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防后發性白內障研究進展

2023-04-07 05:41陳俊豪李漢瑩李嘉立趙俊嫻李佳琪
健康之友 2023年1期
關鍵詞:晶狀體白內障激光

陳俊豪 李漢瑩 李嘉立 趙俊嫻 沙 銀 李佳琪 陳 健

(1 昆明醫科大學海源學院 云南 昆明 650032 2 北京朝陽區中西醫結合醫院 北京 100020)

后發性白內障又稱后囊膜混濁( PCO),白內障摘除術后晶狀體后囊上殘余的晶狀體上皮細胞(lens epithelial cells, 晶狀體上皮細胞) 發生遷移、生長、增殖而形成后囊膜的白色混濁,是導致白內障患者術后視力下降最常見的并發癥,后發性白內障可導致患者在術后視力再度下降甚至導致失明,目前并沒有有效防止后發性白內障發生的有效措施。在進行白內障摘除手術治療后,仍舊有一部分的發病率會導致患者出現視網膜脫離、眼壓增高、人工晶狀體損傷或渾濁等情況,從而影響患者后續日常生活。其中成人的發病率為 12% ~67%,而兒童的發病率接近 100%[1]。目前,預防術后出現PCO的藥物或技術防治仍在持續研究中,例如:低濃度曲安奈德、甲氨蝶呤等;對預防后發性白內障的發生,國內外學者不僅從藥物方面進行研究,也從手術技巧、手術用材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相關研究,同時,近年來的相關研究表明,Hippo 信號通路也在后發性白內障發生時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就眼科研究而言,如何預防后發性白內障的發生仍舊是眼科白內障的熱點,本文將會對近幾年中進行研究使用的相關藥物或者相關技術對后發性白內障的預防效果進行綜述。

1 后發性白內障的發生機制

術后再度出現白內障復發的情況,我們一般稱為后發性白內障。隨著年齡的增加,人眼晶狀體也逐漸老化,呈現出一種渾濁的狀態,一些光線會被阻擋,會導致光線無法經過清晰的晶狀體準確投射到視網膜上。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白內障。在經過治療之后,人工晶狀體將會代替原來渾濁的晶狀體。在進行白內障手術后,將會剩下一個囊袋,其前部的囊膜下會殘留一些晶狀體上皮細胞,這些殘留細胞在經過了分裂、增殖之后,將會朝著囊袋生長、遷移,增殖的上皮細胞將會影響到人工晶狀體,從而導致再度渾濁的出現。術中創傷、炎癥反應、細胞外基質、細胞因子等都是導致后發性白內障發生的可能。[2]后發性白內障共分為三種類型,他們分別是:珍珠型、纖維化型和環型。其中,珍珠型后發性白內障主要是由于赤道部弓形上皮細胞移行、并發增生,最終形成堆積或平均分布于后囊膜;纖維化型后發性白內障則是因為患者在進行了摘除白內障后,肌成纖維細胞通過化生產生,赤道上皮細胞和前囊下上皮細胞發生纖維性白內障。環型后發性白內障是由后囊膜與前囊撕囊口開口之間的邊緣粘附引起的,導致殘余皮質紊亂和晶狀體上皮細胞增殖導致出現渾濁環。根據相關研究發現,后發性白內障的發生,和患者上皮細胞的再生增殖能力有關,能力越強發生速度越快,年齡越小,發生概率越大。據統計,在進行白內障手術三年后,后發性白內障的發病率在20%到43%。

2 后發性白內障的手術預防措施

想要預防后發性白內障的出現,在進行白內障手術之前,從這幾個方面著手將會降低后發性白內障出現的概率。完整的連續環形撕囊及人工晶狀體植入囊袋內,可使囊口與人工晶體邊緣貼合緊密、形成密閉系統,阻擋晶狀體上皮細胞增殖;疏水性丙烯酸酯材料的應用、方形直角邊袢邊緣的設計可使晶狀體上皮細胞 移行與增殖受阻,形成封閉的“三明治”結構,減少后發性白內障的發生;加強水分離、清除皮質、拋光后囊可減少晶狀體上皮細胞的殘留,從而降低后發性白內障發生率。[3]對于兒童及術后反應較強的患者應行一期后囊膜連續環形手術,去除晶狀體上皮細胞增生移行的支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甚至防止后發性白內障的發病。[4]

3 后發性白內障的藥物預防措施

目前臨床對預防后發性白內障的藥物仍舊處于動物實驗以及離體試驗階段,其中一部分并未大規模投入使用,相關藥物預防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3.1 天然藥物

黃秀榕[5]等人通過研究發現欖香烯、姜黃素、雷公藤內酯醇、白黎蘆醇、莪術、三氧化二砷六種天然藥物能有效抑制晶狀體上皮細胞增殖,其中欖香烯和姜黃素抑制增殖的效應最強,欖香烯和姜黃素能通過改變晶狀體上皮細胞的增殖周期從而抑制晶狀體上皮細胞增殖,并能誘導晶狀體上皮細胞凋亡。

3.2抑制細胞增殖藥物

根據相關實驗證明,甲氨蝶呤可在進行晶狀體上皮細胞培養時,有效抑制?;蛲醚劬铙w上皮細胞的繁殖。在兔眼進行白內障切除術后,將甲氨蝶呤灌注入兔眼中,經過解剖和顯微鏡觀察可以發現,兔眼晶狀體上皮細胞并未發生病理性改變,同樣無明顯晶狀體上皮細胞增殖和炎性細胞的附著。除甲氨蝶呤外,還有例如柔毛霉素、駱駝蓬總堿等抗代謝藥物同樣可以有效的抑制晶狀體上皮細胞的增殖。

3.3抑制炎癥反應以及纖維蛋白滲出的藥物

經過研究發現,低分子量肝素在抑制晶狀體上皮細胞的增生以及預防纖維蛋白滲出方面有效,可抑制后發性白內障的產生。

3.4誘導晶狀體上皮細胞凋亡的藥物

在進行白內障切除術后,可以通過檢查發現患者的晶狀體上皮細胞是否出現病變,通過誘導已經開始增生的晶狀體上皮細胞大范圍凋亡,從而可以有效的延緩或杜絕后發性白內障的發生。例如:Bax 或 caspase3 酶原轉染色體外培養晶狀體上皮 細胞,通過線粒體途徑誘導細胞凋亡。[6]并且經研究發現,紫外線同樣可以導致晶狀體上皮細胞的凋亡。

3.5Hippo信號通路的藥物治療

近幾年研究發現,Hippo信號通路可以通過調控導致晶狀體上皮細胞的增殖、凋亡、分化等活動。目前已證實Hippo信號通路可在眼部表達,并與青光眼、圓錐角膜、白內障、葡萄膜黑色素瘤等多種眼部疾病發生有關[7]。針對Hippo信號通路使用抑制劑,可以有效的防止后發性白內障的發生。常用的Hippo信號通路抑制劑為:維替泊芬、二甲雙胍和多巴酚丁胺。維替泊芬為第二代卟啉類光敏劑,可被光 (波長689nm) 照射激活,可用于消除與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等疾病相關的眼內異常血管。它是YAP抑制劑,可破壞YAP-TEAD的相互作用[8]。在防止后發性白內障時,二甲雙胍屬于臨床應用中最為廣泛的藥劑,主要通過抑制線粒全呼吸鏈復合物從而調控Hippo信號通路,達到防止目的。多巴酚丁胺聯合順鉑可通過促進YAP磷酸化并抑制YAP的表達,導致肺癌細胞凋亡[9]。

3.6胰蛋白酶復合黏彈劑

復合劑黏彈性胰蛋白酶基于研究發現于新西蘭的白兔,1%的胰蛋白酶的黏彈性復合材料黏彈劑配合血清符合黏彈劑的有效組合,可以安全地和血清中白內障手術取出晶狀體上皮細胞,減少后發性白內障的可能,提供了新的治療方法。[10]。

4 后發性白內障的手術治療

4.1激光后囊膜切開術

經過臨床統計發現,近年來,Nd: YAG激光后囊膜切開術已經漸漸取代了常規的手術切割治療方式,此方法是我國目前最有效治療后發性白內障的途徑之一。在利用激光的高功率密度,使得目標靶組織在短時間內吸收高強度激光從而在該區域形成等離子體區,繼而發出沖擊波使得靶組織破碎,從而解決后發性白內障。同時并非所有的后發性白內障都能夠使用激光后囊膜切開術進行治療,病癥伴有角囊渾濁、后囊膜較厚、瞳孔膜致密等情況,仍舊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才可使患者痊愈。該激光后囊膜切開術需要術者能夠準確聚焦,并且掌握激光能量控制,需要醫生勤加練習才不會導致患者在進行激光后囊膜切開術后產生其他的并發癥。

4.2后囊切開術

該方法主要適用拒絕進行激光后囊膜切開術以及無法進行激光治療的患者,經過角膜緣的切口, 從而實施后囊切開術,在相關統計中,此方法同樣可以對后發性白內障的患者有非常不錯的效果。

5 展望

2020年,根據相關部門統計我國青少年近視率已達52.7%,其中高中生占近視人數的80.5%。通常高度近視患者將會引發白內障,隨著我國近視人數的增多,患有白內障的人數同樣也會增多。在進行白內障手術后,預防后發性白內障將會變得格外重要,只有預防后發性白內障的出現,才能夠保證患者進行手術后視力可以正?;謴?。其中,預防后發性白內障的出現,最根本的方法就是盡量在白內障手術時就清理掉殘留的晶狀體上皮細胞,同時防止晶狀體上皮細胞向后囊膜中央遷移。隨著科學研究的進步,國內外對后發性白內障的預防方法已經研究出了數十種,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可以看到徹底預防后發性白內障的方法出現。

猜你喜歡
晶狀體白內障激光
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對老年性白內障患者術后恢復的影響
Er:YAG激光聯合Nd:YAG激光在口腔臨床醫學中的應用
一種高速激光落料線
外傷性晶狀體半脫位的CT 表現
激光誕生60周年
請給激光點個贊
玻璃體切除聯合晶狀體超聲粉碎在合并晶狀體脫位眼外傷中的應用
有些白內障還需多病同治
小切口白內障摘除治療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的療效觀察
人工晶狀體鞏膜縫線固定術矯正兒童玻璃體切割術后無晶狀體眼療效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