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體育課堂“唯我型”合作的成因及教學策略

2023-04-20 02:20郭世琳蘇州科技城彭山實驗小學校
體育風尚 2023年24期
關鍵詞:規則意識游戲

郭世琳 蘇州科技城彭山實驗小學校

在社會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學會與他人合作來實現自身發展是體現社會適應性中不可或缺的一方面。在日常的體育課堂中,小組練習、分組游戲是常用的教學手段。小學生的身心發展尚處于發展狀態,對于新鮮事物充滿好奇,教師利用這一特點合理安排好教學內容,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體育活動中通過合作手段,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溝通能力,促進學生團結意識水平不斷提升。而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狀態在小學生大腦意識里的出現,則會導致學生不再愿意遵循既定的規則進行合作,干擾活動秩序,不愿與他人溝通合作,甚至直接退出練習,教學目標也難以實現。

一、小學體育課堂中的“唯我型”合作現象

在小學體育課堂中,靈活的運用好合作學習既是一門學問又是一門藝術。小組是合作學習的基礎,而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表現出來的不愿與他人合作、無視規則、唯我獨尊的心態則會導致難以達到教學效果,合作學習的效率也大打折扣。

例如:進行老鷹捉小雞的游戲時,班級里身材較高的男生仗著自己的身體優勢,總是要爭著去扮演老鷹的角色,去捕捉體格相對弱小的同學。當其他伙伴提出要替換著扮演老鷹的角色時,游戲雙方都會有不同的意見。

身體機能發育的早晚給同年齡段的孩子帶來了較為明顯的區別,同時在運動技能掌握方面,“體育特長生”能表現出較好的運動能力,所以身體素質出色的學生,在運動項目的掌握和表現方面能較早的達到學習目標,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也容易造成唯我型現象。

對于小學生來說,喜歡爭強好勝,吸引別人的目光,在賽場上盡情的展現自己。但是對于團隊協作的體育項目中,這種盲目的張揚,便是造成唯我型合作的主要原因。

二、“唯我型”合作現象的成因分析

1.家庭環境的隱形影響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兒童成年后的性格、心理狀態或多或少都會有與父母相似的痕跡。在進入學校前,家庭環境也會對兒童的成長產生影響,父母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據調查,在我國約有1.8 億的獨生子女家庭,作為家中的獨子,自然是“萬千寵愛于一身”,為他提供了豐富的生活物質。這種嬌生慣養的生活狀態對于孩子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隔代親”的出現更是加劇了這種現象,寵愛甚至變成溺愛。不健康的生活習性、不分明的處事價值觀、不分辨對錯的教誨都會對兒童產生不利影響。在進入小學后這些不良的習慣也會隨之帶進課堂,在與同學、老師的交往中,平時在家中的秉性變會暴露出來,與他人合作時,如果沒有按照其本身的意愿行事,便會出現不想與他人溝通的局面,這樣的性格特點表現在體育課堂中便是在體育游戲中不與他人合作,導致體育課程團隊合作模式達不到預期效果,進而也不利于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養成。

2.學生自身缺乏規則意識

在體育活動中,學生沒有規則意識也會造成唯我型合作現象的出現。例如在一節體育課上,老師設計了一個名為“捉人章魚”的游戲,規則是一名同學扮演章魚,其他參與成員當作游動小魚,范圍是一塊長方形的區域。小魚不可游出邊界,若被章魚觸碰到,則要原地固定站住不動,變為水草,水草可以揮舞雙臂去觸碰經過身邊的小魚。在規定時間內不被章魚、水草捉到的小魚即為獲勝。在游戲中為了躲避章魚捕捉便會有學生越出邊界,扮演章魚的同學大聲指責這種破壞規則的行為,而越出邊界的學生則會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辯解。小學生的規則意識還沒有完全建立,在沒有強力約束的情況下,便會出現行為不受控制,不接受公正的審判,對自己的錯誤行為極力掩飾,不考慮旁人感受的種種行為。

3.不合理的小組分配形式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關注到每位學生的獨立性與特殊性,如果對所教學生的學情沒有做到具體分析,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則會出現組別分配不合理等現象。例如:四年級的小剛是學校男子足球隊的主力隊員,出色的身體素質和扎實的基本功幫助他在足球比賽中嶄露頭角,取得名次后學校為此還進行了一番表揚。而在平時體育課中學習足球相關內容時,小剛則表現的心不在焉,在老師組織的教學比賽中他也是敷衍了事,多次抱怨到班級的同學水平太差。在合作學習時學生的運動水平、運動能力也會相互影響,水平高的學生往往會更有自信,更愿意去展現自己。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組內成員意氣相投,愿意為了同一目標而付出自己的努力,幫助團隊取得成功,這是維系小組成員之間的紐帶。而在團隊項目中如果隊友不能和自己相匹配時,則會表現出沒有耐心,不愿與人溝通,甚至責怪隊友的表現,最終導致合作學習達不到既定的效果。

三、小學體育課堂中“唯我型”合作的教學對策

對于小學體育課堂中合作學習存在的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缺失和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以及產生阻礙小組合作學習的種種因素。本文從以下三點建議出發,結合教學實際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對策。

1.打造家校共同體

(1)優化家庭教育,加強家校聯系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應該是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在日常體育教學中,可以通過家校合作的方式,體育教師定期反饋孩子在校的學習狀態,將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擁有健康的意識以及保持運動鍛煉的習慣這些信念傳遞給學生和家長,讓家長更全面的了解孩子,幫助孩子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計劃表,從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全方位的發展。

此外,學校還可以定期舉辦運動知識小講堂,邀請學生和家長參與,在此過程中對每個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表現進行分析,提高家長對學生身體素質的認知。改善家校合作形式。一方面增強學生與家長的交流,架起心理之間的橋梁。另一方面拉近家校距離,實現家長與學校的雙向傳輸。

(2)設置親子活動,增近彼此交流

學??梢酝ㄟ^校園開放日、親子運動會等活動,設置豐富的親子項目邀請家長與學生共同參加。學校在活動過程中可以突出宣傳合作主題的重要性。讓家長和孩子在實踐活動中體驗合作的樂趣,收獲成功的喜悅。使家長在活動的契機中發現自己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并對此產生更深的認知,家長要起到良好的輔助作用,不斷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結合學校的教育方法進而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合作觀。家校共育,攜手朝著共同的目標努力。

2.強化規則與意識

(1)在常規教學中培養規則意識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口令是提升學生規則意識最有效率的手段,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將口令貫穿于教學的始終,口令聲、哨聲、提示聲都可以發揮不同的使用方法。例如,在進行素質練習時,可以用拍手、敲擊金屬等聲音作為發令方式,強化學生的注意力以及抗干擾能力。同時發揮骨干的引領作用,關注學生的練習情況,對于表現較好的學生可以給予他們展示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運動水平。對于紀律較差、態度不認真的學生單獨進行訓練,對動作、形態進行指導,突出規則的重要性,要讓學生明白一切活動只能在規則的約束下才能安全有效地進行,并且要求全體學生都按照規則進行練習。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就如同這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一樣的樹葉,面對班級里性別不同、性格不同、身體素質皆不相同的學生時,教師要學會運用表揚與鼓勵,來正視學生出現的問題。在面對學生之間因為游戲規則而喋喋不休的場景時,可以試著對他們說:你們的口才都很好,但是學會傾聽對方比爭吵更容易讓人接受。老師一句深情的鼓勵,很可能會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比如,在短跑比賽中,一位學生屢次搶跑,遭到了其他同學的不滿,老師對搶跑的學生說,你爭強好勝的心態老師特別喜歡,在學習上肯定特別用功,但是在跑道上,要遵守比賽的規則,在等待發令的時候,不僅鍛煉你的反應,而且還考驗你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所以要和其他同學一樣聽到槍響再全力沖出去。把每一次問題的出現視作教育的契機,以此來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

(2)在情景教學中培養規則意識

在小學體育教學的課堂里,學生能夠遵守規則是達到良好教學目標的基本點,在情景教學中同樣需要規則意識的體現。小學生正處于具有豐富心理活動的階段,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教師創設生動的學習情境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但是如果沒有規則作為保障,課堂秩序就會被打破。例如,筆者曾在低年級的投擲課當中創設了“憤怒小鳥”的投擲游戲,只是簡單要求學生依次朝目標投擲沙包。由于小學生天性活潑,游戲剛開始,便出現了沙包滿天飛的場景,為了自己能夠盡快砸中目標,大家都爭先恐后的出手,有的甚至在別人還沒有投出去的情況下就跑過去撿沙包,場面一度混亂并且十分危險。老師只好叫停了比賽,召集學生分析游戲失敗的原因。學生紛紛舉手發言,對剛才的行為各抒己見,有的說有人破壞規則隨意投擲;有的說有人還沒等沙包落地就去撿;還有的人說目標太遠了要跑過去拉近一點。第二次游戲開始前,老師再次講解了游戲的規則,學生都能夠有序地進行游戲。下課前對這次的游戲進行了師生互評,從學生的發言中能感受到,第二次的游戲玩的很開心,沒有再出現混亂的場景。讓學生親身經歷后體會規則的重要性,這樣才能更好的實現合作學習的目的。同時,通過團隊游戲的開展,讓學生認識到團隊的力量大于個人的薄弱力量,懂得溝通并朝著同一目標努力,才能獲得最終的勝利。

3.合理分組是關鍵

(1)合理分工明確職責

在開展合作學習時,教師要注意分組的藝術,首先要充分的了解學生,將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等方面聊熟于心,“有意”的把具有唯我意識的學生編排到氛圍融洽的小組當中,使其感受到同學之間互幫互助的良好友誼,進而促使他對這種環境產生適應,逐漸過渡到自己也擁有合作的意識。對于體育技能突出的學生,教師可以賦予他相應的職責,可以作為“小助教”或“小組長”的身份。教師要引導學生具有角色的意識,幫助學生建立內心的責任感,讓他意識到自己能為班級、同學出一份力,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唯我型學生才會去努力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從而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在合作學習中通過以優帶差、分享心得等方法讓體育技能唯我型學生發揮出自身的能力,建立學生的自信心。

(2)豐富小組評價方式

學生的自我評價是合作學習中一個重要的評價方式。通過自我評價,能幫助學生養成積極反思和自我教育的習慣。例如,在一場班級足球賽后,教師可以組織隊員對整場比賽進行復盤,教師起引導作用,讓學生輪流發言,共同回顧比賽當中的細節,對過程中的閃光點要進行鼓勵和宣揚;對因為技術問題或心態問題而出現的失誤,要共同思考解決方案。在討論的過程中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更加增加了整個團隊的凝聚力、向心力。

在小組評價中,還可以開展同伴互評的方式。小學生對自己的行為很難察覺出問題所在,而與其合作的同伴能更清楚的觀察到小組成員在整個活動過程真實的表現。教師要對學生的發言進行公平的評判,這種方式的互相評價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唯我型學生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正視缺點。配合教師積極的引導,對問題進行深度剖析,幫助學生調整心態,從而更好的投入到小組合作學習當中。

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也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課堂上教師要俯下身來,用善于發現的眼光去捕捉閃光點,并及時給予幫助與指導。例如,在學習廣播操時可以將班級分為四個小組依次進行展示。促使容易出現唯我型現象的學生在小組里規范自己的行為,維護本組形象,形成良好的集體氛圍。一組在展示時,其他組要對其表現進行評分,如果因為某個學生出現消極對待、與他人唱反調等行為,教師要及時發現并進行教導,幫助他建立集體目標。

體育課堂不僅是鍛煉身體,還要讓學生從多元化的體育活動中感受體育精神,而團隊就是傳達體育精神的重要方式。學生作為發展過程中的人,必然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體育老師也不例外,以體育人,就要求體育教師積極挖掘體育課程中的德育因子,精準挖掘體育技能與德育之間的契合點,從情境創設出發,密切捕捉滲透時機,開展多元化體育課程,解學生的心理活動,運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引導,為構建更加理想的合作學習環境努力,幫助學生轉換思維,使其情感、理智、行為歸為統一,讓唯我型學生真正融入到體育活動當中,收獲與人合作帶來的快樂,培養樂觀堅韌的意志品質。

猜你喜歡
規則意識游戲
人的意識可以“上傳”嗎?
撐竿跳規則的制定
數獨的規則和演變
增強“四個意識”發揮“四大作用”
讓規則不規則
意識不會死
強化五個意識 堅持五個履職
TPP反腐敗規則對我國的啟示
數獨游戲
瘋狂的游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