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慮政府行為的眾創空間與新創企業價值鏈協同演化研究

2023-04-20 03:41趙觀兵曾峻
科技與管理 2023年2期
關鍵詞:新創眾創價值鏈

趙觀兵 曾峻

摘?要:價值鏈協同是提高新創企業存活率的關鍵,而政府在其中承擔著關鍵角色。文章基于價值鏈理論構建了以眾創空間、新創企業和政府為主體的演化博弈模型,并通過模擬仿真分析不同情形下三方的協同策略選擇,探究了政府行為對于眾創空間和新創企業行為策略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適當的政府規制投入、合理的投入分配系數可以促進眾創空間和新創企業協同,對創業創新系統產生正向影響。相較而言,新創企業更渴望政府進行規制。合理的懲罰力度可以在協同的過程中起到威懾作用,約束眾創空間和新創企業的不履職行為。

關?鍵?詞:眾創空間;新創企業;價值鏈協同;演化博弈

DOI:10.16315/j.stm.2023.02.003

中圖分類號:?F273

文獻標志碼:?A

Research?on?the?coevolution?of?the?value?chain?of?maker?spaces?and?startups?considering?government?behavior

ZHAO?Guanbing1,2,?ZENG?Jun1

(1.School?of?Management,?Jiangsu?University,?Zhenjiang?212013,China;

2.School?of?Intellectual?Property,?Jianysu?University,?Zhenjiang?212013,?China)

Abstract:Value?chain?synergy?is?key?to?improving?the?survival?rate?of?new?startups,and?governments?play?a?key?role?in?this.?Based?on?value?chain?theory,?this?paper?constructs?an?evolutionary?game?model?with?maker?spaces,startups?and?governments?as?the?main?body,?and?analyzes?the?collaborative?strategy?choices?of?the?three?parties?under?different?situations?through?simulation?and?simulation,?and?explores?the?impact?of?government?behavior?on?maker?spaces?and?startups?behavior?strategies.?The?results?show?that?appropriate?government?regulatory?investment?and?reasonable?input?allocation?coefficient?can?promote?the?collaboration?between?maker?spaces?and?startups,?and?have?a?positive?impact?on?the?entrepreneurial?innovation?system.?In?contrast,?startups?are?more?eager?for?government?regulation.?Reasonable?penalties?can?act?as?a?deterrent?in?the?process?of?synergy?and?restrain?the?nonperformance?of?maker?spaces?and?startups.

Keywords:maker?space;?startup;?value?chain?synergy;?evolutionary?Game

近年來,我國的創業氛圍日漸濃郁,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為國家戰略,新創企業的數量也大幅增加。根據戴爾聯合IDC發布的《2021年中國小企業數字初始化指數2.0白皮書》[1]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我國新創企業數量突破4?000萬家,同比增長13.0%,解決就業人數達4.2億人。新創企業的快速發展大大激活了我國的創新創業活力,拉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但由于新創企業在初創時普遍面臨“新生弱性”[2]和“小而弱性”[3],缺乏成熟企業擁有的經營經驗和成長資源,新創企業的平均生存年限僅為1.8年。因此,通過建立孵化組織,提供創業服務和資源,幫助新創企業成長成為共識。

國務院為此發布了《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其中強調“要加快構建眾創空間,發揮協同效應,有效集成創業服務資源,提供全鏈條增值服務”。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眾創空間的數量與日俱增,優秀的新創企業和創業項目也從中孵化出來,例如:美圖秀秀、餓了么、云洲智能無人船、中科微光紅外血管成像儀等,但也存在著入駐眾創空間后依然難以維持,最后宣布破產的項目,如摩拜單車。細究摩拜單車的倒閉原因,在于投放大量單車需要龐大的生產、運營等資本投入,當人們免費騎單車卻沒有產生使用粘性,摩拜單車的資金鏈出現了斷裂,只能選擇停止運營。眾創空間也在前期的瘋狂增長后迎來了一波倒閉潮。資金鏈和價值鏈的穩定性對于眾創空間和新創企業有著重要意義。政府雖然已經積極地參與到眾創空間與新創企業價值鏈的發展進程中,但由于缺少完善的眾創空間市場準則和監管體系,存在著部分眾創空間沒有清晰定位,未承擔向新創企業提供優質創業服務的責任,僅靠著出租工位和攫取政府補貼運營的情況。根據科技部發布的數據來看,接近80%的新創企業對眾創空間都存在意見。在信息不對稱情境下,部分新創企業也存在著吸收了眾創空間的創業資源和政府的創業補貼,卻沒有適度的創新創業成果產出的情況。

由此可見,眾創空間和新創企業的良性發展需要政府引導和監督,如何通過政府行為引導眾創空間與新創企業參與價值鏈協同,監督眾創空間為新創企業提供優質的創業服務和創業資源,引導新創企業接受眾創空間科學系統的創業孵化,提高新創企業價值鏈的穩定性,提高新創企業成活率,營造良好的創業生態系統是我國政府培育健康的眾創空間與新創企業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1?文獻梳理

邁克爾·波特教授提出了價值鏈的概念,他認為企業的價值創造活動構成了企業的價值鏈。海因斯教授將價值鏈從企業內部價值創造引向了企業外部,把供應商、銷售商和顧客等都納入價值鏈中。Amit[4]指出了價值鏈和企業資金鏈的關系。欒素英[5]通過EVA和價值鏈模型建立了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孫永波[6]基于價值鏈角度提出零售企業提高競爭力環節包括采購、供應管理、零售等。梅強[7]從價值鏈視角構建了高技術服務業的創新模型,并探究了如何通過價值鏈管理獲得競爭優勢。

以上主要是基于價值鏈視角對企業的的研究,對新創企業和眾創空間,國內外學者更多的將其置于創業生態系統中。Valdez[8]首次提出了創業生態系統的概念,他認為創業生態系統是由創業環境和創業者兩部分組成。Fernandez[9]指出了新創企業和創業生態系統是相互影響、共同發展的,眾創空間可以提供創業環境,入駐眾創空間的新創企業便是其中的創業者。Han[10]、Jack[11]等學者指出眾創空間可以為已入駐的新創企業提供融資機會、運營策略和發展資源等。國內學者中,陳春花等[12]首先提出了協同共生論,研究了組織內單元協同的行為,探討了組織內協同效率提升的條件并且如何進行有效的分工。在此研究基礎上,部分學者又對眾創空間和新創企業的相互協同進行了研究。劉曉莉[13]以浙江省內157家入駐眾創空間的新創企業作為研究樣本,通過SPSS軟件實證,指出眾創空間賦能對新創企業績效有一定調節作用。王?;╗14]以1?902家眾創空間作為研究樣本,通過R語言工具實證分析,指出良好的眾創空間創業環境對新創企業績效具有正向的調節作用。王君華[15]以長江中下游各省市眾創空間為研究對象,通過數據包絡分析,結合莫蘭指數和面板空間杜賓模型,指出區域創新資源投入與眾創空間協同發展水平具有正向影響。陳根[16]基于創業生態系統視角,指出眾創空間內的協同機制是由分享機制、整合機制、共生機制等多重機制嵌套而成。

政府對于眾創空間和新創企業扮演著重要角色。Leonard[17]認為政府規制可以防范企業生產運營過程中的道德風險問題。潘東[18]分析了政府行為對于眾創空間服務優化的影響。王?;╗19]基于案例研究指出政府補貼正向促進眾創空間績效。史歡[20]、劉新明[21]通過建立博弈模型得出政府規制對于新創企業和眾創空間的演化模型。劉小元[22]通過實證研究指出政府補貼對于新創企業產出呈現正向關聯。

綜上,關于政府行為以及眾創空間和新創企業影響的研究已經積累了不少成果,具有較高的借鑒意義。但深入梳理可以發現研究多集中于眾創空間創業生態系統對新創企業績效的影響,少有基于價值鏈的視角,對新創企業與眾創空間協同進行研究。本文在借鑒已有研究基礎上,考慮政府行為的引導效應,運用演化博弈方法構建政府、眾創空間、新創企業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究博弈均衡的穩定性及演化路徑,分析政府引導協同相關因素對演化結果的影響。最后,針對性地提出相關發展建議,為政府創業政策的優化和創業環境的發展提供建議。

2?理論基礎與模型建立

2.1?眾創空間與新創企業價值鏈

新創企業在眾創空間創業生態系統中進行價值創造活動。新創企業價值鏈存在著許多相關主體,例如政府、眾創空間、風投機構、科研機構等,他們對新創企業進行一定的價值投入,通過新創企業作為價值轉化的載體,最后得到所需的價值轉出,如圖1所示。新創企業的價值鏈協同是指新創企業及這些相關主體之間進行研發、生產、制造、營銷、服務等活動,宏觀上是各個價值節點基于相同的目標實現整體最優,微觀上是各個價值鏈主體通過戰略協同、業務協同、信息協同等維度,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和社會需求,達到信息價值、創新價值、綠色價值創造和增加的目的。

眾創空間與新創企業作為新創企業價值鏈的2個重要的參與主體,兩者相互協同、共同服務于眾創空間創業生態系統。兩者協同關系形成和發展主要有以下2點原因。第一,眾創空間和新創企業具有資源互補性,眾創空間提供新創企業發展所需的創業資源、信用擔保等,新創企業反饋給眾創空間一定的創業產出和規模增大;第二,兩者相互協同促進創新創業使得創業生態系統產生價值增加。政府則依靠政策與規定宏觀調控眾創空間及新創企業演化行為,期望從產出中獲取社會效益和創新效益。根據政府行為對創業生態系統的影響效果,可將政府行為分為規制行為和放任行為。在創業生態系統中,規制行為通過出臺各類稅收優惠政策、補貼和管制等方式激勵并支持其發展;放任行為時政府不采取任何措施來促進或抑制創業生態系統的發展。如圖2所示。

2.2?模型假設

假設1:考慮創業生態系統內眾創空間C、新創企業N和政府G主體3個參與價值鏈協同。眾創空間在博弈的過程中的策略集合為(參與,不參與),眾創空間選擇參與的概率為α,選擇不參與策略的概率為1-α;新創企業在博弈的過程中的策略集合為(入駐,獨立),新創企業選擇入駐眾創空間策略的概率為β,選擇獨立發展策略的概率為1-β。政府在博弈的過程中的策略集合為(規制,放任),選擇規制策略的概率為λ,選擇放任策略的概率為1-λ。α,β,λ∈[0,1]。

假設2:當地眾創空間可以為區域政府提供積極的社會效益,如提高就業率,帶來可持續性稅收等,因此區域政府給與當地眾創空間一定的基礎補貼為S;當政府選擇積極規制時,政府為眾創空間和新創企業提供額外補貼力度產生的成本為ΔI,如政府對眾創空間和新創企業進行稅收返還等方式;當眾創空間和新創企業均選擇合作,此時政府規制給自身帶來收益R1。

假設3:眾創空間和新創企業初始收益分別為RC和RN。當眾創空間與新創企業參與價值鏈協同時,眾創空間提供場地、設備、信用擔保等服務投入成本為IC,新創企業入駐帶來資金、技術、設備成本為IN,合作協同獲得收益為ΔR,其中眾創空間協同收益分配比例為θ,新創企業協同收益分配比例為1-θ,(θ∈[0,1])。當眾創空間參與價值鏈協同時,新創企業采取搭便車的機會主義行為,享受眾創空間提供的創業資源獲得收益R2;當新創企業參與價值鏈協同時,眾創空間采取機會主義行為,從新創企業中獲得更多的業務和客戶資源所獲得的收入為R3。

假設4:當政府選擇積極規制時,眾創空間和新創企業若選擇不參與價值鏈協同,則視為不履職行為,此時政府對于眾創空間和新創企業不履職行為進行懲罰,懲罰分別為K1和K2。

2.3?參數設定

根據模型假設,對涉及到的參數進行定義,各參數符號及含義,如表1所示。

由政府、眾創空間及新創企業構成的可供選擇的策略可知,3個主體之間共可以產生8種博弈策略組合,分別為:(規制A1、參與B1、入駐D1)(規制A1、參與B1、獨立D2)(規制A1、不參與B2、入駐D1)(規制A1、不參與B2、獨立D2)(放任A2、參與B1、入駐D1)(放任A2、參與B1、獨立D2)(放任A2、不參與B2、入駐D1)(放任A2、不參與B2、獨立D2),由此構建政府、眾創空間及新創企業三方博弈支付矩陣,如表2所示。

構建博弈收益支付矩陣,如表3所示。

3?演化穩定策略的求解及分析

3.1?演化穩定策略求解

政府在博弈時選擇參與協同的期望收益為E11,選擇不參與協同的期望收益為E12,政府的平均收益為E1。

E11=αβ(R1-S-ΔI)+α(1-β)(-S-ΔI+K2)+(1-α)β(-S-ΔI+K1)+(1-α)(1-β)(-S-ΔI+K1+K2),

E12=αβ(-S)+α(1-β)(-S)+(1-α)β(-S)+(1-α)(1-β)(-S)。

政府的平均期望收益E1:

E1=λE11+(1-λ)E12。

則政府的復制動態方程為Fλ:

Fλ=λ(E11-E1)=λ(λ-1)[ΔI-K1-K2+αK1+βK2+βs-αβR1-αβs]。

眾創空間在博弈時選擇參與協同的期望收益為E21,選擇不參與協同的期望收益為E22,眾創空間的平均收益為E2。

E21=λβ(Rc-Ic-I1+γ1ΔV+SCHC+rCIC+R1)+λ(1-β)(Rc-Ic-I1+SCHC)+

(1-λ)β(Rc-Ic-I1+γ1ΔV+rCIC+R1)+(1-λ)(1-β)(Rc-Ic-I1),

E12=λβ(Rc-Ic-KCFC+R1)+λ(1-β)(Rc-Ic-KCFC)+(1-λ)β(Rc-Ic+R1)+(1-λ)(1-β)(Rc-Ic)。

眾創空間的平均期望收益E2:

E2=αE21+(1-α)E22。

則眾創空間的復制動態方程為Fα:

Fα=α(E21-E2)=-α(α-1)(μΔI-K1+λK1)。

新創企業在博弈時選擇參與協同的期望收益為E31,選擇不參與協同的期望收益為E32,新創企業的平均收益為E3。

E31=λα(RN-(IN-I2)+γ2ΔV+SNHN+rNIN)+λ(1-α)(RN-IN+SNHN)+

(1-λ)α(RN-(IN-I2)+γ2ΔV+rNIN)+(1-λ)(1-α)(RN-IN)。

E32=λα(RN-(IN-I2)-KNFN)+

λ(1-α)(RN-IN-KNFN)+

(1-λ)α(RN-(IN-I2))+

(1-λ)(1-β)(RN-IN)。

新創企業的平均期望收益E3:

E3=αE31+(1-α)E32。

則新創企業的復制動態方程為Fβ:

Fβ=λ(E31-E3)=-β(β-1)(ΔI-K2-μΔI+αK2)。

將政府、眾創空間、新創企業的復制動態方程組Fλ、Fα、Fβ聯立,得到政府、眾創空間和新創企業的復制動力系統為

Fλ=λ(E11-E1)=λ(λ-1)[ΔI-K1-K2+

αK1+βK2+βs+αβR1-αβs],

Fα=α(E21-E2)=-α(α-1)(μΔI-K1+λK1),

Fβ=λ(E31-E3)=-β(β-1)(ΔI-K2+μΔI+αK2)。

演化博弈系統雅可比矩陣的穩定情況能夠判斷該系統均衡點的穩定性。結合政府、眾創空間、新創企業的復制動態方程可得該系統的雅可比矩陣J為:

J=FλλFλαFλβ

FαλFααFαβ

FβλFβαFββ=

j1j2j3

j4j5j6

j7j8j9。

j1=λ*(ΔI-k1-k2+k1*α+k2*β+s*β-r1*α*z-s*α*β)+(λ-1)*(ΔI-k1-k2+k1*α+k2*β+s*β-r1*α*β-s*α*β),

j2=-λ*(λ-1)*(r1*β-k1+s*β),

j3=λ*(λ-1)*(k2+s-r1*α-s*α),

j4=-k1*α*(α-1),

j5=-α*(ΔI*μ-k1+k1*λ)-(α-1)*(ΔI*μ-k1+k1*λ),

j6=0,

j7=0,

j8=-k2*β*(β-1),

j9=-(β-1)*(ΔI-k2-ΔI*μ+k2*α)-z*(ΔI-k2-ΔI*μ+k2*α)。

根據演化博弈理論,令的Fλ=Fα=Fβ=0,由此可得該系統存在的8個特殊均衡點A1(0,0,0)、A2(1,0,0)、A3(0,1,0)、A4(0,0,1)、A5(1,1,0)、A6(1,0,1)、A7(0,1,1)和A8(1,1,1,),這8個均衡點位于該博弈系統解域的邊界位置,其圍成的區域Ω={(λ,α,β)|0<λ<1,0<α<1,0<β<1}為該模型的均衡解域。

3.2?穩定性分析

當均衡點A1(0,0,0)為時,雅可比矩陣為

k1-ΔI+k200

0ΔIμ-k20

00ΔI-k2-ΔIμ。

將第1個均衡點A1(0,0,0)代入后對應的特征值分別為B1=ΔIμ-k1,B2=ΔI-k2-ΔIμ,B3=k2-ΔI+k2。將A1~A8這8個均衡點分別帶入該系統的雅可比矩陣中,得到系統不同均衡點對應的雅可比矩陣特征值,如表4所示。

根據李雅普諾夫法則可知,在雅可比矩陣中,當B1、B2、B3均小于0時,均衡點將演化為穩定策略。當ΔI-r1<0時,K8(1,1,1)3個特征值均小于0,是該系統的穩定均衡點,即政府規制時獲得的收益大于政府之前選擇規制時提供的補貼,代表著政府進行規制行為時必定能獲得一定的收益。

4?數值模擬和仿真

本文設定不同條件下的具體參數,運用MatlabR2018b軟件模擬政府、眾創空間、新創企業在價值鏈協同過程中的演化穩定策略結果,參考史歡等學者在多主體協同創新策略研究中對協同企業、牽頭高校、協同院校機會效益參數的設置方法,結合創業生態系統的情況擬定參數數值:λ=α=β=0.5,ΔI=20,S=10,R1=30,K1=15,K2=35,μ=0.5。

基于上述參數和模型,分別對政府規制投入ΔI,規制投入分配系數μ、政府對眾創空間補貼力度S和懲罰力度k1、政府對新創企業懲罰力度k2所形成的三方演化博弈結果進行模擬和分析。

4.1?政府規制投入對三方博弈演化結果的影響

在其他參數不變的情況下,政府規制投入ΔI變化對政府、眾創空間、新創企業策略選擇影響的仿真,如圖3、4、5所示。由圖可知,隨著政府規制投入的增加,政府的博弈演化策略由規制逐漸傾向于放任,臨界值位于(25,30);眾創空間和新創企業則隨著政府規制投入的增加,越來越迅速地選擇參與協同。結果表明政府在參與價值鏈協同時傾向于付出較低或中等水平的規制投入,新創企業和眾創空間均毫不猶豫的參與政府規制下的價值鏈協同,從而獲取政府補貼。

4.2?政府規制投入分配比例對演化結果的影響

在其他參數不變的情況下,政府規制投入分配系數μ變化對政府、眾創空間、新創企業策略選擇影響的仿真,如圖6、7、8所示。由圖可知,當眾創空間獲得較低比例的政府規制補貼時(μ∈[0,0.25]),政府和眾創空間選擇不參與價值鏈協同,新創企業選擇積極參與;當眾創空間獲得中等或較高比例的規制投入分配時,政府選擇短暫的觀望策略,最終選擇參與,眾創空間積極參與價值鏈協同,新創企業則隨著分配比例的較少,參與協同的速度放緩。政府規制投入分配比例影響著眾創空間和新創企業的協同參與意愿,相較而言,新創企業更渴望政府進行規制,眾創空間則會在保證自己收益的前提下,選擇參與。

4.3?政府對眾創空間不履職行為懲罰力度對演化結果的影響

在其他參數不變的情況下,政府對眾創空間不履職行為懲罰力度K1變化對政府、眾創空間、新創企業策略選擇影響的仿真,如圖9、10、11所示。由圖可知,較低層次或較高層次的懲罰力度時,政府、眾創空間、新創企業均選擇參與價值鏈協同;而當中等層次的懲罰力度時,新創企業仍選擇參與價值鏈協同,政府和眾創空間則拒絕參與。政府對眾創空間不履職行為懲罰力度的增加會影響政府和眾創空間的策略選擇,新創企業策略基本不會受到影響。當懲罰力度較高時,可以有效的規制眾創空間行為。

4.4?政府對新創企業不履職行為懲罰力度對演化結果的影響

在其他參數不變的情況下,政府對新創企業不履職行為懲罰力度K2變化對政府、眾創空間、新創企業策略選擇影響的仿真,如圖12、13、14所示。由圖可知,隨著政府對新創企業不履職行為懲罰力度的增強,政府和眾創空間選擇參與協同的速度越來越快,新創企業參與協同的速度則越來越慢。一定的懲罰力度可以約束價值鏈協同參與者的行為策略,當懲罰力度較高時,初期新創企業偏向拒絕協同,但隨著時間推移,最終都會參與價值鏈協同。

5?結論與展望

5.1?研究結論

本文基于政府對于創業生態系統的作用,運用演化博弈理論,構建了政府、眾創空間和新創企業的多主體協同的演化模型,系統地分析了在信息不對稱情景下,政府行為對于眾創空間和新創企業參與價值鏈協同意愿的影響,并通過Matlab2018b對模型進行數值仿真,研究表明:

1)政府規制在新創企業價值鏈協同中具有積極作用,政府在協同過程中為眾創空間和新創企業提供適量補貼,以提高眾創空間服務質量,促進新創企業入駐,但過高的規制投入也會降低政府的規制意愿。因此,選擇合理的政府規制投入系數,可以有效促進新創企業價值鏈協同,也是提高新創企業存活率的關鍵。

2)合理的政府規制投入的分配比例能促進眾創空間和新創企業的協同意愿,相較而言,新創企業更依賴政府進行規制,更有利于新創企業的發展。

3)政府規制時對新創企業和眾創空間的不履職行為懲罰力度影響三方策略的選擇。低層次的懲罰力度可以在協同過程中起到威懾作用,眾創空間和新創企業都會在較短時間內參與到價值鏈協同;當懲罰力度過高時,眾創空間和新創企業迫于政府壓力長時間后選擇參與協同,協同等待時間過長并不有利于創業生態系統的發展。

5.2?研究意義

理論意義:本文從價值鏈視角入手,選取了政府、眾創空間、新創企業3個主體構建了演化博弈模型,揭示了政府不同的策略行為對于眾創空間和新創企業的影響,通過積極的規制避免了眾創空間和新創企業單方面不履職行為帶來的損害,保障了創業生態系統的多方利益,為未來的創新創業政策提供理論依據。

現實意義:鼓勵繼續發揮政府在新創企業價值鏈協同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完善眾創空間和新創企業監管機制,建立評價體系。對眾創空間和新創企業攫取政府補貼、不履職行為進行整治;協調規制投入分配比例,通過正向激勵的方法提升眾創空間和新創企業協同的積極性,使企業與產業相結合,創新與創業向促進,從而提高新創企業存活率,引導創業生態系統多主體協同發展。

5.3?研究不足

本文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雖然創新性的將政府、眾創空間和新創企業放在同一研究框架內,但新創企業的價值鏈仍存在其他關聯主體,如科研院所、融資機構等;僅僅考慮了新創企業的價值鏈,沒有將整體放在創業生態系統中進行研究,后續可以考慮對系統相關主體的行為策略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促進我國創業生態系統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2021年中國小企業數字初始化指數2.0白皮書[EB/OL].2021.https://www.dell.com/zh-cn/lp/white-paper.pdf

2021?China?small?business?digital?initialization?index?2.0?white?paper[EB/OL].2021.https://www.dell.com/zh-cn/lp/white-paper.?pdf

[2]?ALDRICH?H,AUSTER?E?R.Even?dwarfs?started?small:Liabilities?of?age?and?size?and?their?strategic?implications[J].Research?in?Organizational?Behavior,1986,8(4):165.

[3]?HILLMAN?A?J,WHITHERS?M?C,COLLINS?B?J.Resource?dependence?theory:A?review[J].Journal?of?Management,2009,35(6):1404.

[4]?AMIT?S,JOONHO?M,CATHERINE?S.Restaurants?decision?to?purchase?local?foods:Influence?of?value?chain?activities[J].International?Journal?Hospitality?Management,2014(7):126.

[5]?欒素英.基于價值導向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構建研究[J].會計之友,2012(30):46.

LUAN?S?Y.Research?on?enterprise?internal?control?system?construction?based?on?value?orientation[J].Friends?of?Accounting,2012(30):46.

[6]?黃益方,孫永波.互聯網環境下零售企業競爭力影響因素:基于價值鏈理論[J].中國流通經濟,2014,28(7):83.

HUANG?Y?F,SUN?Y?B.Influencing?factors?of?retail?enterprise?competitiveness?in?internet?environment:Based?on?value?chain?theory[J].China?Business?and?Market,2014,28(7):83.

[7]?梅強,傅金輝,李文元.高技術服務業開放式創新的價值鏈模型構建[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3,30(24):65.

MEI?Q,FU?J?H,LI?W?Y.Construction?of?open?innovation?value?chain?model?in?hightech?service?industry[J].Science?&?Technology?Progress?and?Policy,2013,30(24):65.

[8]?VALDEZ?J.The?entrepreneurial?ecosystem:Toward?a?theory?of?new?business?formation[EB/OL].1988.

[9]?FERNANDEZ?M?T,BLANCO?J?F?J,CUADRADO?R?J?R.Business?incubation:Innovative?services?in?an?entrepreneurship?ecosystem[J].Service?Industries?Journal,2015,35(14):783.

[10]HAN?S?Y,YOO?J,ZO?H,et?al.Understanding?makerspace?continuance:A?selfdetermination?perspective[J].Telematics?and?Informatics,2017,34(4):184.

[11]SOETANTO?D?P,JACK?S?L.Networks?and?networking?activities?of?innovative?firms?in?incubators[J].International?Journal?of?Entrepreneurship?&?Innovation,2011,12(2):127.

[12]陳春花,朱麗,劉超,等.協同共生論:數字時代的新管理范式[J].外國經濟與管理,2022,44(1):68.

CHEN?C?H,ZHU?L,LIU?C,et?al.Synergy?and?symbiosis:A?new?management?paradigm?in?the?digital?age[J].Foreign?Economics?&?Management,2022,44(1):68.

[13]劉曉莉,項國鵬,鈄帥令.眾創空間賦能、創業導向與新創企業績效[J].華東經濟管理,2021,35(8):51.

LIU?X?L,XIANG?G?P,DOU?S?L.?Maker?space?empowerment,Entrepreneurial?orientation?and?new?venture?performance[J].East?China?Economic?Management,2021,35(8):51.

[14]王?;?,熊麗君,李玉.眾創空間創業環境對新創企業績效的影響[J].科學學研究,2020,38(4):673.

WANG?H?H,XIONG?L?J,LI?Y.The?impact?of?maker?space?entrepreneurial?environment?on?the?performance?of?new?ventures[J].Studies?in?Science?of?Science,2020,38(4):673.

[15]王君華,張心懿.長江中下游省市眾創空間運行效率評價及創新溢出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23,40(2):41.

WANG?J?H,ZHANG?X?Y.Operation?efficiency?evaluation?and?innovation?spillover?of?maker?space?in?the?middle?and?lower?reaches?of?Yangtze?River[J].Science?&?Technology?Progress?and?Policy,2023,40(2):41.

[16]陳根,陳夢蝶.眾創空間生態系統的協同性與協同機制分析[J].生產力研究,2020(12):99.

CHEN?G,CHEN?M?D.Analysis?on?the?synergy?and?collaborative?mechanism?of?the?ecosystem?of?maker?space[J].Productivity?Research,2020(12):99.

[17]LEONARD?K.Political?capital?and?moral?hazard[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2015,116(1):144.

[18]潘冬,?肖婧,崔偉.政府對眾創空間孵化服務的影響機理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8(13):91.

PAN?D,XIAO?J,CUI?W.Research?on?the?influence?mechanism?of?government?on?incubation?services?of?mass?maker?space[J].Industrial?&?Science?Tribune,2019,18(13):91.

[19]王?;?,李玉.政府補貼越多越有助于提升眾創空間績效嗎:1902家國家備案眾創空間的證據[J].上海管理科學,2021,43(2):97.

WANG?H?H,LI?Y.Does?more?government?subsidies?help?improve?the?performance?of?maker?spaces:Evidence?from?1902?countries'?filing?of?Maker?spaces[J].Shanghai?Management?Science,2021,43(2):97.

[20]史歡,李洪波.“合作”還是“寄生”?考慮政府規制的眾創空間創業生態系統共生機制研究[J].運籌與管理,2022,31(6):233.

SHI?H,LI?H?B.“Cooperation”?or?“parasitism”?Research?on?the?symbiosis?mechanism?of?entrepreneurial?ecosystem?of?mass?maker?space?considering?government?regulation[J].Operations?Research?and?Management?Science,2022,31(6):233.

[21]劉新民,孫向彥,吳士健.政府規制下眾創空間創業生態系統發展的演化博弈分析[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9,330(4):71.

LIU?X?M,SUN?X?Y,WU?S?J.An?evolutionary?Game?analysis?on?the?development?of?entrepreneurial?ecosystem?of?maker?space?under?government?regulation[J].Journal?of?Business?Economics,2019,330(4):71.

[22]劉小元,林嵩.地方政府行為對創業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基于技術創新資源配置與創新產出的雙重視角[J].研究與發展管理,2013,25(5):12.

LIU?X?Y,LIN?S.The?Influence?of?local?government?behavior?on?technological?innovation?of?entrepreneurial?enterprises:Based?on?the?dual?perspective?of?technological?innovation?resource?allocation?and?innovation?output[J].R&D?Management,2013,25(5):12.

[編輯:厲艷飛]

猜你喜歡
新創眾創價值鏈
淺談低碳價值鏈構建——以A公司為例
基于價值鏈會計的財務風險識別與控制
醫療器械包裝發展價值鏈
重慶科技學院“眾創之家”簡介
眾創空間向“專業化”升級
試析基于價值鏈理論的成本管理模式
2017山西省新春新創優秀劇目展演
藏戲表演舞臺調度傳承與發展的點滴思考——以新創藏戲劇目《圖蘭朵》為例
結句的新創(外一題)——李清照《武陵春》
新創企業的滯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