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川紅辣椒”品種提純復壯及綠色生產技術

2023-05-07 11:34
甘肅農業科技 2023年4期
關鍵詞:品種

楊永崗1,段? 軍2,高文俊2,高艷紅2,亢生磊1

(1. 甘肅有色冶金職業技術學院,甘肅? 金昌? 737100;2. 金昌市

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甘肅? 金昌? 737100)

摘要:為了保持和恢復地方傳統特色品種的優良種性,強化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金川紅辣椒”提供優質種源和品種及技術支撐,進一步培優“金川紅辣椒”品種,提高當地紅辣椒生產水平,經過多年的試驗示范和生產實踐,從種植品種、提純復壯指標、提純復壯方法等方面總結提出了“金川紅辣椒”提純復壯技術,從壯苗培育、整地施肥、移栽、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收獲等方面總結提出了“金川紅辣椒”綠色生產技術。

關鍵詞:金川紅辣椒;品種;提純復壯;綠色生產技術

中圖分類號:S641.3? ? ? ? ? ? ?文獻標志碼:B? ? ? ? ? ? ?文章編號:2097-2172(2023)04-0389-04

doi:10.3969/j.issn.2097-2172.2023.04.021

Variety Rejuvenation and Green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for

Jinchuan Red Pepper

YANG Yonggang 1, DUAN Jun 2, GAO Wenjun 2, GAO Yanhong 2, KANG Shenglei 2

(1. Gans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of Nonferrous Metallurgy, Jinchang Gansu 737100, China;

2. Jincha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ervice Centre, Jinchang Gansu 7371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maintain and restore the excellent traits of local varieties,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 provide high-quality seed sources, varieties,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national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Jinchuan red pepper', further improve the variety of 'Jinchuan red pepper', and to improve the local production level of red pepper, after years of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and production practice, the rejuvenation technology of 'Jinchuan red pepper' was summarized from aspects of planting varieties, rejuvenating indicators and methods, and the green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Jinchuan red pepper' was summarized and put forward in terms of strong seedling cultivation, soil preparation and fertilization, transplanting, fertilizer and water management, pest control, and harvest.

Key words: Jinchuan red pepper; Variety; Rejuvenation; Green production technology

金昌市金川區位于甘肅河西走廊東段、祁連山北麓、巴丹吉林沙漠南緣。地處東經101° 29′~102° 34′、北緯38°~39°,溫帶大陸性氣候特征明顯,光照充足、干旱少雨、蒸發量大、無霜期長、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9.4 ℃,年日照時數3 000 h,≥10 ℃積溫3 127 ℃,平均降水量110 mm,蒸發量1 689 mm,無霜期179 d。海拔1 400~? ? ?1 600 m區域的面積有10 000 hm2左右,是紅辣椒的優勢種植區域。2012年8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準對“金川紅辣椒”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有效帶動了金昌市紅辣椒產業的快速發展,目前種植區已由最初的金川區雙灣鎮、寧遠堡鎮的12個村擴大到了包括永昌縣朱王堡鎮、水源鎮在內的40多個村,種植面積穩定在3 000 hm2左右。其辣椒產品主要用于制醬、制粉,遠銷四川、重慶、山東等地,全產業鏈產值達到5億元左右,已成為金昌市高原夏菜的拳頭產品和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近年來,隨著“金川紅辣椒”種植規模的擴大、種植年限的增加以及多種因素的影響,加之種子企業缺乏系統的品種提純復壯, “金川紅辣椒”主栽紅辣椒品種美國紅已經出現了明顯種性退化現象,表現為抗病性降低、單產下降、品質變劣等。由于主栽品種美國紅的弱化,大量紅辣椒新品種快速涌入,導致紅辣椒主栽品種不明確、搭配品種混亂,紅辣椒產品品質良莠不齊,嚴重影響了紅辣椒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為了保持和恢復地方傳統特色品種的優良種性,強化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提供優質種源和品種及技術支撐,我們開展了“金川紅辣椒”品種提純復壯和綠色栽培技術試驗示范工作[1 - 3 ]。經過3 a的系統提純復壯和種植鑒定、擴繁,收集了一批“金川紅辣椒”提純復壯種子,并與辣椒經營主體合作在當地開始恢復種植。在品種提純復壯過程中,通過大量的田間試驗示范,對紅辣椒栽培管理技術進行了深入研究和生產實踐,現將“金川紅辣椒”品種提純復壯技術及綠色生產技術總結如下。

1? “金川紅辣椒”提純復壯技術

1.1? ?品種選擇

進行提純復壯的紅辣椒品種首選金昌市多年種植的傳統紅辣椒品種美國紅。目前金昌地區種植的其余紅辣椒新品種如合興903、丹丹紅1號、利園紅22、紅隴18、紅隴25、紅福等也可進行提純復壯。

1.2? ?提純指標

根據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標準,確定如下“金川紅辣椒”品種提純的主要指標、性狀以及營養價值等。

1.2.1? ? 株型? ? 株高70~80 cm,主莖高≥30 cm,開張度≥44 cm×46 cm;主莖深綠色,葉片卵圓形,開花節位7~12節。

1.2.2? ? 果實? ? 外觀整齊均勻,果皮光滑無皺褶,果面油亮光潔、顏色均勻,果皮韌性強。嫩果深綠色,老熟果實深紅色,果形牛角形,果肉致密。平均單果重≥7.0 g,果長≥12 cm,最大部位直徑≥2 cm,果肉厚≥0.25 cm,平均果皮厚度≥0.4 mm。單株采果50~70個。中抗辣椒疫病、白粉病。

1.2.3? ? 營養價值? ? 干椒水分含量≤179.0 g/kg,雜質總量不超過5.0 g/kg,花斑椒含量不超過10.0 g/kg,維生素C含量≥126.7 mg/g ,灰分含量≤82.0 g/kg,粗纖維(干態)含量≤203.4 g/kg。

1.2.4? ? 生育期育苗? ? 移栽時需苗齡50~60 d,移栽后生育期130~150 d。直播時全生育期150~165 d。紅辣椒盛收期為8 — 9月份,一般產鮮紅椒37 500~45 000 kg/hm2。

1.3? ?提純復壯方法

8月下旬至9月上旬,在“金川紅辣椒”優勢種植區域進行普選。首先,選擇長勢良好、坐果較多、沒有發生辣椒疫病、辣椒白粉病的地塊;其次,在選中的地塊中重點選擇長勢突出、沒有明顯“三落”現象、坐果繁茂的單株;再次,辣椒完全成熟時在選定的單株中嚴格按照提純指標,采集第2層、第3層辣椒[4 - 5 ],剖果、取種、晾曬。最后,對這部分辣椒種子進行人工精選,留種備用。次年,將上年大田普選得到的紅辣椒種子進行日光溫室(鋼架大棚)穴盤集中育苗,正常管理,苗齡50~60 d。出圃前進行選苗,選擇幼苗生長健壯,整齊一致,沒有發生辣椒猝倒病的穴盤幼苗。所選幼苗應達到壯苗標準,即10~12片葉,葉片大而厚,葉色濃綠;莖粗0.4~0.5 cm,苗高15~20 cm。進一步剔除雜苗、病蟲苗、弱苗,集中定植在選種圃中。

1.3.1? ? 選種圃種植? ? 選種圃選在劃定的“金川紅辣椒”種植區域內,但應遠離大田辣椒種植區域,空間隔離距離2 000 m以上[6 - 7 ]。選種圃地力條件、施肥水平、種植模式、田間管理與大田種植相同,不作特殊處理,確保選種圃環境條件盡可能與大田栽培一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將選定的紅辣椒幼苗定植到選種圃中。具體操作為平地機械鋪設規格為幅寬140 cm、厚0.001 mm的黑色地膜,每膜移栽4行,株距20 cm,等行距“三角形”定植。每穴1~2株(以穴盤中幼苗數為準)。

1.3.2? ? 選株? ? 9月上旬至下旬,在選種圃內根據提純指標,按照株高、株幅、始花節位、果形、果色、果數、抗病性等目標性狀和順序進行重點選株并做好標記[8 ]。

1.3.3? ? 采果? ? 9月下旬,采集已選定的辣椒植株上第2、3層全部果實[9 ],對單果重、果長、果肉厚度等相關指標進行種椒復選,將最終選定的種椒集中晾曬、剖果、取種。

1.3.4? ? 采種? ? 對采集的辣椒種子進行人工精選,預留籽粒飽滿、顏色黃亮的種子作為原種。

1.3.5? ? 種植鑒定及繁育推廣? ? 經提純復壯的種子留一定量作為種質資源保存[10 ],同時開展種植鑒定,與未提純的金川紅辣椒品種進行種植對比,進一步確定提純方向和方法的正確性[11 ]。其余種子交由當地種子企業進行繁育推廣。

2? “金川紅辣椒”綠色生產技術

2.1? ?品種選擇

提純復壯的美國紅可作為常規品種首選[12 ]。同時,也可根據市場需求或訂單要求,選擇適銷對路的紅辣椒品種,如合興903、丹丹紅1號、利園紅22、紅隴18、紅隴25、紅福等。

2.2? ?培育壯苗

多采用105孔、128孔穴盤集約化育苗技術培育壯苗。一般于2月下旬至3月上旬在日光溫室或鋼架大棚進行育苗,苗齡50~60 d,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移栽種植。壯苗標準為幼苗根系白色、須根多、無銹根;節間短、莖粗壯、有韌性;葉柄粗短、葉片舒展、葉色鮮亮;辣椒7~8片真葉,株高10~12 cm,莖粗2.5~3.0 mm,植株無病蟲害。穴盤苗盤根緊實,根系與基質融為一體。

2.3? ?選地整地施肥

選擇土層深厚、土壤肥沃、通透性好、灌溉方便,土質為沙壤土和輕壤土,2~3 a內未種植過茄科作物的地塊,前茬以玉米、麥類、豆類作物為宜,盡量避免連作。結合整地施優質腐熟農家肥90 000 kg/hm2、磷酸二銨600 kg/hm2、硫酸鉀225 kg/hm2,充分旋耕翻入土壤中。

2.4? ?移栽

移栽前采用機械鋪設規格為幅寬140 cm、厚0.001 mm的黑色地膜。每膜移栽4行,按株距20 cm等行距“三角形”定植。每穴1~2株(以穴盤中幼苗數為準),移栽后及時封住膜口并澆緩苗水。

2.5? ?肥水管理

應堅持小水勤灌,緩苗結束后適當蹲苗。辣椒幼苗進入正常生長階段后,苗期結合灌水追施硫酸鉀75 kg/hm2、尿素45 kg/hm2,促進幼苗生長。當6月中下旬辣椒處于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并進階段時,追施尿素75 kg/hm2、硫酸鉀復合肥75 kg/hm2,同時根據長勢噴施磷酸二氫鉀3.0 kg/hm2+尿素1.5 kg/hm2或氨基酸1.5 kg/hm2,間隔10 d噴1次,連噴2~3次。辣椒進入盛花期后,要經常保持土壤濕潤,視土壤墑情灌水施肥。果實紅熟后期控制澆水,促進果實成熟,9月上中旬停止灌水。全生育期灌水控制在6~7次,每次灌水量為1 200 m3/hm2。

2.6? ?病蟲害綠色防治措施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植保方針,綜合應用農業措施、物理措施和生物防治,科學合理使用農藥,嚴禁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殘留及其混配農藥。

2.6.1? ? 農業措施? ? 準備種植辣椒的地塊,前茬作物收獲后深翻曬土,利用冬季低溫和太陽光殺滅土壤中的部分越冬的病蟲源。平整土地,均勻灌溉,確保田間不積水,有條件的采用膜下滴灌。清除田塊、地埂、溝渠及周邊的雜草、落葉、枯枝、垃圾等,及時清理病枝、病葉、病果等病殘體,帶出田間燒毀或作深埋處理。及時徹底處理發病中心,降低病蟲源基數。勤除雜草,中耕松土?;手厥┯袡C肥、增施磷鉀肥。足墑冬灌,避免大水漫灌,防止田間積水,高溫、陰雨天氣不灌水。合理密植,保苗82 500穴/hm2左右,減少速效氮肥施用量。避免與蔬菜作物連作,宜與麥類、向日葵、玉米等作物實行3 a 以上的輪作。

2.6.2? ? 物理措施? ? 辣椒封壟后,設置黃板525~675塊/hm2,高度以高出植株頂端10 cm為宜。設置頻振式殺蟲燈1臺/hm2,采用燈光誘殺害蟲。5月中旬, 在膜面上均勻覆土1 cm左右,具有除草兼預防辣椒疫病作用。6月上旬進入高溫季節,辣椒封壟前沿2行辣椒中間劃破地膜,降低膜下溫度,預防辣椒疫病效果顯著。

2.6.3? ? 生物防治? ? 保護和利用蚜繭蜂、七星瓢蟲、中華草蛉、食蚜蠅等天敵;選用井岡霉素、寧南霉素、武夷菌素、香芹酚、苦參堿等生物農藥防治病蟲害。

2.6.4? ? 化學防治? ? 化學防治作為應急防治措施,在辣椒綠色栽培中應慎用。使用化學農藥時,應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廣譜農藥,注意交替使用農藥,使用農藥時要嚴格按照Y/T393標準執行。

“金川紅辣椒”主要病害有辣椒疫病、白粉病,蟲害有蚜蟲、紅蜘蛛等[12 - 13 ]。

預防辣椒疫病應采用起壟栽培方式,盡量選用膜下滴灌模式。無滴灌條件的,堅持小水勤灌,避免高溫灌水。移栽時可用4%疫病靈顆粒劑60 kg/hm2與1 800 kg細干土配制成毒土撒覆在苗穴周圍進行早期預防。結合灌水隨水沖施硫酸銅45 kg/hm2。田間發現中心病株后及時拔除,帶出田外深埋或燒毀,并用生石灰處理病穴??刹捎棉r藥澆灌、噴灑結合的方式重點防治辣椒疫病,如用50%瑞毒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連續灌根或噴灑2~3次,穴灌量200~250 mL,間隔期為7~10 d。

辣椒白粉病發病初期,即個別植株葉片有少數褪綠病斑時,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50%硫黃膠劑1 000倍液,或25%吡唑醚菌酯乳油1 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噴霧防治,間隔7~10 d噴1次,連噴2~3次。發病中期,即辣椒植株葉片、莖稈、果實均不同程度出現白色病斑時,可選用以上藥劑并適當加大藥量20%左右進行全株噴霧防治,噴霧時加應大噴霧器壓力,對全部植株進行一次性高壓噴淋,要求噴霧周到、全面,重點沖刷白粉病病斑。

蚜蟲多附著在心葉處和葉片背面,因此選擇的防治藥劑應兼具觸殺、熏蒸、內吸作用。蚜蟲發生初期可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10%高效大功臣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10%蟲螨靈乳油3 000倍液,或47%樂斯本乳劑1 000倍液等交替噴霧防治,間隔7~10 d噴1次,連噴2~3次。大量發生時可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1 500倍液,或25%綠維蚜絕粉劑1 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等藥劑交替噴霧防治,間隔7~10 d噴1次,連噴2~3次。

紅蜘蛛繁殖能力強,世代重疊嚴重,防治難度大。辣椒移栽前用20%增效噠螨靈乳劑3 000~3 500倍液對辣椒地塊周邊溝渠、地埂邊的雜草進行高濃度藥劑封殺,確保農藥打透、打徹底,對地埂以內1 m范圍用高濃度藥劑進行“藥帶”封鎖。辣椒移栽緩苗后,灌溉第2水時隨水沖施73%克螨特乳油9 000 mL/hm2。紅蜘蛛點片發生時,選用73%克螨特乳油3 0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2 000倍液,或20%瀏陽霉素乳油1 000~1 500倍液噴霧防治,確保葉片背面噴到藥液,間隔7~10 d防治1次,連防2~3次。

2.7? ?收獲

2.7.1? ? 收獲時間? ? 一般在9月底開始收獲,確保10月上旬完成初收獲。采取一次性采收,果實充分紅熟、色澤鮮亮、紅果達90%以上時即可采收,盡量爭取在早霜期到來之前收獲完畢。

2.7.2? ? 晾曬? ? 用作干制的辣椒采回后挑出病果、爛果、蟲果、小果、白斑果,平攤于晾曬場,攤曬時應厚薄均勻,上覆棚膜,加快水分蒸發。悶制1.5~2.0 h后將棚膜揭開,翻轉棚膜,繼續晾曬。辣椒曬至半干時收回裝入筐中或塑料袋中,邊收邊裝邊壓緊,裝滿后密封捂緊或用繩子捆緊,按每層5~8個碼好發汗排氣,發汗排氣時間控制在8~12 h,然后取出曬干。

用于制醬的紅辣椒,根據收購商要求,去除辣椒柄,剔除病果,及時交付收購商。

參考文獻:

[1] 趙朔陽,王志偉.? 河西地區干制辣椒引種試驗初報[J].? 甘肅農業科技,2020(5):29-32.

[2] 王曉巍,陳? ?靜,張玉鑫,等.? 甘肅河西走廊現代設施蔬菜高質量發展對策[J].? 甘肅農業科技,2020(4):76-81.

[3] 段? ?軍,高文俊,高艷紅.? 金川紅辣椒穴盤集約化育苗技術[J].? 甘肅農業科技,2022,53(3):95-98.

[4] 吳倫忠,張薇薇.? 秋辣椒穴盤育苗技術[J].? 廣西園藝,2007(6):50-51.

[5] 嚴湘萍.? 青海樂都長辣椒提純復壯研究[J].? 黑龍江農業科學,2019(5):86-87.

[6] 高立波,王逢博,廖紅梅,等.? 全州朝天紅辣椒品種提純復壯技術[J].? 農業科技通訊,2018(8):324-326.

[7] 王金玉.? 紅滿地辣椒的提純復壯及栽培管理技術[J].? 農業開發與裝備,2017(1):132-133.

[8] 陳忠林.? 全州縣白寶鄉朝天辣椒提純復壯栽培技術[J].? 北京農業,2014(12):25-26.

[9] 王廣華,金松子,李顯日,等.? 辣椒品種提純復壯技術[J].? 辣椒雜志,2014(4):15-16.

[10] 賈永香,彭? ?宏,逯權章,等.? “循化紅”線辣椒提純復壯研究[J].? 北方園藝,2007(7):21-22.

[11] 任智梅,潘桂蓮.? 地方品種樂業辣椒提純復壯試驗[J].? 中國園藝文摘,2012(8):37-38.

[12] 柴桂萍.? 美國紅辣椒提純復壯技術要點[J].? 果蔬栽培,2012(23):29-32.

[13] 冷莉芳.? 辣椒主要侵染性病害防治[J].? 云南農業,2020(5):85-86.

猜你喜歡
品種
品種選育彩版
云上黑山羊品種介紹
云上黑山羊品種介紹
品種選育彩版
種什么品種好?
2016年湘審中稻品種(上)
種什么品種好?
用碩豐種子 結豐碩果實 新陸早52號(碩豐165)品種簡介
新陸早52號(碩豐165)品種簡介
用碩豐種子 結豐碩果實 新陸早52號(碩豐165)品種簡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