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數民族體育進中小學的實然困境與紓解路徑

2023-04-19 07:38丁先瓊
玉溪師范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體育項目云南少數民族

李 昊,丁先瓊

(云南師范大學 體育學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少數民族體育進入中小學,既可進一步推進民族文化的傳承發展,增強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也可以促進民族團結,并使學校辦學形成特色.對于民族地區學校教育來說,該項工作實施多年來,無論是實踐與理論研究均有多方面的成果[1-9].因此,在已有基礎上,進一步深入研究,厘清少數民族體育進入中小學的實然困境與紓解路徑,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在新課程標準與雙減政策①雙減,在我國教育領域中指要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2021 年7 月24 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同年8 月,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印發專門通知,擬對各省“雙減”工作落實進度每半月通報一次.下,尤其是在近年來民族村寨旅游方興未艾的背景下,少數民族體育的保護與傳承、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需要在村寨經濟社會發展中日益凸顯出來,需要學校教育為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培養人才.

云南地處祖國西南邊疆,既是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也是少數民族大省,現有8 個民族自治州、29 個民族自治縣、150 個民族鄉.25 個世居少數民族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其中有15 個為全國獨有的世居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體育的保護與傳承、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無論是對云南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還是對云南體育教育發展及學生綜合素質提高來說,均至關重要.而學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學教育在其中的作用日益顯現.

1 云南少數民族育進中小學的成就與實然困境

自20 世紀80 年代中后期至90 年代的“文化搭臺,經濟唱戲”,進入21 世紀后非物質遺產文化保護傳承工作的扎實推進,此后的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特色村寨建設等,直至當下正在實施的鄉村振興戰略及其鄉村文化振興,由此經過30 多年的努力,對于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特別是其中鮮活存現的傳統體育保護、傳承與發展的意義,無論是政府相關部門、民間組織、學界,還是民族傳統體育的擁有者主人——村寨居民,都已經在意識乃至認識上有了普遍的共識.

正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云南民族地區的中小學基本引入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目前,許多民族聚居區的少數民族體育進入學校工作扎實推進.一些少數民族體育群眾基礎較好、項目特色鮮明的縣、鄉、村寨,既有政府的關心、支持和幫助,又有民間組織的推動,其所屬區域的中小學的校領導熱心,并在實際工作中積極倡導推動,于是少數民族體育不僅進入學校,而且進入教材、進入課堂.特別是把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的內容,既保護、傳承和弘揚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有利于培養學生多方面的文化素養,使學生自小鑄牢中華命運共同體意識,增強民族凝聚力,學校也因此豐富課程與課堂教學內容,從而形成辦學特色.例如云南民族中學開設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課,其初中部開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目前是開設的民族團結教育課程較多,課程融入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主要有:競技型項目——摔跤等,在云南有彝族、哈尼族、蒙古族等都有開展;游戲型項目——賴地等,在傈僳族盛行;健身型項目——傣拳、煙盒舞等,主要在彝族、傣族中流行.這些民族團結教育課程,既保護和傳承了少數民族體育文化,豐富了中學體育課體系,提高了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而且增進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促進了民族團結.該校的實踐證明了在云南省民族地區中學開設少數民族體育課切實可行,因為云南豐富的少數民族體育資源為開設體育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在云南中學開設少數民族體育課成本較低,易于實施[1].

與此同時,學校輔之于每周固定的課外活動,有學生興趣小組長期堅持.此外,校園文化周有專門活動,學校每年的運動會均設有比賽和表演項目.如果地方有相關比賽,或者文化節慶活動、旅游活動等,那么學校還可以組隊參與比賽或表演,獲得獎勵與榮譽,進而獲得政府相關部門或其他組織的關注與支持,良性循環.由此,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得到很好的保護傳承,學校因之形成辦學特色,少數民族體育進入學校能夠長期持續堅持.例如玉溪市紅塔區洛河民族中學,該校所處區域是一個以彝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鄉,為了保護傳承彝族文化,專門成立了一個彝族民間文化與技藝傳習館,其中包含一個彝族體育舞蹈傳習室,不僅每周有課程安排,而且有興趣愛好活動小組,使得第二課內容豐富多彩,目前已獲得區級、市級、省級、國家級等多個層次的表彰獎勵.

特別是在開發校本課程資源方面,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具有獨特的優勢.例如,臨滄市民族中學開發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健身操校本課程,尋甸縣民族中學開發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課程資源融入了民間流行的打陀螺、竹竿舞、搶花炮等項目,這些工作均做得有聲有色,很有特點.

但是,在取得成就的同時,云南少數民族體育進中小學的進程中仍然有其實然困境,這種困境主要表現在認知與實踐方面還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由于面臨的主客觀條件各不相同,各地少數民族體育進入中小學的情況也差異較大,因此其所處的實然困境也各有不同,表現在工作一般化.少數民族體育雖然引入學校,而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的力度不夠,至于進入教材、進入課堂往往流于表面.即使是融入體育課的效果,也不理想.相對來說,民族區域的小學好一些,特別是中心小學較好,初中一二年級次之,初三年級與高中就很一般,多是在學校年度運動會期間有所展示.從不同的學校來看,專門的民族中學較好,而其他中學一般.從開展的情況看,少數民族體育進入中小學的項目主要集中在一些群眾基礎好、娛樂性與健身性強、對器材、場地、服飾等要求不高、又簡便易學的項目方面,較為單一,受眾面較窄,例如經過改編的民族健身操等.

上述兩者比較,開展得好的較少,而一般化的占多數.因此,對于少數民族體育進入中小學問題,認知度高而普遍,實踐卻未盡人意,其認知與實踐存在較大差異.這就是目前少數民族體育進入中小學的實然困境.事實上,“云南省是我國少數民族體育文化資源大省,而學校體育是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和發展的一個重要載體”[2].所以,如何破解這種困境,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平臺和載體作用,推進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在學校的傳承和發展工作.這仍然是一個有待繼續研究的問題.

2 實然困境的原因分析

少數民族體育進入中小學面臨的困境有多個方面,但是筆者的調查訪談顯示,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現行的學生成績考核與評價管理制度導致社會、學校與家庭難于在實際工作中重視發展少數民族體育,這是少數民族體育進入中小學面臨困境的根本原因.一方面,隨著現在體育的不斷發展,現代體育活動的大眾參與度越來越高,人們也越來越重視自身身體素質的進一步提高.而且現代體育容易學習,開展以及組織競賽活動,同時現代體育又越來越凸顯出其商業價值.當然,最為重要的,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少數民族體育難于成為教育教學的重點,所以很多學校以及家長對于現代體育發展的重視程度遠遠大于少數民族體育,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學習與開展僅僅只能作為一種文化的堅守,或者作為一種興趣愛好活動,很難投入大量的精力與財力來開展.特別是近年來體育考試的壓力,例如云南省實行的體育中考制度,其項目都是以現代體育項目為考試內容,而考試成績被視為衡量學生能力的重要指標.筆者于2023 年5 月到云南幾個少數民族自治縣進行走訪調研,在與新平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白乙武交流中,他說:“在云南,不僅他所在縣的很多中學對于少數民族體育的開展工作延緩滯后,整個云南的中學都相比小學落后,小學在沒有升學壓力的情況下,開展許多非遺文化進校園,少數民族運動進校園等活動.”

其次,師資、資金、場所、器材等難于保障.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不同于現代體育項目,后者有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材、課程、學業完成、考核評價等一系列硬性要求,其師資、資金、場所、器材有可靠保障,而前者多是作為學生文化素養的提高、興趣愛好的培養等,在許多學校往往是在課外開展,所以很難提供所需的師資、資金、場所、器材等保障.對于少數民族體育進中小學,筆者在2023 年5月的走訪調查中,與玉溪市元江縣非遺中心主任倪銀權進行座談.他說:“元江縣的非遺資源很豐富,但是實際重視程度不一樣,其中多是因為資金不到位,所以少數民族體育進校園活動很難開展.”應該說,這是目前少數民族體育在學校體育發展中存在的比較明顯的問題.

再次,教育資源不平衡,傳承自驅力不足.一些偏遠的少數民族聚居的村寨學校,由于教育資源不平衡,維持正常教學運作已經難能可貴,要是再開展少數民族體育傳承活動,那就很困難,學生們多是等著快快長大,好外出務工,所以這些學校傳承的自驅力不足.

最后,少數民族體育進入中小學,目前的狀況仍然是各個地方中小學依靠自身發展、保護和傳承民族傳統體育的熱情和利用本地民族傳統體育資源搞好本校體育教學而進行的一種自發的、各自為政的,缺乏科學論證和統一設計安排的教學行為,因此經驗缺乏,能組織調動的人力及資源有限,導致其仍然有許多不足之處,且其可行性和持續發展的動力也略顯不足.

3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進中小學的紓解路徑

無論是對于民族文化的保護傳承,還是開發地方校本課程資源,凝練學校辦學特色,對于云南省這樣多民族聚居的區域來說,少數民族體育進入中小學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因此研究并找到其實然困境的紓解路徑顯得尤為重要.

第一,進一步加大少數民族體育進入中小學的工作力度.當下,貫徹雙減政策已成為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動教育改革的重要決策.在此背景下,學校應該從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強化教育教學行為.作為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重要場所,學校應積極主動地推動民族傳統體育進入學校,一方面豐富體育教學內容,減輕學生學習壓力,提升其身體素質;另一方面,應該研究,解決如何提高民族傳統體育教學質量的問題,使學校真正成為體育發展的搖籃,成為民族體育、民間體育與民俗體育傳承與保護的強有力的路徑選擇,進而成為民族體育文化的傳承基地,為民族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提供良好的教學場所[3].

第二,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相關內容與專業體育課程教學相融入.目前實施的2022 版的新課程標準,其中特別要求健康第一,同時落實“教會、勤練、常賽”.在這方面,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許多項目具有很強的健身性、娛樂性、群體性等功能,易學易練,對場地器材沒有太多要求,很適合融入到專業體育課程教學之中.學??梢詮漠數厣贁得褡弩w育項目中有針對性地進行選擇,使之與專業體育教學課程相互補充、相互融入,使學生了解和學習所在區域少數民族體育項目的歷史、文化、規則和技巧,或者講述少數民族運動員的成功故事.教學方法可以多樣化,如小組合作學習、角色扮演、實地考察等方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參與性和積極性,使學生健康成長.

第三,加強少數民族體育項目教師隊伍建設.一方面,政府可以制定針對少數民族體育項目教師的優惠政策,學校對一些有貢獻的相關教師可采取提供獎金、津貼或其他激勵措施,鼓勵更多人從事少數民族體育項目的教學工作.另一方面,學校尤其是民族區域中小學應該在課程建設、教學、課外活動有所作為,并且為少數民族體育項目教師提供專業培訓,提高其教學能力.同時,要積極創造條件,促進不同地區的少數民族體育項目教師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例如,建立網絡平臺或舉辦交流活動,讓教師們分享經驗、交流教學方法,并共同面對挑戰和解決問題.由此,為少數民族體育進入中小學提供師資保障.當然,為少數民族體育項目教師提供更多的職業發展機會,包括職業晉升、研究項目、合作交流等,從而吸引更多有才華和激情的人才從事該領域的工作,進一步增強隊伍的穩定性和專業性,讓少數民族體育的發展具有可持續性.

第四,強化現代科技在少數民族體育教學中的運用.運用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建立數字化的體育管理系統,實現教育教學資源和教師信息的全面管理和監控,這是現代教育發展的趨勢.少數民族體育進入中小學也一樣,所以,通過大數據分析、在線平臺和虛擬培訓,提供專業的少數民族體育教學和技術指導,特別是充分挖掘少數民族地區的優秀教練、運動員和文化傳承人等人才資源,能為更多的學生提供更為優質的教學,從而增強民族體育的認知度和影響力,使少數民族體育為更多的學生接受.

第五,加強相互間的交流,其一是加強本省校際間的交流與合作,通過交流學習和資源整合開展好各自學校的少數民族體育教學活動;其二是與少數民族體育進入中小學開展的好的省份教學溝通和交流,學習其好的發展經驗,促進本校的教學活動開展。

第六,加強頂層設計,通過政府主導,調動和整合本省或本縣教育、文化、民委及旅游部門的人力、物力、資源和經費對本省開展少數民族體育進入中小學進行統一的部署和協調,促進本省或本縣少數民族體育進入中小學教學活動的開展.

4 結 語

少數民族體育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流傳下來的瑰寶,是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民族發展的重要源動力,其競技精神與拼搏意識是民族發展中的重要文化積淀[4],在云南,無論是城市還是村寨都能見到少數民族體育項目,如果能進一步挖掘和開發,將少數民族體育結合新課標作為校本課程納入云南中小學,那么云南的體育課將會是豐富多彩,富有文化內涵的課,不僅能強健體魄,娛樂身心,對弘揚民族精神,促進民族意識的覺醒,增強民族自豪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新課程標準與雙減政策下,應該通過政策、資源、師資和信息技術的綜合利用,破解其實然困境,促進少數民族體育教育的全面發展.

猜你喜歡
體育項目云南少數民族
我校被評為“河北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基地
云南茶,1200年的發現
云南邀您來“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選擇
一圖讀懂云南兩新黨建
我認識的少數民族
初中體育項目練習中培養學生責任心的策略
少數民族治療感冒的蕨類植物(一)
少數民族治療感冒的蕨類植物(二)
體育項目的生態因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