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優質稻產業鏈發展成效、困境及建議

2023-03-24 14:11夏艷陽雷書彥陳星霖
湖北畜牧獸醫 2023年11期
關鍵詞:優質稻糧油稻米

夏艷陽,雷書彥,陳 杰,左 璐,陳星霖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技術研究所/湖北省農業科技創新中心農業經濟技術研究分中心/湖北省鄉村振興研究院,武漢 430064)

水稻是湖北省第一大糧食作物[1],2022 年湖北省糧食種植面積為468.90 萬hm2,總產量2.74×107t,連續10 年穩定在2.50×107t 以上[2]。全省優質水稻品種種植比例穩定在75%以上,居全國南方稻區之首[3]。2021 年湖北省將優質稻產業鏈納入重點推動的十大農業產業鏈,并圍繞做大做強全產業鏈進行了全面部署,頒布了《湖北省優質稻產業鏈實施方案》,同年湖北省優質稻米全產業鏈入選全國農業全產業鏈重點鏈。推進優質稻全產業鏈發展,對于保障湖北省糧食安全、建設農業產業強省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在充分調研及征詢專家意見的基礎上,初步分析了湖北省優質稻產業取得的成效,并指出其發展中存在的困境及原因,針對性地提出了相關發展建議,為更好地推進湖北省優質稻產業鏈發展和農業產業強省建設提供參考。

1 湖北省優質稻產業鏈取得的成效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湖北省著力在抓訂單、育龍頭、延鏈條、響品牌上發力,優質稻米產業鏈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1.1 保障糧源供應

扎實推進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五良配套”,著力提升“種糧一體化”水平。一是產能助支撐。2022 年,全省水稻播種面積229 萬hm2,同比增加1.75 萬hm2,其中,早稻總面積、單產、總產實現“三增”。全省優質稻面積177.67 萬hm2,水稻優質率77.6%,同比提高1.6%。二是科技提品質。2022年,審定水稻品種90 個,其中優質稻品種58 個,占比64.4%;在20 個縣市實施綠色高質高效行動,創建核心示范基地33.33 萬hm2,化肥、農藥分別減量3.5%、2.6%。三是訂單促增收。大力推廣隨州香稻“雙訂單”和國寶橋米“兩次結算”等訂單模式,實行每千克加價0.2~0.4 元專收專儲,每公頃均增收3 000 元以上、受益農戶超過100 萬戶。

1.2 種植模式優化

“十三五”以來,湖北省全力打造以“雙水雙綠”為特色的稻田綜合種養殖[4,5]、水稻“一種兩收”[6-8]為代表的綠色高質高效模式“升級版”,為湖北省水稻產業鏈提質增效提供了技術支持。2020 年,湖北省蝦稻面積48.67 萬hm2,位列全國第1 位,資源節約高效、品質穩定提升、產品綠色優質的稻田綜合種養模式持續優化[9-11]。全省再生稻面積21.33 萬hm2,位列全國第2 位,中部第1 位,再生稻適宜品種篩選、機械化栽培技術、配套周年綠色模式和優質高效機理等種植模式研究[12-14]取得突破。結合規?;c標準化綠色糧源生產基地,以漁蝦稻、再生稻、麥茬稻、油后稻、雙季晚等為主要種植模式,實施優質種糧一體化工程,為湖北省優質稻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1.3 做大頭部企業

把壯大龍頭企業作為推進優質稻米產業鏈的關鍵環節,因企施策,培育稻米產業領跑者。一是推進主體抱團。2022 年,引導省糧油集團牽頭組建大型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種植基地面積超過13.33萬hm2,總產值突破200 億元。組建京山橋米產業聯盟,京山優質稻產業鏈條產值達140 億元,同比增長32%;核心企業湖北國寶橋米有限公司與100 多家合作社和3 萬余戶農戶簽訂合同,公司產值突破50 億元。二是加大政策支持。2022 年,將糧油加工用電納入農產品初加工用電優惠范圍,每年為企業減少電費支出2.4 億元以上。聯合中國農業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推出600 億元授信,推出“橋米貸”“蝦稻貸”。130 家省級以上龍頭企業獲得貼息貸款、稅收優惠等金融支持96.1 億元,同比增長23.8%。三是打造集團航母。支持湖北省糧油集團與中國水稻所、湖北省農業科學院和安陸市政府共同出資成立湖北楚涢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并收購康宏糧油49%股權,實現全資控股,與襄陽樂峰糧油開展產能合作,“航母”效應初顯。湖北省現代農業有限公司入選全國農業產業化發展潛力頭部企業10 強,國寶橋米、蝦鄉食品入選湖北省2022—2023 年上市后備“金種子”名單。

1.4 延展產業鏈條

大力發展精深加工,力爭“吃干榨盡”一粒谷,“接二連三”增效益。一是推進技術升級。支持企業改造提升技術裝備,益海嘉里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建成年產18 萬t 稻米油生產線,日產毛油600 t、成品油140 t,張啟發院士團隊與湖北洪森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達成黑米產業技術攻關合作意向。二是推進產品迭代。開發低升糖指數大米、富硒富鋅米粉、米糠咀嚼片等新產品,不斷豐富稻米制品高檔特色品類。湖北中磐糧油食品有限公司推出糯米甜點、彩色糯米飯、即食膳食米飯,依托“懶人經濟”轉型升級。三是推進業態融合。舉辦第十三屆湖北(潛江)龍蝦節暨第六屆蝦-稻產業博覽會,搭建的展示平臺成為地標性文化旅游景點。在恩施州建成彩色水稻觀光試點,開展文藝表演、插秧比賽、渾水摸魚等活動,打造鄉村旅游打卡網紅基地。

1.5 唱響核心品牌

強化市場導向,打造品牌矩陣,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產品競爭力。一是加強運營管理。完善“1+N”雙品牌運營模式,32 家企業、71 個產品參與共建共享。精心設計“荊楚糧油”品牌LOGO,賦予湖北生態文化內涵。2022 年11 月18 日,優質稻米產業鏈品牌推廣基地在湖北省農業事業發展中心揭牌。二是加強宣傳推介。舉辦優質稻米品牌推介會和“荊楚糧油中國行”等系列活動,服務輻射全省260 家企業的860 多個糧油產品,60 多家糧油企業集中參展福州“糧洽會”、鄭州“中原糧交會”,累計銷售額3 500 萬元、簽約5 億元?!扒G楚糧油”公用品牌展銷中心正式開業。三是加強市場開拓。建立“荊楚糧油+”商超聯合體,19 個優質產品入駐113 家中百、武商、大潤發等超市門店。舉辦首屆“荊楚糧油”名優農產品高校短視頻創意大賽和名優農產品直播帶貨節,在25個社區開展社區、商超、校園、機關、軍營等“五進”活動。

2 湖北省優質稻產業鏈發展困境及原因

湖北省優質稻產業鏈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發展基礎仍不牢固,產業鏈各環節中的一些關鍵節點仍存在阻梗,制約湖北省優質稻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一是品種創新不夠。湖北省優質稻種植品種過多過雜,尤其是主產區“種糧一體化”發展不夠。全國水稻第一縣監利市,市場上銷售的水稻品種就達100 多個,粒型、品質、熟期不一。湖北自育優質品種比較缺乏,尤其是適宜湖北特色的稻田綜合種養、再生稻“一種兩收”、富硒富鋅等專用品種欠缺。

二是加工企業規模偏小。湖北省現有大米加工企業381 家,其中國家級11 家,省級114 家,國家級、省級龍頭企業平均年加工總產值分別為7.9 億、1.4億元。其中,年加工總產值超過20 億元的僅1 家,年加工總產值超過10 億元的僅3 家。2020 年,湖北省大米加工企業產能利用率僅為27.3%,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5]。

三是精深加工發展滯后。在生產環節,湖北省水稻產量常年居全國第四、第五位,是中國糧食主產區。但加工環節,多數企業仍停留在將稻谷加工成大米的初加工階段。2020 年湖北省糧食加工企業研發科技投入6.52 億元,僅占銷售收入的0.4%,加工副產物高值化開發利用率低于50%,精深加工產品占比不到20%[15],稻米精深加工能力明顯不足,從產糧大省到糧食強省,還有一段差距。

四是品牌競爭力不強。胡培松[16]認為,國內大米地域性品牌特質性不強,導致品牌公眾影響力有限,品牌市場占有率不高。湖北省大米品牌有1 118個,稻米的市場競爭力與產業發達省份相比偏弱。受價格、品質、口碑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湖北大米品牌建設呈滯后趨勢,在與“水韻蘇米”“盤錦大米”“吉林大米”等南北方優質大米的競爭中,很難展現市場優勢。受進口大米、東北大米擠壓,湖北大米傳統銷售市場份額有所下降。

3 湖北省優質稻產業鏈發展建議

站在湖北農業產業強省建設的新征程上,應奮力搶抓政策機遇和紅利,未來將著力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優質稻生產基地、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拓展延伸產業鏈條、培育優質稻米品牌等,為湖北省從水稻大省向水稻強省邁進提供有力支撐。

3.1 以產學研用協同為支撐,增強科技創新能力

以企業為主體、科研團隊為支撐,科企深度融合,強化科技創新支撐能力。一是加強平臺建設。著力推進洪山實驗室、湖北省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平臺建設,突出先進育種及綠色高質高效栽培模式技術研究應用,實施一批原創性高的技術創新攻關項目。二是大力培育專用新品種。充分發揮由院士領銜的優質稻米產業鏈專家團隊優勢,加大新優品種研發培育力度,量身定制符合“南方口味”的優質專用品種,特別是具有湖北地域特色的長粒優質食味秈米和南方喜好的絲苗米品種,推進“優糧優種”,為產業發展提供源頭支撐。三是大力開展科技服務。依托華中農業大學和湖北省市農業科學院,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大米產業研究院和一批創新基地,示范推廣水稻優質豐產全程機械化生產等高新技術。發揮省市縣水稻專家、省科技特派員、“三區”人才的作用,構建全省水稻產業科技服務體系。引導重點龍頭企業與高校院所開展深入合作,圍繞良種培育、工藝升級、產品研發、精深加工等方面,推進產學研合作項目落實落地見效。

3.2 以標準化為引領,強化生產基地建設

以標準化為引領,夯實優質稻產業基礎,提高生產組織化程度,全力打造優質稻標準化核心基地。一是打造優質稻標準化核心基地。鼓勵各類大米加工企業自建、聯建標準化原糧生產基地。對于納入省級、地方公用品牌的企業,明確提出基地規模、種植模式等要求,并對基地進行認證。在企業原糧核心基地,推行良種供應、肥水管理、病蟲防控、技術指導、機械作業“五統一”,確保從種植到加工形成“種糧一體化”生產閉環。二是夯實優質稻產業基礎。優先在優質稻主產區安排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生產發展等項目,著力改善農田水利、電商物流等基礎設施,加強綠色高效栽培技術集成與示范推廣。大力提升全產業鏈智能化水平,做到過程可追溯、質量有保障。三是提高生產組織化程度。以優質稻訂單生產為目標,推動形成“龍頭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戶”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健全完善訂單帶動、利潤返還、股份合作、金融保險聯動等利益聯結機制,提高產業鏈上下游協同水平。支持20 個縣市圍繞龍頭企業以綠色高質高效為重點發展訂單生產,提高原糧品質。

3.3 以資源整合為基礎,培育壯大龍頭企業

整合湖北優質稻產業各類資源,以重點打造領軍企業,著力培養成長型企業,并支持一家龍頭企業上市的方式,培育壯大湖北優質稻產業龍頭企業。一是重點打造領軍企業。加快培強京山橋米產業聯盟,明確管理辦法、運行機制。引導潛江蝦稻、孝感香米等品牌授權企業,深入開展產能合作、資源共享,因地制宜組建產業聯盟。進一步做大湖北省糧油集團、國寶橋米、蝦鄉稻等頭部企業。引導省內糧食市場主體深化與中化農業、中糧等大型央企合作,推進規?;?、標準化生產和加工轉化增值。二是著力培養成長型企業。對于成長型及中小微企業,引導納入區域公用品牌體系,對產品質量、商標、價格等方面進行規范,避免無序發展和惡性競爭;重點加大金融、信貸等方面支持力度,切實解決企業發展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等難點痛點問題。三是支持一家企業上市。充分發揮市場“無形之手”作用,支持大小企業并購重組、內外整合,力爭扶持一家大米企業上市。

3.4 以二品一標為抓手,擦亮湖北稻米品牌

通過著力打造省級核心大品牌,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并以宣傳推廣的方式,擦亮湖北稻米品牌。一是著力打造省級核心大品牌。擦亮荊楚糧油、京山橋米、孝感香米、潛江蝦稻、隨州香稻等區域公用品牌及優勢企業品牌,完善雙品牌運營模式。二是打造地方特色品牌,支持“富硒大米”“再生稻米”“鴨蛙稻米”“黑米”等特色產業發展,培育一批發展潛力大、產品質量優的特色稻米產品,賦予湖北大米豐富的營養功能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提升湖北大米的美譽度。三是宣傳推廣湖北稻米品牌。強化品牌推介,通過展銷會、專場推介會等瞄準西南、華南等主銷區進行精準推介。拓展品牌銷售空間,讓“好米”變“名米”,“名米”賣“優價”。

3.5 以實力提升為目標,拓展延伸產業鏈條

聚焦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推動一產往后延、二產兩頭鏈、三產走高端,補齊產業鏈短板,鍛造產業鏈長板。一是大力發展稻米精深加工。以聯合體建設和開展產能合作為重點,支持企業在設備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等方面不斷改造升級,提高稻米精深加工和就地轉化能力,支撐進一步細分大米產品品類,提升產品附加值。二是創新迭代米制產品。豐富稻米制品高檔、特色品類,注重產品多元化開發,引導稻米加工企業開發時尚、便捷、適銷對路的新產品,細分消費市場,滿足不同層次消費群體需求。三是稻米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通過大米地標農產品的延伸開發,帶動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和銷售、餐飲、休閑、旅游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升綜合效益。做好農耕文化與產業發展的有機融合,在春耕和秋收時節舉辦“插秧節”“水稻豐收節”。

猜你喜歡
優質稻糧油稻米
隱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稻米香噴噴
2019年《中國糧油學報》征稿簡則
歡迎訂閱2019年《中國糧油學報》
發揮內外因作用 促進稻米業發展
推廣優質稻 種出“好糧油”
優質稻“豐優香占”高產保優施肥技術探討
漳州市早秈優質稻新品種比較試驗初報
阿維菌素在稻米中的殘留檢測
糧農豐則品種興:優質稻“黃華占”在湘推廣紀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