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愛情懷之師:班主任自我造就的價值取向

2023-04-04 18:41馮錕
中小學班主任 2023年5期
關鍵詞:價值取向班主任

馮錕

[摘要] 面對教育的新形勢,班主任對如何秉持“大國良師”的價值初心有了新思考。一個優秀的班主任要勵志做大愛情懷之師,以價值追求的心態場域作為動力源泉,始終將大愛之心作為自身立德的核心內涵,始終將教育情懷置于服務現實的首要位置,以自我造就的實踐路徑為行動指南,彰顯大愛境界,踐行大愛教育。

[關鍵詞] 大愛情懷;班主任;自我造就;價值取向

新時代需要新教育,新教育呼喚新教師。這個“新”并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嶄新,而是面對教育的大挑戰、大變革、大發展態勢,班主任如何把握新變勢,如何回應造就“大國良師”價值初心的新思考,這是《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為每一名教師布置的時代課題。

2018年9月,習近平提出:“要在加強品德修養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踏踏實實修好品德,成為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币龑W生成為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班主任便要做有大愛情懷的教師,這是堅定鏗鏘的回應。

一、關聯價值追求的心態場域:做大愛情懷之師

“大愛情懷”由“大愛”與“情懷”兩詞構成?!按髳邸奔床?,“情懷”是充滿著某種情感的心境。關注“大愛情懷”是關照現實的一種品德朝向和行為自覺。新時代“大愛情懷”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品性修行。新教育根本任務的挑戰使其擁有了服務于教育現代化的首要內涵。

1.始終將大愛之心作為自身立德的核心內涵

“教育是一門‘仁而愛人的事業。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睈?,對于人類而言是個復雜而恒久的話題。德國現代哲學家馬克斯·舍勒認為:愛是人之為人的本質,愛是人類的原行為?!皭凼撬姓J識和意愿的活力原則?!边@一原則支配著主體如何看待自身的行為活動。對于教育者而言,愛是不可或缺的情感,它影響著教師如何看待自身的職業精神。

我國古代思想家們則認為:愛是自我約束型的道德情感行為??鬃诱f:“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泵献釉凇睹献印るx婁下》中闡釋為:“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边@揭示出擁有大愛之心是自身立德的一種方式,是教育者擁有精神獲得的重要路徑。我們希望獲得什么樣的情感關注,就向受教育者投射什么樣的情感關注。

所以,始終將大愛之心作為自身立德的核心內涵是認知職業精神、涵養職業情感的關鍵所在。

2.始終將教育情懷置于服務現實的首要位置

情懷是一種心境,教育情懷則是對教育傾注了濃厚情感的心境。作為一名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情懷要置于正確的位置才能更好地服務于現實。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是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大計。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庇纱丝芍?,造就大批德才兼備高素質人才的前提是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教師,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班主任。

從服務現實的角度,更容易理解班主任做大愛情懷之師不是盲目地釋放師愛,也不僅僅是閉塞地修煉品德,更貼切的理解是“教育和引導學生時要具有向前、向往、向上修煉美好德性的倫理心向和行為目標”。這個愿景和目標要放置到教育大變革、大發展的時代態勢中,明確新使命、把握新形勢、挑戰新任務,這是情懷得以為教育而生的落腳點和出發點。

所以,始終將教育情懷置于服務現實的首要位置是認清現實、立足當下、貢獻未來的務實之舉。

二、關聯自我造就的實踐路徑:行大愛情懷之事

班主任的自我造就,實際上是以大國良師為指向的職業實踐,是踐行高品質育人過程中的行為總結,基于教育行為彰顯自己的職業信仰與人格修養。不斷踐行的過程體現著“一種高尚的人道精神、一種崇高的慈善情懷、一種純樸的美德品質和一種人生的厚德修養”。

1.彰顯大愛境界:造就“大國良師”的價值取向

彰顯大愛境界重在擁有“大愛情懷”,擁有大愛情懷即認同班主任踐行教育愛的細瑣與繁蕪,同時也認同“大愛”在班主任職業情感中的重要與關鍵。這種“大愛”對于班主任職業而言是一種情感能力的再生長,是精進職業品性的關鍵要素。

(1)涵養情感能力

“從世界范圍來看,社會與情感能力已經成為許多國家課程標準的重要內容??梢哉f,不關心學生的社會與情感能力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沒有社會與情感能力的課程也不是完整的課程,學校課程體系應當有社會與情感能力課程的地位,它應當與數學和語文等課程一樣受到重視?!庇纱丝芍?,培養學生的情感能力,并不是一門課程、一本教材、一個活動就可以完成的教育任務。班主任是學生成長中的重要他人,在學生情感能力培養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當然,這也不同于教授知識一般簡單重復,因為班主任同學生一樣處在情感能力提升的不同階段,這個關系更像是上游的小溪盈灌著下游的小潭。班主任自身也要涵養情感能力。

從班主任工作的性質和范疇來講,更容易理解大愛情懷是一種博愛的心境。對所有學生都報以無差異的愛意,公平播撒,常懷奉獻之心,師生每日互相促進,涵養自身情感能力。這是做有大愛情懷之師的必經過程,也是終極目標。

(2)精進職業品性

《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中小學班主任是中小學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班集體建設的指導者、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是中小學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溝通家長和社區的橋梁,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力量?!边@一系列的角色認定告知我們,班主任是教師職業中的專業崗位,擁有著特殊的工作性質與工作范疇。這些角色范疇內的工作開展離不開情感,彰顯大愛境界可以有效提升班主任的職場技能,進而提升職業品性。

大愛情懷具有傳遞性??梢宰尠嘀魅伟呀逃龕蹅鬟f給學生、傳遞給家長、傳遞給社會。傳遞之余有效提升高質量班集體的發展空間,有效整合各類可用教育資源。

大愛情懷具有信念感?!罢嬲慕逃龕凼巧畛恋膼?,是基于教育愛的主體對教育所持的堅定信念和熱愛?!卑嘀魅沃挥性趫远ê蜔釔壑蟹侥苷业綄I發展的內在動力。

大愛情懷具有共情力。按照心理學家霍夫曼理解的共情能力,包含認知共情與情感共情?!鞍嘀魅斡米约旱恼J知體驗將焦點學生帶到自己的世界里?!敝挥星楦猩蠝贤?,教育中的愛才會發生。

當我們認知到這個層面時,就可以辨析出一些職業行為的邊界,就可以在自我造就的過程中,對于如何精進職業品性有著清晰的價值取向。

(3)影響學生認知

在影響學生認知發展的諸多要素中,師愛是一個備受關注的要素。其實,師愛并不完全等同于“大愛情懷”。首都師范大學李紅博老師對典型的“師愛”行為做了如下歸納:其一,凡是教師對學生產生的積極情感就是“師愛”;其二,“師愛”是指教師在教育學生時的態度;其三,“師愛”表現為教師的職業道德;其四,“師愛”專指教師高尚的道德精神。

由此可知,師愛的獲得與失去對于學生的認知發展是有影響的。師愛是重要的,但典型的師愛無法在現實中完整聚焦也是一個現實課題。筆者更認同“師愛表現為職業道德”,因為它是可以行為檢索、逐級提升、逐一效仿的。當然,擁有師愛,并不等同于完成了大國良師的造就,他們之間是有差距的。這個差距叫影響力。

“大愛情懷”是廣博而深邃的,它聯動著祖國發展的脈動。20世紀60年代,南京師范大學附屬小學斯霞老師的名字伴隨她的“童心母愛”傳遍祖國的大江南北。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學語文老師,斯霞老師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播撒愛。這是斯霞老師用90余年書寫出來的廣博與深邃,這是聯動祖國發展的大愛情懷。

我想斯霞老師的學生在承接這份愛的同時必定會傳遞這份愛,這份愛由細微處走向博大,從一方教室走向無垠心境。所以,大愛情懷之師的每一份師愛里繪滿的不僅僅是學生們的無限未來,還有祖國母親的身影。

2.踐行大愛教育:關照“家國情懷”的執著初心

“家國情懷”是個體對家國的情感眷戀和責任意識,以及對家國一體的深刻感悟和積極踐行,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追求,彰顯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品格,具有民族性、時代性、世界性等典型特征。大愛情懷之師要積極踐行大愛教育,不僅僅愛學生、愛班級、愛家長,還要做到愛社會、愛國家、愛人類命運共同體。通過喚醒學生的內在追求,激發學生的本體責任、鼓勵學生的社會參與,進一步踐行大愛教育。

(1)喚醒學生的內在追求

喚醒學生的內在追求,本質上是一種情感交互建設與個人獨立意識的覺醒。個人獨立意識的覺醒與集體主義價值觀并不沖突,集體主義價值觀恰恰為個人獨立意識覺醒提供了精神力量。

班主任通過個人價值追求對學生個體產生影響。班主任的價值觀直接或間接影響著學生的內在追求。有大愛情懷的教師會時刻提醒自己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

踐行大愛教育的班主任會時刻厚植家國情懷,引導學生喚醒真正的內心追求,將自身的成長與祖國的發展緊密結合。這種追求是學生成長中認知深處的志向。

(2)激發學生的主體責任

在大愛情懷之師的眼中,學生是有主體責任的。他們不是知識的容器,不是訓規的對象。新時代的年輕學生的主體責任是“要勵志,立鴻鵠志,做奮斗者”。

對于學生而言,責任理想是具備發生秩序的?;诓煌膶ο蟊磉_,可劃分為個人責任理想、國家責任理想、社會責任理想、自然責任理想等層面。這些都是學生本體責任意識的衍生。本體責任不是外部強加的,其層次也受到一個人知識水平、集體觀念、價值取向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因此,學生主體責任的激發主要依靠情感的浸潤與價值觀的澄清。

(3)鼓勵學生的社會參與

社會參與能力是指學生參與社會生活所具備的能力,是學生處理與社會關系的情感態度、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培養學生的社會參與能力,需要引導學生把學習的視角轉向對社會、對自然的思考,需要關注學生社會生活的實踐體驗。

筆者認為,做大愛情懷之師,實際踐行中必須照進“家國情懷”之光。當我們把對學生的關心、責任心、尊重和認識逐層打開,脫離教室和圍墻時,我們才發現,學生對社會、對自然的積極參與讓我們如此欣慰。打開心靈的圍墻,鼓勵學生愛社會、愛自然,鼓勵學生在社會參與中獲得體驗,獲得成長。讓各種真實資源相互滲透、互為條件形成連鎖反應,用各種不同的教育力量促進學生發展,豐富關照“家國情懷”的大愛教育。

總而言之,做大愛情懷之師是班主任自我造就的價值取向。一個大國良師的造就過程是新時代諸項社會條件的融合共促。一名優秀的班主任要勵志做大愛情懷之師,以價值追求的心態場域作為動力源泉,始終將大愛之心作為自身立德的核心內涵,始終將教育情懷置于服務現實的首要位置;以自我造就的實踐路徑為行動指南,彰顯大愛境界,踐行大愛教育。當然,這一路一定充滿挫折與挑戰,相信只要初心不改、目標堅定,定能在強師建功新時代的道路上引領學生共同成長,達成所愿!

[參考文獻]

[1] [德]舍勒著,劉小楓選編.舍勒選集(下)[M].上海三聯書店,1999.

[2]黃忠敬.如何在學校開展社會與情感能力教育[J].中國教育學刊,2021(02).

[3]張聰.情感教育視閾下的班集體建設:一種教育人學的思考向度[J].中小學班主任,2021(01).

[4]宋梅,陳美蘭.小學生社會參與能力培養的問題與對策——具身學習的視角[J].基礎教育課程,2020(24).

馮 錕? ?江蘇省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江寧分校。南京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曾獲江蘇省、長三角地區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一等獎。

猜你喜歡
價值取向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個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做一個不再瞎忙的班主任》
班主任
關于大學生價值取向變化的研究分析
中小學美術教育的價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當代優秀班主任的人格魅力舉隅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