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之城 富美漳州

2023-04-10 05:49蕭鎮平
閩南風 2023年3期
關鍵詞:水仙花漳州市蜜柚

蕭鎮平

“一城花海半城湖”是千年古郡、富美新漳州的真實寫照。

漳州市地處“閩南金三角”、福建省最南端,毗鄰廈門,與臺灣隔海相望,是一座擁有1300多年歷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境內擁有全省最大的平原——九龍江平原,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均降水量1606.7毫米、日照時間1827小時、氣溫21.7℃,森林覆蓋率64.8%,是農業大市,素有水果之鄉、花卉之都、食用菌名城、水產基地等美譽。

作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漳州扎實推進農業農村改革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農業農村經濟持續穩步發展,現已突破千億元大關。在發展農業產業、推進鄉村振興的同時,漳州市擦亮綠色的底色,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成效顯著,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綠化模范城市、中國十佳綠色生態旅游城市等一個個金字招牌陸續捧回……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農村讓城市更向往,一座生態之城正在海峽西岸、福建南部悄然崛起。

天然物產富饒——花果之鄉

“蕉黃荔子丹,又勝楂梨酢?!笔撬纬笪膶W家王安石《送李宣叔倅漳州》詩中的一句,意為漳州黃色的香蕉和紅色的荔枝,勝過山楂與酢梨。

荔枝與香蕉是漳州的兩大傳統水果,可見早在宋朝時,就已名聲在外了!

其實,漳州還有許多不亞于荔枝和香蕉的名優水果,許多外地游客到漳州后,便會驚奇地發現,這個地方四季都能品嘗到新鮮水果:枇杷、楊梅、蜜柚、沃柑、蘆柑、龍眼等,舉不勝舉!

漳州有海也有山,而且福建第二大江九龍江橫貫全境,土地肥沃,自古就有“插根扁擔可發芽”的說法。

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生活著一群勤勞的人們,他們用辛勤的雙手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耕耘,使得漳州變得更美更富饒。當地政府也充分發揮區位、氣候和山海資源優勢,重點扶持水果、蔬菜、茶葉、食用菌等特色優勢主導產業。

這幾年來,漳州進一步筑牢農業產業發展基礎,逐步做強做優水果、水產、蔬菜、花卉、茶葉、畜禽、食用菌、林竹、中藥材等九大特色產業,其中有8個產業全產業鏈超百億元,九大產業全產業鏈總產值達2195億元,并加快培育鄉村旅游業、鄉村物流業,形成了11個鄉村優勢特色產業。

漳州還不斷推進品牌強農,加大農業區域品牌、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的創建,全力打造“一村一品”“一縣一業”,現已形成了漳州水仙花、蝴蝶蘭、沙西榕樹盆景、雙孢蘑菇、白背木耳、平和琯溪蜜柚、漳浦保鮮蔬菜、云霄枇杷、詔安青梅、東山水產品、華安鐵觀音、南靖麻竹筍和金線蓮等縣域特色農業“名片”,特別是一縣一特色水果,即平和蜜柚、南靖香蕉、云霄枇杷、詔安青梅、長泰蘆柑、龍海浮宮楊梅、華安“報春柑”等。全市擁有中國名牌產品和名牌農產品各1個、福建名牌農產品(含加工品)156個、地理標志商標(產品)142件;全市共有23件涉農商標獲得馳名商標保護,主要有平和琯溪蜜柚、平和白芽奇蘭、華安鐵觀音、南靖蘭花、漳州水仙花、詔安紅星青梅、云霄枇杷、云霄竹塔泥蚶等8件地理標志商標;民光牌琯溪蜜柚獲評中國名牌農產品;平和琯溪蜜柚、平和白芽奇蘭茶獲評福建省十大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漳州石斑魚、白對蝦等入圍“福建省十大漁業品牌”。產業區域特色的形成,以及品牌農業建設,提升了漳州農產品的美譽度。

“綠色漳州美如畫”,漳州市加快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農業綠色發展試點先行區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緊緊圍繞打造高效外向型農業綠色發展定位,不斷總結提升,走出一條讓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盡享珍饈美饌——食品名城

“尖上漳州,帶你盡享珍饈美饌!”在漳州,可以品嘗到各種美食、小吃,鹵面、五香、豆花粉絲、海蠣煎、肉粽等,盡可挑動大家的味蕾,更值得一提的是還有各種美味零食與食品罐頭。

漳州農產品優質多樣,特色鮮明,“一縣一品”格局凸顯,水果、水產、蔬菜人均擁有量居全國設區市前列,除了出售鮮果外,如何進行深加工,提高這些農副產品的附加值呢?漳州人一直在這方面努力和探索,終于認準了食品工業的目標。

海新集團、丹夫集團、紫山集團等是漳州較早涉足食品行業的企業,也是品質和品牌發展的榜樣。早在改革開放之初,龍海人敢為天下先,抓住發展機遇,開始涉足食品產業,以海新集團為代表的一批食品企業異軍突起。從農產品粗加工到健康食品深加工,從普通餅干面包到高端休閑食品,從家庭作坊到全球買賣,一批優秀知名食品企業在龍海成長壯大。

經過多年的發展,龍海區食品產業格局凸顯,龍海區是全國唯一榮獲“中國休閑食品名城”稱號的縣區,全區食品企業超過600家,規模以上食品企業135家,年產值近500億元,品種基本覆蓋國家規定31大類、89小類食品,行業龍頭效應突出,產品遠銷國內外。

除龍海區外,全市各縣(區)的食品工業也同時蓬勃發展,現漳州已是南方首個“中國食品名城”,也是全國重要的農產品出口基地。食品工業總產值近1700億元,產業規模居全省首位。

“十三五”以來,漳州積極推動農業產業鏈延伸,以育龍頭、建基地、拓市場為抓手,著力發展食品加工業,推進農產品出口。把食品工業做成全市工業第一大產業,食品工業以果蔬、水產、食用菌、茶葉、竹筍、肉類、糧油加工行業為主。全市食品規模工業企業占全市規模工業企業數的26.8%;食品規模工業產值占全省食品工業的近三成。罐頭年產量超百萬噸,占全省80%、全國1/3以上,被授予“中國罐頭之都”。

近年來,漳州持續保持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引導出口龍頭企業建立了一大批蔬菜、水產品、蜜柚、養豬場等主要出口農產品備案基地,積極“走出去”參加“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農產品展示展銷活動,促進了農業對外開放和全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建設。2022年5月,漳州市出臺《支持食品加工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八條措施》,圍繞鼓勵企業做大規模、數智化改造、創新平臺建設、企業技改提升、市場拓展、自主創新、品牌質量提升、開展交流合作等8個方面提出具體措施,支持漳州食品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

都市交融田園——生態之城

“借水開花自一奇,水沉為骨玉為肌。暗香已壓酴醾倒,只比寒梅無好枝?!笔潜彼沃膶W家、書法家黃庭堅《次韻中玉水仙花》其一中的詩句,贊賞水仙在嚴寒冬季,僅憑一碗清水,就可以亭亭玉立般開花,顯出水仙花的清雅高潔的品質。

漳州是水仙花的故鄉,水仙花也是漳州的市花,和荔枝和香蕉一樣,享有較高的知名度。目前漳州市已在荔枝、香蕉和水仙花的原產地劃定保護區域,并分別建成“水仙花?!薄跋憬逗!薄袄笾!鄙鷳B園。市民和游客可以近距離一睹她們的風采或品嘗香蕉荔枝的美味。

“香蕉?!蔽挥谡闹菔袇^西郊天寶鎮五里沙,這里也是近代著名作家林語堂的祖籍地,利用農民連片的香蕉園而建的一個農旅項目,以“語堂故里、十里蕉香”為主題,融合語堂文化、蕉園風光、玉尊朝圣、親水濱江四大元素的文旅、農旅融合生態公園。

“荔枝?!蔽挥谡闹菔袇^南郊的九湖鎮鳳凰山上,公園內有近3萬株荔枝,涉及10多個品種,有烏葉、蘭竹、桂味、妃子笑、糯米糍、綠荷包等,樹齡多為50年以上,有的已達百年,堪稱荔枝大觀園。

“水仙花?!蔽挥谡闹菔袇^西環城路水仙花廣場西側、圓山腳下,以水仙花文化為主題。在傳統水仙花栽培的基礎上,著力提升漳州水仙花的品質,并逐步引進世界各種類型的水仙花,建成現代農業和旅游相結合的水仙花觀光園。

“五湖四?!笔墙陙碚闹蒇`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打通“兩山”的轉換通道,在市區核心地帶打造的城市生態景區,“五湖”即碧湖、西湖、西院湖、九十九灣湖、南湖。

“香蕉?!薄袄笾!薄八苫ê!爆F已是漳州“五湖四?!表椖恐械娜?。另一?!八募净ê!崩迷瓥|立交橋邊和人民廣場兩個地塊建設而來,一年四季種植多品種花卉,確保四季都有色彩斑斕的鮮花在盛開。

而“五湖”中的西湖位于市區西部,煙霞上坂、山地花園、疊水灣、日昇廣場、月波青堤、生態之心、雨水花園、康山瀲滟、福船山景觀區、童趣樂園、松柏山景觀區、林祠巡安、合寶樓等景觀區域精彩紛呈;西院湖位于三湘江河道中游,通過合理利用地勢低洼的特點,整合水利、生態、休閑三大功能,打造成集城市調蓄澇水、生態保護和休閑健身功能于一體的滯澇區公園;碧湖位于龍文區,是一個集運動、娛樂、文化、生態、休閑、公共、藝術為一體的湖濱公園;南湖以水域為紐帶,連接千年古剎南山寺、蜈蚣山麓,延續漳州千年文脈,是一個山、湖、江、寺等景觀交融的生態景區;九十九灣湖是利用漳州市區內河“九十九灣”而興建的,其間串聯湘橋湖、上美湖等,被形象地稱為“串串湖”。

五湖四海美不勝收,共同構建一座“城中有湖,城中有花,城中有林”的“一城花海半城湖”的富美新漳州。目前,漳州市正推動主城區生態水系優化提升,啟動“山水連城”步道和風雨廊項目建設,新建改造一批口袋公園、郊野公園、立體綠化,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走在九龍江畔、漳州市區,鳥語花香,滿眼生機,亭臺樓榭,移步換景;而在龍江大地廣袤的農村里,經過幾年的美麗鄉村建設及鄉村振興后,許多農村舊貌換新顏,農村變公園,一幅環境美、產業興、道路通的美麗鄉村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猜你喜歡
水仙花漳州市蜜柚
首創“巧婦貸”漳州市婦聯扎實推進“巾幗脫貧行動”
漳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印 璽
水仙花
養水仙花
紅肉蜜柚在合川引種的表現及栽培技術
淺談如何提高新栽蜜柚幼樹成活率
福建·平和蜜柚罐頭出口態勢良好
漳州市早秈優質稻新品種比較試驗初報
福建·龍巖蜜柚產銷兩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