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工科專業課程思政實施方法

2023-04-15 09:53李利娟劉海姚特殊
教育教學論壇 2023年7期
關鍵詞:教學體系課程思政

李利娟 劉?!∫μ厥?/p>

[摘 要] 用好課堂教學主渠道,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針對理工科專業課程較少蘊含意識形態的屬性及其給課程思政實施帶來的挑戰,首先構建“L1+M2+E3+AX”的“引領—示范—核心—覆蓋”的層次化專業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其次提出七種理工科專業課程思政實施方法,并以電類專業重要的專業基礎課“模擬電子技術”為例,探討所提出的理工科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法的可行性,為我國理工科專業全方位人才培養和高?!按笏颊惫ぷ黧w系提供參考。

[關鍵詞] 教學體系;課程思政;理工科專業課程

[基金項目] 2019年度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引入工程認證理念的工科專業課程思政研究——以自動化專業為例”(湘教通〔2019〕291號)

[作者簡介] 李利娟(1980—),女,湖南湘潭人,博士,湘潭大學自動化與電子信息學院教授,主要從事智能電網研究;劉 海(1998—),男,湖南邵陽人,湘潭大學自動化與電子信息學院2020級能源動力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非侵入式負荷分解;姚特殊(1997—),男,湖南婁底人,湘潭大學自動化與電子信息學院2020級電氣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電力系統。

[中圖分類號] G64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3)07-0153-04[收稿日期] 2022-04-27

引言

2020年6月,教育部頒布《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一招[1]。在高校學生的學習中,專業課程占所有課程的80%,學生用于專業課程的學習時間占總學習時間的80%,因此,專業課程教學是課程思政的主要依托[2]。根據教育教學規律和人才培養規律,考慮不同課程的學科專業特點、育人要求和課程設置情況,結合學科專業及各專業課程的特點,分類推進課程思政的建設和實施,構建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和課程思政方法,對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具有重要意義。

在智能制造和制造強國背景下,理工科專業與國民經濟各個方面的結合日益緊密,理工科學生未來從事的行業涉及社會發展的各方面,理工科專業課程的應用愈發廣泛,如在能源電力、自動控制、電子測量、計算技術、數據分析、通信、網絡、醫學儀器、航天航空等眾多重要領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探討理工科專業課程思政,對學生終身學習和后續工作與科研影響深遠,也對相關領域的意識形態產生了影響。

在電類專業的多課程協同的理工科課程思政體系中,“模擬電子技術”是自動化、建筑電氣、電氣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等專業的基礎必修課之一,是學生學習電子電路與電路控制必備的專業基礎課,對于大多數理工科專業課融入課程思政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因此,本文以“模擬電子技術”作為課程思政建設的樣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整個教學,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為祖國進一步發展和強盛而學習的使命感,實現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的有機融合,致力于培養出合格的電類專業人才。

一、多課程協同的理工科課程思政體系架構

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不僅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還要促進其他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全面覆蓋、類型豐富、層次遞進、相互支撐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強化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將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理念全面融入人才培養方案,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各環節,著力推進課程思政。

圍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可以構建層次化多專業課程協同的課程思政體系框架,圖1為“L1+M2+E3+AX”的“引領—示范—核心—覆蓋”的層次化專業課程思政教學體系,使各專業課程協同,系統化地達到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的目的。

在層次化課程思政教學體系中,“L1”是專業課程思政第一層次的課程,通過發揮好專業“第一課”(一般指專業導學課)的思政功能和引領作用來實現。通過專業導學課,使學生了解本專業的內涵特點,主要學科的基礎知識、知識架構和課程體系,專業與國家相關領域的發展,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以及領域與行業對本專業人才的知識要求、能力要求和素質要求,進而幫助本專業學生形成較系統的專業認識,激發學生對本專業的熱愛、學習興趣和時代使命感。

“M2”是指專業的思政示范層次。一個專業應當建成實施效果好的課程思政示范課程,這是專業課程思政第二層次的課程。各專業要根據學校的辦學定位、專業培養目標,將思政融入學生學習的課程中,如可以選擇培養工程道德和工程倫理的“工程概論與工程倫理”課程,或者選擇對后續專業主干課程影響大的專業基礎課程,這樣對學生情感培養和價值塑造的效果影響更為深遠。

“E3”是指課程思政核心課程層次,是層次化課程思政體系的第三層次。在總結示范化建設經驗的基礎上,精選若干門核心課的課程思政建設來推進本層次的課程思政,一般在專業主干課程中選擇。

AX是指課程思政的思政覆蓋面,最終各門課程均要融入思政元素,將知識傳授與鑄魂育人緊密結合,實現專業的課程思政全覆蓋,全面提升育人效果。

二、課程思政具體實施方法

在專業課程思政體系的構建下,各門課程圍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宗旨均要守好一段渠。為了守好這段渠,各門課程首先要解決的是課程思政“具體要做什么”的問題。工科專業課實施課程思政要在六個方面下功夫,包括: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養[3-4]。明確了“具體要做什么”后,擺在廣大專業課教師面前的問題是在課程設計和課堂教學中,應該怎樣來實施課程思政。

雖然課程不同、教學目標不同、所處的層次化課程思政教學體系的層次不同,各課程所體現的思政要求也會不同,相應的所要融入的思政內容與思政元素也會有所不同,但是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圍繞思政內容的教學設計是有章可循的。本章中,將以電類專業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模擬電子技術”課程中的《功率放大電路》這一章為例,給出具體課程思政的實施方法。

(一)內容蘊含法

內容蘊含法是指在教學中,設計包含家國情懷、愛國主義和民族特色的,音頻、視頻、圖片等資料,通過這些內容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如在《功率放大電路》一章中,功率放大電路有“低失真或不失真”的基本設計要求。為了讓學生形象地體會這一要求,在教學設計中,引入一段高保真音樂和失真音樂,先后播放給學生聽,學生聽完音樂后進行對比,教師互動提問和引導:“你希望聽到哪種效果的音樂?由此,你可以總結出功率放大電路應該有什么樣的要求呢?”學生思考并得出功率放大電路需要具有“低失真或不失真”的要求。在這一段音樂的選擇中,通過精選愛國歌曲,如“我和我的祖國”等,潤物無聲地融入思政。這樣,在教學環節中播放積極向上的音樂,在輕松氛圍中啟發式地教學,不僅提升了教學效果,而且使音樂內容潤物無聲地融入思政,達到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愛國情懷的育人目的。

(二)知識引申法

自古以來,有很多詩句名言用了托物言志和托物喻理的手法,這些已經成為描述與表達的表現手法,能有效地通過對客觀事物的描述來寄托和傳達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志向或道理。在課程思政的方法中,借用這一手法,得以提出知識引申法。知識引申法是指將專業知識與人文情懷相結合,通過對客觀事物進行闡述、剖析后,加以引申、類比和延拓,不僅使抽象的專業名詞、客觀規律和原理更為形象生動,讓學生更容易接受,還讓學生了解了其中的人文觀點,抒發出積極向上的情感和朝氣蓬勃的志向,從而影響和感染學生。

在“功率放大電路”課程中,互補功率對稱功率放大電路(推挽功率放大電路)的兩個三極管的互補對稱協同工作后,有效地解決了一個三極管構成的甲類功率放大電路的效率和失真之間的矛盾,從而引申出人與人之間要具有協同合作的精神。在課堂上對功率放大電路的特性進行總結時,闡述作為乙類功率放大電路的推挽功率放大電路中,兩管互補對稱,輪流導通,交替工作,完成放大。在一推一挽之間,兩個三極管協同合作,比甲類功率放大電路中的一根管子更有效地達成了設計目標。通過知識引申法,簡短的一個與知識點深度融合的句子,既強調了推挽功率放大電路兩管互補對稱交替協同工作的電路特點,又融入了協同合作團隊精神的育人目的。

(三)案例應用法

案例應用法是通過引入知識點相關的具體科研成果和應用案例,在實際應用案例的闡述中培養學生的科研精神和家國情懷,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科技應用案例和創新成果是國家綜合實力的象征,乃國之利器。案例應用法也是目前廣大教師進行課程思政應用較為廣泛的方法。

在“功率放大電路”課程中,首先引導學生思考:“設計好了電路,如何應用呢?”然后闡述為了更好地應用,在功放的前端加上電壓放大電路,再加上差分放大電路抑制零點漂移和噪聲信號,構成多級放大電路,制作成集成功放,即俗稱的芯片的一種。接著,通過闡述科學家研制的一款三級功率放大電路可以實現更遠距離的信號傳輸,將該電路應用在“嫦娥號”“蛟龍號”中,幫助實現“嫦娥升空”“蛟龍下水”的應用舉例,來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發展科技、富國強軍的使命感。

(四)詩歌勉勵法

詩歌勉勵法是通過引用詩歌或創作詩歌來引出課堂內容或進行課堂總結,在詩歌中不僅向學生強調事物的特點或性能,還借物抒情,引起學生的共鳴,起到勉勵學生的目的。

在功率放大電路應用案例的闡述后,緊跟功率放大電路在“嫦娥號”“蛟龍號”中的應用部分,通過詩歌勉勵法來對本課進行總結,功率放大電路幫助人們實現了“直上九天攬明月,敢下五洋探黑金”,由于功率放大電路一般用作直接驅動負載,因此詩歌第三句用“功率驅動大未來”強調了功率放大電路的“驅動”特點,最后一句用“負載原創譜華章”來抒發感情,提出希望,希望同學們勇于負重前行,為致力于包括集成功放在內的芯片的自主研發做出貢獻。因此,形成了“直上九天攬明月,敢下五洋探黑金。功率驅動大未來,負載原創譜華章”的勉勵詩歌,增加學生對自強不息精神的共鳴,鼓舞學生的研發探索精神。

(五)哲學應用法

哲學應用法是指應用哲學的某些思想和觀點來指導某項課程思政的實施。毛澤東同志在《矛盾論》中論述道:“客觀矛盾反映入主觀的思想,組成了概念的矛盾運動,推動了思想的發展,不斷地解決了人們的思想問題?!币虼?,在功率放大電路教學中,引入自然辯證法的矛盾論,結合啟發式教學,按照“提出問題—問題對策—分析電路,發現新問題”的流程,應用矛盾理論與啟發式教學相結合來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如在分析甲類功率放大電路時,首先提出問題:“電路的效率相當低,如何提高集電極放大電路的效率呢?”然后討論對策,要想提高效率就必須得降低直流電源的損耗,其中的直流電壓已經固定不能下降,只能降低集電極電流,也就是靜態工作點Q,因此把Q點沿著直流負載線往下移,一移到底,使集電極電流等于零,消除直流消耗。接下來繼續分析電路,發現新問題:靜態工作點下移后,電路輸出波形發生了嚴重的截止失真。最后總結矛盾:靜態工作點下移提高了效率,但是電路出現了新的問題,發生了嚴重的截止失真。該如何處理效率與失真之間的矛盾,引起新的探討。

(六)實踐培養法

實踐培養法是通過讓學生參與具體實踐,如課程作業、課程報告、分組討論、仿真實踐、課程實驗等教學形式,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科學精神和團隊協作精神,同時在這些實踐作業的調研過程中,讓學生明晰與該項實踐內容相關的技術在國內外發展現狀和趨勢,探索我國技術瓶頸問題,進而幫助學生認識到時代責任和使命,并激發學習興趣。

在功率放大電路課堂教學完成后,基于信息化教學平臺,如學習通等,布置分組作業,要求組長建組,組內成員協同合作來完成某一種集成功放數據手冊的查閱,并利用其設計實際電路,最后仿真驗證所設計的電路的可行性。該作業需要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完成,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同時,在進行集成功放數據手冊查閱的過程中,學生了解到我國芯片生產和制造技術的現狀,發現其中的主要瓶頸問題,進而激發學生的時代使命感。

(七)文化熏陶法

《周易·賁》中寫道:“《彖》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薄耙晕幕恕笔墙逃囊环N表現形式。文化熏陶法是在課堂闡述中,運用中國古代詩詞、典故、歇后語、名言名句等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并結合排比句式、擬人手法、比喻手法等,使課堂語言生動優美,培養了學生的人文素質,營造了文化氣息濃郁的課堂氛圍,構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以潛移默化的文化形式,達到了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文化熏陶法也可與詩歌勉勵法、知識引申法、哲學應用法等有機結合起來靈活使用,進而達到思政育人的目的。

本文提出層次化專業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和七種理工科專業課程思政的具體實施方法,以具體課程為例,提出多情景設計、多案例分析的課程思政方法,以潛移默化的形式,潤物無聲地融入思政,促進大學生知識培養、工程能力、人文素養和愛國情懷的一體化發展。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將為理工科專業課程教師實施課程思政提供有效的參考,也有助于教師創新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教高〔2020〕3號[A/OL].(2020-06-01)[2022-03-14].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教育部就《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答問[EB/OL].(2020-06-05)[2022-03-14].https://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id=2290275481555523799&item_id=2290275481555523799.

[3]孫秋野,黃雨佳,高嘉文.工科專業課課程思政建設方案:以《電力系統分析》課程為例[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21,41(2):475-486.

[4]李利娟,周健,劉紅良,等.大數據時代信息化教學課程資源甄選方法[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9,41(1):107-111.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urriculum: Taking?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LI Li-juan, LIU Hai, YAO Te-shu

(School of Automation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Hunan 411105, China)

Abstract: It is a strategic measure of implementing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main channel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various majors, and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it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view of the curriculum attributes and the challenges to the implemen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first constructs the “L1+M2+E3+AX”, “leading-demonstration-core-coverage” , hierarchical and professional teaching system, and then proposes seven ideological implementation method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urses, and discuss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 for 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alent training and “big education” work system in universities.

Key words: teaching syste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iton in curricul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courses

猜你喜歡
教學體系課程思政
芭蕾基訓對中國古典舞教學體系形成的影響
基于CDIO模式的機械電子工程專業教學體系改革
虛實結合和科教融合的計算機實驗教學體系
數字媒體技術課程體系及實踐教學環節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