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和解決方法研究

2023-03-22 19:39周亞榮
中國科技縱橫 2023年23期
關鍵詞:環境污染問題環境污染污染

周亞榮

(長春市農產品質量安全與檢測中心,吉林長春 130032)

0 引言

農村環境污染問題不僅威脅著人們的生活環境和身體健康,也會對農業生產帶來不良影響,降低農產品質量和產量,阻礙農村經濟的發展。因此,解決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刻不容緩。應進一步加強對農村環境污染的管控和治理,同時也需要大力提高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使全社會能夠形成共同的環保理念和行動。只有這樣,才能保障農民的生活環境和健康,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1 農村環境污染防治的意義和作用

首先,農村環境污染的治理和修復,能夠防止和減少環境污染對農民身體健康的損害。其次,農村環境污染治理能夠恢復和改善土地、水資源、空氣等環境質量,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促進農業健康發展。再次,農村環境污染治理在植被、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等方面有顯著作用,有利于促進生態環境的改善。另外,通過治理農村環境污染,能夠改善農村居民居住環境,增強農村發展活力,推動鄉村振興。最后,農村環境污染治理是社會、經濟和自然環境協調發展的具體體現,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

2 農村環境污染問題的現狀

2.1 農村環境污染的類型及來源

農村環境污染的類型較多,主要涉及4個方面。(1)水污染??h鄉村的工業化和農業生產不斷發展,廢水、污水和滲濾液等廢棄物質對地下水和小河流的污染程度日趨嚴重。(2)大氣污染。農業生產剩余物、秸稈等燃燒產生的廢氣,加重了大氣污染的程度。(3)土壤污染?;?、農藥的使用不當,畜禽糞便、廢棄物等隨意堆放,使土壤的污染程度逐步升高。(4)噪聲污染。隨著農村的工業化和交通發展,機器、車輛和工業設備的使用,為農村居民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噪聲污染。

農村環境污染的來源主要包括4個方面。首先,農業生產污染的來源。為了提高農作物產量和質量,農民在生產過程中廣泛使用化肥和農藥,其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如果使用不當,就會對土壤、地下水和大氣等造成污染;畜禽養殖業排放大量的廢水和糞便,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氮、磷等營養元素。如果未得當處理,就會造成水體和土壤的污染;農村缺乏完善的污水處理設施,很多地方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等水體中,嚴重影響了水體的水質;農村缺乏完善的垃圾處理設施,村民將垃圾直接傾倒到野外,嚴重影響了土壤的質量和環境的衛生。其次,工業生產污染的來源。在農村地區,工業企業存在排污不達標、隨意排放廢氣、廢水、廢渣等問題,導致大氣、水體、土壤等環境受到污染。比如,農村地區存在小型電鍍、電子、化工等企業,這些企業往往缺乏必要的環保設施和管理手段,導致廢水、廢氣排放超標,對周邊環境造成嚴重污染;規模較大的工業企業也會在農村地區設立分廠或工廠,如果缺乏必要的環保設施和管理手段,同樣會給農村環境帶來嚴重污染。再次,在農村地區,生活垃圾主要來自農村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活動,包括食品殘渣、家庭垃圾、廢舊家電、廢舊紙箱等。如果這些生活垃圾處理不當,就會對農村環境造成嚴重污染。比如,堆放在露天場地或河道旁的垃圾會產生難聞的氣味和有害氣體,還會吸引害蟲,釋放病菌,對周邊居民的健康造成危害;如果直接傾倒到河流中,就會污染水源,破壞水生態系統。因此,對于農村地區的生活垃圾處理,需要采取科學分類,以及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等措施,減少垃圾對農村環境的污染。最后,畜禽養殖污染的來源。養殖場糞便清理不及時,堆積如山,導致糞水滲出,污染地下水,排到河流或湖泊中,則會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引發藻類大量繁殖,使水體渾濁,嚴重情況下導致魚蝦等水生生物死亡;養殖廢水中含有大量有機物、氮、磷等營養物質,如果不經過科學處理,直接排到水體中,會使水體變成臭水,破壞水生態系統;畜禽養殖場的廢氣中含有大量氨氣、硫化氫等有害氣體,直接排到空氣中,會使周邊空氣質量受到影響,危害周邊居民的身體健康。

2.2 影響農村環境污染的主要因素

(1)農村地區的市場規模相對較小。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政府和企業通常不愿意在農村地區進行大規模的投資,導致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不足;農村地區耕地紅線控制嚴格,很難為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充足的土地資源,建設基礎設施的條件相對較差;農村地區通常缺乏先進的技術支持,難以為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和保障,從而導致基礎設施建設難以實現;農村地區缺乏完善的政策和管理體系,政府對基礎設施建設上的投入不夠,管理也相對松散,難以實現基礎設施建設的協調和規劃。

(2)農村地區經濟結構單一。以農業為主導的經濟模式難以帶動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的收入有限,無法享受到優質的環境和資源;農村地區的科技創新能力相對較弱,農民缺乏必要的技術支持,很難通過創新的方式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降低環境污染的程度;農村地區資金有限,很難集中投入環保工作,無法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環保設施和工作體系,難以有效控制農村環境污染的發生和擴散;農村地區的環境保護管理體制相對不健全,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和監管機制,很難有效地防止和制約農村環境污染的發生。

(3)缺乏必要的環保知識和技能。對環保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難以積極參與環保行動;在某些農村地區,人們對環保問題的認識還停留在較為傳統的階段。例如,對環境污染問題的認知不足或存在誤解,將環保工作視為政府的任務而非每個人的責任;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很多農民的生活水平不高,難以將環保問題放在更為重要的位置。農民在環保問題上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識和法律意識,對環境污染問題的維權難度較大,也難以對環保問題進行有效的監督和制約。

(4)傳統農業模式在農村地區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農民們對其有較高的認可度,很難輕易地改變自己的種植、養殖習慣;傳統農業模式中普遍采用的是人工耕作、肥料施用等方法,其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無法滿足現代化農業生產的需要。

(5)對環保工作認識不足、意識淡漠,缺乏對環保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導致環保工作難以有效推進;環保管理職能分散在不同部門,各部門之間缺乏協作,難以形成有效的管理機制,導致環保工作難以有序開展。

3 農村環境污染解決方法

3.1 加強污染源管理,控制污染擴散

首先,政府應建立、健全污染源監管制度,完善監測體系,加強對污染源的監督管理。其次,建立農村污染源監管體系,對農業生產和生活污染源進行全面監測和管理,有效控制污染擴散。最后,鼓勵企業推行清潔生產技術,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強對污染源排放標準的制定和實施,規范污染源的排放行為,防止污染擴散。例如,歐洲實施了農業環境保護政策,制定了嚴格的污染源排放標準,防止農業生產活動對環境的污染[1]。

3.2 勵農業生產綠色發展,推廣環保型農業生產方式

通過開展農村環保意識教育,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首先,政府可以組織宣傳團隊,進村入戶開展宣傳,引導農民正確處理廢棄物和化肥農藥,避免隨意排放和濫用,從而減少環境污染。例如,我國開展了農村環保知識進萬家活動,通過宣傳欄、傳單等形式向農民普及環保知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次,采用綠色種植技術降低化肥農藥的使用量,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鼓勵農民采用生態種植、有機種植等綠色種植技術,給予財政補貼或稅收優惠等激勵措施。例如,日本通過推廣有機種植技術,促進農業綠色發展,減少環境污染。再次,政府可以建立農村環保扶持機制,鼓勵農民投資環保設施,引導農民實施綠色生產方式。例如,印度建立了農村環?;?,向農民提供環保設施建設和環保技術培訓等支持,推動農業生產向綠色發展。最后,加強農村環境監管,嚴格控制廢棄物和污染物的排放,政府可以建立環保監測系統,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對違反環保法律法規的企業和個人進行處罰。例如,美國環境保護局負責監管農業環境,對違反環保法規的企業和個人進行處罰[2]。

3.3 建立健全農村環境污染治理法律體系

首先,政府應制定和完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特別是針對農村環境污染問題的法律法規,這些法律法規包括農業環保、農藥管理、廢棄物處理等方面的內容。明確相關責任人和機構,制定相應的懲罰措施。例如,我國頒布了《農藥管理條例》《農村環境保護條例》等法規,為農村環境污染治理提供了法律支持。其次,應加強對農村環境污染的監管,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對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處罰。監管機構可以通過加強現場監管、開展抽檢、舉報投訴等方式,加強對農村環境的監管。例如,印度成立了農村環保局,對農村環境污染行為進行監管和處罰。再次,政府應鼓勵公眾參與農村環境治理,提高公眾環保意識和參與度??梢酝ㄟ^開展環保宣傳教育、建立綠色農產品認證等方式,引導公眾積極參與環境治理。例如,歐洲開展了綠色農業認證體系,鼓勵農民采用環保型農業生產方式,提高農產品質量,提高公眾環保意識。最后,環境問題是全球性問題,國際合作可以為農村環境污染治理提供更廣泛的合作平臺??梢酝ㄟ^參與國際環保組織、開展環保交流和合作等方式,獲取先進的環保技術和治理經驗,促進農村環境污染治理。例如,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支持下,非洲國家聯合開展了農村環境保護項目,提高了非洲農村環保治理水平[3]。

3.4 利用農業科技,提高農村能源的利用率

首先,政府應加大農業科技創新的投入和推廣,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例如,發展高效農業灌溉技術,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減少水污染。我國開展了節能減排技術研發與推廣,推廣利用太陽能、生物能等綠色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其次,可以鼓勵農村地區發展農業生物能源基地,利用農業廢棄物、農作物秸稈等生物資源進行能源轉化。例如,印度開展了農業生物能源基地建設,促進了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再次,政府可以支持農村地區發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等,利用這些能源替代傳統的化石能源,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例如,非洲發展了農村太陽能電池板項目,為農村地區提供清潔能源,改善了當地的能源供應和環境質量。最后,政府應加強對農村能源的管理,制定和實施相應的政策和措施,鼓勵農村地區節能減排,減少污染物的排放。例如,歐洲制定了農村能源管理政策,規范農村能源使用,促進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4]。

3.5 利用農業科技,優化農村環境

有機農業是以生態平衡和環境保護為基礎的一種農業生產方式。首先,可以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降低農業對環境的污染。例如,我國實施了有機農業推廣計劃,通過推廣有機肥料和生物防治技術,優化農村環境。其次,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可以減少農業用水量,降低水資源的浪費,也可以減少土地的鹽堿化現象,保護農村環境。例如,以色列實施了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推廣項目,通過使用滴灌和微噴等灌溉技術,實現了節水和保護土地的目的。再次,綠色種植技術是指以生態安全和資源節約為目標的一種種植方式,可以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減少農業對環境的污染。例如,澳大利亞實施了綠色種植技術推廣計劃,通過推廣有機肥料和生物防治技術,優化了農村環境。最后,生物多樣性保護是指保護自然生態系統和物種多樣性的一種措施,可以改善農村環境,提高農業生產的可持續性[5-7]。例如,墨西哥實施了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通過保護自然生態系統,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效率和質量。

4 結語

農村環境污染問題不容忽視,其危害性和嚴重性也不容小覷。目前,已經提出了可行性的解決方案,如加強污染源管理、推廣環保型農業生產方式、建立健全法律體系等措施,這些措施在實踐中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提出的解決辦法經過實踐驗證,成效顯著,對解決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希望更多的人關注并積極參與農村環境污染防治工作。

猜你喜歡
環境污染問題環境污染污染
加強農業環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淺析農村農業發展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
工程施工中環境污染主要因素及相應措施討論
緊迫的環境污染問題(上)
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應堅持三個原則
對抗塵污染,遠離“霾”伏
煤礦區環境污染及治理
治理城市環境污染的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