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傷性關節炎的治療

2023-04-20 18:13樊政炎黃艷
健康之家 2023年4期
關鍵詞:創傷性軟骨關節炎

樊政炎 黃艷

創傷性關節炎多是由創傷引起的關節軟骨變性、破壞,以及在此基礎上出現的關節退變及繼發骨質增生,以關節疼痛、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疾病。治療上主要以緩解疼痛、改善關節功能、延緩疾病進展為主,病情嚴重時需采取手術治療。

創傷性關節炎的癥狀

早期創傷性關節炎臨床癥狀較輕,易忽視。當發展到一定程度后,會出現關節軟骨及軟骨下骨受損,關節磨損加重,受力不平衡,從而出現如關節疼痛、關節僵硬、關節腫脹積液等典型癥狀,甚至發生持續性的疼痛及關節功能障礙。

關節疼痛

關節發生壓痛、疼痛,是創傷性關節炎疾病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在發病早期、中期均會呈現出間斷性的隱痛,休息后會有所好轉,繼續活動則會加重;有部分患者還會出現夜間關節疼痛加重的情況。

關節僵硬

創傷性關節炎患者的關節僵硬,常位于膝關節和髖關節,早晨起床后程度更加明顯,輕微活動后可緩解。持續時間一般比較短,在幾分鐘到十幾分鐘不等。

關節腫脹

關節發生創傷后,會導致關節內出血、積液,引發關節腫脹。

創傷性關節炎的治療方法

治療創傷性關節炎的目的是緩解疼痛、延緩疾病進展,糾正關節畸形,改善或者恢復關節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這常常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損傷程度、臨床癥狀、年齡等因素制定階梯化、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物理治療、藥物治療以及手術治療,主要根據創傷性關節炎的嚴重程度來選擇。在疾病早期,為減輕關節疼痛,應盡量避免負重及劇烈運動;當出現明顯疼痛,休息不能緩解時,可口服藥物治療,還可進行局部的理療;如果出現明顯的關節畸形、交鎖、異響,則需要手術治療。

一般治療

包括健康教育、控制體重、減少活動量、行動輔助治療等,對癥狀較輕的患者有一定治療效果,也適用于各個程度創傷性關節炎的基礎治療。

物理治療

(1)理療。如采用超短波電療法、直流電離子導入法、紅外線療法等,以促進對炎癥的吸收,緩解疼痛,改善關節功能。其中,超短波電療法:即使用高頻電作用于人體,在組織內產生熱效應等,達到治療的目的;直流電離子導入法:即在藥物溶液中,一部分藥物在直流電的作用下解離成離子進入體內,達到治療效果;紅外線療法:主要是利用紅外線產生的熱光源,直接作用于患病關節,使得該部位溫度有所升高,從而加快新陳代謝,提高關節組織的再生能力和組織細胞的活力。

(2)按摩。采取按摩治療,能夠緩解肌肉痙攣,改善關節僵硬,緩解癥狀??赏ㄟ^輔助蘸藥膏對肌肉和肌腱進行按摩,從肢體的近端到遠端,從輕到重,直到患者感到輕微疼痛。另外,做患肢全方位的被動活動,可改善關節功能,促進血液循環。

(3)針灸。目的是減輕腫脹,緩解疼痛,促進受損關節軟骨的修復。臨床應用有兩種方法,分別是循經取穴和局部取穴,根據寒熱不足,辨證與辨病靈活結合。

藥物治療

(1)局部外用藥物治療。有活血止痛、祛風舒筋的效果,能有效緩解因創傷性關節引起的關節疼痛。一般可選擇非甾體抗炎藥的乳膠劑、水劑、貼劑和NSAIDs擦劑等局部外用藥,可緩解關節輕中度疼痛,且不良反應輕微;也可外敷于經絡循環部位的重要穴位,既能消腫化瘀,又能通絡止痛,療效持久。常用藥物有對乙酰氨基酚、氟比洛芬貼、萘普生等。

(2)全身鎮痛藥物治療。根據鎮痛藥物的給藥途徑,可分為口服藥物、針劑以及栓劑治療。非甾體消炎鎮痛藥物及軟骨保護劑,包括西樂葆、安康信、雙醋瑞因、氨基葡萄糖等,可緩解疼痛。部分藥物如維骨力、硫酸軟骨素可參與軟骨代謝,延緩軟骨退變。

(3)軟骨保護類藥物。包括軟骨素、透明質酸鈉、殼多糖等藥物,可潤滑關節軟骨,緩解關節疼痛。

(4)抗骨質疏松藥物?;颊咭蜿P節疼痛,活動量少,易發生骨質疏松,尤其是老年患者,骨質疏松發生率更高。因此,應積極進行抗骨質疏松治療,常規補充鈣劑、維生素D,以及抑制破骨細胞活性的藥物。

手術治療

(1)關節鏡下清理術。對于早期、中期的創傷性關節炎患者,往往合并關節軟骨不平整,滑膜增生,甚至在關節腔內存在一些游離體,半月板或韌帶損傷等,此時采取關節鏡下清理手術,治療效果較好。對于年齡較輕,合并軟缺損的患者,可進行關節鏡下軟骨移植術,臨床療效顯著。

(2)截骨術。能夠糾正力線,減少對創傷性關節炎患者關節軟骨的壓力,平衡關節面對患者體重帶來的負荷。對于年齡較輕且不適合關節置換的患者,截骨術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式。

(3)人工關節置換術。對于通過保守治療不能有效改善癥狀,且嚴重影響生活的重度患者,采取人工關節置換術的治療效果顯著;對于年輕患者,在行人工關節置換術后,仍需接受翻修手術。因此,在采取此種手術治療前,醫生需要告知患者相關情況以及手術風險。

(4)關節融合術。適用于單發性的下肢負重關節損傷情況。關節受到嚴重破壞,但又存在截骨手術或關節置換手術禁忌證的患者,更適合采取關節融合術進行治療。

(5)閉孔神經切除術。適用于髖關節疼痛,但關節面破壞較少者。因髖關節受閉孔神經、股神經和坐骨神經三重支配,而內收肌受閉孔神經和股神經的雙重支配,所以切除閉孔神經不會使髖關節完全失去神經的控制,內收肌也不致全部癱瘓,可能使關節疼痛有明顯改善。

綜上所述,創傷性關節炎作為一種常見的骨科疾病,以關節疼痛為主要表現,同時伴隨一定程度的運動功能障礙。臨床針對創傷性關節炎的治療方法,主要有物理治療、藥物治療以及手術治療等,應該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損傷程度、臨床癥狀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還需定期復查。在治療過程中,患者不僅需要配合治療,更要在生活中積極進行基礎治療,對疾病的恢復有一定幫助。

猜你喜歡
創傷性軟骨關節炎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關節炎的“養護手冊”
鞍區軟骨黏液纖維瘤1例
髓外硬膜內軟骨母細胞瘤1例
求醫更要求己的類風濕關節炎
17例創傷性十二指腸損傷的診治體會
X線、CT、MRI在痛風性關節炎診斷中的應用對比
原發肺軟骨瘤1例報告并文獻復習
創傷性骨化性肌炎中醫治療概述
認知行為療法治療創傷性腦損傷后抑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