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森林草原火災撲救對策研究

2023-03-27 07:39馬雙喜
消防界 2023年16期
關鍵詞:火災撲救草原森林

摘要:在全球氣候變暖大背景下,高溫、干旱、大風等極端天氣事件頻繁發生,森林草原火災已成為新的世界性難題,也是消防救援隊伍要直接面對和亟待解決的新課題。當前,對火災特征、發生形態及危害、成災機理等的認知不多,在應對準備上還有很大差距。因此,要樹牢底線思維、極限思維,以大安全觀、大視角來加強森林草原火災撲救核心能力建設,全力做好打大仗、打硬仗的各項準備。

關鍵詞:火災撲救;森林;草原

一、森林草原火災特征

在高溫干旱特別是大風等極端天氣作用下,森林草原火災往往會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對國土生態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構成嚴重威脅,主要有以下五個特征。

(一)精準預測預報難

森林草原火災是典型的極值事件,往往事發突然、變化性強,其發生時間、地點和樣式難以提前感知和捕捉,難以早期精準預測預報。

(二)火風耦合裂變性強

火災發生后,在極端大風作用下,火場形態短時間內迅速變化,強度、蔓延速度會成倍增加,產生爆燃、火旋風、飛火等極端火行為,同時火場強對流加劇局部氣象條件惡化,火與風相互作用、耦合裂變,火借風勢、風助火威,使火越燒越大,難以控制。

(三)疊加災害風險高

火災具有明顯的跨界性和彌散性。由于災害鏈的持續作用,易誘發難以預測的次生、衍生災害。例如,大火燃燒會直接影響土壤理化性質,導致土壤孔隙度、滲透性等發生劇烈改變,極易造成水土流失、洪澇災害和火后泥石流等次生災害。

(四)撲救處置困難

在復雜地形和易燃植被等綜合作用下,火勢在短時間內迅速蔓延,強度高、安全風險大,人員和機械難以直接干預,特別是重要目標受到威脅時,情況更加復雜,處置更加困難。

(五)影響和破壞性極大

火災孕災過程是風險累積、能量積聚轉化的過程。災害能量放大途徑多,直接造成森林草原生態系統破壞和生態失衡、動植物死亡、大氣污染、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等。一旦威脅到重要目標、重要設施,將造成不可估量的嚴重后果。

二、主要形態及危害

(一)火災蔓延速度快,容易形成大火

持續高溫干旱使區域內氣候干燥,植被含水率降低,易燃性增強,火險等級持續升高。一旦發生火災,大風會加速火災蔓延發展,使小火在短時間內演變成大火。

(二)集中連片林區過火造成重大災害

我國森林、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高。森林火災的重點風險區主要集中在林區,全國人工林高居世界首位,集中連片人工林樹種相對單一,易燃中幼林和高油脂樹種比重大,且缺少必要的林火阻隔系統。這些區域一旦發生火災,火場燃燒速度快、過火面積大,極易形成火災,造成生態災難[1]。

(三)重要目標受災導致災難性后果

一些重要的燃氣站、加油站、大型?;穬Υ鎺斓然馂姆揽刂卮笪kU源,分布在林內腹地或毗林而建,一旦發生火災,無法阻隔,引燃重大危險源“火藥桶”,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

(四)火災連鎖反應帶來多災并發

風險因素的關聯性和復合性加劇,會增加巨災風險的發生概率和損失程度。在特定地區、特定時段,森林草原火災會引發次生災害并形成災害鏈,致使多種災害疊加,火災產生的熱輻射、有害氣體和煙塵,可能導致交通癱瘓、電氣網中斷、大氣污染等次生災害。

三、成災機理

(一)致災因素

一般情況下火災是由穩定因素(氣候區、森林特征、地形、土壤條件等要素)、半穩定因素(火源、可燃物特征、林火管理水平等方面)、變化因素(降水量、風力、風向、氣溫、濕度、可燃物含水率、雷暴活動、人類活動等)三者動態形成。當致災因素發生變化,氣候區出現極值高溫、可燃物含水率極低、雷擊火增多,特殊地形的焚風效應明顯,極值風速增加,從而形成森林草原火災??扇嘉锍d:隨著植樹造林、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實施以及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不斷加大,重點林區可燃物載量持續增加。由于我國森林資源質量不高,齡組結構不合理,森林自身抗火能力較差,易燃針葉林分布區域廣,容易釀成森林草原火災。[2]

(二)孕災環境

孕災環境是巨災發生前的自然環境與人為環境及社會經濟條件的總和。自然環境的特定性導致風險增多。有的森林可燃物階梯分布,極易發生立體燃燒;有的森林山高坡陡、地形復雜,受限空間與富含油脂可燃物及易變的天氣條件耦合,形成火災風險;有的森林地形、植被、氣象條件復雜,一旦發生火災,難控難打,極易發展成大災。隨著生態文明建設深入推進,森林城市及周邊綠化加快,林城相間現象突出,家火上山、山火進城風險不斷增加,部分重點林區交通和輸油管道較多,林農、林草、森林城市交錯現象較為普遍,周邊加油(氣)站、村莊等重要目標多,一旦著火,容易引發嚴重次生災害,進而演變成火災。

(三)承災體的脆弱性和抗逆力

脆弱性是承災體易于遭受破壞的一種性質,它源于系統內在、天生的一種屬性,在未遭受致災因素擾動、激發時不會顯現;抗逆力是承災體暴露于致災因素下,及時有效抵御、吸納和承受災害影響,從中恢復的能力。系統脆弱性與自然、環境、社會、經濟和管理水平等各種因素具有高度復雜關聯性;抗逆力表現為受災害沖擊后,承災主體的救災重建態度、理念以及組織管理能力以及災害風險轉移、分散、消減能力。因此,只有不斷增強承災體的抗逆力,才能有效阻斷風險鏈,化解重大安全風險。

四、系統性風險分析

(一)易造成群死群傷

森林草原火災撲救工作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尤其是在7級以上大風天氣下,火災蔓延速度達到13.9米/秒以上,撲救安全風險極高,加之有些指揮員主動規避風險意識性不強,對受威脅人員提前疏散轉移安置不及時、不果斷,極易造成人員傷亡,甚至導致群死群傷。

(二)思想麻痹認知不足

部分地區長期不著大火,滋生了松懈情緒、麻痹思想,缺乏未雨綢繆意識,導致底線思維、極限思維樹得不牢,風險意識不強,應對準備不充分,發生火災后手足無措,對火災撲救、輿情管控等失管失控。由于火災是一個極值事件,發生概率低,很多地區對火災發生的樣式、特點規律以及可能帶來的嚴重危害認知不足,不清楚會在什么情況下發生、可能發生的區域在哪里、應對處置的措施有哪些。

(三)易發生次生災害

森林草原火災會形成災害鏈,災害鏈導致災害的地域發生擴散,災害屬性、形態樣式延伸變化,對處置應對提出更高、更復雜要求。從當前各級應對處置準備情況來看,重點都放在了森林草原火災上,缺乏對森林草原火災次生、衍生災害的準備,尤其是對火災可能造成重要目標爆、炸、燒,以及衍生的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對自然生態失衡等狀況預判不足、應對處置準備不夠。對多種災害耦合并發的復雜情況,在預案準備、力量準備、戰法手段、物資保障等方面還存在短板不足。

五、應對舉措

(一)多措并舉,做好應對準備工作

第一,加強精準研判預警。與地方相關部門建立極端天氣實況監測分析機制,在季、月、周和重要時段會商研判的基礎上,強化短臨研判和預警速報,把最容易出事的時段、方向、類型以及可能發生的情況鎖定準,采取“直通式”“點對點”的方式加強全程動態預警速報,為有效應對贏得先機。第二,加強應急實案化演練。充分發揮預案作用,及時修訂完善應急預案,并定期組織專群綜合演練,通過最大化抽組力量、實化應對措施、細化各類保障等方式,不斷理順指揮關系,強化部門協作,研練應急響應、力量輸送和戰法手段運用,錘煉檢驗隊伍,磨合指揮機制。第三,加強撲救力量準備。加強與屬地應急部門的任務對接,對屬地及周邊力量、裝備和戰斗力等綜合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合理統籌救援力量,細化明確力量編成和投入梯次,確保發生火災后能調集最近、最快、最強、最足的力量參與撲救。加強靠前駐防、跨區協防力量建設,健全完善“聯合預防、聯合訓練、聯合作戰”機制。第四,加強裝備物資儲備。建立完善應急救援保障體系,加強各類裝備物資配備儲備。積極拓寬保障渠道,與通信、交通、醫院、物資儲備和裝備生產廠家建立協調協作機制,保證應急處置需要。理順緊急征用裝備物資的儲備、管理、運輸、調撥等環節,確保綜合保障高效順暢。

(二)立足長效,加強體系化能力建設

第一,建立高效順暢的指揮體系。應對處置火災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集中統一、科學高效的組織指揮是贏得勝利的關鍵。成立前線總指揮部,并開設分方向指揮部,建立“統一、聯合、權威、專業、高效”的指揮機構,形成扁平化組織鏈條,防止多頭指揮造成混亂,避免各行其是打亂仗,影響滅火進程,增加安全風險;剛性落實專業指揮要求,切實統住“力量、車輛、道路、水源、空域、裝備、保障、信息”八個要素,果斷決策、高效指揮,牢牢把握滅火作戰主動權。第二,建立上下貫通的預案體系。從國家層面,要以“政府主導、統分結合、權責明晰、因情制策”為體系標準,健全完善基于火災特征機理、系統風險、整體聯動、應對原則等共同要素的國家級總預案;從地方層面,對應制定基于屬地特征、情景構建、指控措施、力量統籌等要件要素的屬地子方案,精確細化基于森林大火蔓延至城市村鎮、引燃油氣站、大規模核泄漏、交通和信息癱瘓、人員大規模疏散轉移安置等應對專項方案;從隊伍層面,制定重點地區、重點林區火災應急預案,一地一案、一情一策,并與省級預案相銜接,針對不同響應級別建立對應的響應流程。各級各類預案要上下聯動、有機統一,層層細化應急措施,提高應急預案的針對性、實戰性。第三,建立靈活機動的戰法體系。以科技化、信息化、機械化為作戰手段,加強偵測、通聯、指揮、撲救一體的空地協同能力建設,加快搶開應急通道、預設隔離區、大型機械群作業能力建設,探索重型無人機群搭載化學藥劑實施空化一體滅火等創新戰法,不斷推動作戰樣式變革,形成空地一體、機機聯合、人機協同等戰法,實現向以水滅火、控阻配合、立體作戰的根本轉變,減少人與大火的直接接觸。第四,建立優化配套的裝備體系。建立健全火災裝備需求保障機制,增強裝備發展的科學性、針對性、前瞻性,加快特種裝備、大型重型裝備和智能裝備的革新升級,加大遠程滅火、原始林區運輸裝備和高山峽谷等特殊地形滅火裝備的研發配備,不斷完善優化裝備體系結構,在填補體系空白、補齊短板弱項上下功夫,這也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裝備體系化建設的主要方向。第五,建立穩妥的輿論引導機制。制定應對火災輿論引導流程,第一時間掌握輿論主導權,及時掌握公眾關注的重點及心理需求,安撫緊張情緒,增強社會抗災救災的信心和決心。利用新聞發布、媒體終端、專家訪談等形式,保持與媒體和公眾的互動,增加彼此互信,爭取公眾理解支持,增加政府的號召力。

(三)主動防范,牢牢守住任務安全底線

隊伍的長遠發展,必須把“兩個至上”作為根本要求和檢驗標準,以對人民生命和指戰員安全負責的精神,推動安全高質量發展。要把安全工作建在平時、用在平時、保在平時,狠抓基礎性安全工作,完善安全法規制度,建立安全考核機制,規范安全訓練和安全演練程序,定期開展安全教育和安全風險評估及隱患排查治理。任務中,要以科技為支撐,立足對植被、地形、道路、水源、重要目標等恒量要素的全面勘察,對火勢、天氣等變量要素的實時監測,確保撲救行動安全有序。一要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的舉措想細想全、落地落實。始終把救人放在首位,預想可能發生的極端情況,科學制定人員疏散、轉移和安置方案。當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時,要毫不猶豫優先將人員疏散轉移至安全地域或應急避難場所,并做好后續安置工作,為群眾提供就近就便的安置服務。二要把保護重要目標安全的舉措想細想全、落地落實。把系統防與重點防相結合、平時治與遇險保相結合,多措并舉、標本兼治。發生火災時,要投入重兵、窮盡手段加強重點目標保護,全力確保不爆、不炸、不燒。三要把保護撲火人員安全的舉措想細想全、落地落實。持續組織指揮員、撲火人員開展指揮決策、緊急避險、突發險情處置等針對性訓練,提高安全撲救能力?;馂膿渚冗^程中,要堅持“火情不明先偵察、氣象不利先等待、地形不利先規避”要求,加強安全風險評估和火場管控,嚴格落實專業指揮決策,遵循極端天氣的特點規律,能打的火要果斷打,不能打的火堅決不打,該撤離時要快速撤離,堅決杜絕群死群傷事件。各級要始終繃緊任務安全這根弦,把廣大指戰員人身安全放在首位,將任務安全作為“生命工程”“基礎工程”“保底工程”來抓,科學組織指揮每次行動,針對現場形勢變化,細致做好安全評估、及時調整方案決策、靈活運用戰術戰法,在牢牢守住安全底線的前提下,實現快速控局,確保任務完成好、人員無傷亡。

參考文獻

[1]閆鵬,趙彥飛.新發展階段我國森林大火巨災風險對策研究[J].今日消防,2021,6(09):4-7.

[2]馬鴻偉.自然保護地體系下森林草原防滅火規劃[J].林業科技通訊,2020(07):56-58.

作者簡介:馬雙喜(1983- ),男,漢族,寧夏固原人,本科,研究方向:滅火救援。

猜你喜歡
火災撲救草原森林
講解《草原圖》
《當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哈Q森林
大空間大跨度物流存儲建筑火災撲救的難點和應對措施研究
哈Q森林
哈Q森林
淺談草原地下火撲救
蘆葦濕地火災發生規律及預防撲救探討
哈Q森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