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路徑探析

2023-05-04 07:07杜智潔周霽
支點 2023年4期
關鍵詞:實體經濟引言人工智能

杜智潔 周霽

【摘要】人工智能能夠提升經濟的整體效益,完善經濟結構,變革經濟的生產組織方式,催生經濟業態,為實體經濟全面振興提供技術支撐和變革機遇。本文就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基本特征進行了研究,對現狀和意義加以說明,并對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徑進行了總結概括,希望能夠為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提供幫助。

【關鍵詞】人工智能 實體經濟 融合

引言

當前,深度學習、強化學習、生成模型等領域不斷有理論創新,并在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自動駕駛、機器人等領域有了突破。人工智能有其特殊帶動效應,能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整體突破,正成為制造強國戰略的著力點,也逐漸成為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點、重振實體經濟發展新引擎。

一、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基本特征

回歸模型能夠推動實體生產與產品需求的精確預測、協同匹配、精準對接。人工智能技術在影響消費需求的同時,也能使消費者最大程度地獲得美好生活的憧憬。推薦算法可以洞悉消費者每個需求特征,以他們的消費意愿為目標,進行快速準確匹配,使消費者以多樣化、精準化、個性化的方式進行消費,讓消費效用最大化[1]。

人工智能在生產端同樣具有革命性突破意義。人工智能可以助力產品在生產、供應鏈等資源關系上的分配更加高效,繼而實現產品創新、制造工藝創新與模式創新等。另一方面,自動駕駛、機器人等技術在生產、物流等領域的應用,也逐步改變了生產方式。人工智能是中國實體經濟增長必不可少的新元素,能不斷衍生出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繼而在產業和國家層面上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這對整個實體經濟的轉型與升級有著十分深刻的影響[2]。

人工智能的發展,實質上是實體經濟和智能技術的深度結合。人工智能技術落地后,其實自身的生產也是實體經濟,能進一步實現擴大再生產。人工智能技術得以被廣泛運用的原因,衍生出很多智能應用,且這些應用皆可服務及推動制造產業發展壯大。

二、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現狀

促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要把它和農業、工業與服務業進行深度融合發展,不斷提高實體經濟發展效益。國務院在《關于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通知》中提出,要將人工智能發展和各實體經濟進行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的人工智能產業,促進人工智能與各產業領域深度融合,形成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經濟形態”。從以上文件的精神中,我們能夠看到國家十分重視新興信息技術在實體經濟中的作用與影響,并突出其融合互動發展,尤其是要大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3]。

三、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重要意義

(一)重塑供給驅動力,優化要素稟賦結構

就傳統要素的優化而言,人工智能既能夠依靠新互聯網,落地移動設備和其他新型信息環境,延伸拓展了人們學習能力,加快了人力資本積累;也可借助數字經濟,改善投融資環境,提升資本配置效率[4]。一方面,新的大數據信息環境使得市場機制日趨完善,企業對市場的競爭與適應力不斷增強,持續完善要素市場、信息市場,提高存量要素配置效率,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另一方面,群體智能能夠實現復雜的工作流程,人機交互和自主智能的無人系統能改進企業的投入和產出決策,讓許多人工智能技術融合在一起,既可重塑組織分工和生產流程,還導致上下游企業和全產業鏈發生變化,打破了原有的產業布局和合作模式,行業空間布局得到優化。

(二)提升需求拉動力,促進需求結構變革

隨著發展階段的變化,居民消費需求升級,對消費品的品質、售后及其他需求越來越高,對醫療、養老和其他服務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與此同時,新一代信息網絡技術將自主無人智能應用于金融服務,使得金融服務渠道呈多元化趨勢,不僅能給經濟主體的儲蓄及投資活動帶來更便利的服務,還能促進資本市場交易效率提高,滿足市民投資理財的多元需求。此外,人工智能還有助于推動金融市場完善和數字化發展,有利于風險管控。

(三)提高勞動競爭力,適應內外部環境變化

當前,我國資源環境約束加劇,勞動力價格上漲使我國比較優勢發生了階段性改變。人工智能能加快人力資本積累速度,提升在崗工人的技術水平。而較強的深度學習能力和群體智能技術,還可加快技術創新和技術擴散,優化要素配置結構,促進人力資本和技術進步,為資本和技術密集型實體經濟發展提供優質人力資本和技術支持。此外,伴隨著我國工業正深度融入全球價值鏈,面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和貿易格局重塑,中國產業發展需利用大國經濟區域價值鏈優勢,加強與不同地區不同行業間的協同發展,提高產業轉型效率。

(四)解放生產力,保障生產流程協同

人工智能和制造業結合,將推動產品智能化和企業制造流程智能化,達到研發設計和生產制造協同化。人工智能通過大數據等智能技術,可以有效降低創新成本,優化企業的迭代升級能力。在加工制造環境中,隨著人機一體、群體智能技術的普及,能完成復雜的協同流程,節省人力成本,增加中間制造環節的價值。在銷售服務環節,人工智能可以借助大數據建立智能信息系統,有效節省銷售費用和交易成本。借助人工智能,企業在生產各個環節都具有更大的產值空間,同時生產流程更加精細,有助于推動實體經濟和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

四、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徑

(一)制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融合戰略規劃

人工智能是一場技術革命,風險大且不確定因素多,既有機遇,又有挑戰。所以要求政府必須通過制定戰略規劃、政策法規等方式來減少風險。一方面,應制定全面推動人工智能和實體產業融合發展戰略規劃。政府部門有必要推出相關戰略規劃,建立整合推進機制,有效協調各部門之間的關系,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另一方面,應構建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支持體系。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幫助企業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但由于人工智能的發展依然存在很多模糊邊界,制度法規還需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進行調整和完善,積極面對新產業發展所引發的“創新型毀滅”所導致的社會成本。另外,目前正飛速發展的以大語言模型、擴散模型等為代表的內容生成領域,正深刻影響著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的安全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并制定相關規劃。

(二)完善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融合基礎設施

當前,我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存在空間上分布不均的問題,導致數字信息在采集、傳遞、挖掘與使用等方面效率不高。所以要強化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建設人工智能融入實體經濟的基礎設施。一是強化寬帶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大數據和GPU、芯片、基礎算法研究等人工智能相關建設,加強新一代信息技術、物聯網及其他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并創新基礎設施投融資模式;二是加快推進鐵路通信傳輸網、公路基礎設施數字化、國家高速公路信息通信聯網等項目,對各路段的通信傳輸資源進行整合。

(三)優化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融合市場環境

一方面,要確立以財政資金及市場資金為主的多元融資機制,健全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結合的金融支持體系。人工智能在我國尚處于發展初級階段,政府要加大人工智能產業的扶持力度,協調政府和市場多渠道資金投入,以財政資金支持人工智能基礎前沿研究,對關鍵共性技術進行攻關,實現高水平的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融資機制。另一方面,要降低人工智能企業的稅收負擔和研發成本,發揮大企業的研究開發優勢,提升中小企業成果轉型的效率。要鼓勵大企業牽頭建立市場化的人工智能發展基金,利用多元投融資市場,引導民間資本投向人工智能產業。同時,還可采取政府與民間資本合作的模式,利用中小企業靈活多變的優勢,引導民間資本進入人工智能重大工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形成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結合的多元融資機制。

(四)大力支持人工智能在重點產業上的應用

要合理運用競爭性產業政策推動技術創新,以確保市場機制對要素配置起決定作用為前提,借助市場之力,選擇適合產業發展的路徑。要加大政府在基礎創新方面的要素投入,降低人工智能深度研發風險及費用。一是運用功能性產業政策維持市場競爭秩序,推動更具競爭力的產業加快發展,并借助競爭機制進行實質性創新;二是運用產業政策,優化產業技術的研發,提升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水平;三是需運用適度財稅優惠政策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分擔新興產業創新成本。

(五)加快發揮人工智能對產業升級的促進作用

一是向開放程度更高的東部沿海地區深度融入全球價值鏈,有助于利用人工智能培養人力資本,增強生產組織能力,使得企業從全球價值鏈中附加值較低的中間制造環節,逐步擴展到高附加值的研發與售后環節。也可以進一步細化加工制造環節,延伸價值鏈,實現產業價值鏈的整體優化。二是對開放程度受限的中西部地區而言,要全面加深對外開放,推動內陸中西部地區積極參與全球價值鏈,運用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技術,結合大數據生產要素,提升區域內產業效率,推動我國區域均衡發展[5]。

結語

人工智能產業是實體經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對于推動經濟增長、實現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人工智能融入實體經濟的深度及廣度,決定了中國從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邁進的步伐,決定了中國從制造業大國向創新強國邁進的步伐,也決定了我國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建設進程,因此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薛豆豆.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研究[J].商場現代化,2022(17):105-107

[2]王凱,王娜.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策略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2021,18(23):11-13+61

[3]熊蒼瑋.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解析[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1,11(06):27-29

[4]王立梅.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必然性與運行機制研究[J].營銷界,2021(17):100-101

[5]黃軻,廖欣,劉曙華,楊凱娜.新一代人工智能與廣西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發展路徑、重點領域與政策保障[J].改革與戰略,2021,37(02):100-108

猜你喜歡
實體經濟引言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與就業
淺談我國實體經濟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基于思維導圖的線性代數復習策略
提高小學低段課堂寫字有效性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