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式現代化:現代化共同特征與中國特色的統一

2023-04-18 03:42于金富
經濟發展研究 2023年1期
關鍵詞:中國式現代化特色

于金富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雹倭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1-22.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重要論述既明確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現代化一般規律與特殊形態的統一,是共性與個性的統一,更突出強調了中國式現代化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因此,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式現代化共同特征與中國特色的科學論述不僅體現了兩點論方法,而且體現了重點論的科學思維方法。我們應當全面、準確地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的科學論述,全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涵義,著重認識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努力實現現代化的共同特征與中國特色的有機結合與內在統一,從而奪取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全面勝利,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一、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涵義與現代化的共同特征

(一)中國式現代化是現代化共同特征與中國特色的統一

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構建人類文明新形態,必須全面、深刻與系統地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涵義與主要特征。為此,應當對“中國式現代化”進行科學的“定性”與準確的“定位”,在此基礎上對“中國式現代化”進行科學建構即“定型”。中國式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論述對我們全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論述的基本精神,中國式現代化既要遵循現代化一般規律、體現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也要從各國自己國情出發、創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現代化模式。因此,中國式現代化是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一、共性與個性的統一,是各國現代化共同特征與民族性特征的統一?;仡櫳鐣髁x現代化的歷史探索過程,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形成過程蘊含著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可能性與必然性、一般性與特殊性、世界性與民族性的歷史選擇(畢照卿,2022)。

要推進現代化進程,取得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全面勝利,就必須堅持兩點論,既要肯定與體現現代化一般規律與共同特征,也要堅持從具體國情出發,形成中國特色的現代化新模式,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無論是在思想認識上還是在實踐行動上,都必須具有系統化思維,全面認識與系統把握現代化的共同特征與民族特色,全面推進,系統發展,不可偏廢。為此,必須把現代化與西方化明確區分開來,克服“現代化就是西方化”與“搞現代化必須全面實行西方化”等錯誤認識,一方面努力融入人類現代化的共同大道,另一方面不能照搬西方式現代化模式、不能搞資本主義現代化。同時,必須克服把現代化與中國化分割開來、對立起來的錯誤做法,一方面利用人類現代文明的共同成果、體現現代化的共同特征,另一方面,堅持從中國基本國情出發,把現代化共同特征與中國實際結合起來,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形成鮮明的中國特色。

(二)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定位與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

中國式現代化首先是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首先應當遵循現代化的一般規律,體現現代化的共同特征。從一般性的角度看,中國式現代化屬于全球化時代的人類現代文明的歷史范疇?!爸袊浆F代化”與“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科學范疇,是我們黨是在人類社會普遍進入現代化進程的歷史條件下提出來的。因此,我們應當依據現代化這一時代特征對“中國式現代化”與“人類文明新形態”進行定性分析,科學理解與準確把握其基本性質。從本質上說,“中國式現代化”與“人類文明新形態”首先是一個歷史性、時代性與一般性的范疇。它表明“中國式現代化”與“人類文明新形態”既不是昨天的、古代的文明,也不是明天的、未來的文明,而是今天的、現代的文明;“中國式現代化”與“人類文明新形態”既不是某一個地區、某一個國家的現代化,更不是西方國家專有的現代化,而是當今人類社會共有的現代化進程,走向現代化是普遍性的世界潮流。同樣地,“中國式現代化”與“人類文明新形態”既不是古代文明與近代文明的新形態,也不是后現代的文明形態,而是當今全球化時代人類文明的新形態?!爸袊浆F代化”與“人類文明新形態”,就是現代化的新模式,人類現代文明的新形態。

盡管現代化從來沒有統一的模式和固定的標準,但現代化發展仍然具有一般規律,各國現代化仍有一些共同特征。從思想理念方面來看,現代化的基本內核與共同特征是現代性?,F代性是現代社會區別于傳統社會或者前現代社會的本質屬性?,F代性的主要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人文主義價值觀,二是科學主義世界觀。人文主義價值觀的主要內容在于以人文理念為基礎,以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為內容的人類共同價值。具體說來,共同價值包括人文理念、自由理念、平等理念、民主思想、法治精神、權利觀念、協商觀念與守信觀念等現代思想理念?,F代性的另一內容就是科學主義世界觀,即尊重理性,崇尚科學,倡導理性精神、科學精神。作為反映自然、社會、思維等的客觀規律的知識體系,科學的對象是各種客觀現象,科學研究的目的是探索真理,科學真理的內容是對客觀事物本質與規律的正確認識;科學的表現形式是系統化、具有邏輯聯系的知識結構與理論體系,其表現方式是語言,包括文字語言與數學語言??茖W主義是一種以科學為唯一的知識、以科學方法為獲取知識的正確方法、以科學研究為探索真理的唯一途徑的主張??茖W主義堅持運用科學方法與科學理論來解釋每一客觀事物,主張用自然科學方法解釋社會歷史,并試圖以現代科學技術改造人和社會??傮w來說,現代性的兩大基本內容就是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這就要求我們在現代化建設中應當堅持與秉承人文主義與科學主義的現代精神,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尊重科學,用科學理論指導實踐。

從現實方面來看,現代化的物質載體及其共同特征是現代化的制度構架與制度形態?,F代化社會制度的基本構架與制度形態是以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為基本內核的現代制度體系:包括歸屬清晰、保護嚴格的現代產權制度,權責明確、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企業自主經營、公平競爭,消費者自由選擇、自主消費,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國家調控與有序運行的現代市場制度,公平正義的現代分配制度,民主法治的現代政治制度,依法行政、規范高效的行政管理制度,基層自治、多元共治的現代社會管理制度。發達國家在推進現代化方面有一些成功經驗,比如要推進工業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這對我國有借鑒意義(王峰,2022)。

(三)中國式現代化應當體現現代化的共同特征

作為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應當而且必須遵循現代化的一般規律、體現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我們之所以要體現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是因為這些共同特征是人類現代化的共同成果,它們體現了現代化的基本屬性與一般規律。文明形態視域下對中國式現代化的解讀必須要堅持大歷史觀,不僅要樹立起文化自覺,還要充分挖掘其普遍意義,進而準確地把握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現代化轉型以及解決當今人類共同問題的重要作用。中國的現代化有著明顯的獨特性,同時與其他現代化道路之間也存在著共性(楊二美,2022)??隙ㄅc體現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既是一個國家實現現代化的基本要求與主要標志,也是一個國家實現現代化社會轉型的必由途徑與根本保障。人類現代化的這些共同特征不是資本主義的專利品,而是人類現代文明的共同成果,肯定與體現這些共同特征的目的是實現現代化,而不是實行資本主義化。任何一個國家與民族,無論其歷史傳統、具體國情如何不同,最終都要走向現代化,因而都必須遵循現代化的一般規律、體現現代化的共同特征。因此,各國現代化建設都要接受現代化的共同價值體系,都要構建現代化的共同制度體系。

作為現代化的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無疑要遵循現代化一般規律,體現現代化的共同特征。在思想文化層面,中國式現代化應當從“新文化”運動所倡導、中國共產黨人所弘揚的民主思想與科學精神中汲取養分,堅持人文主義與科學主義價值理念,把人文主義與科學主義理念貫徹到思想文化與倫理道德中來,作為中國式現代化思想文化的“底色”。從現代化的物質層面來看,中國式現代化應當肯定并致力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現代產權與分配制度、現代市場制度、現代民主政治、法律制度與現代行政管理制度等現代制度體系。對此,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十六屆三中全會與十八屆三中全會已做出了科學論述與戰略部署,黨的二十大報告也予以強調和肯定。因此,我們應當明確認識與高度重視上述有關現代化的經濟與政治的制度安排,以此作為構建中國式現代化制度體系的基本遵循。

二、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

(一)中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

根據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建設中國式現代化不僅要具有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要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中國所特有的基本國情所決定的。中國特殊的歷史傳統與社會現實從根本上和總體上決定了中國式現代化應當而且必須是基于自己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既是對人類現代化道路的創新,也是對傳統現代化模式的超越。因此,準確把握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中國特色與世界意義,關鍵在于闡釋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與其他現代化模式相比所體現的創新性與超越性(楊二美,2022)。

從歷史傳統來看,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不僅是在新時代十年的開拓創新、改革開放40 多年現代化建設歷程、新中國70 多年社會主義建設歷程、中國共產黨致力于民族復興的百年奮斗歷程中形成的,而且是在世界社會主義500 年發展歷程、中華民族5000 年文明發展歷史的深厚基礎上形成的。中國特殊的歷史環境、特殊的歷史傳承、特殊的歷史資源與特殊的歷史發展道路都決定了中國必然具有不同于其他許多國家的現代化道路,必然具有自己特殊的現代化模式。對于“中國式現代化”這個問題,應該把它放到黨的百年奮斗完整的歷史過程中去理解。具體來說,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通過革命建立新型國家,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開啟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現實進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使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大踏步向前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發展使中國式現代化的實現具備更加牢固的制度基礎、雄厚的物質基礎和更加主動的精神力量。從革命到建設到改革開放再到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史是梯次遞進的過程,每一個階段對于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都具有重要意義(邱海平,2021)。特別是通過改革開放40 多年與新時代十年的開拓創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深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已經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人類現代化事業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為解決人類面臨的現代化建設的共同問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與中國力量,為人類進步發展與現代化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從現實特征來看,中國的現代化是在中國這樣一個擁有14 億多人口的大國進行的,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發達國家用了近300 年,讓10 億左右人口進入了現代化。在我們這樣人口規模巨大的發展中國家進行現代化建設事業,在人類發展史上沒有先例,其影響將是世界性的,其難度也是史無前例的,其實現途徑也必然是具有特殊性的。同時,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是在社會主義制度下進行的。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國目前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要發展與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因此,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必然具有不同于發達國家的特殊的社會性質與主要特征。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方向、走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體現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社會主義制度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制度前提,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在理論基礎、根本任務、領導力量、制度保障等方面展現著社會主義性質。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的歷史階段,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建構了與資本主義現代化道路“以資本為中心”“物質膨脹”與“對外擴張掠奪”形成鮮明對比的“以人民為中心”“全面協調”與“共謀合作共贏”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邏輯(畢照卿,2022)。

中國的基本國情是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這就要求在推進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緊緊把握基本國情,制定符合中國國情的發展戰略規劃,走符合中國自己國情、自己特點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應當從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出發,積極而為,量力而行,循序漸進。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總的戰略安排是分兩步走:從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總體來說,作為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傳統的發展中的東方大國,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應當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適應中國實際國情與發展要求;作為社會主義國家,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應當堅持社會主義方向、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特征,應當發展與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二)中國式現代化價值理念的中國特色

從精神層面來看,中國式現代化中的“中國特色”就是基于中國自身國情的現代化價值體系與制度體系創新發展的新形態,其主要表現包括兩個方面的中國特色與創新形式。

1.中國式現代化現代人文理念的中國特色

在中國式現代化中,不僅堅持以人為本的現代價值理念,而且進一步發展與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我們真誠呼吁,世界各國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①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63.。中國式現代化的人文價值理念不僅從總體上表現為堅持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而且集中表現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重大原則與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豐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陳勝云,2022)。具體說來,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理念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政治上人民為中心的民主觀。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充分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要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為此,要加強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堅持和完善我國政治制度體系,拓展民主渠道,豐富民主形式,支持和保證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

二是經濟上人民為中心的利益觀。經濟發展必須堅持利民為本,為民造福。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此,既要實現好、維護好與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也要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既要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又要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三是實踐上人民為中心的力量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充分發揮億萬人民的創造偉力。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樹牢群眾觀點,貫徹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齊東向等,2022)。

2.中國式現代化現代科學精神的中國特色

一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指導思想。中國式現代化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我們黨和國家在現代化建設中不僅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科學指南,而且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實踐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中國現代化事業為什么成功,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正確回答現代化建設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保證中國開辟了現代化建設新道路,創造了現代文明的新形態。

二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科學思維方法。在領導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在實踐基礎上不斷推進理論創新,主要是因為我們黨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努力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始終堅持自信自立,堅持守正創新,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系統觀念,堅持胸懷天下,不斷提出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與整體性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提供了科學的思想方法。

三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規律的科學認識。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十年以來,我們黨勇于進行理論探索和創新,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集中體現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而為加深對中國現代化建設規律的認識奠定了科學基礎,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提供了科學指導。

(三)中國式現代化物質技術基礎的中國特色

從現實層面來看,中國式現代化包括兩個方面的主要內容與特征:一是物質技術方面的內容與特征,一是社會制度方面的內容與特征。與此相適應,中國式現代化中的中國特色也表現為兩個方面:中國式現代化的技術性特色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制度性特色。從其物質技術基礎來看,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中國式現代化是信息化、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化并舉”的現代化。在現代化建設中,我們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信息化、工業化的帶動作用,堅持把信息產業擺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將高新技術滲透到各個產業中去。加快發展信息技術引領的先進制造業,推動實體經濟運用互聯網、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在新型業態、綠色低碳、現代供應鏈與共享經濟等方面實現新發展、形成新動能;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時代實現新型工業化的主要方略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

第二,中國式現代化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著力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

第三,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應當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要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加快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

(四)中國式現代化制度結構的中國特色

第一,中國式現代化的政治制度特色。其內容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現代化,應當堅持與完善黨的領導制度。一方面,我們要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完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機制。另一方面,完善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范體系,堅持制度治黨、依規治黨,健全黨統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制。其二,中國式現代化是實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現代化,應當發展與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應當全面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全面推進與努力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要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加強人民當家作主制度保障,拓展民主渠道,豐富民主形式,支持和保證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全面發展協商民主,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積極發展基層民主,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完善基層直接民主制度體系和工作體系。

第二,中國式現代化的經濟制度特色。一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二是堅持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完善分配制度,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堅持多勞多得,鼓勵勤勞致富,促進機會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范收入分配秩序,規范財富積累機制。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安全規范、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三是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第三,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制度特色。一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牢牢掌握黨對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推動形成良好網絡生態。二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三是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豐富人民精神世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

第四,中國式現代化的涉外制度特色。一是在對外開放方面,完善對外開放的制度保障。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更好惠及各國人民,致力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按照市場經濟和世貿組織規則的要求,加快內外貿一體化進程。形成穩定、透明的涉外經濟管理體制,創造公平和可預見的法制環境,確保各類企業在對外經濟貿易活動中的自主權和平等地位。依法管理涉外經濟活動,強化服務和監管職能,進一步提高貿易和投資的自由、便利程度。二是在對外關系方面,堅持和平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各國發展友好合作,深化拓展平等、開放、合作的全球伙伴關系,致力于擴大同各國利益的匯合點。三是在參與國際事務、全球治理方面,維護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堅持多邊主義,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三、構建共同特征與中國特色相結合的現代化新模式

(一)中國現代化建設不能照搬西方式的現代化模式

現代化起源與發展于西方,西方現代化一方面包含著現代化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具有其西方特質、形成西方模式。從價值體系來說,西方模式的特質是推崇極端個人主義與絕對自由主義的價值觀,以工具理性為基本特征的“科學主義”。從制度體系來說,西方模式的特質是以私人資本為主體的產權制度、管理制度與分配制度,以形式上平等、事實上不平等為主要特征的民主制度與法律制度。因此,盡管西方模式為代表的現代化相對于前現代社會具有其歷史進步性,極大地推動了市場經濟與工業化、民主化與法治化的發展,取得了現代化發展的許多重要成果,但同時也存在著許多嚴重問題,如生產資料與生產勞動等方面的異化現象、嚴重的社會對立與兩極分化,在政治和社會制度方面出現了金錢政治、黨派紛爭、民粹主義與社會撕裂等異化現象,在經濟發展方面出現了結構失衡、經濟危機與環境污染等異化現象。在全球化方面,出現了少數發達國家的經濟特權與國際剝削、個別超級大國的國際霸權主義等異化現象。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對內不能搞私有制,不能放任資本無序發展,不能搞完全自由放任,不能搞兩極分化;對外不能搞霸權主義,不能搞霸凌行徑,不能搞國際剝削。因此,雖然中國要走向與實現現代化,要遵循現代化一般規律、體現世界各國現代化共同特征,但絕不能照搬西方式的現代化模式,絕不能走資本主義道路、搞資本主義現代化。我們應當把現代化共同特征與中國國情結合起來,走自己的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構建中國特色的現代化模式。

(二)應當實現共同特征與中國特色的有機結合與內在統一

根據黨的二十大關于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基本精神,我們應當堅持體現現代化共同特征與具有中國特色的兩點論,既要遵循現代化的一般規律、體現現代化的共同特征,也要突出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二者不可偏廢,更不應當互相排斥、互相否定。由于中國特殊的基本國情,在現代化的共同特征與中國特色的關系上應當堅持重點論,應當更加重視中國特色、更加突出中國特色,而不應當將二者等量齊觀,更不應當犯顛覆性錯誤,防范借體現共同特征之名而淡化與忽視中國特色,從而照搬西方式現代化模式。從總體上說,應當堅持現代化共同特征與中國特色的結合論,應當將二者有機結合、內在統一起來,而不應當把二者分割開來、對立起來。

在今后現代化建設實踐中,我們既要堅持實現現代化的基本方向、體現現代化的共同特征,又要立足中國國情創造性地開辟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構建中國特色的現代化模式;既要吸收資本主義現代化的有益成果,又要堅持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既要學習利用世界各國現代化建設的成功經驗,又要繼承中國歷史文化傳統的優秀成果;既要融入人類現代化的時代潮流,又要擯棄傳統現代化模式的弊端。為此,我們應當認識到: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容不是單一的和線性的,而是復合的和疊加的,其中不僅包括現代文明成果而且包括前現代文明的優秀成果;不僅包括現代化的肯定因素,而且包括其否定與發展的因素;不僅包括現代化的共同價值體系與制度體系,而且包括中國特色的現代價值理念與制度結構。因此,中國式現代化不僅包括人類現代化的共同特征,也包括中國現代化道路的個性特征,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

(三)構建一般性與特殊性相結合的現代化新模式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類現代化的發展與創新形式,它具有歷史的進步性與時代的先進性。中國式現代化的出場,是人類現代化發展的重大成果與重要成就。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與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不僅堅持現代化共同特征與中國特色相結合的基本原則,而且積極探索共同特征與中國特色內在統一的現代化新模式,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這一現代化的新模式。具體說來,從價值觀方面來說,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理念是人類共同價值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民為中心理念“三位一體”的價值體系。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堅持“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為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基本價值與發展理念。在制度結構方面,中國式現代化確立了現代制度架構的新形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體系。中國式現代化的制度結構是現代制度體系的共同特征與中國特色相統一的現代制度模式。具體來說,中國式現代化的政治制度是黨的領導、人民民主與法治國家相結合的“三位一體”的政治制度體系,即以黨的領導制度為核心,發展民主政治與依法治國的政治制度。中國式現代化的經濟制度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為基礎的現代產權制度與現代企業制度,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為基礎的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分配制度,以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主要內容的“三位一體”的經濟制度體系。從總體上說,中國式現代化統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建設以新型工業化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主要內容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以黨的領導、人民民主與法治國家為主要內容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要內容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以和諧社會、實現公平正義為主要特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文明,建設以綠色發展、美麗中國為主要內容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最終目標是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在此基礎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猜你喜歡
中國式現代化特色
邊疆治理現代化
中國式民主
特色種植促增收
中醫的特色
不要讓中國式焦慮,廢掉了你的孩子
完美的特色黨建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現代化詮釋
中國式失敗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國內某1 700 mm熱軋廠現代化改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