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研究的熱點及發展趨勢

2023-05-18 20:25張成濤林歡
教育與職業(下) 2023年5期
關鍵詞:培育政策農民

張成濤 林歡

[摘要]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研究已成為新型職業農民研究的關注點,當前的研究因缺失整體性而難以準確把握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研究的脈絡。社會網絡分析是一種分析結構、梳理特征和把握趨勢的有效方法,通過對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的相關研究文獻進行社會網絡分析發現,當前研究的熱點分布在新型職業農民的教育培訓、內涵特性、培養目標和培育主體等方面。未來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研究應從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的本質屬性、研究框架、執行主體、政策實施的保障機制和部分邊緣位置高頻關鍵詞等維度進行調整優化。

[關鍵詞]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社會網絡分析;研究熱點;發展趨勢

[作者簡介]張成濤(1979- ),男,山東平度人,南寧師范大學職業技術教育學院,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林歡(1997- ),女,廣西欽州人,南寧師范大學職業技術教育學院在讀碩士。(廣西? 南寧 530001)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鄉村振興背景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機理與推進策略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YJCZH222,項目主持人:張成濤)

[中圖分類號]G72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4-3985(2023)10-0071-08

“新型職業農民是城鄉融合發展背景下的農村精英在農村運用現代化的理念、科學知識、經營管理方式和市場化手段從事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現代化農業產業體系的現代職業群體?!雹勹b于新型職業農民的獨特價值,國家以政策為杠桿來引領和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因此,新型職業農民政策成為近十年來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關注點。2012年至2023年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中,9個年度的“中央一號文件”均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作了指示。同時,當時農業部為落實“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印發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試點工作方案》等配套文件。國家與各級政府逐步建構并完善新型職業農民政策體系,促使學界對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的關注度不斷提升。我國學者圍繞新型職業農民政策進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學術成果,但未能從整體上反映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的研究脈絡,不利于準確把握新形勢下國內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研究發展的新趨勢。站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的歷史起點上,鄉村振興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承擔著新的歷史任務并面臨諸多新挑戰,因此,繼續深化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的理論研究與實踐顯得尤為重要。

一、研究設計

(一)研究目的

政策是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最重要的決定要素,政策研究也是推動政策實踐完善的重要抓手。本研究旨在通過對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研究現狀的梳理與分析,把握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研究的熱點,找出當前研究的薄弱之處,并對未來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研究趨勢進行預測,對未來研究方向的調整提出相應的建議。

(二)研究對象及數據來源

本研究選取中國知網“中文期刊全文數據庫”為文獻檢索來源,文獻檢索時間截至2023年2月4日;以“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為主題檢索到研究文獻共1638篇,其中學術期刊論文1364篇,學位論文168篇,會議16篇,報紙19篇,學術輯刊3篇,特色期刊68篇。由于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論文和學位論文能代表當前學術研究的一定水平,同時也能基本反映出當前學術研究的整體狀況,故本研究從1638篇研究文獻中選擇了273篇核心期刊論文和168篇學位論文為最終研究樣本。

(三)研究方法與工具

社會網絡分析法是社會學領域的重要研究方法,被廣泛應用于心理學、數學以及統計學等研究領域。在社會網絡分析的視野中,社會是由網絡構成的,網絡是通過不同的節點建立聯系并形成的。社會網絡分析法可以明晰節點在網絡當中所處的地位,通過分析節點間的相互影響來梳理社會網絡的結構及屬性特征,并在此基礎上探討改進或優化策略。

本研究將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的相關研究文獻通過相應的節點形成了一個網絡結構,其具有社會網絡結構的基本特征。因此,本研究采用社會網絡分析法,以Bicomb2.0軟件、Ucinet6.0和SPSS 25.0軟件為研究工具對其展開研究。首先,用Bicomb2.0軟件對研究樣本進行數據提取,統計出高頻關鍵詞,形成詞篇矩陣、共現矩陣;其次,將Bicomb2.0軟件形成的共現矩陣導入Ucinet6.0軟件進行社會網絡分析得到關鍵詞社會網絡關系圖譜、中心度數據,以分析各關鍵詞之間的關系;最后,將詞篇矩陣導入SPSS25.0軟件生成聚類樹狀圖,獲得研究的熱點主題分類,為后續的研究奠定基礎。

二、我國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研究成果時間分布

文獻的發表時間具有一定的統計學意義;文獻的發表數量及變化情況是衡量研究領域發展現狀的重要指標,是相關領域受關注程度的總體反映。文獻的發表時間分布可以反映一個研究領域的發展歷程,也有助于預測未來研究的發展趨勢,從而判斷研究的變化趨勢(見圖1)。

政策研究具有顯著的政策導向性,從時間維度來看,政策研究雖稍滯后于政策出臺,但兩者之間基本上形成了同頻共振的效應。自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伊始,同年,核心期刊開始發表關于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研究的論文,也意味著這一領域研究的序幕正式拉開。隨后,國家層面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相繼出臺,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著力加強農業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大對新型職業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領辦人的教育培訓力度”。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積極發展農業職業教育,大力培養新型職業農民”。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建立健全職業農民扶持制度……探索職業農民養老保險辦法”。2016年《農業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16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完善培育制度體系、健全培育機制、鎖定培育對象、明確培育主體、創新培育方式、加強考核管理等。這一時期,隨著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的密集出臺,助推學界掀起了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研究的熱潮,文獻發表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并于2016年達到第一個波峰值。

2017 年和2018 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重點關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鄉村振興戰略,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雖然是政策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沒有較為顯著的創新,政策更具整體性。這對學者的研究產生了較強吸引力,因此,學界對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的關注度被宏觀的整體性戰略政策所分流,有關研究文獻數量也呈現下降趨勢。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培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國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整合資源加快構建高素質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同時,學者們也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大力宣傳、研究新型職業農民政策,文獻數量達到第二波峰值與極值。2021—2022 年,新型職業農民政策沒有大的變化,因此,研究文獻的數量再次下降,但仍處于相對高位狀態。

總之,從時間維度來看,2012—2022年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研究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為政策的完善和政策價值的實現提供了依據與指導。從整體上看,這十年間研究文獻的數量呈現出波峰和波谷交替出現的態勢,未來很可能會隨著國家對新型職業農民政策調整與加碼而再次出現高潮。

三、基于社會網絡分析視角的我國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研究熱點分析

(一)基于高頻關鍵詞的我國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研究熱點分析

關鍵詞是對文獻主題內容的總結和提煉,是研究主題的集中反映。某一關鍵詞在研究樣本中出現的頻次越高,說明學界對該主題的關注度就越高;兩個關鍵詞在相關領域的文獻中共同出現的頻次越高,說明這兩個關鍵詞之間的關聯度越高,從而有助于呈現出研究熱點之間的關系及關注點。因此,可以通過分析研究對象中關鍵詞出現的頻次,推斷出該領域的研究熱點,再以研究熱點為線索揭示研究發展的脈絡與發展方向。筆者運用Bicomb2.0軟件對441篇文獻進行關鍵詞的提取與統計,把高頻詞中包括“新型職業農民”“新型農民”等詞匯作為主要名詞,剔除對研究關注點無明顯影響的詞匯,同時將“對策”與“策略”等同意詞匯合并,最終獲得關鍵詞共1208個,將關鍵詞數值代入高頻詞分解公式N=[D](D為關鍵詞總數)中,即獲得我國新型職業農民相關研究文獻高頻詞34個(見下頁表1)。這34個關鍵詞的詞頻總和占總詞頻的33%,達到知識圖譜繪制所要求的詞頻比例27%的標準。

根據出現頻次的數量按從大到小的順序對前34個關鍵詞進行排序,排名前10的關鍵詞出現頻次大于10或等于10,表明這些主題在以往的研究中均受到了比較多的關注,屬于該研究領域的集中熱點;剩余的24個關鍵詞出現頻次大于4或等于4,表明以往的研究視角廣泛并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征,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體現該領域研究的前沿趨勢。

(二)基于高頻關鍵詞共詞矩陣的我國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研究熱點分析

1.詞篇矩陣。本研究使用Bicomb2.0軟件導出詞篇矩陣的主要目的是用于導入SPSS25.0軟件進行聚類分析。詞篇矩陣的行表示關鍵詞,列表示來源文獻,其中對角數字“1”代表該關鍵詞出現在對應的文獻中,“0”則代表該關鍵詞沒有出現在對應的文獻中。

2.共現矩陣。運用Bicomb2.0軟件將上述34個高頻關鍵詞進行兩兩配對,導出34 * 34的高頻關鍵詞共現矩陣。共現矩陣的第一行與第一列為關鍵詞,對角的數值表示行列關鍵詞共同出現的頻次,并體現出研究熱點間的聯系。從共現矩陣呈現的結果來看,我國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研究多個主題的關聯度高,主要包括培育和對策、培育和農業現代化、鄉村振興與農業現代化等??傊?,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在被學界作為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研究主題的同時,也被作為推動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實現的重要載體。這不但體現了新型職業農民政策制定的初衷,也體現出研究主題與政策目標之間是相互映射的。

(三)基于社會網絡節點的我國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研究熱點分析

1.社會網絡社群圖。文獻研究的聚焦點可以通過該階段文獻的可視化分析來獲得,社會網絡社群圖憑借可視化以及高效、直觀反映研究領域的熱點主題和預測未來趨勢的優勢,被用作社會網絡節點分析的必備工具。本研究將Bicomb2.0軟件導出的共詞矩陣導入Unicet6.0軟件,使用Netdraw工具可視化處理共現矩陣中心度,繪制出研究高頻關鍵詞的社會網絡社群圖。關鍵詞的中心度數值及其在整個研究網絡中的控制力用圖中節點的大小來表示,節點大小與該關鍵詞的控制力強弱及對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研究的引領作用呈正相關關系。各關鍵節點間連線的粗細表示其相互之間的緊密程度,連線越粗,表明其關系越密切,進而說明本組關鍵詞在同一文獻中出現的次數越多。對圖譜進行分析后可知,“鄉村振興”“培育”“農業現代化”“對策”構成了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研究領域中的核心關鍵詞,它們被密集的線段包圍,與其他關鍵詞的聯系最多,是概括性強的核心詞。其中,“鄉村振興”處于較中心的位置,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該主題的相關研究與政策動向存在緊密聯系,是我國新型職業農民政策關注的焦點。另外,相比較而言,“地方政府”“政策支持”“互聯網+”等處于邊緣位置,說明學者們在這些方面的研究較少,關注度略低。這些要素也是決定政策落地成效的重要因素,雖然研究的關注度與自身的價值之間不對等,但隨著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它們可能會在未來的研究中受到更多關注,可作為該領域研究前沿的代表。

2.網絡密度。網絡密度是社會網絡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種測度指標,能有效反映網絡中各區域之間關聯關系的疏密情況,取值范圍為0~1,且數值越大說明網絡內節點之間聯系越緊密。通過Unicet6.0軟件計算出研究網絡的整體密度為0.26,這說明該網絡的密度不大,反映出關鍵詞之間整體的互動程度不高,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研究的角度之間的聯系不夠緊密,整體的關聯性一般。究其原因:其一,學者對新型職業農民政策關注的集中度不高,輸出的觀點比較零散,觀點之間的關聯性與一致性不強。其二,從研究網絡的整體密度看,學者之間的合作較少。其三,關于新型職業農民的相關政策多為行動方向性指導,缺乏細化的能落地的實施措施。其四,我國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差異導致了各區域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發展水平不平衡,因此,各地政策制定和實施的進度不一,不同地區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的關注點也不盡相同。

3.中心性分析?!爸行男浴笔巧鐣W絡分析中的研究重點之一,是本研究測量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研究的熱點主題及其之間聯系情況的重要指標。根據不同的測量方法,其描述指標一般可分為點度中心度、中間中心度、接近中心度。筆者通過Ucinet6.0軟件測量,得出關鍵詞的各中心性指標。

點度中心度測量的是節點在群體中的核心性。在一個社會網絡中,如果某節點與其他有直接聯系的節點越多,其點度中心度就越大,表明該節點在整個網絡中的影響范圍越廣,且處于網絡中的核心位置。本研究點度中心度最高的是“培育”,數值達到了47,說明大部分學者在研究新型職業農民相關政策時,傾向于將政策研究的關注點落腳在如何實現培育的過程,這也表示此主題在該網絡中擁有較大的“權力”;而“鄉村振興”“農業現代化”的點度中心度分列第二位、第三位,數值分別為36和31,兩者數值的差別不大,這體現出政策研究對政策終極目標實現的重要關切。

社會網絡通過節點實現連接,節點之間的中介能力可將中間中心度作為測度指標。一個節點連接其他節點的最短途徑數量能夠體現出它在所處網絡中起到的橋梁作用,數量越多就表明該節點具有的中間中心度就越高。中間中心度排名前10的高頻關鍵詞與點度中心度排名前10的關鍵詞相比,“鄉村振興”處于最高位置,這意味著在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研究中,“鄉村振興”起到了使圍繞其他節點展開的研究相聯系的紐帶作用。另外,中間中心度排名前10的關鍵詞中新出現了“農民教育”。教育一詞的范疇較大,其內涵與培育之間存在異同,但有的研究文獻因未重視兩者內涵的區分,將農民教育作為推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重要途徑,因此也成為學者們研究的關鍵點之一。

接近中心度是體現節點之間接近程度的重要指標,體現了某關鍵詞在研究過程中不受其他關鍵詞控制的程度。節點的距離值越小,表明該節點和其他節點的距離越接近,節點傳播信息的能力就越強,傳播信息的權威性就越大;反之,距離值越大,表明該節點越處于網絡的邊緣,其權威性越小。通過測算,接近中心度排名前10的高頻關鍵詞中“鄉村振興”“培育”“農業現代化”等關鍵詞接近中心度數值較小,說明其影響力和重要性較高,屬于該領域網絡的核心主題。綜上,接近中心度的分析結果與點度中心度、中間中心度的分析結果較為一致,這更加印證了這些關鍵詞是該領域的熱點研究主題。

(四)基于高頻關鍵詞聚類分析的我國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研究熱點分析

對高頻關鍵詞的社會網絡分析有助于把握其中熱點主題之間的聯系,并初步明確我國新型職業農民研究的熱點指向。所以,要提高對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研究主要類別把握的精準度,還要對高頻關鍵詞進行聚類分析。聚類分析認為關鍵詞之間存在程度不同的相似性,對各關鍵詞在文獻中的特性進行分類,將研究關鍵詞之間關系的遠近作為分析標準,得出分類結果并作為分類參考。這一方法也存在先天的局限,即不能完全按照樹狀圖來劃分類型,因為以單一的樹狀圖為依據做分析難以保證分析結果的準確度。

筆者將Bicomb2.0軟件導出的詞篇矩陣導入SPSS25.0軟件中,通過系統聚類分析,生成高頻關鍵詞的聚類分析樹狀圖,該圖的縱軸表示高頻關鍵詞,橫軸數值表示關鍵詞間的距離。數值小于25的關鍵詞可以聚合為五大主題:主題一包括“特征”“內涵”“培訓體系”等關鍵詞,反映了該聚類是基于新型職業農民自身特性的分析,探討關于職業農民培訓方面的問題;主題二包括“農業現代化”“鄉村振興”“培育路徑”“農村職業教育”等關鍵詞,反映了該主題主要關注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目標;主題三包括“扶持政策”“培育政策”“農民培訓”等關鍵詞,表明該主題的研究總體上是從政策出發,對農民教育培訓進行研究;主題四包括“培育”“地方政府”“高職院?!钡汝P鍵詞,該主題側重于關注落實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主體,找出現存的培育困境并提出對策;主題五包括“教育培訓”“農民培訓”“政策建議”等關鍵詞,反映了該主題主要是對培訓相關方面進行研究,注重為今后政策的出臺和完善提供參考建議。

四、研究結果分析

(一)新型職業農民與教育培訓

教育培訓在已有的研究文獻中出現的頻次最高,說明如何開展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是本領域學者關注度最高的關鍵詞。與之密切相關的研究可做進一步的細分:其一,關于培訓模式。我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導類、校企配合類、市場運作類三種模式,選擇時應考慮制度、經濟、文化和資源條件因素,以及農業發展因素、技術因素和人員因素,并依據培訓目標選擇培訓模式。其二,關于培訓內容。培訓內容是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最直接、最重要的載體,培訓內容與參培對象需求的契合度是影響培育質量的重要因素。它不僅能影響參培者的學習積極性,也是決定培訓能否可持續進行的關鍵要素。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對象存在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從業年限與經驗等方面的異質性,因此,需要按照不同培訓對象的需求,設計、開發與其需求適配度高的培訓內容。其三,關于培訓經費投入。政府應以項目的形式加大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經費的投入,并進一步增加社會資本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投入。

(二)新型職業農民的特征

政策為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提供了依據和指向,而政策的有效實施是重要前提。全面深入地認識政策實施對象的特征,并將其與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密切結合是提升政策實施成效的重要抓手?;诖?,有學者在研究新型職業農民特征的基礎上,梳理了新型職業農民的內涵、特征與相關政策之間的演變邏輯,將其與培育實踐的改革和政策的完善建立關聯,以此作為推動新型職業農民政策完善的重要載體。

(三)新型職業農民的培養目標

政策研究須依托一定的時代背景,大部分學者對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的研究是基于鄉村振興的背景。因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服務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現,這體現了新型職業農民政策對時代關切的回應,實現了政策與時代任務之間的有效互動。從這個意義上說,研究將新型職業農民培養目標與宏觀政策進行有機關聯,能牢牢抓住政策研究的“牛鼻子”,從而進一步提高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研究結果的準確性。

(四)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主體

新型職業農民主要分為專業技能型、生產經營型與社會服務型,每種類型又分為低、中、高三個層次??梢?,新型職業農民類型多樣性決定了培育過程的復雜性,也決定了培育主體的多元化。培育主體是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成效的重要決定力量,因此,它自然就成了學者們關注政策的重要主題之一。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主體主要包括中等職業學校、高職院校、應用型本科、成人教育機構、農業企業等,其中,職業教育機構是最主要的力量,這也契合了相關政策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主體的高度關注。此外,政策仍需要在整合相關職業院校資源、發揮相關職業院校在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中的主體作用等維度發力,實現培育主體的多元與協同的有機統一。

五、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研究的發展趨勢

(一)加強新型職業農民政策本質屬性的研究

時至今日,政策內容是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研究的主要關注點,研究仍處于描述分析階段,缺乏對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理論的深入研究。政策的深入研究應面向整個政策體系,對政策體系的理論追問必須要回歸到政策的本質屬性,通過對政策體系基本理論的研究,進而實現對政策框架與內容的重新建構。因此,未來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研究應從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的本質屬性著手,重點從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的價值取向、目標厘定、框架設計、實施邏輯、保障機制等維度展開,并在對上述基本理論問題及前期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打造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研究的良性生態。

(二)進一步完善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的研究框架

研究框架指作者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得出結論的一個過程圖示。目前,對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的研究主要是借助其他學科的理論與方法,且對其理論與方法的借鑒仍處于初級階段,契合其特點的研究框架尚未形成。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研究涉及多個學科,需要學者們在政策學理論框架基礎上,結合職業教育學、經濟學、公共管理學等相關學科的理論框架,建立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研究的規范框架,并以此框架來規范和引導未來研究的開展。

(三)強化對新型職業農民政策執行主體的研究

政策執行是政策實施的核心環節,也是決定政策落地成效的關鍵要素,而政策執行主體職能的有效發揮既是重要的理論問題又是重要的實踐問題?,F有研究對政策制定及執行主體的研究相對不足,對政策執行主體的職能、職責以及政策執行等問題尚未取得有效的成果。因此,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的后續研究應加大對政策執行的研究,尤其是對政策執行主體——地方政府的研究,包括其職責定位、職能劃分、參與路徑等,為提升其政策執行效能提供參考,實現地方政府政策執行有理、有利、有節。

(四)關注新型職業農民政策實施的保障機制研究

目前,學者們對政策實施問題的關注度還不夠。政策執行與政策目標預設之間的差距可用政策失真來體現,而政策失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缺乏政策的保障機制所造成的。政策失真是政策實施中不能回避的問題,而新型職業農民政策執行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政策失真的現象,這在研究的高頻關鍵詞“困境”及具體的內容中已有所體現,只是還沒有上升到系統化的層面,也沒有上升到政策失真的高度。因此,未來的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研究應對政策失真的表現以及造成政策失真的原因進行探索,并在此基礎上通過保障機制的構建來確保新型職業農民政策避免或減少失真現象出現的可能性。

(五)加大對部分處于邊緣位置的高頻關鍵詞的關注

正常情況下,高頻關鍵詞同時應處于社會網絡社群圖的中心地位,但本研究中的高頻關鍵詞“互聯網+”在社會網絡社群圖中卻處于邊緣位置。出現這種反常情況的原因是,學者們關注到了“互聯網+”并開展了研究,但尚未將“互聯網+”與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的整體研究建立起系統的關聯。目前,“互聯網+”作為關鍵詞多次出現在我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文件中,如鼓勵各地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農民培訓工作,探索網絡教育培訓的新模式?!盎ヂ摼W+”將會在未來的新型職業農民政策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學界應更加關注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的研究,將其整合納入新型職業農民政策體系,提高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研究的針對性與有效性。

[注釋]

①呂莉敏,石偉平.基于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農民工返鄉創業扶持政策研究——對2012年以來相關政策的分析[J].職業技術教育,2019,40(4):62.

[參考文獻]

[1]孫清蘭.高頻、低頻詞的界分及詞頻估計方法[J].情報科學,1992(2):28-32.

[2]殷玲玲.大數據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研究熱點及趨勢——基于共詞分析的可視化探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8(3):54-59.

[3]劉軍.整體網分析講義:UCINET軟件實用指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陳紅喜,關聰,王袁光曦.國內科技成果轉化研究的現狀和熱點探析——基于共詞分析和社會網絡分析視角[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7):125-134.

[5]汪冬華.多元統計分析與SPSS應用[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

[6]李佳.共詞矩陣在聚類結果分析中的作用[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09,18(4):77-81.

[7]王玉峰,劉萌.我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政策目標與實踐探索[J].長白學刊,2022,223(1):132-141.

[8]姜濤,于紅梅.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政策推動、實踐探索、存在問題與未來出路[J].職業技術教育, 2021,42(35):77-80.

[9]蔡云鳳,閆志利.中外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模式比較研究[J].教育探索,2014,273(3):154-157.

[10]趙幫宏,張亮,張潤清.我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模式的選擇[J].高等農業教育,2013,262(4):107-112.

[11]張恩廣,謝麗娜,王開香.專創融合視域下新型職業農民高職學歷教育實踐路徑研究[J].教育與職業,2022(13):70-75.

[12]楊儒雅,唐智彬.職業院校參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現實邏輯與發展路徑[J].職教論壇,2022,38(6):101-108.

[13]陶軍明,李娜,閆孟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研究:脈絡回顧與展望[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2(15):55-63+73.

[14]龐學光.農業院校應該成為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中堅力量[J].教育發展研究,2020,40(21):3.

[15]溫菊萍.職業農民教育培訓模式的比較與選擇—基于培訓績效的視角[J].成人教育,2017,37(8):71-75.

[16]高杰,王薔.精準瞄準 分類培訓 按需供給——四川省新津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探索與實踐[J].農村經濟,2015,388(2):109-113.

[17]張志新,辛會會,劉靜.我國開放教育研究的熱點分析及發展建議[J].職教論壇,2018,693(5):100-106.

[18]穆雷,李希希.翻譯學博士學位論文中的“理論框架”問題研究——以翻譯學博士論文為例[J].中國外語,2016,13(6):94-101.

[19]卓炯,杜彥坤.我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途徑、問題與改進[J].高等農業教育,2017(1):115-119.

[20]孫書光,翟印禮.近年來中央一號文件關于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政策演進[J].農業經濟,2015(11):75-77.

[21]陶紅,唐婷.大數據在職業教育領域的研究熱點與發展態勢——基于共詞分析的視角[J].職教論壇,2020,36(6):145-153.

猜你喜歡
培育政策農民
政策
政策
農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鈣與您同在
饸饹面“貸”富農民
助企政策
政策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敵人
未來或可培育無味榴蓮
念好"四部經"培育生力軍
“五老”以“三用”關愛青年農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