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省深海裝備配套產業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路徑研究

2023-05-10 00:10劉天森張嶠偉周碧乾任家良
中國市場 2023年10期
關鍵詞:綠色化海南省數字化

劉天森 張嶠偉 周碧乾 任家良

摘?要:海南省作為我國海洋經濟重要發展基地,肩負著促進國防安全的重任。近年來,海南省大力發展深海裝備及其配套產業,全面構筑深海經濟領域競爭優勢。文章以海南省深海裝備配套產業為研究對象,通過與政府部門、深海裝備配套企業及互聯網平臺企業開展深度訪談,探索如何依托新發展格局重要歷史契機破解省內深海裝備配套產業發展困境,并提出產業數字化綠色化耦合協同發展路徑及相關政策建議。

關鍵詞:深海裝備配套產業;數字化;綠色化;海南省

中圖分類號:F42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3)10-0028-05

DOI:10.13939/j.cnki.zgsc.2023.10.028

2020年11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致“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并勝利返航的賀信中指出,希望所有致力于深海裝備研發、深淵科學研究的科研工作者繼續弘揚科學精神,勇攀深??萍几叻?,為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為人類認識、保護、開發海洋不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深海是實現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高地,其開發模式亟須深度探索,而在開過深海領域過程中,裝備配套產業往往是既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視的方面。在新發展格局引領下,面向海南省深海裝備配套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目標,需不斷提升產業內工業與服務業企業的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程度。對此,亟須精準預測并構筑典型深海裝備配套產業數字化綠色化生產場景,持續推進相關企業數字化綠色化融通進程,加之以創新性激勵政策措施的出臺,從而實現海南省深海裝備配套產業實現向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性轉變。

1?海南省深海裝備配套產業面臨的主要挑戰

當前,海南省高度重視深海裝備配套產業數字化綠色化建設,逐步細化保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2021年6月,海南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印發《海南省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明確指出深海開發的總體目標、發展任務和政策方向,強調了面向深海領域開發的重要性。2021年7月,海南省政府辦公廳發布《海南省高新技術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著力突出深海裝備及其配套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鼓勵實施新產品與新技術開發工程。上述重要政策激發了海南省深海裝備配套產業數字化綠色化融通活力,但以下現實挑戰仍亟須解決。

其一,高端深??萍级贪迦匀煌怀觥,F階段,全球科技制高點和價值鏈競爭日趨激烈,深海裝備配套產業正在成為高端裝備制造業的代表。歐盟、美國等發達經濟體在相關技術領域起步較早,已形成先發優勢。相比之下,我國沿海省份深??萍碱I域的整體發展水平相對有限且面臨較嚴峻的“卡脖子”風險。海南省在國內深海裝備配套產業領域的發展空間巨大,但在深海通用裝備制造、深海專用設備制造、深海新型動力船、深海潛水器、深海水下機器人、輔助船舶、深海海工裝備、深??稍偕茉撮_發、深海新材料、平臺建設等深海產業領域面臨著核心技術或關鍵零部件供給不足的挑戰[1-3]。

其二,缺少競爭力較強的海洋中心型城市。當前,我國諸多省份圍繞深海產業制高點展開了激烈的市場競爭,上海、青島、廣州、深圳、寧波、廈門等地紛紛布局海洋中心型城市建設,深海領域創新資源與從事深海開發相關產業的資源向核心板塊加速集聚[4-5]。相比之下,海南省缺少競爭力較強的海洋中心型城市,深海裝備配套產業在聚集優質生產要素方面面臨明顯競爭壓力。

其三,深海經濟面臨的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較突出。海南省海洋資源豐富,但深海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較突出,具體表現為:①深海經濟發展總體規模偏低、增速相對較慢;②涉海領域經濟結構性矛盾較突出;③海洋傳統產業比重過高、新興產業規模偏??;④以淺海裝備制造為主,在深海裝備制造及其配套產業領域有待發展;⑤海南省相比于其他沿海省份在教育資源層面仍處于相對弱勢,深海開發領域產學研合作的緊密度有待提升。

其四,創新體系及高層次人才隊伍有待壯大。海南省在深海裝備配套領域的創新主體主要是制造業企業,受地理位置和相關企業實力與品牌知名度等因素的影響,對高層次人才(包括科研人才、管理人才、技術人才等)的吸引力相比于其他沿海省份比較有限[6],使得深海領域原創性先進技術和產品相對較少,深海裝備及其配套產業數字化綠色化創新生態系統有待完善構建。

其五,與其他沿海省份具有一定同質化趨勢。盡管海南省深海裝備及其配套產業形成了一定的區域特色,但從產業整體布局來看,與其他沿海省份存在重復建設、同質化競爭較嚴重等問題,這阻滯了充分利用本省資源形成獨特優勢,不利于深海裝備配套產業的集聚發展。

其六,產業牽引動能有限?,F階段,海南省在深海裝備配套產業的領先型企業和具有牽引力的大項目仍然有限,尚未完全形成龍頭企業引領、中小企業配套發展的專業化協同發展局面。產業鏈和供應鏈協作配套體系欠完善、集群內部產業同質化問題仍然突出,且缺乏具備產業鏈上下游縱深配置的圈層式產業集群,“延鏈”和“補鏈”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

其七,深海裝備及其配套產業基礎相對薄弱。相對于國內部分沿海省份,海南省深海裝備及其配套產業發展較晚,處于產業鏈和價值鏈中低端環節的偏多,單機、零配件產品較多,重大成套產品較少,與國內深海裝備制造強省相比,海南省在該領域集中度不夠高、總量和占比存在較大差距。

其八,深海裝備配套產業面臨其他沿海省份的競爭。一是江蘇省臨海擁江、區位優勢獨特,近年來深海經濟新增長點不斷涌現。在深海技術研發領域,江蘇省重點打造的實驗室——“深海技術科學太湖實驗室”揭牌成立。在深海裝備配套產業領域,深海領域產品及材料制造業、深??蒲薪逃芾矸諛I等的優勢地位進一步鞏固。二是山東省以青島為引領,以煙臺、濰坊、威海為三個增長極,已形成海洋工程裝備與高技術船舶集群化趨勢。通過不斷加強企業創新能力建設,在深海裝備制造領域大力發展深海油氣裝備和新興海洋裝備,加快“夢想號”大洋鉆探船等國之重器研發建設,以此為引領拉動山東省深海裝備配套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共建國家深?;驇?。三是浙江省充分發揮產學研結合的優勢,建立了一批高質量的海洋科研機構,并面向2025年制定了海洋經濟、海洋創新、海洋港口、海洋開放、海洋生態文明等領域一系列量化目標。以上海洋強省的重要舉措使得海南省海洋經濟體系面臨新的挑戰,這要求領域內各產業部門更加重視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路徑[7]。

2?海南省深海裝備配套產業數字化綠色化協同困境與需求

由上述分析可以研判,海南省深海裝備配套產業亟須通過數字化綠色化解決當前面臨的挑戰。對此,本研究團隊與海南省政府部門、深海裝備配套企業及國內知名互聯網平臺企業開展深度訪談,重點關注以下內容:第一,海南省深海裝備配套產業數字化綠色化協同困境與需求;第二,如何依托新發展格局提升海南省深海裝備配套產業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程度。下文將分析海南省深海裝備配套產業數字化綠色化轉型的困境與現實需求。

2.1?海南省深海裝備配套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困境與需求

其一,數據作為技術變革的驅動力帶來不確定性。隨著數據的重要性不斷提升,數字技術(如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5G技術)在經濟社會領域的被重視程度隨之不斷提升。一方面,數字化技術助推深海裝備配套產業的生產進入了智能制造時代,生產中的數據和信息不僅成為智能制造的基礎,也成為新的生產要素。另一方面,數字技術所帶來的技術誤用、企業機密數據泄露、故障風險等因素也增加了深海裝備配套產業的技術復雜性??梢?,數字化轉型過程既賦予了深海裝備配套產業效率提升空間,也因其技術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導致傳統深海裝備配套產業組織模式難以快速適應市場新需求。

其二,深海環境的不確定性。深海環境生態系統和地質地貌的不確定性給深海工作環境帶來了一系列風險與挑戰,也對深海裝備配套產業發展模式提出了較高要求。實施數字化轉型有利于深海裝備配套產業實時、靈活、高效地調整相關設備能力,特別是數字化平臺、大數據、數字孿生、智能技術的規?;褂?,將提升企業應對不確定性的反應速度和應變能力。

其三,深海環境下需求的多樣性。深海環境下的需求多樣性首先表現為經濟效益、綠色效益、安全作業等多層次需求的疊加。正因如此,充分利用數字化技術有助于更加準確地掌握作業環境、作業條件和作業需求,以適應深海環境下的多樣性需求。

2.2?海南省深海裝備配套產業綠色化轉型的困境與需求

其一,政府對深海裝備配套產業綠色運營不同發展階段的政策引導有待完善。企業通過綠色運營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需要從觀念意識發展至行為慣性的長期過程,除法規、政策等規制性途徑外,企業期望政府組織開設各類綠色運營培訓課程,幫助深海裝備配套產業確立并強化社會責任意識。同時,企業期望政府制定綠色采購、綠色工業園區、綠色物流、綠色債券等多階段、多類型、多維度的激勵政策,以激發企業投入更多資源長期從事綠色創新活動,從而促使企業形成積極履行環境責任的主動行為。

其二,深海裝備配套產業亟須建立數字化綠色創新生態系統。制造業作為集群特征比較明顯的產業,其產業集群有助于創新生態系統的形成,進而提高本地區產業相對于其他地區產業的比較優勢。由于海南省深海裝備配套產業相關工業生態園區的建設有待完善,綠色創新生態系統的構建仍需一定時期的探索性進程,這可能阻滯企業間數字化綠色化合作網絡的構建。

3?實現海南省深海裝備配套產業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的關鍵舉措

根據面向政府和企業的調研結果,文章設計5條路徑推進海南省深海裝備配套產業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如圖1所示。

3.1?路徑一:促進微觀主體明確深海裝備配套產業實現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理念

深海裝備配套產業內,企業微觀主體實施數字化綠色化發展戰略與“雙碳”目標相得益彰。若要實現深海裝備配套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則需要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聯動。對此,海南省深海裝備配套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需通過提升效率、優化流程、精簡步驟、減少浪費、節約能源等多重維度提升其綠色運營能力,進而推進企業數字化綠色化深度融通。因此,政府需積極促進企業微觀主體明確深海裝備配套產業實現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的理念。

3.2?路徑二:發掘新發展格局推進深海裝備配套產業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的關鍵著力點

對于深海裝備配套產業來說,我國深海資源豐富,但現有市場規模較小,存在著廣闊的開發空間。新發展格局重視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對此,需充分挖掘深海領域強勁內需潛力和發揮海南省海洋資源優勢,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動轉變深海領域的發展方式,優化深海裝備配套產業經濟結構,以科技創新驅動深海裝備配套產業高質量發展。在此基礎上,通過繁榮國內大市場、暢通國內大循環,為實現海南省深海經濟可持續發展增添動力。

同時,海南省深海裝備配套產業需通過利用國內外多重資源和多層市場,努力構建國內大循環帶動國際大循環、國際大循環促進國內大循環的雙循環模式,為海南省深海經濟發展提供扎實的內外部環境。海南省需充分激發深海裝備配套產業對塑造深海產業新業態、新動能、新引擎的驅動作用,深化構建“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聯動的發展格局,重點推進中小企業積極融入實踐。由于海南省深海裝備配套產業起步較晚、相關企業較少且企業規模相對有限,一定程度出現了企業缺乏政策敏感性且市場信息相對閉塞的狀況。對此,政府需從推進深海裝備配套企業數字化綠色化的思想意識、專業知識、實踐能力等方面引導其加強對數字經濟和綠色經濟政策的理解,幫助企業明確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的具體實現方式并激勵企業建立清晰的實踐模式。

3.3?路徑三:加快建設深海裝備配套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基礎設施

深海裝備配套產業的數字化轉型離不開工業互聯網的建立,在復雜、動態、多變的環境下,保持和提升競爭力是企業的目標,數字化轉型是途徑。對于深海裝備配套產業來說,工業互聯網既是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基礎設施,也是推進智能制造的關鍵基礎設施。在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應用層面,既有技術多集中在成熟度較高的制造業“可見”場景,而對深海裝備配套產業“不可見”的復雜工業場景應對不足。對此,海南省深海裝備配套產業需以技術改造和新技術強化數據作為支撐,以“專精特新”企業為依托,探索數字科技與深海裝備配套產業特有的制造知識融合推動“數智化”的新路徑。

3.4?路徑四:面向深海裝備配套產業設計“1+N”政策激勵措施

為提升新發展格局戰略措施對海南省深海裝備配套產業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的引領成效,政府需著力從數字經濟、服務平臺、資源配置、法治建設等層面完善激勵措施,助推構建面向深海裝備配套產業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的多主體價值共創形態,迫切需要“1+N”政策體系(頂層設計+具體行動方案)的逐步推進?,F階段,海南省深海裝備配套產業迫切需要“頂層設計”這個“1+N”政策體系中的“1”,通過頂層設計找準發展方向,集中相關資源并配套相關政策。在此基礎上,為提升深海裝備配套產業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海南省需加快設計具體行動方案。對此,政府可重點評估現行政策激勵的實踐成效、拓展政策激勵措施的宣傳渠道、完善激勵措施服務的平臺建設。具體建議如下:

其一,明確現行政策激勵措施的實施成效。為激勵深海裝備配套產業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需重點從數字化轉型基礎設施建設、可持續發展理念、數字化技術與綠色技術引進等層面對當前數字化轉型與綠色發展的激勵政策驅動價值進行考量,由此論證構建“1+N”組合式激勵措施的可行性。進一步,對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目標下具體的激勵對象、激勵方式、激勵程度等問題進行充分解讀,加快設計面向海南省深海裝備配套產業不同發展階段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目標的激勵措施方案,并對關鍵措施的預期效應進程評估,以確保所設計的激勵措施的穩定性與效率性。

其二,加強政策宣傳對深海裝備配套產業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的賦能效應。面向不同發展階段的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目標,政府需激發數字化綠色化協同對深海裝備配套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賦能作用,并重點促進中小企業開展實踐。針對部分中小企業缺乏政策敏感性且市場信息相對閉塞的情況,政府需拓展對政策激勵措施的宣傳渠道和宣傳方法,從數字化綠色化發展的思想意識、深海領域專業知識、深海裝備配套產業的實踐能力等方面引導相關企業加強對政策激勵措施的理解,幫助微觀市場主體明確不同發展階段的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目標的具體實現方式。

其三,為企業和消費者打造專業性綜合性服務平臺。政府需加快構建“政企學研”深度合作平臺,強化互聯網平臺、金融機構、高校/科研院所等主體在推進深海裝備配套產業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目標過程中的協同價值。依托“政企學研”合作平臺,一方面,解決企業在數字技術、綠色技術、創新動力、綠色金融、綠色治理等領域的阻滯因素,打造政府主動服務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和綠色低碳升級的新邏輯,為企業創建完善的合作網絡,促使“能動者聯動”成為實現海南省深海裝備配套產業高質量發展目標下企業推進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的關鍵動力。

3.5?路徑五:優化深海裝備配套產業數字化綠色化協同進程中的資源配置與科技創新成果保護機制

一是促進海南省深海裝備配套產業數字化綠色化協同進程中的資源優化配置,推動優質資源向重視創新與研發的工業與服務業領域傾斜。一方面,根據海南省深海裝備配套產業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的具體目標及企業整體資源需求,完善不同資源組合式配置的運行機制設計,將資源配置全過程劃分為“預期目標”“決策體系”“制度保障”“效果評價”等環節,并以深海裝備配套產業數字化綠色化深度融通與全面改善作為政府資源配置成效的評價要點,據此規劃穩定的資源管理制度。另一方面,鑒于海南省深海裝備配套產業面臨較大的發展壓力,僅依靠自身能力難以維持數字化轉型與綠色發展的持續投入。對此,政府需給予專項政策支持,重點聚焦深海裝備配套產業中重視創新與研發工業與服務業企業高質量發展需求。依托海南省在數字經濟和綠色經濟發展過程中積累的成功經驗,重點打造“政策推動、政府帶動、政企學研拉動、企業需求驅動”的四軸聯動發展模式,并依據實踐成效對該模式下的具體方案進行動態調整[8-9]。

二是完善相關法律政策,加強深海裝備配套產業數字化綠色化協同過程的科技創新成果保護??紤]到深海裝備配套產業技術新、復雜度高、前沿性強等特征,為使該領域企業在數字技術平臺、綠色生產工藝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以及依托海南省區位優勢和自貿港政策優勢,在國內外市場培育產品和服務競爭力的創新性實踐,政府需著力完善企業知識產權制度,保護深海裝備配套產業充分獲得融入數字化轉型與綠色化運營的技術與管理紅利,以提升相關企業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效率、持續激發創新積極性,為構建技術、管理及綠色要素融通的數字化綠色創新生態系統提供強有力的措施保障。

參考文獻:

[1]李潔宇.海南海洋經濟發展的困境及破解之路[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2):112-116.

[2]趙羿羽,曾曉光,郎舒妍.深海裝備技術發展趨勢分析[J].船舶物資與市場,2016(5):42-45.

[3]王程程.“一帶一路”背景下海南海洋經濟發展策略探析[J].金融經濟,2018(8):39-40.

[4]狄乾斌,周杰.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評價指標體系優化及其比較分析——以大連、青島、上海、寧波、廈門、深圳為例[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3):9-19.

[5]楊德進,史銀輝,陳佩瑤.我國海洋型城市旅游競爭力評價及提升路徑研究[J].海洋開發與管理,2022(3):33-42.

[6]申思叢.海南高校海洋旅游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三亞:海南熱帶海洋學院,2019.

[7]楊英姿,李丹丹.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在海南的實踐邏輯[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3):49-59,169.

[8]賀群舟.一帶一路戰略下的海南海洋產業發展研究[J].時代金融,2017(9):63-64.

[9]林杞,陳平平,胡鑫.海南建設國家深?;啬戏街行牡乃伎肌趪鴥韧庵詈;氐慕涷炁c啟示[J].南海學刊,2019(1):29-36.

猜你喜歡
綠色化海南省數字化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以綠色化理念引領城鄉林業發展轉型升級
化學實驗教學中嘗試“綠色化”觀念
中學化學實驗綠色化途徑研究
海南省腫瘤醫院
數字化制勝
是海南省還是海南島?
海南省農墾設計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