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群文閱讀教學對高中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的積極影響

2023-04-05 05:05甘肅省臨夏中學祁珍蘭
天津教育 2023年4期
關鍵詞:群文高中語文文本

■甘肅省臨夏中學 祁珍蘭

“一種語文教學的新形式,一場語文教學靜悄悄的變革正在語文教育界醞釀、思考、實踐,這就是群文閱讀?!睆?009 年趙鏡中提出“群文閱讀”這一概念,到近年來高中語文新課標修訂、統編教材推廣、新高考改革如火如荼地進行,越來越多的高中語文教師開始嘗試群文閱讀教學。雖然在具體實踐中高中群文閱讀教學面臨許多問題,但這種從本質上來說更符合語文課程綜合性及實踐性的教學方式所存在的巨大價值逐漸被一線教師認識到。教師對群文閱讀教學的探索實踐不僅會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自身也是群文閱讀教學的受益者。

一、群文閱讀教學及其特點

關于群文閱讀概念的界定,學界較為一致的觀點為:“群文閱讀是一種以議題學習為任務驅動,通過多文本的‘比對讀議’,實現問題解決和意義建構的過程和方式?!比何拈喿x教學不同于傳統的單篇閱讀教學,其最突出的特點是同一個議題多個文本的探究性教學。

群文閱讀的議題是選擇文本的依據,議題具有開放性和聚焦性,可以是人文主題,也可以是作品體裁、作家、寫作風格、閱讀策略等;群文閱讀的教學文本至少要兩篇或兩篇以上,在文本的選擇上要緊緊圍繞議題,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精心選擇,讓學生可以通過多文本閱讀提升閱讀速度,訓練求同、比異、整合、判斷的閱讀能力;群文閱讀教學是一種探究性的教學,群文閱讀的課堂應該是“閱讀”的課堂,是充滿問題與生成的課堂。其課堂容量大,意味著以講授法為主的教學方式必須改變,要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己閱讀、自己探究、自己在閱讀中學習閱讀。

二、群文閱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群文閱讀有利于統編教材大單元教學的開展與任務群教學目標的落實

高中語文統編教材與之前人教版教材在編排上有很大的不同,統編教材是按人文主題與學習任務群雙線設計。以《勸學》一文為例,在舊版教材中,這篇課文在必修三第三單元,本單元主要學習古代議論性散文,選擇的四篇文章分別是《寡人之于國也》《勸學》《過秦論》《師說》,在傳統教學中基本上是單篇教學,四篇課文從編排順序上看不出內在的聯系。而在新版統編教材中,《勸學》一文在必修上冊第六單元,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是“學習”,所屬任務群是“思辨性閱讀與表達”,所選文章有《師說》《反對黨八股》《拿來主義》《讀書:目的和前提》《上圖書館》,且《勸學》與《師說》在同一課,《讀書:目的和前提》與《上圖書館》在同一課,這樣編排的目的不言而喻,而且“單元學習任務”基本上都是指向多篇文章的,比如任務二第二題:“本單元的文章大都針對現實問題發表議論,往往先批判錯誤,然后有針對性地提出自己的主張。閱讀這些文章,看看文中列舉了哪些錯誤現象,作者又是如何層層辯駁剖析,并給出‘藥方’的?!庇纱丝梢?,教師只有從單元整體進行設計,組織幾篇課文聯讀,用群文閱讀的形式進行教學,才能有效完成本單元學習任務。

(二)群文閱讀有利于語文核心素養的落地生根及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

2003版的課程標準強調“三維目標”,而2017版的新課程標準凝練了學科核心素養,其實二者并不矛盾,核心素養實則是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綜合,是學生需要具備的關鍵能力、必備品格和價值觀。而要具備這些綜合品質,學生的學習載體也應該是綜合性的。以往的高中語文單篇教學更多注重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給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時間較少,很多也是流于形式。

落實核心素養的教學應該是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學習,教學過程應該是從“教師教”走向“學生學”。群文閱讀教學因其容量大、整體性強、思辨性強等特點,勢必要讓“教師的教”讓位于“學生的學”。另外,按照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法,落實核心素養就要從“高級認知”入手,也就是注重分析、評價、創造,而群文閱讀教學通過多文本的“比對讀議”,著重訓練學生求同、比異、整合、判斷等較高層次的思維能力,這對落實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無疑是有很大幫助的。

三、群文閱讀教學對高中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的積極影響

(一)專業知識的學習與發展

1.群文閱讀教學讓教師逼著自己去閱讀,從而加快教師自身成長。

據筆者了解,剛開始嘗試群文閱讀的老師,很多會陷入緊張和焦慮中,去哪找文本?怎么確定文本?一節課選擇幾篇文章?學生能讀懂嗎?我該提什么問題?這些問題困擾著教師們的同時,也讓教師認清了一個現實:自己不讀書,根本沒有辦法教學生讀書。

“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他的心靈發育史?!睂W生如此,教師亦然?!吨袑W語文教育教學研究》在提到閱讀的教育學意義時指出:“閱讀是學習之母,閱讀乃教育之本,閱讀能力是學習各門學科的基礎,是一個人終身學習和發展的前提條件?!钡悄壳按嬖诘拈喿x教學的技術化傾向使很多教師覺得讓自己勝任這份工作的不是本體性知識、不是自己的閱讀視野、不是自己的閱讀力,而是讓“課”像“課”的技術。一線教師對讀書欲望不大、動力不足,另外,由于各種事務繁忙,教師即使想讀書也沒有時間。

但是,自己不閱讀,怎么可能找到文章,怎么可能總結梳理出閱讀策略,怎么可能發現表達特點?提升學生閱讀量的前提是教師要博覽群書,這樣才能為群文閱讀教學的多文本選擇提供正確科學的方向。在高中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要引導學生閱讀同作者的其他文章、閱讀名著選段,引導學生鉆研文本、進行專題探究。教材只是提供了一個范例,教師必須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打破完全依附教材學語文的禁錮,要引導學生感受探究性閱讀的成就感和喜悅感。這對教師個人的閱讀量、閱讀視野、閱讀能力要求很高,但這也成了促使教師不斷閱讀、擴展閱讀視野的動力。只有教師開始閱讀,才能給學生一個真正的屬于語文的“百草園”。

2.群文閱讀教學會提升語文教師自身的語文素養。

作為一名中小學教師,基本都具備一些學科的本體知識,但是部分教師只是停留在學會、學懂,保證不講錯知識的層面。而作為一個真正的好教師,應該在懂的基礎上必須要做到“通”,所謂“通”,就是清楚知識的來龍去脈,清楚知識建立的基本過程和方法,清楚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而群文閱讀教學正需要教師擁有較強的語文素養,整合多篇文本,呈現清晰的知識脈絡,讓學生理解語文碎片化知識間的緊密聯系,從而將知識結構化,理解并運用知識。

以一節高中語文群文閱讀課設計《古代詩歌中的“虛實相生”》為例,授課人圍繞古詩詞表現手法中的“虛實相生”,選擇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柳永《雨霖鈴》、蘇軾《江城子》、辛棄疾《破陣子》、杜甫《月夜》、賀鑄《青玉案》六首課內外詩詞,讓學生以群文閱讀的方式,通過類比鑒賞,了解“虛實相生”在古詩詞中的運用及表達效果。這堂課的設計從確定議題到選擇文本到活動設計,都對教師自身的語文素養提出了很大挑戰。所以,要嘗試群文閱讀這種教學模式,教師必須苦練基本功,夯實學科專業知識,只有擁有較高的語文素養,才能快、準、狠地把握住同議題文章中的特點。所以,群文閱讀教學對教師的教學素養提升起到了一種鞭策作用,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才能駕馭群文閱讀的課堂。

(二)教學能力的修煉與提升

1.群文閱讀教學促使教師成為新課程改革的積極踐行者,基于《課程標準》思考教學,從整體把握語文課程內容,在課堂上落實核心素養,在考場上備戰“新高考”。

對教學來說,課程標準具有導向性作用,是展開教學活動的方向。在新的課程標準中,“高中語文學科的課程內容,以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為指導,以語文實踐為主線,設計了語文學習任務群”,這就指導教師走出單篇課文的教學,從整體和任務出發,落實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要在課堂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的目標,需要以問題解決為中心,這就需要用大一些的主題或項目、相對復雜和具有綜合性的學習任務來承擔,所以,需要從課時教學走向單元學習,從單篇教學走向群文閱讀。

可見,實踐新課標的要求,群文閱讀教學勢在必行,相應地,在高中階段嘗試群文閱讀教學,也是促使教師思考新課標,整合新教材,應對新高考的一大途徑。目前,群文閱讀思維已經是中高考命題的主要表現形式。以現代文閱讀為例,2022年新高考I卷現代文閱讀由兩則材料構成,材料一摘自《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材料二摘自《新詩百年探索與后新詩潮》;2022年全國甲卷文學類文本閱讀由兩個文本構成,文本一節選自王愿堅的《支隊政委》,文本二節選自哈里森·索爾茲伯里的《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而群文閱讀教學中學生通過多文本閱讀提升閱讀速度,訓練出的求同、比異、整合、判斷的閱讀能力對此類題目有很強的針對性。教師在群文閱讀教學中也能提煉高考備考方略,在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同時為高考做好準備。

2.群文閱讀教學促使教師轉變教學理念、改變課堂結構、轉變課堂教學行為,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實踐能力。

《課程標準》明確表示,“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但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不應以模式化的解讀來代替學生的體驗和思考?!彪m然課程改革一直在強調凸顯學生的主體性,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仍然不能轉變觀念和身份,很多教師喜歡用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去覆蓋學生的理解和感悟。而群文閱讀短時間、多文本這一客觀矛盾會促使教師改變一些自己意識到不好但很難更改的教學行為。

傳統的高中語文單篇教學關注點主要在學生對文本的識記、理解、運用層面,教學多用講授法,教師掌握了課堂的主要話語權。而群文閱讀教學更多著眼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關注學生基本能力的培養,教學多是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閱讀以及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討論。群文閱讀教學一節課要組織多文本閱讀,要注重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就意味著教師不可能很深、很細、很透地講析文章;意味著教師對課堂結構的藝術性不能太苛求、不能過于精致細膩;意味著教師必須要轉變教學理念,改變課堂結構,調整課堂教學行為。

在組織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思考如何確定議題、選定文本,如何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如何訓練學生練習默讀、瀏覽等閱讀方法,如何訓練學生在復雜情境中的思考力,如何設計閱讀單,如何保存課堂生成的智慧等問題,教師的課堂教學實踐能力也在不斷提升。

3.群文閱讀教學可以提升教師的教研能力,養成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教學教研習慣。

在傳統的單篇教學中,許多教師,尤其是老教師,在多輪教學中已形成了固定模式和固定教案。時代在變、教材在變、學生在變,但是教師的授課方式一成不變。而群文閱讀又讓傳統篇目煥發出新的生機,也促使教師跳出以往的舒適圈,不斷思考研究新課標、新教材、新教法。

比如《沁園春·長沙》一文,其選入高中語文教材已有二十余年,以前教師在講授這篇課文時,一般會從文體入手,介紹古代詩詞的一些常識,再從意象意境開始賞析詩歌畫面,用知人論世的方法了解詩歌背景,解讀詩歌情感,后面幾篇課文為《再別康橋》《雨巷》《大堰河——我的保姆》,幾篇文章沒有緊密聯系;而現在部編版語文教材《沁園春·長沙》一課所在單元的主題是“青春的價值”,本單元所選的五首詩歌和兩篇小說都是圍繞“青春”這一人文主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單元學習要求,不能無視教材編排時的內在聯系,教師可設計《沁園春·長沙》一詞與其他幾篇詩文聯讀,通過群文閱讀教學,讓學生從“青春激揚”的角度思考作品意蘊。群文閱讀教學這一課題在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還有許多問題值得深入研究,這也為語文教師提升自身教研能力提供了非常好的平臺。

在日常教研過程中,研究群文閱讀教學的教師可以自發地組建教師團隊,在學校的教研活動中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對學?,F有的課程資源進行改編,形成學校獨有的群文閱讀校本課程資源,甚至可以通過組建教師研討團隊自主開發出一套符合學校辦學思想的群文閱讀課程資源。

四、結語

隨著新課標、新教材、新高考的推行,群文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一種新形式,將迎來屬于它的春天。而實施群文閱讀教學的積極影響不僅在于幫助學生增加閱讀量、實現課程標準閱讀量的目標、提升學生閱讀的思辨力,還在于倒逼著教師不斷閱讀、不斷提升語文素養、不斷研究新課標和新教材,更在于促使教師轉變教學理念,成為一個自主學習、終身學習者。

猜你喜歡
群文高中語文文本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談高中語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初中群文閱讀的文本選擇及組織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群文活動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關于高中語文修辭教學的一些看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