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單元說明的順序

2023-04-05 10:55
作文中學版 2023年2期
關鍵詞:合理安排事理石拱橋

李 茹

單元要求

1.結合所學的說明文,理解合理安排說明順序的含義及作用。

2.說明事物時,能根據說明的目的和對象合理安排說明順序。

寫作指導

說明性的文章屬于“實用文”,其目的是把事物或事理介紹清楚。除了需要準確抓住事物的特征,講究說明方法外,還要合理安排說明順序。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和邏輯順序。

那么,如何理解這三種順序呢?

(1)時間順序。法布爾的《蟬》在介紹蟬的生活習性時,是按照蟬由“出洞”到“上樹”再到“脫殼”直到“成蟲”這樣的先后順序來介紹的。像這種按照事物發展過程的先后來介紹某一事物的說明順序,我們稱之為時間順序。

舉例:古今、春夏秋冬、早晚、先后……

類似的還有介紹印刷術的發明與演進、汽車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的歷史等,就適合采用時間順序,介紹其發展過程中的幾個重要歷史節點,顯示事物發展的階段性。有時候,為了說明事物的制作過程或者撰寫實驗報告,我們也常常按照步驟或程序的先后順序來寫,呈現出“過程”,這是一種特殊的時間順序。

(2)空間順序。毛寧在《夢回繁華》一文中介紹《清明上河圖》時,是按照“畫面開卷”“畫卷中段”“畫卷后段”這樣由前到后的順序來介紹的。像這種按照事物空間存在形式來說明事物的方法,我們稱之為空間順序。

舉例:里外、上下、前后、左右、南北……

空間順序比較適合用來介紹一座建筑、一處園林、一處山水等。

(3)邏輯順序。葉圣陶在介紹《蘇州園林》時,先總說蘇州園林的特點,然后從四個角度加以分說;阿西莫夫在《恐龍無處不有》中介紹“大陸漂移學說”時,先列舉恐龍化石現象,然后提出質疑,再進行解疑,直到介紹板塊學說。像這種由概括到具體、由現象到本質,按照事物事理內部聯系來介紹事物或事理的方法,我們稱之為邏輯順序。

舉例:概括到具體、現象到本質、個別到一般、由主到次、原因到結果……

邏輯順序一般運用于事理說明文中。

那么,如何合理地運用說明順序呢?

一般情況下,我們會按說明對象的自身特征與說明內容的側重點來安排說明順序。比如介紹一個熟悉的公園時,我們會選擇空間順序;介紹手機的發展時,我們會選擇時間順序。

有時也會按讀者對說明對象的認識規律安排說明的順序。讀者熟悉的事物或事理,說明時可先說明一般規律,再說明個別現象。比如《中國石拱橋》,先由一般石拱橋寫到中國石拱橋,再寫有代表性的趙州橋和盧溝橋。對于讀者比較陌生或者難以理解的說明對象,說明時常常由具體到抽象,由表面現象到內在機理,由個別推及一般。如《大自然的語言》,先列舉物候現象,再說明物候成因,這樣便于讀者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一篇說明文可以以一種順序為主,也可以兼用其他順序。比如《夢回繁華》中,在介紹《清明上河圖》時是按照空間順序來說明的,但是在第四、五段則是按照由總到分的邏輯順序來展開的。

合理的說明順序,能充分表現事物或事理本身的特征,并且符合人們認識事物或事理的規律。

猜你喜歡
合理安排事理石拱橋
闡釋現象 揭示事理——說明文寫作六步曲
語 絲
讀出民族自豪感來
合理安排時間
合理安排
家鄉的石拱橋
合理安排時間
石拱橋檢測和有限元分析
小跨徑石拱橋實用加固方法研究
合理安排寫作順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