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轉課堂教學法在旅游線路設計課程改革中的探究

2023-03-27 04:13張烈琴吳寶艷
現代商貿工業 2023年6期
關鍵詞:旅游管理課程改革翻轉課堂

張烈琴 吳寶艷

摘?要:?旅游管理專業課程中,旅游線路設計因其涉及內容的多樣性、專業性、靈活性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以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旅游線路設計課程的翻轉課堂為研究場域,通過對學生的學情分析、選題內容、課堂表現及評價進行分析,發現旅游線路設計課程翻轉課堂開展現狀和發展潛力具有較大差距。在課堂教學中存在理論效果與實際效果不匹配;教學技術應用與內容交錯駁雜;泛導師+泛學生缺失;課程“效率與公平”態勢不平衡等問題。結合當下旅游管理專業教學目的和旅游線路設計課程教學目標,在進行翻轉課堂時,可在課前、課中、課后開展“信用制”效用評估;利用簡單-范式,建構技術與內容的范式;積極推進“翻轉課堂”虛擬現實平臺運用;跨空間兼容教學研究技術與方法等措施。

關鍵詞:?旅游線路設計;課程改革;翻轉課堂;旅游管理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6.093

1?旅游線路設計課程現狀及翻轉課堂現狀

1.1?旅游線路設計課程教學現狀

旅游線路設計課程是旅游管理專業的一門專業課,根據學校專業培養目標,有學校也設置為專業限選課,課程內容具有很強的實用性,與其他旅游管理專業課程聯系緊密,課程建設存在課程建設理念落后、重形式輕內涵、總體質量不夠等問題,當前旅游線路設計課程仍以傳統教學以教材為中心,學生“被動式接受”教師講授為主要學習方法,有的院校也配合運用技術開展翻轉課堂、PBL項目式教學、CBE理念、CDIO教育理念、案例教學和項目化教學的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等手段完善和創新了課程教學平臺,課程改革目標主要有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質目標三個維度,對應培養學生綜合把握旅游資源、地理、項目等規劃與開發的知識、旅游線路設計實踐能力提升、學生專業就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培養。

1.2?翻轉課堂運用現狀

高校課堂傳統教學模式的制約性已經越來越顯露,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翻轉課堂逐漸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視。翻轉課堂,也可稱為反轉課堂,指的是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主動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不再占用課堂的時間來講授課程內容的知識信息,而是學生自主在課外通過視頻、課本預習等方式完成基本學習內容,在課堂內,教師主要進行問題輔導,更專注教學目的的學習及師生共同研究解決學習重難點問題,或者對實驗過程中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使得學生能夠更專注于主動學習,從而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翻轉課堂模式的特點有教學視頻簡潔生動、教學信息清晰明確、重新建構學習流程、重新建構學習流程四個方面。

1.3?以旅游線路設計課程翻轉課堂運用現狀為例

根據對旅游線路設計課程開設情況的調查發現,其主要開設在旅游管理專業,授課學生主要集中在大三和大四上學期學生中,多選用吳國清主編的旅游線路設計作為教材,教學課時共36課時。本文研究所選教學對象包括旅游管理專業專升本學生、本科學生、高職學生,據統計,已修完旅游管理專業核心課程的學生占87.5%,專業理論基礎較強,實踐能力欠缺,其中只有部分學生已考取導游證且假期兼職過相關旅行社,具有一定的旅行社工作經驗,調查學生中部分專升本學生屬于跨專業考生既無任何旅游管理專業基礎又無帶團經驗。

在旅游線路設計課程教學中翻轉課堂運用廣泛,每章節都有案例分析教學,在具體的教學環境中至少安排有三次翻轉課堂實訓練習,分別設計在第4講、第10講、第15講課堂中,展示以PPT課件設計、實驗室模擬旅游線路講解、學習小組情景化旅游線路設計展示等形式全班分享展示,課程評價以組內自評、小組互評、教師點評三個環節為主。其中,主題分教師規定和學生自選。根據教學進度安排和翻轉課堂實施過程,以新疆某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班級為調查對象,結合江蘇某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班級學生的主題選擇,統計學生展示的翻轉課堂實訓中旅游線路設計主題數量由多到少依次為:旅游景區40.38%,旅游飲食19.2%,旅游娛樂15.38%,旅游交通13.46%,旅游住宿9.6%,旅游購物1.9%。從選題主題來看,符合大學生現階段求知心高、獵奇心強、消費能力低等群體特點。

2?翻轉課堂存在的問題

2.1?理論效果與實際效果的對比

以課程翻轉課堂運用為例,理論上翻轉課堂的目的是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充分的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是在實施過程中不難發現,我們難以對課程教學目的和效用進行定量評價,從其開展步驟而言,以一般的劃分形式,粗略分為三個步驟:

課前:從教師先行重心轉移為學生先行,即理論上,學習是由學生主動,教師啟迪,實則如同蘇格拉底的“助產術”一樣,只有“技藝”極高的導師點撥和引導,學生主體且本體的主導才能真正發揮翻轉課堂的教學目的和效用;

課中:實在情景或翻轉教學模式下的交流與認知傳遞,目的還是對知識的獲取與理解,更高的層次是對認知的拓展與完善;

課后:成果的預設和反饋機制,翻轉課堂的目的實際已經被預設,即是對“學生”的先行規定,這種規定在成果預設中定性為積極性和實際效用,但卻無法對其定量,同時其在翻轉中逐步衍生反饋機制,以應對實際情景的現狀和糾正目的使實際效果趨同預設效果。

對其理論效果的初步分析后,以課程旅游線路設計翻轉課堂運用實際效果為例,基于這種實例中我們將可研性對象分為“專升本”和“本科”兩類,具有一定的比較可研性,但是并非可定量,兩類對象中,我們明顯發現了因為學生主觀能動性的不同,使得翻轉課堂的實際效果與理論效果出現了錯位,具體表現在:課前:即是學生本體且主體的主導實際上因為各種因素問題的影響而出現偏差,如與生源的質量,和教師的?“技藝”能力高低有關;課中:教學內容地粗淺和認知傳遞出現了自性散漫行為,學生翻轉課堂演繹講解觸動不到理論目的,系統化知識框架難以建立;課后:預設效果和反饋機制形同虛設,其課程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無法形成有效地評價與反饋,特別是學生自評和小組互評流于形式。

2.2?技術應用與內容的交錯駁雜

以課程旅游線路設計翻轉課堂運用為例,翻轉課堂上運用的技術達不到預設的視、聽、覺、觸的效果,翻轉課堂的模式還停留在傳統的課堂實際情景中,僅是互換了師生角色,實驗室技術應用不到位。其次,以本課為例,翻轉課堂上因為內容的不夠深化與系統,缺乏對內容的反思與反思,結果導致翻轉課堂預先設計的理論目的和實際目的明顯相悖,等于是把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主導教學行為中的任務粗暴的分配到了學生頭上,實際造成教學責任的推卸。最后,技術和內容在理應尊重學生心理和認知發展過程中起到優化配置的過程中,兩者的相加沒有達到更好地效用,而因為兩者在實際時間運行中地交錯駁雜,完全憑借蠻力拼湊在一起,所帶來的后果不僅是翻轉課堂理論效果的相悖,更是師生“信任”的瓦解,師生互動中的個體行為,使課程節奏和重難點難以把握。

2.3?泛導師+泛學生的缺失

以旅游線路設計課程翻轉課堂運用為例,加以對比翻轉課堂的理論目的與實際效用,不難發現,技藝能力極高的導師應該從個體性導師轉變為群體性導師,從學校的角度來說,沒有任何一所學校具備全然匹配學生的導師,個體是有限度的,泛導師必然成為翻轉課堂模式下的必備要求,通過量的行進與突破,彌補質的不足,其中,可以借鑒重點高校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專題講座式的方式來安排課程教學,讓學生自主學習有更多的選擇性和優化性;其次便是泛學生的缺失,翻轉課堂中,我們不難發現所有人在這個過程中成為一種泛學生,而這種泛學生的語境構建,在更多的案例研究中是缺失的,具體課程的培養目標需要深入的泛學生目標體系構建。

3?解決措施與方法

3.1?課前、課中、課后采用信用制效用評估

理論目的和實際效果的背離,解決的方式實則是價值評估和評價體系的建構,對本課程的研究對象進行對策分析,以旅游線路設計翻轉課堂運用為例,應對課前、課中、課后的實際效果,應從實效,創新、發展的角度,健全評價機制,改變學校對教師的不信任,教師對學生的不信任,學生對教師的不信任的局面,信用制的效用評估,即是采取課程的雙向打分,學校從監管的位置轉變為調和的位置,調和課堂前后泛導師與泛學生的聚集,也就是說專屬的課程將優化為綜合性的課程,在強化本身的特征下,同時擴大兼容性能,緩解暫時性周期局限,釋放學生積極和教師真實開放心理,建立逐步完善的信用制效用評估體系(見下圖)。

3.2?技術與內容的范式建構

技術與內容由簡單到范式的建構將成為翻轉課堂自身發展的目的和方向。技術創新發展與運用,內容的挖掘與深化,必然成為翻轉課堂的“兩條腿”,保證其效率的獲取,同時保證其公平的賦予。從浮于表面的形式中轉變為可構性的模塊,兩者在范圍內的限制中呈現出起伏的曲線方程,即是將定量在范圍和界限中命令其責任,目的在于簡單—范式的建構,技術的評價將以內容為取向,內容的深化將以技術為工具,兩者間的簡單拼湊必然不滿足發展的需求,技術與內容的范式建構將成為翻轉課堂自身發展的目的和方向,還要加強實驗室技術與內容平臺的廣泛運用,理論聯系實際,技術引導內容制勝,構建翻轉課堂的運用范式。

3.3?推進翻轉課堂虛擬現實平臺

翻轉課堂的泛導師+泛學生的理念,無疑將推進共享資源平臺的建設,考慮到實際成本與效用的匹配,十四五發展規劃中說道:推進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科研力量優化配置和資源共享,對翻轉課堂平臺建設具有指導性的作用,基于這種指導,因為本課案例的學科特性,虛擬現實平臺的搭建與推進將成為不可缺少的動能性創新,使得教師與學生在允許個體發展的情況下走出去和走進去,實際參與到企業和社會服務中,同時,也給研究性留下了極大的空間,虛擬主播、云旅游、短視頻的興起,成為虛擬旅游甚至其他虛擬物象的指引,將進一步推動課堂與實際的聯結發展,并形成課堂教學虛擬與現實雙渠道互動反饋機制。

3.4?跨空間兼容教學研究技術與方法

順應時代科技變化翻轉課堂應跨空間兼容教學研究技術與方法。首先,在技術層面實現空間的跨越與交流,積極使課堂教學內容內化為學生知識的增長與專業體系的完善,包括實驗室、實訓平臺等先進教學設備運用、打造寬松活躍的課堂環境與氛圍等;在制度層面,結合技術層面空間發展學習先進的社會實踐教學觀念,傳播科學的價值判斷與文化精神,符合社會人才培養期待;其次,推進高校、企業、政府教學和實習空間銜接,打造長期穩固的校企、校政合作關系,有目的的實踐探索課程和專業理論的融合,對學生評價主要集中在能力維度展開;最后,借助物聯網、5G、創新等要素逐步建設科技人才體系,將科技與人才培養相互銜接,全方位提升課程教學的效率與價值。

4?結語

旅游線路設計課程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旨在通過課堂實踐指導學科理論與技術相結合,促進學生專業知識的理解、吸收、鞏固和運用。本文以高校研究型和應用型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其對旅游管理專業理論知識的積累和實踐運用有一定基礎的學情特征,據此對他們課程教學和翻轉課堂存在問題和解決措施分析方面針對性較強,但是缺乏細致數據支撐研究旅游管理其他課程翻轉課堂實施效果的對比研究,這一局限性有待基于學生不同的專業課程學習和學情深度拓展研究。此外,由于信息時代與課堂創新融合,需要注意技術方法并不能代替所有內容,內容需要輔以技術使得普遍性公平實現,在技術和內容中間找到平衡,同時要深化內容和技術創新兩條腿走路,并輔之以必要的定量分析,對高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改革和翻轉課堂效果進行深入的推進研究。

參考文獻

[1]符茂正.《旅游線路設計》應用型課程改革[J].今日財富,2020,(05):167.

[2]張暉.開展項目式學習?提升學生地理核心素養——以《旅游線路的設計與評價》一課為例[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7,(14):2628.

[3]王愛娥.基于CBE理念的高職“旅游線路設計”課程教學創新探索[J].才智,2016,(20):6465.

[4]周曉梅.基于CDIO的《旅游線路設計》課程教學模式研究[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2(03):136139.

[5]張振家.基于案例教學和項目化教學的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以沈陽大學“旅游線路設計”課程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9,(11):128129.

[6]戴三妹,劉向陽.《旅游線路設計》課程“專題化”教學實踐與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0,(02):3031.

[7]王舒雨.“互聯網+”背景下基于翻轉課堂分析化學教學模式的構建[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0,36(6):108109.

[8]曹會林.產教融合視角下旅游線路設計課程教學做一體化改革[J].科技視界,2017,(25):89+95.

[9]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組織編.“十四五”大戰略與2035遠景[M].東方出版社,2020,10.

猜你喜歡
旅游管理課程改革翻轉課堂
一種旅游管理教學板的設計
“雙創”形勢下高職財務管理課程改革探索
紅色旅游產業現狀分析及發展中管理問題研究
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