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思潮背景下醫學院校時代新人培育路徑研究

2023-04-27 04:59趙川樂
現代商貿工業 2023年8期
關鍵詞:時代新人醫學院校

趙川樂

摘?要: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是對新時代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新要求。在健康中國戰略的要求下,要培養新時代醫學生時代新人。網絡思潮的多元化對當代青年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理念、行為方式具有重要影響作用。增強對青年學生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必須熟知網絡思潮的特點、堅持馬克思主立場、觀點和方法,深入淺出地闡釋網絡思潮的本質;學會運用網絡信息技術手段,創新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包容基礎上尋求價值共識,強化政治引領。

關鍵詞:網絡思潮;時代新人;醫學院校

中圖分類號:F2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8.042

1?網絡思潮背景下醫學院校時代新人培育路徑問題提出

網絡時代飛速發展,網絡思潮也迅速影響人民思想,形形色色的網絡思潮是時代的產物,反映著一定的時代背景,目前學術界對網絡思潮分類也是側重不同。有學者認為當代中國有八大社會思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老左派、新左派、自由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民族主義、新儒家和民粹主義。有學者通過批判角度,把當代社會思潮分為“‘普世價值論、新自由主義、歷史虛無主義、文化保守主義、生態中心主義、互聯網時代的民粹主義”等內容。不同學生分析角度不同,分類具體類型也不盡相同,但根據近些年網絡發生事件,主要有活躍于政治領域的網絡民族主義和網絡民粹主義,活躍于經濟領域的網絡新自由主義以及活躍于思想文化領域的網絡“普世價值”和網絡歷史虛無主義,已經對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產生巨大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大學生思維方式和價值判斷。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第5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如圖1)顯示,截至2022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為10.51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4.4%?;ヂ摼W應用持續發展、短視頻增長最為明顯,達9.62億,較2021年12月增長2805萬,我國人均每周上網時長達28.5個小時,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99.7%,其中20~29歲群體達到17,2%,說明互聯網對人們日常生活產生巨大影響,必須重視互聯網的作用,做好網絡引導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塑造具有重要影響。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迸嘤龝r代新人,是要培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所需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針對醫學院校,賦予了時代新人新內涵,醫學時代新人,應是醫德高尚的醫學人才、醫技精湛的醫學人才、體魄強健的醫學人才、審美高雅的醫學人才、崇尚勞動、獨具匠心的醫學人才。面對當前各種社會思潮影響,要真正培養起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必須分析當前網絡思潮特點,研究網絡思潮對大學生影響的現狀,才能更好地提高網絡思政育人效果。

2?網絡思潮對醫學生時代新人培養的理論分析

2.1?網絡空間中時代新人的概念

時代新人這一提法最早是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被使用,要求我們要“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把時代新人與民族復興大任緊密結合在一起,給時代新人的內涵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而本文從網絡空間角度,來理解醫學院校大學生在信息化挑戰下如何成為時代新人,把握其內涵。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二十大報告中進一步明確提出到2030年建成“健康中國”的目標,作為醫學院校的育人理念要緊貼黨中央決策戰略,堅持立德樹人,鑄魂育人,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平臺的優勢,把醫學生培養成為理想信念堅定、醫德高尚、技藝精湛、崇尚勞動、敢于擔當奉獻,對于各種社會思潮能夠辨別是非、獨立判斷的時代新人。

2.2?網絡思潮的時代特點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改變了傳統社會思潮傳播的方式,傳播的速度、廣度、深度和影響度都達到空前程度,深入社會的各個方面、各個角落,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變得越來越隱晦、越來越潛移默化,網絡思潮的傳播形式、傳播主體、傳播內容、傳播效果等方面都呈現出一些新特點。

2.2.1?傳播形式:開放性和海量性

網絡信息化的發展把全球分散的個體聯系為一體,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線下地域的界限,實現了信息的互通交流。網絡的開放性,使得各國文化通過網絡平臺相互傳播、滲透,造成網絡信息冗雜繁多、魚目混珠。不同國家、民族的文化在交流互動中不斷進行輸出與輸入,各種社會思潮隨著民眾的交流、文化的傳播不斷進行相互影響,促使人們的生活習慣和價值觀念在轉變,使各個社會群體在享受網絡帶來的便捷性中,也帶來信息沖擊的挑戰性。

2.2.2?傳播內容:個性化和互動性

網絡社會思潮的內容在一定程度上是社會現象的反映、社會事件的映射。移動自媒體的發展拓展了信息接收和發布的時空空間,抖音、微博、微信等社交軟件興起,使得各個社會階層圍繞自身生活不斷創造話題,表達觀點,展開互動,發酵到一定程度會形成熱點,各種社會思潮經過每個個體的演繹充斥于網絡之中,不僅帶有一定的個性化觀念,更摻雜一定的價值觀思想,使得大學生對信息的鑒別和價值評判產生一定的困難。

2.2.3?傳播主體:扁平性和多元性

網絡社會思潮傳播不再是單向度的點對點、點對面的傳播形式,打破了原有的信息壟斷,特別移動自媒體的發展,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傳播者,也可以成為信息的受眾者,信息傳播不再是社會權威和專業精英們的專利,信息傳播成為扁平化流通。當網絡事件發生后,會迅速在社會群體中形成網絡熱點或頭條,由于網絡交流的匿名性和虛擬性,各社會群體可以平等表達自己觀點,特別移動客戶端的便捷性,提供了一個快速聚焦事件途徑和平臺,極大提高了人們參與網絡事件的熱情。而網絡意見領袖通過自身影響力和話語的解釋權,對事件進行提煉和論證,形成具有一定感染力和說服力觀點,形成網絡輿論和思潮,影響人們的認知。

3?網絡思潮背景下醫學院校時代新人培育面臨的困境

研究針對當前網絡思潮對大學生的政治思想影響情況進行調研,通過廣泛發放問卷,共收回有效問卷2589份。根據問卷反饋結果分析,發現目前網絡思潮背景下醫學院校時代新人培育面臨的幾種比較突出困境。

3.1?頻繁沉溺于網絡空間,致使大學生主責主業受到影響

調研問卷顯示,學生在平時空余時間或周末時間更愿意選擇宅在家中上網,綜合分值達2.46(見圖2);具體到每天上網時長,28.04%的同學除上課以外基本上空余時間都在上網,40.21%的同學每天的上網時長達4~5小時左右。對于上網的目的,同學們主要傾向于上網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資料、依次是網上購物、網上社區進行虛擬交流、了解體育娛樂信息、了解國家大事時事新聞等、玩網絡游戲、隨便打發時間無特殊目的、網上占卜算命(見圖3)。

由此可見,目前大學生上網時間相對較長,將近超三分之二的學生,每天上網時間大于4小時,甚至除了上課時間外,基本都是沉迷于網絡中,在如此長的網絡信息洗禮下,不僅嚴重影響到醫學生的學業,沒有大量時間牢固掌握醫學知識,更對醫學生認知產生重大影響,影響理想信念,特別是網絡的冗雜信息,很難辨別真偽,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方式,不能把網絡資源優勢轉為助推醫學生學業發展優勢,會嚴重影響醫學生的成長成才。

3.2?網絡思潮消解大學生對意識形態價值共識

在網絡中是否傳播著多元思潮的問題中,8617%的學生持肯定態度,1147%的學生認為說不清楚(見圖4)。在網絡上傳播的各種信息思潮對醫學生人生價值觀的影響問題上,2167%的學生認為沒有影響,而7833%的學生認為有不同程度的影響(見圖5)。

當談到當前流行的網絡文化的背后是否帶有某種價值觀或者價值傾向,853%的醫學生認為是有影響,但自己會去鑒別。在網絡上關注過或了解以下社會思潮的排序中,由高到低分別為消費主義、自由主義、社會民主主義思潮、虛無主義、后現代主義,其中對消費主義和自由主義約有半數同學有關注,但從調研數據看,醫學生對于各種思潮的概念和分類不是很清楚的。

由此可見,醫學生在網絡使用中,多元思潮對于醫學生的思想有著一定的影響,網絡思潮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影響著學生的認知和判斷。網絡上傳播的各種信息與思潮對大學生的人生價值觀形成有一定的影響,具體到網絡上的垃圾信息以及低俗道德思想觀同樣也嚴重影響著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形成,網絡思潮對醫學生的影響處于潛移默化中,學生本身并未察覺到,這就造成當前主流意識形態在消解。

3.3?政治意識培養方式方法吸引力不足

比較學校思政教育與網絡信息的影響來看,4836%的醫學生認為學校的學習影響更大,2935%的同學認為差不多,1255%的醫學生認為網絡影響大(見圖6)??梢?,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學生影響力要大于網絡,發揮好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力尤為重要。

在對醫學生提高自身能力、思想修養方法的調研中,發現排名前三的是課堂學習、生活體會和社會實踐;而社交能力、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在網絡運用中對醫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提高方面影響最大。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的教育方式最愿意接受的是社會實踐達到7122%,其次是主題活動6195%;在目前對大學生思想政治走向影響最多的,依次是社會風氣的影響、教師講授、網絡影響、社會實踐、閱讀的書籍??梢?,醫學生偏向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而在實踐過程中,更貼近培養崇尚勞動、擔當奉獻的醫學生精神。

調研中,在對于網絡環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應該如何做的問題中,如果有老師開設自己的微博或移動媒體客戶端是否關注的問題上,58.05%的醫學生會關注。對于網絡熱點問題,83.74%的調研對象認為教師有必要積極引入課堂,并加以評析,以明確價值導向。對于網絡環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調研對象認為教師應當對網絡上各種思潮進行解讀,讓醫學生有清醒的認知,并在課堂上積極聯系網絡熱點進行論證,利用網絡資源擴充自己的知識面和社會視野,特別是網絡提供了豐富的網絡視頻等聲光動畫等素材,穿插課堂,授課才更具說服力。由此可見,學校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醫學生能夠從學校的教育引導中獲得收獲,但是在學校對于醫學生思想方面的引導形式方面,方式方法還停留在較為傳統的課堂講授,引導效果不佳,引導形式還有待于更貼近醫學生的現實需要,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做好思想政治教育。

3.4?網絡思潮渙散大學生理性認知

在調查中發現,在認為網絡對醫學生的思想政治方面的影響前景如何方面,48.36%的醫學生認為是趨于有利的,41.48%的醫學生認為差不多,10.16%認為趨于不利或沒有影響。在對于網絡流行文化的看法方面,達71.07%的學生認為會客觀看待,有自我價值判斷和立場(圖7)。在網絡文化的背后是帶有某種價值觀或者價值傾向的說法上,85.32%的學生都贊同,但是會有自己判斷,去辨別。對于網絡上傳播的一些價值觀所持的態度是,66.98%的同學會有自身價值立場,會不為所動,也有20.24%的同學會接受時髦的和較新穎的價值觀(圖8)。

可見,網絡思潮在影響著醫學生的思想觀念,目前整體趨勢來看還未形成負面影響,但是部分學生也想要接受新鮮事物帶來的新的觀點,如果缺少正確的正向引導,醫學生容易誤入歧途,或者被錯誤思想趁虛而入。

4?網絡思潮下醫學院校時代新人培育路徑研究

4.1?轉換應對范式,在包容中實現群體選擇差異的統一,凝聚思想共識

轉換應對范式,將理論與實際結合,將思想政治原理學指導工作,發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作用,結合三圈三全十育人,舉高校之合力,加入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來。發揮高校協同育人,建立網絡思想政治隊伍,發揮思政教師、專業課教師、黨團組織、輔導員、管理人員、學生組織的作用,加強隊伍建設統一思想。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走勢,和新奇獨特的思潮觀點,高校教育者要做好學生的領路人,堅持主流意識,做好引導工作,結合符合我國國情的主流意識形態、社會思想,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提升思想水平。把握良性發展態勢,針對網絡上各種錯綜復雜的思潮,一定有判斷力,向上向善的引導好學生思想,凝聚思想共識。

4.2?協調關系,在解決學生最關心的現實問題中凝聚政治共識

協調關系,將馬克思主義思想作為指導思想,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網絡思潮活動目標相結合,切實解決好學生所需所想,積極回應學生關切的問題,為群眾辦實事。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了解學生真實想法,做好學生意識形態工作。求同存異包容多樣凝聚共識,加強意識形態隊伍建設,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隊伍,增加學生政治敏感性和辨別力。積極認識了解各種網絡思潮的現象本質,學會辨別真偽,豐富網絡思潮理論,最大程度發揮其時代價值,解決學生關心的現實問題,發揮網絡育人春風化雨的作用,凝聚政治共識。

4.3?創新形式,在育人方式方法上引導學生凝聚價值共識

創新形式,牢牢把握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根本目標,針對醫學院校醫學生特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采取相應對策探究培育路徑,做好網絡思政工作,在網絡思潮時代特點下,提升醫學生理論知識水平,實踐應用能力,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成才,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醫學時代新人,以網絡思政輔導員工作室為載體,開展系列活動,在活動形式和內容上,豐富種類,開展了時政類活動如澳門回歸22周年征文活動、慶建黨華誕活動、香江奔涌,聲影為證活動;傳統文化類如元宵節活動、線上祭掃清明活動;志愿類活動如雷鋒月等,同時結合醫學生特殊身份,增加身份認同,在疫情期間,為感謝醫務人員的辛勤付出,特舉辦感謝有你,一起守護,讓醫學生親自送給駐校醫生手寫的感謝信,醫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在學生活動中激發醫學生職業認同和奉獻精神,凝聚價值共識。

參考文獻

[1]馬立成.當代中國八種社會思潮[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209.

[2]肖巍.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社會思潮[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

[3]安慧琳.醫學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培養提升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9,40(11):106107.

[4]程紅,彭鎏佳.健康中國視域下醫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策略探究[J].現代商貿工業,2022,43(01):106108.

猜你喜歡
時代新人醫學院校
時代新人的成長環境
培育時代新人的三重維度
關于醫學院校醫用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
高等教育要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如何讓十九大精神浸潤學子心平
立德樹人與初中地理課堂的親密接觸
促進醫學院校青年教師成長的探索與實踐
醫學院?;A化學理論課教學改革初探
高等醫學院校計算機基礎課教學改革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