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學校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互動機制的構建

2023-04-19 18:36古麗吉克熱木?阿布力孜
中學生學習報·教研周報 2023年5期
關鍵詞:中職學校構建德育

古麗吉克熱木?阿布力孜

摘 要:在中職學校,德育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受到更多人關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嶄新的心理學、科學理論,進而在德育教育上對學生的思維、情感和性格方面開展教育改革,并以科學理論、哲學思想為依據,在學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質上,促進教育“育人方針”的完整性,以此全面塑造學生階段性的人格,完善學生的道德品行。德育教育作為側重于學生思想品德的課程部分,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成為注重培養學生情感思維的關鍵,并將學生心理價值觀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有效地正確認識自己,促進學生在成長階段,選擇適宜的方法,調節自己的心理情緒。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如何完善學生健康人格,對學生的成長尤為關鍵。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心理健康建設為了使學生走向成熟,而思想教育與學生心理相輔相成,具有一定的關聯性,極大的達到培養學生品格、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中職學校;德育;心理健康教;構建

引言

學生處在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青春發育期,身心非常容易受到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大量的數據研究報告顯示,近幾年,我國學生中存在心理疾病的人數占有百分之十左右,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具有不同的反映。學生在步入中學階段后,因為學習與生活在很多方面都與小學時存在差異性。陌生的人際關系以及學習生活環境,加之沉重的學習壓力都會使他們形成消極的心理反應。德育是輔助學生形成科學積極的三觀以及個人行為規范的主要方法,也是中職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內容。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運用到教育學與心理學的知識,結合專業的理論內容對學生實施心理輔導的方法,可以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幫助他們長時間保持樂觀積極的情緒?;诖?,中職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是非常值得當前教學界關注的研究課題。

1中職學校構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互動機制的必要性

中職學校承擔著向社會及企業輸送高技能、高素質、人格健全的技能型人才的重擔,為了滿足社會對中職學校提出的人才培養要求,就需要中職學校構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互動機制,促進兩種教育協同發展,在互動教育過程中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和正確的價值觀念等,這樣才能使其職業道德素養得到快速提升,從而滿足新時代的人才需求。從中職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態來看,也需要構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互動機制,因為中職學生正處于心理發展的轉折階段,他們的心理并不成熟,易受到來自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如自身的想法、社會的就業壓力,尤其是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社會就業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中職學生面臨的就業壓力也日益增加,這種高壓的就業環境易導致不少學生出現焦慮、緊張等不良心理問題,再加上還有不少中職學生會認為自身的學歷較低,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毫無優勢,這種想法更會加劇其不良心理,若學生的這種不良心理狀態未得到及時有效的疏解,不僅會引發其出現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還會影響其意識觀念的樹立以及人際交往的實現,甚至會導致其因不滿自身或社會而出現一些不當的行為,從而與德育的目標相悖,對此,就需要中職學校將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教學,并構建推動兩者協同教育的互動機制。

2構建中職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互動機制的途徑

2.1構建目標互動機制

從外部環境可以看出,學生的專業發展需要重要的保護機制,便于學生構建出完整的健全人格,進而強化中職學生的心理素質,在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上,建設出可提升知識能力的教學過程,并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使知識內容更加規范、高尚,以達到在學習過程中規范主體意識、個性才能,而心理健康教育所含的專業知識內容,需符合學生的健康人格?;诖?,在應用的過程中要實現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動機制,使得中職院校上的教育目標,更具情懷價值。心理健康發展的價值上,需要學生進行系統分析,從而使得人格教育價值符合現實發展,讓學生的道德情操、基礎認知、行為標準協同發展,通過這樣的方式,協調學生的心理結構,以此為學生建立起完善的個性特征,并以學生個體為入手點,使學生的自我意識、動機能力得到專業性的提升,創新出符合學生的培養模式,進而在學生的專業掌握能力上調節出堅實的思維方式。另外,以不同的教學和實習資源,緩解學生之間的差異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強化教育資源配置,促進德育教學與心理教育之間的切入點,更加全面、系統。

2.2改善環境,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向上

環境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中職生的學習發展,心理健康教師需要改善德育環境,充分利用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優勢正面影響學生的學習生活,引導其積極向上,使其能夠秉持樂觀的態度,保持開朗的心情,努力在學習方面有所收獲。心理健康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充分利用校內的教育資源改善德育環境,通過充實宣傳欄或開展講座等形式營造良好的德育環境,促進學生獲取積極向上的力量。

2.3構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價值導向互動機制

從辯證關系來看,德育可對心理健康教育產生導向作用,這是因為要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有的放矢,不偏離方向,就必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馬克思主義人生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利用正確、合理的價值導向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格理念,從而才能實現其心理健康發展。反過來,德育的順利實施離不開心理健康教育的調節作用,也即要求中職學校要以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作為基礎有序開展德育活動,將心理健康相關知識點有針對性地、合理地納入德育中,以拓展和延伸德育內容,從而搭建起健全的德育體系。如教師可將一系列社會倫理問題引入德育中,引導學生根據社會倫理問題分析當前社會中的人際關系,探尋社會上的一些積極、正能量的價值理念,這將有助于學生將價值理念轉變為自身的道德素養。

結語

在發展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學互動機制時,應當構建出符合互動機制的價值導向,并充分挖掘出教育模式下的學習機制,加強和改進教育活動,以此滿足學生的滿足學生成長,再從學生的心理上,引導學生全面、系統的發展,對中職學生在工作和學習過程中,應對問題的處理能力更加完整,進而為學生就業打下堅實的心理建設,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

參考文獻

【1】陳海梅.論中職學校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互動機制的構建[J].才智,2020(10):196-197.

【2】李薔.中職學校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互動機制的構建探討[J].科學中國人,2022(33):153.

【3】陸歡歡.論中職學校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互動機制的構建[J].學苑教育,2021(22):23.

猜你喜歡
中職學校構建德育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工作淺談
環境生態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利用微信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實踐研究
構建游戲課堂加強體育快樂教學的探究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