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蕭紅為什么東渡日本?

2023-04-07 06:40郭玉斌
文學自由談 2023年1期
關鍵詞:蕭軍蕭紅日語

□郭玉斌

1934年6月蕭軍與蕭紅流亡關內,次年他們分別出版了《八月的鄉村》與《生死場》,并一舉成名,二蕭在上海乃至全國文壇成為兩顆令人矚目的新星。兩部作品都有著抗日的主題,所以他們理所當然地被看作了抗日作家。那么,作為抗日作家的蕭紅,為什么會在1936年獨自東渡日本呢?對此很多人疑惑不解。蕭紅生平謎團很多,這又是其中的一個“謎”。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一時期中國留日生的整體情況?!熬乓话耸伦儭焙汀耙弧ざ耸伦儭?,給中國的留日生帶來巨大的沖擊。尤其是中國東北的留學生對此十分震驚,很多學生立即抗議回國,留下的學生也通過集體罷課等方式進行抗議。由于東京的東亞高等預備學校(以下簡稱“東亞學?!保┦橇魧W生的日語培訓中心,而該校學員主要來自中國,所以在校學員的數字可以作為衡量中國留日生數量的晴雨表。據實藤惠秀的《中國人日本留學史》記載:東亞學校1932年4月、5月、6月的中國學生分別是7人、13人、19人。不過這種情形并沒有持續多久,上海的戰火平息后,不但有人重返學校,還有新來日本的留學生。該書援引的《東亞學校沿革概評》記載:1933年12月,東亞學校的學員激增至1059名;1935年12月,學員多達1980名,為創校以來的最高紀錄,以至于校舍等設施不足,不得不開設夜校班,甚至出現停辦入學申請的狀況。就整個中國留日生來說,這是繼1905-1906年、1914-1916年以來的第三次留日高峰期。兩次事變后,中國學生再次大批來日,且持續時間達兩三年之久,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一是中國社會開始強烈地關注日本,興起了學習日語、研究日本的熱潮。米村耿二1934年12月28日在《讀賣新聞》著文說:

學日語!學日語!若說舉世之中,研究日本的熱潮正處蓬勃之際,亦非過言?!?/p>

“先學好日語,讀通日本書,才好談中國問題!”這是最近中國年青人的呼聲。

現在,“教授日語”的廣告在上海有增無已?!s值三百萬圓那么大量的日文書籍,光是上海一地,在一年間就能銷售凈盡?!@是上海四川路日本書店店主內山氏所說的話,不會有錯?!?/p>

學日語!去日本!去日本!學日語!這種呼聲響遍全中國。

這頗有些“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味道。中國人,特別是中國的青年,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國的落后,為了迎頭趕上,掀起了學日語、了解日本文化與國情的高潮。

二是由于日元對中國國幣的匯率降低,導致去日本留學的費用大降。據《留日學生激增——匯兌低落最大原因》(載1934年11月5日《申報》)介紹道:

中華民國負笈東渡留學之學生數目,自九一八事變以來,原已漸見銳減。唯去年秋季,陸續東渡者,則頗不乏人?!科鋿|渡留學之理由,蓋前因九一八事變之關系一時未便東渡,而近頃則中日感情已漸趨和緩之故。唯最大之理由,實為匯兌之關系。二、三年前,日幣一百元須以中國國幣二至三百元方能兌換,最近則可以七十至八十元兌日幣百元。其差甚遠,故在上海攻讀,反不如東渡留學為合算,蓋較之二、三年前,消費力減少三倍之故。

就此,日本學者分析道:“留日學生數目增減的原因,除與思想變化有關之外,亦與經濟有關。1930年代留日學生激增,中國貨幣對日元匯價的大幅上揚(金價下落,銀價上漲),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保▽嵦倩菪阒?,譚汝謙、林啟彥譯:《中國人日本留學史》第105-106頁,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3年8月)

那么蕭紅去日本與這兩個因素相關嗎?蕭軍在《蕭紅書簡輯存注釋錄》一書的開篇就寫道:“一九三六年我們住在上海。由于她的身體和精神全都不好,黃源兄提議,她可到日本去住一個時期。上海距日本的路程不算太遠,生活費用比上海也貴不了多少;那里環境比較安靜,既可以休養,又可以專心讀書、寫作;同時也可以學學日文?!保ā妒捈t書簡輯存注釋錄》第6頁,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這里非常明確地提到了三條理由:費用低、環境好、學日語,而其中的兩條理由與中國留日生增多的總趨勢相關,即:留學費用不貴與日語熱。

有關留學費用,蕭紅1936年7月去日本的時候,國幣100元可以兌換日幣103元,真的是“生活費用比上海也貴不了多少”。另外,入境也不成問題。日本為了吸引中國留學生,增加外匯收入,簡化了入境手續,去日本留學不要護照,不用到日本領事館辦任何手續,只要找一個中方的學校給輪船公司開具介紹信,就可以買到去日本的船票。當時中國的留日生自費生人數是公費生的六倍,為了便于過境,蕭紅就以自費留學形式去了日本。

有關“學日語”,蕭軍進一步解釋道:“由于日本的出版事業比較發達,如果日文能學通了,讀一些世界文學作品就方便得多了?!保ā妒捈t書簡輯存注釋錄》第6-7頁)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后,在文化傾向上開始脫亞入歐,翻譯出版了許多西方文學名著,以至于后來中國的一些西方作品都是從日文轉譯成中文的。蕭紅希望通過學習日語接觸更多的外國文學名著。蕭紅有極好的語言天賦,這不僅體現在國語上,也體現在對外語的學習上。蕭紅在哈特女一中的時候學校開的是英語,這在她的短篇小說《手》中有所反映。后來二蕭在哈爾濱商市街住的時候,雖然生活很清貧,卻還是請了一個叫弗民娜的俄羅斯姑娘專門教授她俄語。當時的哈爾濱是個華洋雜處的城市,俄國人很多,普通的中國人也能說幾句俄語。聚集了一大批左翼文化人士的“牽牛坊”的一些朋友,比如楊朔、舒群、羅烽、白朗、袁淑奇等也都在學俄語。還有金人,他在哈爾濱東省特別區法院當俄文翻譯,經常翻譯俄國作家作品,后來他翻譯了蘇聯作家肖洛霍夫的長篇巨作《靜靜的頓河》。蕭紅在上海的時候參加了上海的世界語者協會,還寫過一篇散文《我之讀世界語》:“當我第一次走進上海世界語協會的時候,我的希望很高。我打算在一年之內,我要翻譯關于文學的書籍,在半年之內我能夠讀報紙。偏偏第一課沒有上,只是教世界語的那位先生把世界語講解了一番。我聽他這一講我更膽壯了?!庇纱丝梢?,蕭紅對外語有著多么堅強的自信。蕭紅是一個熱愛學習、積極進取、不甘人后的青年,她此去日本,雖然是以留學的方式過境,卻不打算入任何大學,而是學日語。二蕭最初約定,蕭紅去日本以一年為期,也恰與東亞學校日語補習的周期是一致的。這應該是蕭紅行前向人打聽清楚了的,當時二蕭的好朋友黃源的妻子許粵華正在日本留學。

日本“比較安靜”的環境利于休養,蕭紅也確實需要這樣一個休養。許廣平在回憶上海時期的蕭紅敘述道:“有一個時期,煩悶,失望,哀愁籠罩了她整個的生命力……有時又訴說她頭痛得厲害,身體也衰弱,面色蒼白,一望而知是貧血的樣子。蕭紅先生無法擺脫她的傷感,每每整天的耽擱在我們寓里?!保ㄒ?946年7月《文藝復興》第1卷第6期)這印證了蕭軍所說的蕭紅的休養是在“身體和精神”兩方面。

蕭紅剛到日本的時候身體狀況不好,她在8月22日給蕭軍的信中訴說自己的病痛:“近幾天整天發燒……燒得骨節都酸了!本來剛到這里不久夜里就開始不舒服,口干、胃脹……今天是壞之極,好像中暑似的,疲乏、頭痛和不能支持?!保ā妒捈t全集》第4卷,第46-47頁,金城出版社,2021年)30日的信中說自己“二十多天感到困難的呼吸”。9月2日的信又寫到肚子疼的毛病犯了:“這樣劇烈的肚痛,三年前有過,可是今天又來了這么一次,從早十點痛到兩點。雖然是四個鐘頭,全身就發抖了。洛定片,不好用,吃了四片毫沒有用?!保ā妒捈t全集》第4卷,第54頁)差不多連續三封信都提及自己的病痛。三個月后的10月20日,蕭紅致蕭軍的信中寫道:“胃痛已好了大半,頭痛的次數也減少?!保ā妒捈t全集》第4卷,第76頁)在回國前夕的12月末,蕭紅給蕭軍寫信說:“現在頭不疼,腳也不疼,勿勞念念耳?!保ā妒捈t全集》第4卷,第102頁)經過近半年的休養,她的身體狀況好了許多。

去日本前夕,蕭紅的精神狀態也不佳,許廣平回憶上海時期的蕭紅還說:“她有時談得很開心,更多的是勉強談話而強烈的哀愁,時常侵襲上來,像用紙包著水,總沒法不叫它滲出來?!保ā稇浭捈t》,上?!洞蠊珗蟆の乃嚒?945年11月28日)什么讓蕭紅如此“哀愁”呢?是因為“一個南方的姑娘”。

蕭紅寫過一篇散文《一個南方的姑娘》,記述的是她與蕭軍在哈爾濱結識的一個叫陳涓(文中的“程女士”)的姑娘。陳涓來自上海,長得很漂亮,她常來蕭紅家玩兒。盡管陳涓與蕭軍常見面,卻還是要給蕭軍寫信,這引起了蕭紅的不快。陳涓離開哈爾濱后,一直和蕭軍有書信往來,蕭軍曾幫她在哈爾濱的報紙上發表過文章。后來二蕭到了上海,蕭軍曾到陳涓上海的家中找過她。再后來,陳涓在東北結婚時,還收到了署名蕭軍和蕭紅的賀信。1936年1月,陳涓又回上海,住薩坡賽路16號哥哥家,離薩坡賽路190號二蕭家不遠。蕭軍常去找陳涓,陳涓回憶說她感受到了蕭軍“強烈的感情”。陳涓的再次出現,讓蕭紅產生了危機感,她寫的組詩《苦杯》反映了當時的苦悶:

昨夜他又寫了一只詩,/我也寫了一只詩,/他是寫給他新的情人的,/我是寫給我悲哀的心的。

——《苦杯》之二

已經不愛我了吧!/尚與我日日爭吵,/我的心潮破碎了,/他分明知道,/他又在我浸著毒一般痛苦的心上,/時時踢打。

——《苦杯》之四

近來時時想要哭了,/但沒有一個適當的地方:/坐在床上哭,/怕是他看到;/跑到廚房里去哭,/怕是鄰居看到;/在街頭哭,/那些陌生的人更會嘩笑。/人間對我都是無情了。

——《苦杯》之十

蕭紅就是這樣孤獨地、痛徹心扉地飲下一杯杯失愛的苦酒。

1936年2月26日,二蕭突然從薩坡賽路搬到了北四川路底豐樂里,蕭軍的解釋是,因為這里離魯迅家很近,可以免去魯迅給他們回信之辛苦,并且想在生活上幫助魯迅家一下。除此之外,這次搬家可能也是蕭紅的要求,就是遠離住在薩坡賽路的陳涓。但這還是阻止不了蕭軍去找陳涓。有一天蕭軍出門,蕭紅問他是不是去找陳涓,蕭軍分辯說去書店。實際上蕭軍一出門就去找陳涓了,見了面還跟她說自己是怎樣騙蕭紅的。還有一天晚上,蕭軍喝醉了去敲陳涓的門,門開后對著陳涓劈頭第一句話就是“我在四川路橋新雅吃飯”,陳涓聽出他的意思是說:我不怕路遠又來找你了。蕭軍在客廳悶坐著不說話,好容易要走了,陳涓送到門口,蕭軍回身親吻了陳涓額頭一下。陳涓在勞動節那天離開上?;貣|北,蕭軍給了她二十元錢作盤纏。按陳涓后來的說法,她控制了自己的感情,和蕭軍沒有發展到那一步,但蕭軍和陳涓的交往傷害到了蕭紅,直到陳涓離滬,警報才暫時解除。

蕭紅在日本療養精神的目的也幾乎是達到了,她甚至把當時的生活看作了自己的“黃金時代”。她在到日本四個月后的11月19日給蕭軍的信中寫道:“窗上灑滿著白月的當兒,我愿意關了燈,坐下來沉默一些時候,就在這沉默中,忽然像有警鐘似的來到我的心上:‘這不就是我的黃金時代嗎?此刻?!谑俏颐啦?,回身摸著藤椅的邊沿,而后把手舉到面前,模模糊糊的,但卻認定這是自己的手,而后再看到那單細的窗欞上去。是的,自己就在日本。自由和舒適,平靜和安閑,經濟一點也不壓迫,這真是黃金時代,但又多么寂寞的黃金時代呀!”(《蕭紅全集》第4卷,第86-87頁)凡事難于十全,即使在蕭紅的“黃金時代”,也難掩其孤懸海外的情感落寞。

蕭紅去日本,除了生活費用不高、環境適于療養、學日語這三個原因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日本那邊有親友,可以得到一定的照應。二蕭在1935年3月5日魯迅安排的飯局上認識了黃源,黃源是《文學》《譯文》的編輯,他的夫人許粵華正在日本,她去日本已近一年了。蕭紅需要的有關日本留學的信息,很多就是通過黃源向許粵華了解的。蕭紅到東京后,許粵華與朋友前來迎接,又幫她租定了房子。只是蕭紅到日本才四十天,許粵華就因公公病重,經濟出現了困難,提前回國了。

二蕭在上海時,蕭紅的胞弟張秀珂來信說在東京的早稻田大學留學。蕭紅去日本還可以見到久別的弟弟,自從祖父故去,弟弟就是她最親近的人了。蕭紅離家出走,還一直沒有見到過弟弟呢,已經六年了,蕭紅是多么企盼能在東京見到弟弟呀!但不巧的是,蕭紅7月17日從上海啟程去日本,張秀珂7月16日離開東京回國,姐弟倆失之交臂。蕭紅遠赴東京本來想投親靠友,但結果如何呢?許粵華旋即回國,與弟弟又無緣相見,蕭紅的命竟是這樣的“孤”,真是令人嘆惋。

蕭紅從1936年7月17日啟程東渡,到1937年1月13日回國登陸上海匯山碼頭,旅日歷時半年。在這半年里,蕭紅的身心得到了一定的休養,但也經歷了失去恩師魯迅的大悲慟。蕭紅出國前夕的7月15日,病中的魯迅在家設晚宴為蕭紅赴日送行,許廣平親自下廚。當天魯迅日記中記道:“晚廣平治饌為悄吟餞行。(中略)九時三十八度五分?!保ā遏斞溉返?6卷,第612頁,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讓蕭紅怎么也想不到的是,那竟是她與恩師的訣別!僅僅三個月之后的10月19日,魯迅就病逝了。在這半年里,蕭紅筆耕不輟,創作了小說《牛車上》《家族以外的人》《橋》、散文《感情的碎片》《永久的憧憬和追求》、組詩《沙?!返纫慌鷥炐阕髌?。此外,她還給蕭軍寫了三十六封信,小心地修補他們的感情裂痕,但同時她又有著痛定思痛的清醒的自勵。在這半年里,蕭紅按時按點地去東亞學校補習日語,也了解了一些日本風情,這為她后來與鹿地亙、池田幸子、綠川英子等日本友好人士的交往提供了便利。

蕭紅的日本之行,盡管是在“九一八事變”之后、“七七事變”之前,但這絲毫不影響蕭紅作為“抗日作家”的本質。且不說旅日之前的《生死場》,就是在此后漂泊的日子里,蕭紅也創作了大量喚醒民眾、鼓舞人心的反日作品,她是名副其實的抗日作家。比如,蕭紅創作的小說《黃河》《曠野的呼喊》《北中國》、散文《天空的點綴》《失眠之夜》《放火者》等作品;再比如1938年3月由蕭紅等人編劇的話劇《突擊》,該劇的主題就是抗日,在西安上演后當地各報做出了積極評價。西安發行量最大的《工商日報》評論道:“預料該團五天演完后對于抗戰宣傳,收效定極宏大?!薄段鞅蔽幕請蟆贩Q其“公演成績極佳,觀眾抗戰情緒頓形濃厚,團員們就是一支突擊隊”?!缎虑赝韴蟆穲蟮勒f:“全劇自始至終均充滿緊張空氣,故博得觀眾之熱烈歡迎,該劇在此時演出,尤其在敵人認為將要淪為戰區的西安演出,實具有絕大意義云?!贝藙‘斈甏禾?,由湖北宜昌抗敵劇團在宜昌演出五天;夏天,蘭州血花劇團在蘭州演出;秋天,蘭州西北抗戰劇團在青海西寧演出;冬天,中劇救亡演出隊在陜西寶雞演出。

蕭紅時時感受著亡國之悲,特別是在“九一八”那個悲慘的日子到來的時候,蕭紅更是噬心的傷痛:1936年的“九一八”,蕭紅在上海發表《長白山的血跡》紀念這一特殊的日子;1938年的“九一八”,蕭紅在武漢發表《寄東北流亡者》;1941年“九一八”十周年紀念日前后,蕭紅在香港發表《給流亡異地的東北同胞書》《“九一八”致弟弟書》,還在《旅港東北人士“九一八”十周年宣言》上簽名。蕭紅無論何時何地,都懷著收復故土,重整河山的熱望。在《給流亡異地的東北同胞書》中,蕭紅發出熱情的召喚:“我們應該獻身給祖國作前衛工作,就如我們應該把失地收復一樣,這是我們的命運。東北流亡的同胞們,為了失去的土地上的大豆、高粱,努力吧!為了失去了土地的年老的母親,努力吧!為了失去的地面上的痛心的一切的記憶,努力吧!”在那平易而感人的《“九一八”致弟弟書》中,蕭紅親切地寫道:“可弟:小戰士,你也做了戰士了,這是我想不到的?!F在我們已經抗戰四年了。在世界上還有誰不知我們中國的英勇,自然而今你們都是戰士了?!弊詈笏錆M希望地說:“我心里可開心極了,因為我看到不少和你那樣年輕的孩子們,他們快樂而活潑,他們跑著跑著,當工作的時候嘴里唱著歌。這一群快樂的小戰士,勝利一定屬于你們的,你們也拿槍,你們也擔水,中國有你們,中國是不會亡的?!毙枰赖氖?,《“九一八”致弟弟書》是蕭紅留下的最后的文字,四個月后蕭紅病逝于香港。

蕭紅就像荊棘鳥那樣,生命不息,歌唱不已,為故園之戀、亡國之恨唱著一曲曲和著血淚的歌謠。

猜你喜歡
蕭軍蕭紅日語
蕭軍
《蕭紅傳》
——一本能夠讓你對人生有另一種認知的書
從推量助動詞看日語表達的曖昧性
蕭軍紀念館
明朝日語學習研究
蕭軍和艾蕪小說中的俠文化比較分析
蕭紅:不要在寂寞時做選擇
憶青年蕭軍二三事
關于日語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論影像蕭紅的呈現與接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