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榮光紅 幸福院

2023-05-30 23:53李巖康冠男李臘梅
新長征·黨建版 2023年1期
關鍵詞:街道社區民情物業

李巖 康冠男 李臘梅

長春市二道區榮光街道民豐社區晨宇小區始建于2005年,共有8棟樓、656戶、1646名居民,配備網格長1名、樓棟長8名、單元長24名。晨宇小區以黨建引領“幸福小區”創建活動為契機,創新實施組織管理有強度、化解民憂有速度、綜合改造有精度、民生服務有溫度“四度”工作法,打造了“榮光紅·幸福院”品牌,在提升基層治理精細化、現代化水平的同時,不斷增強居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健全“紅色體系”,提升組織管理強度,全力激活小區治理“一池春水”

晨宇小區以黨建為引領,搭建起“社區黨組織—小區黨組織—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組織體系,在小區這個最小單元最大化激發“紅色力量”。

底數兜得準確明了。晨宇小區最大的特點是基礎數據兜得清、信息臺賬建得實,“三長”對家家戶戶的情況都能了如指掌,在戰時實現迅速轉換、快速識別。在現有人員力量的基礎上,充分吸收下沉干部、管片民警等黨員干部18人,建立功能型小區鄰里黨支部,定期召開支委會,研究破解小區難點問題87個,推動幸福小區“六大行動”提質升級。

職責分得清晰明確。在街道社區指導下,建立指揮長體系,由網格長擔任指揮長,物業負責人、下沉干部、樓棟長、單元長、黨員中心戶、志愿者任作戰員,逐項明確工作職責、細化工作分工45項,依托居民微信群發布工作指令、反饋問題,實現部署要求“一竿子插到底”、困難問題“一分鐘傳上來”,確保平時好用、戰時管用、隨時能用。

力量調得充足有效。街道社區指導12名機關企事業單位下沉干部“全覆蓋式”包保樓棟、單元,擔任兼職“三長”,在每個單元門前公示人員信息,每半月組織開展下沉服務,每月對下沉情況進行綜合打分,推動下沉干部真服務、真下沉、真包保、真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志愿服務作用,號召31名小區居民組建了“幸福晨宇”居民沖鋒隊,在疫情防控、應急演練、小區治理等方面發揮強大作用,涌現出了“老書記”尚德林、黨員志愿者李洪濤、居民志愿者侯井華、物業經理邱玉凱等一大批抗疫典型。

搭建“紅色平臺”,提高民憂化解效率,全力凝聚小區治理“一方人心”

街道社區著眼于聽民情、解民憂,在晨宇小區運用微載體構建起物業服務、網格服務、民意收集“三個平臺”,提高民意收集辦處效率,實現了答民題、聚民心。

打造“紅心物業”服務平臺。街道社區指導小區物業成立了黨支部,實行社區黨總支委員與物業黨支部成員“交叉任職”,社區書記兼任物業企業黨支部第一書記,在黨組織的領導下,2022年以來,督促指導物業企業做好小區公共設施的日常管理維護、環境衛生、水電維修等各類民生服務679次,采取先服務、后收費的服務模式,使小區居民以低廉價格獲得優質服務,居民繳費率從剛進駐的不足30%提升到了95%以上。

打造“黨建+網格”服務平臺。街道社區對物業辦公用房合理規劃,打造集居民議事、休閑娛樂、學習研討等功能于一體的小區黨群服務站,創新收集問題、分類整理、落實解決、上報社區、反饋結果、群眾評價“六步工作法”,指導物業企業標準化、規范化為居民提供服務。充分考慮居民反映小區原有涼亭小、活動空間受限的建議,升級改造“幸福長廊”,為居民提供休閑娛樂的好場所。

打造民意收集平臺。小區黨支部組織小區“三長”、包保下沉干部、志愿者常態化開展“敲門行動”1347人次,設置民情接待椅、民情熱線、民情聯絡卡、民情信箱、民情哨聲港、民情留言板,累計收集居民需求322件、調節居民鄰里小糾紛36起,真正做到了底數清、情況明、需求準、服務全。

打造“紅色引擎”,提升綜合改造精度,全力筑牢小區治理“一座堡壘”

街道社區積極探索小區人居環境改善新模式,通過硬件改造、環境塑造、氛圍營造全面激活“紅色引擎”,推動晨宇小區實現從“面子”到“里子”的破繭蝶變,跑出小區治理“加速度”。

老舊改造強基礎。針對供熱管線老化問題,小區黨支部及時向街道社區報告,經街道社區積極溝通供熱公司后,第一時間更換供熱管線640延長米,確保居民溫暖過冬;針對底商下水不暢通問題,物業黨支部組織一次清掏,累計投入6萬余元;針對居民停車難的問題,小區黨支部充分征求居民意愿,合理規劃停車位153個,為居民提供停車便利。

環境塑造增福祉。街道社區結合居民喜好,遴選十大名花進行墻體彩繪,曾經破損的墻體已經成為文明宣傳的新陣地。開展“認領一米花園,種出美麗之花”主題活動,以樓棟為單位包保小區花壇,公示“認領牌”,實現了毀綠種菜、垃圾成堆現象“零發生”。實施“幸福院”美化亮化行動,每個單元門前懸掛照明燈籠,為居民出入提供便利。

氛圍營造賦內涵。小區居民自發制定“幸福公約”,小區黨支部每季度組織評選孝老敬親、愛崗敬業、和諧鄰里3種類型“幸福家庭”,構建了和諧的鄰里關系。小區黨支部發動3名有美術特長的居民,為小區內部樓體進行墻體彩繪,在路燈桿上、綠植間懸掛中國結,美化環境的同時,營造了向上向善的氛圍。

實施“紅色服務”,提升民生服務溫度,全力開拓小區治理“一片天地”

晨宇小區緊緊圍繞幸福小區“八好”創建標準,掛圖作戰、對標對表,探索推行“紅色服務”模式,提升居民小區服務溫度。

“聽哨報到”巧解千千結。創新運用數字化黨建服務模式,開發“榮光紅哨”智能服務平臺,設置“現在吹哨、公告公示、風采展示、公益服務、便民助商、學習天地”6個版塊。居民通過“吹哨”反映問題,下沉干部、社區專職工作者、黨員志愿者在線接單,24小時內反饋處理,累計解決政策問詢、矛盾調解、環境整治等問題97個,實現“群眾吹哨、服務報到”,提升了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數字化建設水平。

“按需點單”細譜幸福曲。街道社區充分發揮包保下沉干部作用,挖掘社會資源向小區匯聚。晨宇小區黨支部第一書記、潤德集團包保干部丁向軍依據居民“微心愿”,積極向上爭取資金支持,將小區內閑置的自行車棚改造為“鄰里之家”,增設4組民情接待椅,擴充鄰里活動空間。區住建局包保干部米麗娜在走訪入戶時發現居民煤氣使用普遍不夠規范,便協調燃氣公司開展專題培訓和政策宣講3次,提高了小區居民燃氣安全防范意識。

“多維融合”聚惠家家福。將轄區13家聯盟單位黨組織納入社區黨建框架,并與晨宇小區黨支部簽署聯盟服務計劃書,列出聯盟服務項目清單,每季度開展免費理發、健康義診、慰問獨居老人、法律咨詢、金融知識宣講等公益活動,滿足居民精細化服務需求。結合中國傳統民俗節日,開展“歡樂進萬家、喜迎元宵節”“粽葉飄香過端午、幸福和諧鄰里情”等活動13場。開展慶七一、建黨百年、喜迎二十大主題黨日活動,小區黨支部書記做宣傳員傳播黨的聲音。根據小區老年人多的實際情況,組織重陽節為老人服務,開展“慶金婚”主題活動,贏得居民的一致好評。(作者單位:長春市二道區榮光街道黨工委)

責任編輯/趙 ? ?鵬

猜你喜歡
街道社區民情物業
義烏市廿三里街道社區學院培訓掠影
義烏市廿三里街道社區學院
用好“民情診所”解民憂
一顆滾燙心 滿腔為民情
物業服務
地鐵車輛段及上蓋物業開發一體化探討
街道社區疾病預防控制管理的強化分析
八年暖心路 絲絲為民情
參與街道社區未成年人服務大有作為
匯聚民情 暢達民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