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2023-04-23 09:47周影杰
當代家庭教育 2023年6期
關鍵詞:情感教育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周影杰

摘 要:語文是一門最基礎的課程。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更有利于發揮學生的智力,開闊學生的視野。由此可見,我們并不能簡單地將語文課程看成是語文教與學的課。語文課程有助于發展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為此,在結合多年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就需要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并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語文學習中。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感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2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06-0184-03

情感教學更加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教學活動的形式來提升學生參與的興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情感教學更多的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這幾年來,人們越來越重視情感教學,同時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1.情感教育的價值

根據相關的心理學研究,學生處于和諧平靜的狀態,是學習需要最高的時候。因為平和的情緒更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大腦皮層,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充分發揮學生的聯想能力,更有助于學生集中精力學習和掌握新知識,并可能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小學生的情感會隨著個體的社會化而逐漸地發展,作為教育工作者,在對傳統教育進行審視的時候,需要融入情感思想。通過情感教育的方式,更有助于開發學生的智力和大腦,這也是翻開人類歷史發展的歷程的重要方式。教師引導學生欣賞古今中外的典故,能夠加深對教育的理解。情感是屬于非智力因素,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是非常積極和活躍的。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小學生處于心情良好的狀態之下,思維更加敏捷,而處于緊張等不良情緒,不利于學生發散思維,集中注意力到課堂學習中,就需要教師用情感去浸潤學生,由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情緒,豐富學生的情感生活。

2.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意義

(1)調控作用

小學生對外界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情感特征特別的鮮明,特別是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的情感更加豐富,對所有的事情都有極大的熱情。由于學生的社會經驗不足,年齡層次較小,對外界充滿著很強的好奇心理,然而并不具備穿透現象看本質的能力。為此,情感方面相對欠缺額不夠深刻,孩子情緒還不夠穩定性和自我控制能力較弱。處于這個階段的學生,需要被理解,同時也要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并得到教師更多的肯定。而情感教育是教師在尊重學生情感基礎上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由此建立一個平等的平臺,幫助學生調控自己的情感,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內驅力。充分發揮學生的心理潛能作用,通過創設良好的情境氛圍,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保證教學的效果。

(2)熏陶作用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開展情感教育更具有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的特點,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將情感教育融入學生的血液中,由此發揮情感教育的作用。在進行小學語文教育過程中,開展情感教育對學生情感啟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會在潛移默化中激發著學生,由此挖掘學生的學習靈性,喚起學生的健康意識,讓學生的情感能夠得到鞏固。這是要求教師能夠成為學生情感引導的指導人,主要原因在于低年級的學生其思想意識不夠成熟,還不能清楚地分辨他人的情感取向。假如有的人的情感出現偏差,或是態度惡劣,這些因素都會無形中影響到學生的思想發展。

(3)審美作用

語文課程的教材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審美題材,他們在無形中影響這作者的內心。學生從審美題材中獲得更多的美感體驗,并且能不斷獲得美感,就必須從情感發展的角度出發。而情感教育不僅有助于內化學生的思想和情感,而且有助于在情感的滲透過程中發展美,同時感受美,并凈化學生的內心,發展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因此,在進行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課程教學時,不僅僅需要優化學生的個人情感,同時更有助于打開學生的情感世界,有助于學生在情感交流中發展學生的審美意識,提升學生的思維境界。

3.小學閱讀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現狀分析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除了要求學生能夠運用工具書閱讀簡單的文章,由此達到相應的閱讀量,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個人的情操和趣味是能夠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然而在這個過程中,小學閱讀教學更多地看中語文教學的工具性,容易忽視了語文的人文性特點。閱讀教學中學生個人的情感并不受人們的重視。部分教師在新的教育理論的指導下對小學閱讀教學進行完善和升級,教師通過對教學理念進行優化和改革,由此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然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人們對學生成績更為重視。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家長容易忽視學生的個人理解能力以及情感區域的培養,忽視對學生學習習慣以及態度培養問題,這不僅不能完成知識的學習,而且不能完成知識技能等閱讀教學的目標,同時很容易失去對學生情感的教育,小學閱讀教學需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以及學生的學習特點出發,教會學生理解以及正確地運用所學的知識到活動中,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將情感教育與文字統一起來,讓學生在積極的狀態中,加深學生對文字的理解,從而讓他們更好地感受閱讀教學帶來的樂趣。

4.小學閱讀教學開展情感教育的具體策略

(1)分析文章背景,感悟情感

在語文教材中作品含有作者豐富的個人情感,其中一份包含個人的情感和心境,充滿語言的獨特魅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情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這也是當前語文教學的訓練的重點。比如,在進行《江雪》這首詩的教學時,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夠了解詩的內涵,可以引導學生了解使人背景以及創作的思想,由此鍛煉學生的情感思維發展。在本詩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會對詩產生質疑的問題:“老翁為什么要釣魚?”學生就會有所感受,從而形成各種猜測。此時,教師通過介紹《江雪》這首詩作者的生平事跡,更好地幫助學生了解詩的內涵,讓學生能夠聯系作者的生平事跡,更好地感悟作者的情感。除此之外,教師需要做好教育教學指導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題秋江獨釣圖》以及詩人的相關介紹,那么學生在無形之中就能理解到詩意,體會到詩人的情感特點,最后教師可以乘勝追擊,問學生:“你是從哪些詞語感受到的?”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能感受到詩句和詞句的獨特之處,感悟了作者的獨特情感。

(2)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情感

開展閱讀教學是需要建立在情感主線的基礎上開展思想教育,這即是仗于反復誦讀,同時還需要學生不斷地打磨字詞,由此體會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比如,在進行《難忘的一課》這一課程的學習時,文章多次出現“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由此表達了作者不同的思想情感。在第一次出現中,作者是在站在窗外來看師生在學習祖國的文字,感受到祖國文字的魅力,也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愛國情感;第二次出現是作者在走入教室時與師生一起的對話,說明了作者和師生之間都有著非常濃郁的思想感情;第三次出現是作者在學校的禮堂時看到我國古代的偉人事跡而有感而發得到的內心思想,帶著十分強烈的愛國情感有感而言。與此同時,表達了臺灣人民為祖國歷史偉人而感到自豪的情感,他們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和強烈的民族精神。作者是以“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進行總結,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3)反復進行誦讀,激發情感

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反復朗讀的方式,更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思維,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有一個深入的理解。通過朗讀的方式,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學生對課文有一個深入的理解,能更好地掌握詞語,為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開展學習活動,并深入分析課文的內涵。古詩的語言更加重視音樂美的形式,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了解文章內涵,更有助于感受意境之美,體會不同的情感。朗讀時最為重要的是要把握節奏感,并引導學生在腦海里中感受畫面。比如《游園不值》中,前面兩句更加貼合實際,描寫出詩人游園不成。詩人通過渲染出花園春意的濃郁以及景色秀麗。在“小叩”中表達出詩人的文雅。其中“久”寫出了作者游園的心情。詩的后兩句寫出了春天的春意,詩人在游園過程中卻意外發現了“一枝紅杏出墻來”,這也是抒發作者喜悅之情。在情感教育環境下,學生盡情地感受到詩人的聯想圍墻內的春色,從這個情景中感受到紅杏之美,體會到春天的氣息,讓學生的情感更加豐富,學生體會到詩歌的意境,心情更加愉悅,學生在反復的情感體會中,能夠更好地感受到美好的情景,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感受到詩歌的獨特美好,讓學生在語言環境當中感受到最為鮮明強烈的情感特點。

(4)深化課文理解,升華情感

理解文章的內涵,需要深入挖掘文字的內涵,體會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讓講解的過程中變得更加鮮明特點,升華讀者的情感特點,提高學生鑒別真善美的能力。比如,在進行《落花生》中詳寫部分——議花生的好處。在進行描寫的過程,學生能夠感受到花生能用途,并且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價格又便宜。而文章中的父親并不滿足于孩子的回答,這能對學生進行相應的點撥,讓學生回顧花生的生長過程,它并不向其他的果子一樣,將自己的果實大膽地展示,而是將自己的果實深深地埋在土里,從而讓人能夠心生愛慕,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外表固然重要,更為重要的是內在,用來比喻做人的道理。在此基礎上,教師也需要從深層次的角度出發,將生活和實踐聯系,讓學生能夠聊一聊自己從中獲得的感悟,由此培養學生正確的三觀意識,讓學生初步感受如何成人的道理,在情感過程中得以升華。

(5)利用多媒體教學,充實情感

創設多媒體教學的情景,能夠充實學生的情感,教師需要深入挖掘語文情感,教材內容中可用的素材,以此為基礎引導學生通過想象來建立情感色彩。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需要將教學情境與情感色彩運行融合,能夠使語文閱讀教學的情感得以升華,從而達到情感審美的要求。教材是建立在學生枯燥乏味的基礎上進行系統情感教學,讓學生在腦海中建立美的享受。通過多媒體教學的形式能夠向學生呈現畫面、文字、聲音三位一體的影像,可以將教材中靜止的畫面以動態的形式呈現出來,由此激發學生的感知,激發學生內心美好的情感特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學情境的設計需要運用多種方法。比如,人類在溝通交流過程當中所使用的語言,或者是任何場景可以用繪聲繪色的言語描繪出來。小學生的語文情感教學,實則是通過語言描述的方式來建立教學情景,引導學生用語言來描述自己的所見所聞,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6)開設課外活動,補充情感教育

課外活動是小學教學當中培養全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徑,也是針對學生道德素養培養重要組成部分。由于課外活動具有一定的自由性和開放性特點,因此在學生平時枯燥乏味的學習過程中,備受人們的關注。對于語文教學課程而言,課外活動是針對閱讀情感教學的一種補充形式,教室需要積極的組織學生參與到一系列的課外活動中,能夠更有效地促進學生之間進行團結和互助,也能讓學生之間的情感得以穩固。戶外活動形式的豐富多樣性是為了吸引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外活動,更有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也能夠充分展現出學生的個性特點,還能對相應的事物進行客觀的認識和說明,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情感特點。除了課外活動,教師也應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班級管理中,增加學生的團結意識和責任意識。

總而言之,學生感受情感最為直接的形式是語言的渲染,學生在語言情景中能夠獲得情感的升華。作為教師,需要充分運用教材內容,深入挖掘教材內在的情感色彩,采用啟發想象,詞語推敲的方式,創設良好的情景,不僅僅能讓學生在語言文學的訓練中發展語言,同時也能夠引導學生從語言情景中感受美的能力,由此達到凈化內心的作用。這也是當前開展閱讀的初衷。需要將教育融入情感特點,為成功的教學奠定基礎,在情感教學引導下,學生的心靈得以升華。

參考文獻

[1]蔣靜.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如何進行情感教育[J].中學生作文指導,2020(36).

[2]王立平.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作用分析[J].世紀之星—小學版,2021(9).

[3]李群蘇.開出情感之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問題及對策[J].考試周刊,2020(42).

[4]吳玉紅.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2019(03).

[5]李鳳.潤物無聲,以情育人——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考試周刊,2016(88).

猜你喜歡
情感教育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對策探討
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研究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談高中研究性閱讀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