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擦亮農業綠色發展底色

2023-04-25 17:20金書秦
絲路瞭望 2023年3期
關鍵詞:面源種養漁民

2023年2月,中央發布今年第一份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繼續將農業綠色發展列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點工作。該文件關于農業綠色發展列了13個方面工作,大體可以分為四類:第一類是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例如,污染耕地治理和安全利用、長江十年禁漁等。第二類是打基礎、摸家底的工作。例如,建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監測制度,主要針對農業生態環境狀況底數不清、家底不明、責任不實的情況。第三類是應對近年來顯現的新情況。例如,外來物種導致局部區域生物多樣性驟降等,專門部署加強外來入侵物種防治。第四類是久議不決需要有結果的工作。例如,出臺生態保護補償條例。

圍繞建設農業強國,推進農業綠色發展,要重點干好四件事:增供給、抓禁漁、治面源、促循環。

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城鄉居民對農產品需求正從“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轉變。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統籌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進農業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強化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及達標合格農產品認證和管理,不斷提升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

抓好長江十年禁漁。長江十年禁漁是扭轉長江水生生物資源枯竭的關鍵之舉。自2020年起實施長江禁漁以來,漁民退捕安置工作基本完成,今后一個時期最重要的工作是鞏固拓展漁民退捕安置保障成果以及強化非法捕撈執法監管。禁漁工作涉及長江沿線近30萬退捕漁民的生產生活,要密切關注退捕漁民的生計情況,持續幫扶救助,防止返貧。

集成推進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要以縣域為單元整建制推進,特別是以長江、黃河流域為重點,系統解決流域農業面源污染問題。同時,要以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等為重點,解決當前的突出問題,并進一步完善農業污染監測體系。

促進種養循環。如果說種養分離是造成農業污染的根本性原因,那么重構種養循環體系就是農業綠色發展的終極藥方。農業廢棄物要以就地消納、循環利用為主線,構建農戶自循環、產業間循環、社會大循環的多級種養循環體系。

金書秦: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可持續發展研究室主任

猜你喜歡
面源種養漁民
農業面源污染的危害與治理
澄江市農業面源污染成因及對策
山西靈石:種養專業合作社助農增收
花椒樹下做文章 生態種養增收入
循環種養 帶富鄉鄰
鄱陽縣富大種養專業合作社
秘魯漁民的生態平衡智慧
基于SWAT模型的漳河流域面源污染模擬研究
宣揚漁民一家 鼓勵漁民互救 廣東省漁業互保協會竭力打造“漁民之家”
農業面源污染對水質的影響及防治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