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現代建筑再發現

2023-05-30 07:13李科慧
南北橋 2023年7期
關鍵詞:現代建筑空間

[摘 要]在西方建筑文化的沖擊影響之下,日本現代建筑在承襲傳統的基礎上,利用現代的材料與不斷創新的營造手法,演繹出具有本土性的建筑空間,創造了一系列極具日本特色的現代建筑,也使得日本現代建筑走上了適宜自身發展的道路。本文通過研究日本近現代建筑師對空間概念的探索、對以柯布西耶為主的西方思想的選擇性接受、對民族精神與建筑空間表達的融合等方面的內容,總結出日本現代建筑本土化演繹之路,也為中國建筑的現代化發展及對文化自信的樹立提供一些解困思路。

[關鍵詞]空間;本土特色;日本建筑;現代建筑

[中圖分類號]TU8文獻標志碼:A

[作者簡介]李科慧,女,山西太原人,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師,碩士,研究方向:景觀規劃與設計、建筑設計。

談起日本建筑,不少人依然會以固定的思維模式將其定位在“中國文化圈”當中。的確,傳統的日本建筑承襲于唐朝,但在借鑒中國傳統建筑平面特色及建筑工藝等方面的基礎上,又經過漫長的演變和融合,日本逐漸形成了具有獨特民族風格和文化內涵的建筑形式。而在19世紀中后期,明治維新運動的發展促使日本開始了現代化的進程,日本建筑自此也逐步脫離了前期所屬的中國文化圈,全面向與之異質的西方文化學習[1]。在學習的過程中,日本建筑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猛烈沖擊,日式傳統的和風樣式難以完全保持。但與此同時,在空間的演繹上,日本現代建筑依然走出了一條極具本土特色、與民族認知相輔相成的道路。

1 日本現代建筑與空間概念

1.1 空間概念的引入

“空間”一詞是建筑師之間討論作品的常用概念,日本現代建筑的空間演繹是十分具有地域特色的。但對于日本建筑來說,“空間”在最早時期并不是一個被關注的建筑術語,這個詞也在日本日常對話中很少出現[2]。

在日本,空間一詞最早出現于對于英文詞匯“space”的翻譯,但在當時這一詞的解釋與建筑沒有太大關系。隨著日本建筑專業的不斷探索,“空間”一詞在結構工程領域當中開始出現,但遠未成為日本建筑學思想中的關鍵詞。建筑設計與空間概念是相互背離的。

1.2 空間概念逐步健全

直到20世紀40年代早期,“空間”這樣的概念開始出現在一些建筑語境當中,比如用空間來描述一個房間在特定時間擁有不同功能的區域[2],自此在日本,“空間”的概念開始與功能有了清晰的關系。另外,逐漸有建筑專家開始用“空間”的日語來表達日本建筑的特性,認為西方建筑可被稱為“建構唯物主義”,日本建筑則是更有空間感,或者說因其“自由空間”的程度而顯得與眾不同。自此,空間概念在日本用于建筑討論的模式得以健全。

2 西方沖擊與本土特性的融合

如前文所述,日本建筑因其空間而顯得特別,這正是因為其具有突出的民族本土特性。在近現代西方文化的影響之下,日本建筑在現代化的進程中能夠合理地借鑒外物并同時保持自我,與其堅定的民族認知與獨特的審美情趣有很大關系。

2.1 外來影響——柯布西耶與日本建筑

在受西方建筑風格影響的近百年來,日本建筑師逐漸把現代建筑發展的焦點集中到了西方建筑大師柯布西耶上,不斷對柯布西耶的建筑理念和設計作品進行研究分析??虏嘉饕慕ㄖL格影響了許多代日本建筑師的成長發展[3],可見其理論與作品對日本現代建筑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

而日本現代建筑能在這樣的影響下走上有自己獨特風格的道路,是因為日本傳統建筑與柯布西耶所提倡的理念有一定的關聯性,尤其是“新建筑五點”中的幾點要素:底層架空,獨立基礎的柱子架空底層;平屋頂花園;自由平面,墻無需支撐上層樓板;橫向的長窗于兩柱之間展開;自由立面,可以獨立于主結構的內容。

相關性最大的是其中“底層架空”這一要素,是指通過現代鋼筋混凝土及鋼架結構的使用,來將外部空間引入建筑內部,改變了西方傳統建筑如城堡莊園等讓人備感沉重壓抑的特點。而傳統日式住宅的內部空間注重與外部空間的過渡和延伸,是隨意且開放的。例如,日本傳統建筑中東大寺大佛殿的正倉院就是將三角形的木頭搭成井字形并不斷疊加的底層架空的建筑模式[4]。

另外是“自由立面”這一建筑特點,在傳統日式住宅較為靈活的“開放-半開放”式房間設置了木拉窗。同時,橫向長窗、自由平面等特點也都在傳統日本建筑中有所體現。

正是因為有這些聯系,柯布西耶的理念才能如此廣泛地被日本現代建筑師接受并產生巨大影響,也正因如此,日本建筑的現代化發展才能在接受西方思想的同時,與本土文化進行完美融合,在借鑒外來的過程中還可以承襲傳統,形成具有民族特點的現代建筑空間。

2.2 民族認知——本土空間

日本本土空間的獨特性得益于其民族在對空間上有著獨具一格的認知,簡單來說是指有一種獨屬于本地域的模糊性。這與其國土空間特點有關,日本部分地區濕度大,常年霧氣繚繞,使得人、物與空間變得模糊柔和,形成日本人對生存空間的模糊認知[5]??臻g在日本民族的認知中是以灰度為主的,封閉與開放并存,也可以理解為是一種混沌的認知,空間之間的連接并不會十分明確清楚。因此,日本現代建筑空間通常會表達出一種模糊性、蔭翳性或靜謐性。

3 日本現代建筑空間的本土性表達

針對日本民族對于空間的獨特認知,日本現代建筑界雖然已經摒棄了傳統的建造手法,開始利用現代的高性能復合材料來滿足建筑師天馬行空的設計想法,但我們依然可以在許多建筑大師的空間營造中感受到其獨特的模糊性、蔭翳性或靜謐性。

追溯到最初受到柯布西耶影響的一代日本建筑師——如丹下健三。丹下健三的思想繼承了以柯布西耶為主的西方理論,逐步開始思索日本現代建筑發展方向的問題。他認為柯布西耶獨特的建筑設計風格與模式,如馬賽公寓的設計,正是日本現代建筑所需要的,并確定了日本民族精神在建筑設計中表達的重要性。這一時期丹下健三的代表作品有廣島和平紀念館、國立室內綜合競技場、東京圣瑪利亞大教堂等,他的設計在受到柯布西耶現代建筑理念深刻影響的同時,還能擺脫柯布西耶在設計風格中的一些粗野氣質,在結構上選擇進一步沿襲日本傳統結構特征的同時,還能大膽使用大尺度的數學曲線進行融合,這些都是柯布西耶未曾使用過的??梢哉f,在西方思想理念的影響下,丹下健三融會貫通,將日本民族的本土文化和傳統精神融入自己的現代建筑作品中[6],這樣的建筑設計開創了日本建筑史的新時代,并對后世的日本建筑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從此之后的幾代日本現代建筑師,或多或少都在一定程度及一定角度上表達了日本現代建筑空間中獨具本土性的模糊性、靜謐性與蔭翳性等特色。這里主要總結以下三種較具有代表性的日本現代建筑空間在本土性上的表達方式。

3.1 建筑光影的神性

傳統的日本建筑往往運用光影來表達空間的神性,在玻璃材料還尚未被創造的年代,和風建筑使用紙材料來引入光線又保障室內空間有所隔絕[7]。日本的現代建筑的代表安藤忠雄,其作品可以說是對建筑空間的光影有著最為極致的表達。例如,光之教堂雖然使用的是現代的材料與手法,但依然通過光影的運用表達了教堂空間特殊的神圣與靜謐。他在設計中將場所自然環境與現代建筑規則的幾何形體充分融合,利用自然的太陽光影將十字架抽象化地投射在空間當中,體現了日本本土建筑在水平層面上對于建筑內外空間的過渡和貫通特性。

3.2 建筑材料的原真性

在傳統日本建筑中,材料的原真性被利用得淋漓盡致,而一些日本現代建筑當也選擇通過保持材料的原始色彩來體現空間的本土性。例如,隈研吾在東京六本木的三得利美術館中運用的招牌式條狀構件,就是利用白色瓷質材料制成柵格,模仿日式傳統百葉來覆蓋外墻,而在內墻采用原木和竹子進行排列:一方面遮蔽了陽光,另一方面也營造出了空間變化的柵格紋理,營造出了具有溫暖與自然質感的靜謐、柔和的空間。與此同時,柵格狀的墻面、門窗使得建筑空間內外連通,有空氣流動的呼吸感,若隱若現的柔和光線,使得建筑內的人、建筑本身和建筑周圍的自然環境三者之間都在此刻與此地完成了共生,如圖1所示。

3.3 建筑色彩的純一性

在衣食住行的各個領域當中,白色都是日本人民長久以來根植在民族基因中的顏色。因此,在日本建筑多以白色為主,這也是日本傳統建筑中與中國傳統建筑相比差別最大的地方,并且尤其偏愛深棕木架構和白色墻面這種極為純粹又沉穩的搭配。在現代的日本,許多建筑設計師也喜好白色,其中以妹島和世為最。她的許多建筑作品中都使用了白色元素,一直以來都有“妹島的白色曖昧”之稱[8]。妹島的建筑設計作品,如東京成城公寓、大倉山集合住宅等都使用了大量的白色,以極致純潔統一的色彩特性來表達出輕盈、平和、純粹的建筑空間。另外,對于白色元素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隱了建筑空間的邊界感,體現了日本本土空間模糊性的特點,如圖2所示。

4 結語

本文主要研究了日本現代建筑中的“空間”演繹,從概念引入到創新探索再到獨具一格的發展歷程,探究了日本現代建筑在受到西方理念的強烈影響下,找準本土空間模糊性、靜謐性與蔭翳性的特色,并能在空間上將現代文化與傳統特色相結合,在光影、材料、色彩等方面完成本土性的表達。與之對應的,就不得不思考中國建筑從傳統到現代的發展情況。中日兩個民族的傳統文化是同宗同源的,在近現代的發展當中也同樣遭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猛烈沖擊,在建筑領域的發展上也都存在著持續不斷波動前行的狀況[9]。但需要承認的是,日本現代建筑雖然在過程中經歷了許多挫折與坎坷,但如今已能以自身本土性為特色屹立于世界現代建筑的先鋒隊伍當中,而中國建筑在現代化的進程中尚未有效地將輝煌的傳統中式建筑本土特色進行傳承與融合,對于找準地域性與本土性,并將其進行現代化表達的問題上還在探路摸索階段。因此,對于我國建筑來說,則可以以日本現代建筑的發展探索之路為鑒,從民族文化中深刻發掘并汲取靈感,同時運用現代材料,探索創新的空間營造手法,為中國建筑的發展和創新指出一條道路。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的現代建筑也應加強對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和諧統一的探索與追求,堅定文化自信。

參考文獻

[1]胡恬,鄭鑫. 日本近現代建筑本土風格演進及其動力機制探討[J]. 華中建筑,2015,33(9):34-38.

[2]藤岡洋保,李一純. “空間”概念在現代日本建筑實踐中的引入與應用 丹下健三及其弟子的成就[J]. 時代建筑,2013(6):124-127.

[3]王健,李玉鵬,張晶玉. 淺析柯布西耶對日本近現代建筑師的影響[J]. 中國科技縱橫,2018(14):229-230.

[4]陳蓉婷. 淺析勒·柯布西耶“新建筑五點”與日本傳統建筑特點的共性[J]. 中外交流,2018(23):8.

[5]單琳琳,劉松茯. 日本民族時空認知在現代建筑空間中的意蘊表達[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44(6):842-848.

[6]柴洋. 從師承關系的角度解讀當代主要建筑設計流派的特征[D]. 長沙:湖南大學,2014.

[7]杜海明. 當代日本建筑中的空間靜謐性研究[D]. 長沙:湖南大學,2017.

[8]趙維學,胡議丹. 上帝之光——從朗香教堂到光之教堂[J]. 新建筑,2004(6):62-63.

[9]張書銘,郭璇. 中日近現代建筑發展歷程的對照研究[J]. 西部人居環境學刊,2014,29(3):38-44.

猜你喜歡
現代建筑空間
創享空間
創享空間
創享空間
論現代建筑電氣照明節能的優化設計
淺析現代建筑設計的方法
現代建筑技術協同育人基地的構建研究
QQ空間那點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