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大興調查研究的價值意蘊

2023-04-19 04:25劉曉芳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研究

劉曉芳

(安徽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安徽 合肥 231603)

調查研究是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橋梁和紐帶,是獲得真知灼見的源頭活水。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和成事之道[1],調查研究與發言權和決策權息息相關。新時代大興調查研究具有豐富而深刻的價值意蘊。

1 大興調查研究的歷史價值

1.1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調查研究中開新路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廣泛開展調查研究,成效卓著,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新路,創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毛澤東同志是踐行調查研究的杰出代表,為找到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做出了重大貢獻。

毛澤東的調查研究實踐可追溯到湖南第一師范求學時期,那時的毛澤東已形成重視調查研究的思想,認為為社會盡力脫不開“中國”這個地盤,對中國地盤的了解不能不進行調查研究。他利用假期和同學一起以“游學”形式開展農村調查實踐,加深了對中國國情的認識,“他日后養成的調查研究作風,從這里已可看出些端倪”[2]。

大革命時期,毛澤東開始了真正意義的調查研究,如火如荼的農民革命運動引起了同地主豪紳有千絲萬縷聯系的國民黨右派和部分北伐軍官的恐慌,叫嚷農民運動“糟得很”,毛澤東對農民運動“糟”還是“好”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寫成了《中國佃農生活舉例》《中國農民中各階級的分析及其對于革命的態度》《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等一系列文章,深化了對農民在國民革命重要性的認識,為日后革命新路的開辟找到了主要依靠力量。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通過調查研究將部隊帶上井岡山,在井岡山地區和之后的中央蘇區進行了大量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完成了《興國調查》《尋烏調查》《長崗鄉調查》《才溪鄉調查》等,以及《中國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反對本本主義》等富有調查研究思想的著名篇章,做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戰略判斷,找到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將調查研究作為轉變黨工作作風的基礎性環節,毛澤東做出了關于實施調查研究的決定,開展了著名的延安整風運動,倡導通過調查研究力戒空疏,力戒膚淺,通過整頓學風、黨風和文風擔負起革命政黨的任務,并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共產黨人〉發刊詞》等重要著作中完整論述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標志著革命新路的完全確立。

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堅持和踐行調查研究,堅持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在毛澤東思想指導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建立了新中國。

1.2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在調查研究中破新局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在經濟上提高了生活水平。1956年前的7年,中國共產黨堅持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在工作中取得很大成績,但也發生了由左傾冒進引起的國民經濟嚴重困難。這個時期,中央層面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調查研究,第一次大規模調研在1956年前后,為解決高層領導之間就高計劃指標、農業合作化和工商業改造速度等問題的認識分歧,中央領導和派出的若干專題小組進行了深入調查研究,為反冒進提供了有力支持。第二次在1960年前后,為克服經濟困難,黨中央將1961年定為“實事求是年”和“調查研究年”,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以毛澤東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調查研究中踐行群眾路線,發揮表率作用,為扭轉當時困難局面和進行全面調整提供了有利支持。

1.3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在調查研究中展新篇

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共產黨重新回到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通過調查研究實現了偉大轉折。創辦經濟特區、開展農村經濟改革、打開國門搞建設等,無不是重視調查研究的結果,通過調查研究解決現實突出問題,撥正了中國巨輪行進的航向,社會主義重新煥發出生機活力。這個時期,以鄧小平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通過調查研究力促黨的工作作風轉變和工作方法改善,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良好風氣中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在回答“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中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江澤民和胡錦濤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與時俱進開展調查研究,深化了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認識,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開創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1.4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在調查研究中啟新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和文化創新,高度重視和積極踐行調查研究,在調查研究中開啟新征程,許多事關全局和長遠的重大戰略和重大決策,例如精準扶貧、鄉村振興、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都與調查研究密不可分。在具體實踐中,把調查研究擺在突出位置,對調查研究工作做出詳細要求和具體指導,推動調查研究向制度化、常態化和精細化發展,相繼出臺了推動調查研究系列文件,形成了習近平關于調查研究的系列重要論述,系列重要論述是新時代做好調查研究工作的理論依據和行動指南。

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調查研究工作,不僅體現在他成為黨和國家領導人之后,也體現在他在梁家河的知青經歷和在地方工作實踐中,在《習近平七年知青歲月》《習近平在正定》《習近平在廈門》《習近平在寧德》《習近平在福州》《習近平在福建》《習近平在浙江》《習近平在上?!返戎髦芯杏涊d。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發表《調研工作務求“深、實、細、準、效”》《調查研究就像“十月懷胎”》等文章,內容言簡意賅,道理深刻精辟,為全黨做好調查研究工作樹立了榜樣。

2 大興調查研究的時代價值

2.1 世情上,應對“三個能否”的必然選擇

“放眼世界,我們面對的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3],一百多年前,西方侵略者用堅船利炮把中國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世界和中國都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呈現利我和損我的矛盾統一,大變局中所出現的負面因素或現象,使我國發展面臨較大的外部壓力,增加了我國發展的風險和不確定性,表現在世界經濟全球化遭遇阻力,美國在稱霸世界的同時全面阻止中國的和平崛起,并把遏制中國發展上升為美國國家戰略。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統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共產黨能否經得起來自外部的遏制和打壓,能否清醒認識當前中國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能否精準把握國際發展態勢,需要依靠調查研究不斷拓展國際視野,并在此基礎上準確識變、科學應變和主動求變。

2.2 國情上,實現“兩個全面”的有力舉措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是實現“兩個全面”,即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5]。在充分肯定黨和國家事業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同時,必須清醒看到在前進道路上面臨一系列困難和問題,體現在高質量發展、產業鏈和供應鏈安全、重點領域改革、意識形態安全、城鄉區域發展、收入分配差距、民生等各領域各方面。面對不足、困難和問題,迫切需要通過調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找到破解問題務實管用之策。

2.3 黨情上,解決“六個如何始終”的現實需要

“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6],回顧百年奮斗歷程,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確保自身不斷發展壯大和事業不斷取得勝利,根本在于找到了跳出歷史周期律的“兩個答案”。中國共產黨作為世界第一大政黨,存在著長期執政路上必須解決好的“獨有難題”,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用“六個如何始終”[7]對“獨有難題”做出深刻總結。面對獨有難題,中國共產黨人需要通過調查研究不斷凈化主觀世界和提高改造客觀世界的能力,需要通過調查實踐不斷感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需要通過調查研究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并通過調查實踐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履職本領和強化責任擔當。

3 大興調查研究的實踐價值

3.1 全面占有資料,弄清“是什么”

對調查研究的重要性,黨和國家領導人有著形象的比喻和精辟的概括。毛澤東指出,調查就像 “十月懷胎”,解決問題就像 “一朝分娩”,調查就是解決問題[7],“共產黨領導機關的基本任務包括了解情況和掌握政策兩件大事,前一件事就是所謂認識世界,后一件事就是所謂改造世界。要做好這兩件事,都離不開調查研究”[8]。關于調查研究在決策中的作用,陳云同志曾主張,領導機關制定政策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時間要作調查研究,討論作決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時間就夠了[9],習近平總書記認為,調查研究要經歷了解真相與全貌獲得感性認識-把握本質與規律獲得理性認識-提出思路和對策形成決策-解決問題的過程,即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并指出調查研究就像 “十月懷胎”,決策就像“一朝分娩”[10]。由此可見,調查研究包含了“調查”和“研究”兩個方面,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并占有資料是做好決策的基礎。

3.2 堅持實事求是,解決“為什么”

實事求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即是去研究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7],調查研究堅持實事求是,這既是思想方法問題,也是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問題。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經驗證明,什么時候把調查研究做好了,什么時候黨和人民的事業就得到順利推進;什么時候忽視了調查研究,什么時候就會犯錯誤。堅持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就要做到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要通過調查研究不斷提升個人思想水平、工作水平和領導水平。

3.3 踐行群眾路線,牢記“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

黨的群眾路線是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是中國共產黨的力量源泉,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中國共產黨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保證。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經驗表明,貫徹群眾路線,黨的事業就會勝利和成功,違背群眾路線的基本原則,黨的事業則會遭受挫折甚至失敗。在調查研究中踐行群眾路線,放下架子擺正“我是誰”;在了解民情探查民意中摸清問題的來龍去脈,牢記“為了誰”;在集合群眾實踐智慧中找到破解問題的“良方”,明白“依靠誰”。

3.4 強化問題意識,錨準“干什么”

“調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決問題”[12]。調查研究作為帶有人的主觀目的和能動作用的實踐活動,首先要突出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明晰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做到胸中有數、有的放矢,然后通過調查研究,了解事實、掌握真相,制定正確的政策措施,最后把政策措施落實落細,以實效評判調查研究的好壞。

3.5 運用多種方法,把握“怎么干”

做好調查研究要做到點面結合、上下結合和內外結合,要遵循調查研究的特點和規律,善于綜合運用多種調研方法,例如問卷法、訪談法、實地研究法、抽樣調查法、文獻分析法等,信息社會尤其要注重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同時綜合運用系統思維、辯證思維、戰略思維和理論思維等科學思維方法,提高調查研究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4 結束語

調查研究是中國共產黨人的重要“傳家寶”。要深化對世情黨情國情的認識,在深入群眾中拓展調查研究的深度、廣度和力度,在解決問題中提高站位、服務大局、增強本領和錘煉作風,為實現既定奮斗目標提供科學有效的政策依據和價值評判標準。

猜你喜歡
中國共產黨研究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