建構與調整具有重要意義??傊?,本次會議是對新時代加快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三大話語體系的有益探索,具有無限的可能性。

猜你喜歡
文藝教授人工智能
1942,文藝之春
田教授種“田”為啥這么甜
劉排教授簡介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藝高級感?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與就業
□文藝范
數讀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節日暢想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