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鄉土”到“國際”之道與術

2023-04-06 11:58韓淑芹
外國語文研究 2023年5期
關鍵詞:求真英譯鄉土

內容摘要:中國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具有特色地域性、文化性的鄉土語言翻譯引起學界越來越多的關注,但大多為零散化、碎片化的研究。周領順教授的專著《漢語鄉土語言英譯行為批評研究》從“鄉土語言”的術語定義出發,基于自創的譯者行為批評理論,系統化地論述了漢語鄉土語言英譯與研究的“道”與“術”,明確文本研究、譯者研究和應用研究的三維立體化譯研之“道”,指出宏觀原則、中觀視角、微觀策略與方法的三階層級化譯研之“術”,為鄉土語言翻譯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研究框架與研究路徑。

關鍵詞:《漢語鄉土語言英譯行為批評研究》;譯者行為批評;“道”與“術”

基金項目: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項目:算法時代的翻譯傳播復合型人才培養研究(22WY0403)

作者簡介:韓淑芹,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外國語學院教授,中國海洋大學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國家翻譯實踐史、翻譯教育研究。

揚州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周領順2015年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漢語‘鄉土語言英譯實踐批評研究”,首次將“鄉土語言”作為譯學研究的一個學術術語。所謂鄉土語言指“一切具有地方特征、口口相傳、通俗精煉、并流傳于民間的語言表達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地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和文化傳統”(周領順,《漢語鄉土語言英譯行為批評研究》 21),鄉土語言的地方性及文化性特征使其翻譯研究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兼具“內部拓展”與“對外傳播”的雙重屬性。一方面,鄉土語言的翻譯作為鄉土文學的跨語際重構,有助于鄉土文學自身的發展;另一方面,鄉土語言的翻譯是譯介傳播中國特色地域文化的應有之義,是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有機組成部分。有鑒于此,鄉土語言的翻譯是中華地域文化從鄉土走向國際的重要手段,“將那些帶有地方風味的表達方式努力移植過去,由此給目標語讀者一種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感覺”(張旭 95)。

一、三維立體化的鄉土語言英譯與研究之道

漢語鄉土語言英譯譯者行為批評研究作為一種開放的研究話題領域,以鄉土語言的翻譯及其批評為主線,構建了三維立體的研究框架體系,涵蓋研究的三個維度、三種路徑及三類方法。三個維度包括文本研究、譯者研究和應用研究,融翻譯學、社會學、翻譯與批評實踐的相關研究為一體,從文本到人本再到文本人本相結合;三種路徑包括歷時性縱向考察、共時性橫向考察、基于縱橫向考察的規律總結與評價模式構建,形成從具體案例分析到普遍規律概括再到科學模式構建的研究路徑;三類方法涉及基于譯者行為痕跡的文本細讀法、追蹤譯者行為痕跡的田野調查法、綜合內部文本和譯者要素與外部環境要素的綜合對比分析法,上述三種方法分別圍繞靜態文本分析、動態譯者軌跡、內外部描寫與預測研究,共同構成動靜結合、內外互補、溯源與前瞻相結合的譯者行為批評研究立體化網絡。既為漢語鄉土語言英譯構筑了系統化研究路徑,也為相關翻譯研究提供了多元化研究借鑒。

研究框架中的核心關鍵詞“ 譯者行為” 指“ 社會視域下譯者的語言性翻譯行為、社會性翻譯行為和社會化非譯行為的總和”(周領順,《譯者行為批評關鍵詞集釋—代專欄導言》 52)。譯者行為批評提出翻譯批評聚焦“ 求真度”“ 務實度” 及“ 譯者行為合理度” 三要素,“‘ 求真 是指譯者為實現務實目標而全部或部分求取原文語言所負載意義真相的行為;‘ 務實 是指譯者在對原文語言所負載的意義全部或部分求真的基礎上為滿足務實性需要所采取的態度和方法”(周領順,《譯者行為批評:理論框架》76)。面向原文的“ 求真” 和面向社會/ 讀者的“ 務實” 構成譯者行為連續統評價模式的兩端,譯者基于文本類型及翻譯目的差異,致力于在二者之間尋求一種動態平衡,依據譯者行為“ 合理度” 決定最佳譯法?!?鄉土語言” 作為對熟語、慣用語、諺語、歇后語、俚語、成語、格言、俗語和方言等文化特色詞語的統合,所涵蓋的語言語體風格、文化負載信息本身具有層次性特征,求真務實連續統的漸進性特征為分層化的鄉土語言土味風格再現及特色信息譯傳,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讀視域。書中以自建的“ 葛浩文鄉土語言翻譯語料庫” 為考察工具,將“ 求真度”“ 務實度” 分別表述為“ 求真”“ 半求真”“ 半求真半務實”“ 半務實”“ 務實” 等不同的階段性稱謂(《漢語鄉土語言英譯行為批評研究》 184),可有效詮釋不同層級鄉土語言的翻譯取舍。不同語體層次、文化負載差異化的鄉土語言可以對應“ 求真務實連續統” 的不同階段,見下圖1 所示:

以莫言小說《豐乳肥臀》中的一段含有不同類別鄉土語言的中英文為例:

原文:①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境烧Z】②此處不養爺,必有養爺處?!舅渍Z】③好馬不吃回頭草?!局V語】④餓死不低頭,凍死迎風立?!举嫡Z】⑤不蒸( 爭) 饅頭爭口氣?!久耖g歇后語】⑥咱們人窮志不窮?!局V語】⑦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靖裱浴浚?513)

譯文:①When a true man says hes setting out, a team of four horses cant hold him back. ②If theres no place for me here, therell be one somewhere. ③A good horse doesnt turn and eat the grass its trampled on. ④I do not lower my head even if I die from hunger; I stand tall before the wind as I die from the cold. ⑤Ill fight over a good showing, but not over bread. ⑥We may lack food, but we dont lack will. ⑦Everyone has to die sometime, and we must leave a name for history. (Mo 386)

①為成語,譯者半求真“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強調語言的分量之重,但對于目標語讀者而言“馬如何追言”?譯者增譯hes setting out,改原文之意為“四匹馬也無法阻止他出發”。②為俗語,譯者半務實將“爺”這一特殊的江湖俗語簡化為自稱的me,雖不影響目的語讀者的理解,但弱化了原文作者所欲表達的勝人一籌的江湖氣派。③⑥均為諺語,譯者半求真半務實,將原文的名詞“回頭草”譯為動詞turn并增譯定語從句its trampled on,意為“回頭吃踩過的草”;將原文的泛稱“人”譯為we,“窮”譯為lack food。④為俚語,譯者求原文之真,最大限度地使得譯文與原文保持一致。⑤為歇后語,譯者重務實,原文的“氣”“饅頭”特有文化負載詞被意譯為西方讀者所熟悉的showing、bread,原文中“蒸/爭”諧音梗被刪除,意譯為fight。譯者保留了原文的功能卻弱化了原文的文化內容。⑦為源于古詩詞的格言,譯者半求真半務實,前半句重求真;而后半句采用隱喻修辭“丹心”“汗青”分別指代“為國盡忠之人”“歷史典籍、史冊”,英譯中leave a name for history(史上留名)以務實實現功能趨同。不同語體層級鄉土語言的英譯“求真”抑或“務實”取向,如周領順所言,“主要取決于文化信息在原文的濃淡或語境的虛實”(《譯者行為批評:理論框架》 68)。上述連續統及位于連續統之上的不同階段,有助于基于文化信息濃淡、文化語境虛實程度解讀譯者行為取向,從而為具有區域特色、文化特征、語言特性的文本信息翻譯提供借鏡。

二、三階層級化的鄉土語言英譯與研究之術

上述三維立體的研究框架體系勾勒出中國特色鄉土語言英譯與研究的形而上之“道”,繼而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層級提出形而下之“術”作為具體的實施方法。

2.1 意義-功能-風格的宏觀原則

《漢語鄉土語言英譯行為批評研究》首次提出鄉土語言“意義-功能-風格”的翻譯與評價原則,即意義求真、功能求效、風格求美。從意義維度,譯者“追求的是原文意義之真,評價的標準是‘準不準”(周領順,《漢語鄉土語言英譯行為批評研究》 309);從功能維度,譯者“追求的是譯文之用,評價的標準是‘好不好”(309);從風格維度,譯者追求的是適度風格再現,以作者行為目的為旨歸,凸顯作者鄉土語言風格的著意之處。重靜態文本之意與動態語境之效的文本研究與重作者-譯者風格再現的人本研究相結合,突破傳統文本研究思路的桎梏,強調鄉土語言翻譯和評價的“+”原則,即“意義+語境”“信息+風格”“靜態+動態”“文本+人本”“內部+外部”的翻譯及評價原則。

2.2 求什么“ 真”- 務什么“ 實” 的中觀視角

“ 求真務實” 是譯者行為批評理論的核心關鍵詞,譯者行為批評“ 是集中于意志體譯者在翻譯社會化過程中的角色化及其作用于文本的一般性行為規律特征的研究”(199)。漢語鄉土語言英譯究竟如何實現求真務實?所求之“ 真”“ 表現在文字表層意義之下的深層意義的挖掘和傳遞”,所務之“ 實” 是“ 落實在原文真意在目標語讀者中所應有的、相應的反應上”(201),兼顧原文意義及讀者需求,結合語言性與社會性,在兩者的相互制衡下求得原文譯文之間的平衡。然而,“ 求真” 與“ 務實” 是不同層次的譯者行為目標,“ 求真為本,務實為用” 說明“ 真” 為基本目標,“ 實/ 用” 為更高層次目標,二者之間呈現一種漸進關系。該視角改變以往翻譯研究原文中心- 譯文中心、可譯- 不可譯、歸化- 異化的二元對立思維,基于譯者行為痕跡,在漸變的連續統范圍內衡量、詮釋、評估譯者行為及譯文質量。

2.3 直譯- 意譯- 厚譯的微觀策略與方法

“ 求真務實” 的語言和社會指向,借由譯者行為最終體現在具體譯文之中,該書第四章“ 策略與方法” 分析了葛浩文英譯漢語鄉土語言翻譯實踐的具體實例、指出葛譯通過直譯、直譯加意譯、舍棄原文字面意義和形象的意譯、換種說法以求功能相當、二度創作或再創作以達到原文譯文深層意義的功能相當,實現有效交際的目的;繼而通過葛浩文與藍詩玲英譯鄉土語言的對比分析,指出葛譯主要采取異化而直譯的做法,忠實優先、變通為輔再現原作風格,而藍譯則傾向于歸化策略及意譯為主,傾向于淡化原文語言的“ 土味”“ 俗味”,以“ 忠實性再創造” 提高譯文可讀性以滿足讀者期待。除卻直譯、意譯之外漢語鄉土語言的英譯應如何變通、如何再創造? “ 厚譯”(thicktranslation)“ 以評注或附注的方式力圖把譯文置于身后的語言和文化背景中”(Appiah808),契合鄉土語言的地域性語言文化背景特征,提供了以評注、附注等方式增添原文所沒有的厚重信息的方法。周領順教授在書中創新性地將“ 厚譯” 分為廣義與狹義:廣義上指文本的厚薄,在翻譯實踐中表現為“ 超厚”“ 較厚”“ 厚” 到“ 薄”“ 較薄”“ 超薄”的不同階段所構成的連續統,探討譯文“ 厚” 之度;狹義上則聚焦“ 厚” 之法,以“ 注釋”為例闡釋解釋性注釋、指示性注釋、對比性注釋、發現性注釋、批判性注釋五種“ 增譯”或“ 加注” 的具體方法。從譯者視角而言,“ 采取‘ 厚譯 策略的譯者大多是學者譯者,具有廣博的與文本直接或間接相關的知識儲備,他們的‘ 主業 通常并非翻譯,而是其它領域的研究學者”(徐敏慧 69),“ 厚譯” 者已經超越譯者身份,兼具“ 譯者”+“ 學者”的雙重身份。從翻譯行為本身而言,“ 厚譯” 何時“ 厚”、“ 厚” 什么、如何“ 厚” 的描寫性分析及規定性研究,為英譯漢語鄉土語言提供了一個可資參照的工具,也為探討鄉土語言翻譯研究提供了一個有待深入的視域。

周領順教授在全球化背景下聚焦區域性、本土化的“ 鄉土語言翻譯”,以譯者行為批評理論為指導,通過自建語料庫為檢索工具,首次明確界定了“ 鄉土語言” 這一術語,首次對漢語鄉土語言英譯實踐進行了具體翔實、分層對比的描寫性翻譯批評研究,首次將譯者行為批評理論系統化應用于漢語鄉土語言英譯研究。這部首創型的漢語鄉土語言翻譯研究專著,提供了形而上的鄉土語言譯研之“道”,也指出了此類翻譯及研究的原則、視角、策略與方法,“道”“術”結合為相關研究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系統框架和具體路徑。尤為重要的是鄉土語言的翻譯和研究“是中國向世界詮釋語言民族性、拓展語言世界性的關鍵路徑”(孫美娟 A12),是多樣化呈現中國敘事、多維度傳播中國文化的有效途徑。

引用文獻【Works Cited】

Appiah, K. A. “Thick Translation.” Callaloo 16.4 (1993): 808-819.

Mo, Yan. Big Breasts & Wide Hips. Trans. Howard Goldblatt. New York: Arcade Publishing, 2004.

莫言:《豐乳肥臀》。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 Big Breasts & Wide Hips. Beijing: The Writers Publishing House, 2012.]

孫美娟:提升鄉土語言翻譯研究新境界?!吨袊鐣茖W報》 2022-09-28:A12。

[Sun, Meijuan. “A New Domain for Studying Folk Language Translation.” China Social Science Newspaper 2022-09-28: A12.]

徐敏慧:“厚譯”:理論淵源及實踐意義?!斗g季刊》73(2014):58-72。

[Xu, Minhui. “The Theory of Practice of Thick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Quarterly 73 (2014): 58-72.]

張旭:表演性文本之翻譯——以黎翠珍英譯《原野》第二幕為例?!秮喬鐚W科翻譯研究(第一輯)》1(2015):87-110。

[Zhang, Xu. “Translating Performative Texts—With Examples from Scene 2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Yuanye by Jane Lai.” Asia Pacific Interdisciplinary Translation Studies 1 (2015): 87-110.]

周領順:《譯者行為批評:理論框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Zhou, Lingshun.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ranslator Behavior Criticism.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14.]

——:譯者行為批評關鍵詞集釋—代專欄導言?!墩Z言教育》1(2020):51-53、59。

[---. “ Key Terms of Translator Behavior Criticism.” Language Education 1 (2020): 51-53, 59.]

——:《漢語鄉土語言英譯行為批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22。

[---. A TBC Approach to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Folk Language.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22.]

責任編輯:胡德香

猜你喜歡
求真英譯鄉土
摘要英譯
鄉土人才選好更要用好
摘要英譯
張錦繡
要目英譯
要目英譯
鄉土中國
大醫求真 惠民求實
走出教材窠臼,走向求真求是
芬芳鄉土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