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2023-04-17 15:46蔡建軍
黨政干部論壇 2023年11期
關鍵詞:中華文明中華民族文明

蔡建軍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v觀人類社會,國家和民族的崛起,無不以文化創新和文明進步為先導。在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當下,思想文化碰撞激蕩、價值觀念多元多樣、世界局勢錯綜復雜。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越是關鍵時期,越需要思想引領、力量匯聚和文明支撐、精神激勵。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必須擔負的新的文化使命。

一、在堅定文化自信中把握“主基調”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我們黨在推動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也書寫著從“文化翻身”、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強的恢宏篇章,以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激活了中華民族歷經幾千年創造的偉大文明,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蓬勃生命力。

自信才能自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賦予了中國人無比強烈的文化自信。泱泱華夏,文化錦繡,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大氣磅礴,有“自信人生二百年”的沉雄豪邁,有“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氣”的赤誠,文化自信成為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最本質的文化基因,根植在中國人內心深處,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鑄就了中國人民的精神底色,也給予了我們高度的文化自信。

時代波瀾壯闊,“風景這邊獨好”。 1988 年 1月,75 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法國巴黎共同探討人類命運,發表聯合宣言,向全世界呼吁: 21 世紀人類要生存,就必須汲取 2500 年前孔子的智慧,必須重新認識東亞文明。這是歷史必然,也是時代使然。

時間的鏡頭朝前伸,歷史的景深往前推。100 多年前,在北京,一位父親問:“這個世界會好嗎?”兒子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边@是梁漱溟與他父親之間的一段對話。再看今日之中國,中華文明閃耀著更加璀璨奪目的光,人類文明新形態展現出更加美好的前景。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有底氣自信的話,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充滿文化自信的民族,能立得住、站得穩、行得遠。腳踏中華大地,傳承中華文明,吸吮著五千多年中華民族漫長奮斗積累的文化養分,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唯有堅定文化自信,才能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才能把握時代風云大勢,篤定方向、行穩致遠,走好中國道路。

二、在秉持開放包容中叩響“最強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取向,決定了中國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諧格局,決定了中華文化對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開放胸懷?!睔v史越深邃,胸懷越廣闊。中華文明歷來以開放包容聞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不斷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1935 年,紅軍長征即將抵達陜北時,毛澤東登上岷山峰頂,豪氣萬千地寫下“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的動人詩句。如今,我國已經與 162 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文化合作,在世界各地建立了500 多所孔子學院,在對外交往與交流中將文化因子播撒到世界各地,也將世界文明融入到自己的文化中。

以文化人,更能凝聚心靈;以藝通心,更易溝通世界。無論是對內提升先進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還是對外增強中華文明的傳播力影響力,都離不開海納百川,融通中外、貫通古今。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研究中華文明,力求找到破解世界文明奧秘的“鑰匙”。文化能引進來,也能走出去。2023 年 3 月15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中,面向國際社會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議,為推動文明交流互鑒、促進人類文明發展進步提供中國方案。隨著中華文化不斷地“走出去”,中華文化影響力也在不斷提升。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文明的繁榮進步離不開開放包容的態度。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范圍內各種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我們要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必然要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和更加包容的胸懷,去學習和借鑒人類社會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只有深刻認識到文明是多彩的、平等的、包容的,才能不斷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實現不同文明的和諧共生,使人類文明更加姹紫嫣紅、欣欣向榮。

中華文明既是歷史的,也是當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越,我們一定能不斷鑄就中華文明新輝煌。

三、在堅持守正創新中唱響“大合唱”

堅持守正創新是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的“六個必須堅持”之一。對文化建設來說,堅持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堅持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

堅持守正創新,是遵循文化發展規律的必然選擇,也是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理論創新的根本要求。守正,守的是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兩個結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文化領導權和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創新,創的是新思路、新話語、新機制、新形式。只有堅持守正創新,才能守住方向、守住原則、守住立場、守住根脈,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變化,在激烈的國際文化競爭中贏得主動,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當前,隨著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宣傳思想文化領域斗爭的主陣地從線下轉為線上,變得更加隱蔽。只有因時而動、主動作為,才能確保黨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絕對領導,才能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必須牢牢把握“七個著力”重大要求,在實踐中進行文化創造,在歷史進步中實現文化進步。要自覺運用習近平文化思想指導新時代文化建設實踐,熟練掌握蘊含其中的領導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不斷提升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政治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要積極創新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話語體系、表達方式,使之與社會實踐、群眾感受同“緯度”、有“溫度”。

推進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高質量發展,應在積極回應時代新課題中堅持守正創新,自覺擔負起新時代文化使命。只有立足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實踐和當代實踐,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不斷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才能保持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更好地落實“兩個鞏固”根本任務、堅守“兩個結合”根本要求,在掌握文化領導權、建構文化主體性的基礎上,創新思路、話語、機制、形式,真正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辯證取舍、推陳出新,不斷標注文化建設和文明發展的新高度。新征程上,只有堅持守正創新,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在繼承中轉化、在學習中超越,才能不斷推動文化創新創造。這是對歷史文化最好的繼承,也是對人類文明最大的禮贊。

從歷史深處走來,向宏闊未來而去,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是中華民族的歷史新使命。只要我們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上下真功夫、實功夫,自覺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強大精神力量,就必定能創造出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

猜你喜歡
中華文明中華民族文明
4000年前的中華文明什么樣兒?
中華民族的獨立之路
請文明演繹
聚焦中華民族之瑰寶“非遺”
追尋“華胥氏”——中華文明的早期開墾者
漫說文明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證
把中華文明的底色鋪陳好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對不文明說“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