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已至 春可期

2023-04-29 14:37◎沈
小學生學習指導(高年級) 2023年11期
關鍵詞:人事節氣刺繡

◎沈 娟

【原文】

小至

〔唐〕杜甫

天時人事①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②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

岸容③待臘④將舒柳⑤,山意沖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⑥鄉國⑦異,教兒且覆⑧掌中杯。

【注釋】

①天時人事:自然界的節氣和人世間的事情。

②五紋:五色彩線。

③岸容:河岸的容貌,詩中指水邊景象。

④待臘:待到臘月時分。臘,臘月,農歷十二月。

⑤舒柳:指柳葉萌生,枝條柔和。

⑥不殊:沒有區別。

⑦鄉國:家鄉。

⑧覆:傾,倒。

【譯文】

四時變幻,人事更替,轉眼又到冬至了,過了冬至白日漸長,天氣漸漸回暖,春天也就快來了。刺繡姑娘添絲加線趕做迎春的新衣,律管內的灰也飛出來了。堤岸好像等待臘月快點兒過去,好讓柳樹舒展枝條,抽出新芽。山中的蠟梅沖破寒氣,傲然綻放。身在異鄉的我看到的自然景物與故鄉相差無幾。我讓小兒斟滿美酒,一飲而盡,不要辜負了眼前的良辰美景。

【賞析】

此詩是大歷元年(766)詩人在夔(kuí)州(今重慶奉節)所作。整詩開篇兩句的“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是總起,緊扣詩題,點明“陽生春來”。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兩句直承首聯“冬至”自然節氣的時令特征,別出心裁,用刺繡添線、葭琯浮灰這兩件事進一步點明季節變化?!鞍度荽D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則由敘事轉到了寫景。詩人用柳葉“將舒”梅花“欲放”,連“岸”和“山”都有了新生的期待,勾畫出一幅春臨大地的充滿生機的畫面,令人感受到一股強大的生命張力。雖然春天容易引發鄉愁,但詩人的鄉愁卻是樂觀向上的,詩歌最后以“云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抒情作結,詩人讓小兒斟滿美酒,一飲而盡,也是在奉勸世人舉杯痛飲,盡情享受這美好的生活。

全詩緊緊圍繞冬至前后的時令變化,敘事、寫景、抒情,三者互相烘托,情由景生,充滿著濃厚的生活情趣。

【思考】

1.詩人選取了“吹葭六琯動浮灰”這一典型事例來點明季節變化,你知道古人這一預測節氣的辦法嗎?

2.在詩人筆下,冬景也是如此令人神往,我們一起來積累描寫冬日的名句吧!

猜你喜歡
人事節氣刺繡
貴州劍河 多彩刺繡添技增收
人事人才
人事人才
人事人才
人事人才
清新唯美的刺繡
李雅華:精美的石頭能“刺繡”
刺繡新生
24節氣
24節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