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合出版背景下少兒圖書編輯工作探索

2023-05-30 10:48李冰穎
記者觀察·下旬刊 2023年1期
關鍵詞:融合出版數字出版

李冰穎

關鍵詞:融合出版;少兒圖書;數字出版;技術融合

在互聯網、云平臺、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推動下,各種產業形態都在飛速更新迭代,傳媒行業也不例外。在媒體融合的大背景下,電視、報紙、圖書、廣播等傳統大眾媒介也開始橫向延展,出現了更加豐富多樣的生產方式和產品形態。圖書作為傳統媒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正通過多種融媒體為讀者提供更為豐富的閱讀體驗。本文將以少兒出版為切口,對融合出版環境下的少兒圖書編輯工作進行分析和探討。

什么是融合出版

2015年3月31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聯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印發的《關于推動傳統出版和新興出版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到:“推動傳統出版和新興出版融合發展,把傳統出版的影響力向網絡空間延伸,是出版業鞏固壯大宣傳思想文化陣地的迫切需要,是履行文化職責的迫切需要,是自身生存發展的迫切需要?!蓖瑫r強調,推動媒體融合發展,要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和新興媒體發展規律,強化互聯網思維,堅持正確方向和輿論導向、堅持統籌協調、堅持創新發展、堅持一體化發展、堅持先進技術為支撐。

2020年9月2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陜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對媒體深度融合發展背景下的出版工作提出了多方面的具體要求。通過對文件的深入解讀,可以發現“出版融合是互聯網時代傳統出版與新興出版在平臺、內容、技術和運營等方面共享融通、深度融合而出現的一種全方位、立體性的全媒體出版業態,其深度融合主要體現在平臺上”。

2021年12月31日召開的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主辦的融合出版概念及定義專家審定會議,討論同意將“融合出版”納入編輯與出版學名詞術語表中,并就“融合出版”的概念表述進行深入研討交流,最終形成一致意見,即“將出版業務與新興技術和管理創新融為一體的新型出版形態”。

少兒圖書融合出版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少兒圖書融合出版面臨的機遇

受眾群體的喜愛

在融合出版背景下,作為受眾群體的少兒更喜歡新模式的出版形態。其一,少兒識字數量有限,閱讀能力不高,對普通書籍的熱情較低,更喜歡形式多樣的出版物,其二,在數字化時代成長起來的少兒,對新技術形態的閱讀刊物有較高的接受能力,這為融合出版背景下編輯多樣化的少兒圖書出版創造條件。

多方社會因素的存在

新時期,多社會助力因素為少兒圖書融合出版營造了可觀的市場前景。2017年,《全民閱讀促進條例》的出臺進一步完善了全民閱讀立法工作,為少兒出版創造了不錯的立法條件。潛在少兒閱讀群體的增加,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社會持續的人口紅利將使少兒圖書出版的市場前途一片光明。同時,隨著三科教材改版工作的推進,國家更看重學前教育階段閱讀工作的普及。而隨著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在少兒閱讀上都抱有較高的消費意愿,更進一步促進了幼兒閱讀的消費潛力。國際市場的打開,受“一帶一路”市場紅利的影響,少兒出版物還將走向國際市場。上述種種因素的協同影響,都使少兒出版物的市場前景較為樂觀。

少兒圖書融合出版面臨的挑戰

形式單一,平臺受限

傳統少兒出版物只需要完成從作者到讀者的單向知識傳遞,隨著融合出版形式的不斷豐富,少兒圖書也有了更為多樣的呈現形式。當前的少兒圖書融合出版方式主要有VR/AR互動、圖書配套手機APP互動、基于其他手機APP(如微信、微博、小紅書、抖音等)的信息交互等,這些通過技術或平臺呈現的交互內容一般以動畫、音頻為主,沒有突破從作者到讀者的單向傳遞思路,讀者到作者的反向交互較少,交互內容主要取決于作者想向讀者傳遞的內容,忽視了讀者在接收信息后的反饋。

此外,這種融合出版常常受限于交互平臺的技術水平。由于大多數交互平臺都需要與電子產品搭配使用,因此交互平臺客戶端的技術發展直接影響著少兒圖書出版的融合發展水平。無論是與讀本配套的手機軟件,還是基于微信平臺的微信公眾號、小程序,都需要一定的人員力量進行日常維護、信息收集、內容編輯,因此,研發及人力成本也是影響少兒圖書融合出版的重要因素之一。

據《2019-2020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顯示,2019年互聯網期刊、電子圖書、數字報紙的總收入為89.08億元,相比2018年的85.68億元,增長幅度為4.0%,增長幅度呈持續下降態勢。而數字出版產業中的在線教育和網絡動漫則持續向好??梢妭鹘y出版的數字化進程并不樂觀,以網絡期刊.電子書和數字報紙為主要形式的單一渠道無法作為融合出版未來發展的首要驅動力。

少兒圖書編輯對融合出版認識不足

由于傳統少兒圖書發展歷程長,形成模式相對固化,許多少兒圖書編輯難以突破傳統出版的工作模式,沒有形成融合出版的工作意識。在融合出版背景下,少兒圖書的讀者、作者和出版者的身份都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轉變。小讀者由原有的單一身份轉變為“用戶”的多重身份,作者由原有的單向輸出者轉變為“信息提供者”,出版者由原來的信息傳遞者轉變為“服務提供者”。因此,少兒圖書編輯應以全新視角認識少兒圖書的融合出版工作,從服務提供者的角度思考用戶所需要的知識和互動內容,并通過一定的方式將作者能夠提供的信息轉化為適合不同年齡段少年兒童的多種服務形式,不再將工作視線禁錮在書稿的文本中。

少兒圖書編輯由于長期從事書稿編輯工作,對信息技術發展的了解相對較少,為少兒圖書選擇的交互形式也相對固化。目前,許多少兒圖書的融合出版發展形式還僅僅停留在掃碼聽故事、看動畫的階段,對像是“現代紙書”這樣融合出版方式的應用較為局限,不能借助多樣化的信息技術平臺為讀者用戶提供豐富的閱讀體驗。

另外,由于大部分出版機構的圖書出版模式已相對成熟,產品定價模式較為固化,在選題和營銷策劃時,沒有預留充足的用于運維融合出版交互平臺的利潤空間,導致少兒融合出版物的交互平臺的選擇空間較小。對于融合出版而言,平臺交互技術水平直接影響到用戶體驗,沒有充足的預算支持,出版物就難以形成從作者到讀者再從讀者到作者的高質量信息循環。

少兒圖書融合出版的新形態

圖書APP

日漸繁榮的智能手機,給受眾群體帶來極大的生活便利,同時也促使不少出版商開始投身移動APP領域,其中包括單書APP、綜合性APP等等。單書APP,是建立在一本書或一套書為內容上的軟件,免費試用后進入付費階段。以“瓢蟲APP”為例,兒童可以仿真操作喂養瓢蟲,通過互動掌握瓢蟲相關知識。

有聲閱讀

近些年風生水起的有聲電臺,諸如喜馬拉雅、蜻蜓FM等等,給少兒有聲閱讀提供了多樣化形態的選擇。不少少兒出版商加大與此類平臺的授權合作,比如:接力出版社與“凱叔講故事”簽署的合作關系,研發多種有聲閱讀服務產品,大大開拓少兒多形態的圖書融合出版物。

崛起的自媒體

在諸多崛起的自媒體平臺中,微信、微博中“意見領袖”的帶動消費最具代表性,這些博主擁有諸多的粉絲群體,靠著共同的情感紐帶形成龐大的社交電商群體。以“凱叔講故事”為例,該公眾號平臺為少兒提供多條睡前音頻服務,由此帶來的付費內容和電商收入最為可觀。

VR/AR等形態

隨著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掃掃二維碼即可獲得音頻、點讀等形式,為少兒圖書出版提供更多的選擇,并逐漸被老百姓認可和接受。這些年,VR(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技術慢慢走向舞臺,大大增強了少兒讀物的趣味性和交互性,被廣泛應用到少兒出版讀物上。比如:《科學跑起來》系列圖書的出版發行,由于其較強的互動性,使其在年度多媒體互動圖書評選中獲得最佳獎,年出版銷售達100萬冊。

少兒圖書的融合發展之路

打造精品,豐富產品形式

作為少兒圖書編輯,想要走好少兒圖書融合出版發展之路,首先要明確自己所服務對象的信息接收特點。在信息時代成長的少年兒童,對新鮮事物的接受度高,對多媒體融合的交互內容十分敏感。因此在進行選題策劃之初就應該將這一讀者特性考慮進去,將書稿的文本內容和多元的融合出版產品結合起來考慮,在保證出版物質量的同時,構建以少兒圖書為核心的閱讀生態圈,打造出多種交互性強、操作簡單、具有獨立盈利能力的融合出版產品of衣托專業平臺,實現技術融合

為順應融合出版飛速發展的趨勢,許多出版機構開始以現代紙書為載體,借助專業的讀者交互平臺,為用戶提供更加豐富的閱讀體驗。以RAYS(Readers afYour Systern)系統為例,利用該系統可將豐富多樣的數媒資源通過附加二維碼的方式呈現給讀者,這一形式既不影響圖書主體內容的閱讀,也可讓讀者根據自身需求選擇自己需要的資源內容。這種圖書數字化方式不是簡單的紙書電子化,也不會使多媒體內容喧賓奪主地影響主題文本的閱讀,其核心在于以圖書主體內容為線索,通過多種媒體呈現形式為讀者提供更加多樣的閱讀體驗。同樣,少兒圖書可依托現代紙書系統為小讀者提供故事閱讀、動畫展示、在線交流、游戲互動等內容,借助專業平臺使配套產品形式更豐富,閱讀生態更完善。

多載體提升利潤空間

利潤是產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想要以多樣化的融合出版產品反向推動少兒圖書發展,就要讓產品有自己的盈利能力。隨著融合出版的發展,少兒圖書的衍生產品形式也越來越豐富,從較為傳統的文創、玩偶,到需要信息技術的付費視頻、有償答疑,再到當下熱度較高的數字藏品等。我們應該清晰地認識到,融合出版從來不是讓作者和出版機構去“做慈善”,而是以更加豐富的產品形式讓讀者用戶為知識付費,以良好的經濟循環模式促進多種出版業態共同發展。

目前,全國已有超過200家知名出版社為自己出版的紙質書增加了“現代紙書”運營模式,包括人民出版社、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等。據統計,截止到2017年10月,全國已有5.3億冊傳統紙書成功對接RAYS系統,產生了1.5億元線上額外收入。

提升編輯融合出版意識

為更好地促進融合出版發展,一方面少兒圖書編輯應不斷提升選題策劃、圖書編校水平,夯實編輯基礎,積極參加職業技能培訓,與出版業同行、融合出版交互平臺專家交流工作經驗,了解行業發展方向,提升自身的融合出版意識。

另一方面,要主動關注媒體融合發展趨勢,通過不斷學習緊跟信息技術進程,面對行業內出現的全新業態和交互載體形式要積極學習并嘗試應用,為自己編輯的少兒圖書選擇合適的融合發展方向。同時,編輯出版從業者應該樹立“用戶至上”的互聯網思維和品牌意識,為作者和讀者群體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打造特色品牌,滿足受眾多樣化的需求,不斷提升自身的編輯業務水平和數字出版能力,為出版業的快速發展貢獻力量。

定位用戶需求,細化服務內容

任何形態的少兒讀物,必須鎖定目標群體的喜好特點,根據需要細化服務細節,彌補紙質讀物的短板。

其一,尊重少兒的喜好特點,建立對應的數據庫,分析該群體閱讀習慣和興趣傾向。并在線上平臺進行個性化的定制服務,提高少兒的閱讀興趣。

其二,傳統的紙質讀物以圖片、文字為主,聽、說、互動等訓練方面缺乏立體場景建構。在融合出版時代,閱讀服務應體現“書伴讀/直播/動畫服務”等形態。比如:鍛煉少兒的聽說能力,建議結合少兒差異性的接受能力,定制不同內容、不同送放速度的增值服務。鍛煉少兒的手寫能力,需搭配不同的糾正指導等等。

其三,差異化的定制服務。根據不同用戶需求,個性化定制數字服務內容。微信“現代紙書”中,實際已存在數十款針對少兒出版物的內容服務小程序,這些小程序根據不同的少兒紙質讀物,定制差異化的、滿足用戶需要的數字內容服務。

融合出版并不是“互聯網”和“紙質書”的簡單相加,而是全面借助媒體融合技術在生產、流通和銷售等層面對出版業進行重構,從而實現傳統出版和數字出版的深度融合及高質量創新發展。融合出版帶給出版業的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面對這一行業先機,少兒圖書編輯應以積極學習、勇于實踐的心態,為少兒圖書尋找新的發展方向。

猜你喜歡
融合出版數字出版
互聯網思維下的期刊融合出版
出版融合發展中的高校出版人才培養
國際首部ISLI MPR出版物《古文觀止》的出版與思考
數字化技術和互聯網思維結合下的“融合出版”分析
學術期刊數字出版的運行模式與市場結構
融合出版背景下的出版業管理人才培養
淺談新媒體在美術類圖書出版中的應用
做一個全民閱讀時代的“悅”讀人
國際圖書出版市場現狀及趨勢分析
學術期刊云出版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