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初中美術教學活動中培育學生審美能力的有效措施

2023-05-26 01:45胡妮
中學生學習報·教研周報 2023年8期
關鍵詞:審美能力初中美術有效措施

胡妮

摘 要:在全面發展理念下,藝術課也同樣受到重視。美術這門學科有著較高的美學教育價值,在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將美術教學的重心放在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上,對于提升學生美術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審美素養的發展有著重大意義。鑒于此,本文主要以初中美術教學為例,就如何培養學生審美能力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初中美術;教學活動;審美能力;有效措施

引言

對于新時期的學校教育,新課程標準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指示,即通過對課程實施標準和實施方法的優化創新,提升課程教學的效率,充分發揮課程的育人價值,讓學生在掌握學科知識的同時,其他綜合素養也可以得以相應的提升和發展。面對這一全新的教育改革要求,初中美術教師必須及時更新教育理念,并積極探索更為先進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實現對課堂教學的優化創新,為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提供良好環境。初中美術課程中包含豐富的美育教育資源,教師可以以此為切入點,精心設計和開展審美教育活動,讓學生在優秀美術作品的熏陶感染下獲得審美能力的發展,進而發揮美術課程的育人價值。

1充分了解學生學情

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在美術欣賞中的態度,他們是否有美術欣賞的經驗,在欣賞過程中的學習體驗良好還是消極,教師要對這些情況了如指掌。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教師要想方設法提高美術教學質量,除了要精心備課掌握學生學情外,還要考慮到課堂中容易出現的意外狀況。教師要根據實際的課堂狀況隨機應變,讓課堂變得生機勃勃。最重要的是從學生興趣愛好入手,根據學生對美術欣賞作品的反應,教師靈活做出應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當然,學生之間因為學習基礎、能力、理解的不同,導致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性,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在美術欣賞課中,根據學生興趣設計不同的欣賞,激發學生興趣,讓美術課堂變得豐富多彩,學生產生興趣后會對美術作品產生更多的想法和啟迪,教師根據學生的問題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并對教學內容進行補充和拓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美術素養。

例如,在學習初中美術《擺件巧安排》這一課時,教師先要了解學生是否對擺件的藝術品有興趣,并為其準備相關道具,通過欣賞和分析居室中有創意的擺件,讓學生審美經驗變得豐富。最后引導學生用環保的材料進行小擺件的創作,提高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環保意識和精神,最終實現起到美化居室環境的作用。

2在美術教學中把握學生的審美心理

每名學生都具有自己的個性,都有獨特的思想,初中美術教師要在美術教學中充分把握每名學生的審美特點和審美心理。初中學生的審美對象不僅來源于生活和自然,而且來源于藝術領域。不同的學生對抽象的事物有著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能從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感知抽象事物的內在美,美術教師要根據每名學生的興趣和愛好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3在操作中強化學生的審美理解力

只有理解了事物,才能真切深刻地感受它。當學生的審美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便能正確的審視社會和生活,反之學生則會美丑不分。為此,初中美術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該認清這一點,將學生的審美理解力培養擺在首位,不能只關注技藝的提高。首先就是從模仿開始,借助反復的練習實現創新。學生在具體創作實踐中不僅能深刻感受藝術的魅力,還能實現藝術創造能力的提高,推動素質教育有效的落實。對于審美理解力的培養來說,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將學生的日常態度轉變成審美態度。如在“校園的春天”這一知識講解中,教師便可以給學生提前準備相關的作品,同時結合課程主題引入一些合適的音樂,讓學生置身于幽靜、輕松的環境中感受,進而全身心的投入,最終實現審美理解力的提高。

4增強課堂互動,激發學生審美感知

在傳統的美術欣賞課教學中,美術教師處于課堂的主體地位,一味地為學生分析、講述美術作品,向學生灌輸美術理論知識,只注重自身的教學行為,忽略了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的互動與交流,導致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不高,課堂氣氛單調枯燥,學生對美術作品缺乏自我感知和自我體驗,制約了審美能力的提高。為此,初中美術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輕松教學氛圍的重要性,并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進與創新,注重自身角色的轉變,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融入學生之中,去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欣賞需求,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民主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可以放下心理包袱,積極主動地投入欣賞課教學之中,并能夠大膽表述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從而促進欣賞課教學的順利開展。每一件美術作品都具有一定的觀賞性,受生活經歷、思想見識、文化底蘊的影響,對于同一件美術作品,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反應和感受,美術教師要能夠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實施有針對性的欣賞教學,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融入美術活動中。

在欣賞課教學中,美術教師要轉變傳統的“一言堂”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與空間,鼓勵學生自主欣賞美術作品,并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在學生的發言過程中,教師要認真聆聽學生的發言,對學生分析正確的地方給予肯定,對于分析錯誤的地方要及時加以指導和糾正,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審美認知。

結語

美術學習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所以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創新教學模式,調整教學心態,加強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按照審美規律,培養學生審美能力,雖然目前初中美術教學中還有一些問題有待解決,例如,教師教學的思想觀念沒有完全轉變,美術教育內容過于抽象等。但是教師要采用對應的措施,讓學生對美術學習產生興趣,從內心深處愛上美術課程,能夠主動對美術作品進行研究和賞析,教師要有目的性和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讓美術學習和審美觀念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參考文獻:

[1]王叢叢,孫璇璇.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2(3):114—115.

[2]楊新紅.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2(1):166—167.

[3]呂曉艷.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探究[J].讀寫算,2021(36):153—154.

猜你喜歡
審美能力初中美術有效措施
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
船舶涂裝工藝技術改造中的環保技術研究
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提高初中美術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藝術體操教學中提高審美能力的途徑探索
新時期中學美術課教學方法的思考
個性化教育在美術教學中的運用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