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建筑技術協同育人基地的構建研究

2015-03-31 16:28張志趙惠琳蔡東左曉琴
廣東教育·職教版 2015年1期
關鍵詞:現代建筑協同育人

張志+趙惠琳+蔡東+左曉琴

摘要:根據現代建筑技術發展對專業人才培養的現實要求,本文分析了政、校、企、行多方協同育人對于現代建筑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必要性。為突破單一主體育人方式的弊端,提出構建由政、校、企、行各單位共同參與的現代建筑技術協同育人基地,并確定了“一個中心、三維一體”的基地建設思路與建設內容,研究設計出協同育人基地的整體機制體制框架,并歸納出協同育人基地的特征與優勢。

關鍵詞:現代建筑;協同育人;三維一體;機制體制

中圖分類號:G7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5)01-0030-03

收稿日期:2014-11-15

作者簡介:張志(1976-),男,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環境工程技術及高職教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廣東 廣州/510440)

趙惠琳(1958-),男,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建筑圖學及高職教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廣東 廣州/510440)

蔡東(1967-),男,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建筑技術專業及高職教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廣東 廣州/510440)

左曉琴(1971-),女,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宣傳部部長。主要研究方向:高職教育研究工作。(廣東 廣州/510440)

在當前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現代建筑領域已經從傳統能耗型走上了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新型工業化道路。面對新形勢的要求,采用工業化和綠色節能的現代建筑施工技術已成為解決節能減排、勞動力短缺和環保問題的有效途徑和手段,大力發展和推動集綠色節能、建筑工業化,建筑構配件生產工廠化、現場施工機械化、組織管理信息化等多專業、多學科的現代建筑技術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國建筑領域一線技術人員的培養主要還是基于對傳統建筑施工人才的需求,無法滿足當前建筑企業急需的大批適應現代建筑業發展,熟練掌握現代建筑管理、施工、信息等技術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所以在今后一段時期,如何突破傳統建筑技術人才的培養瓶頸,培養適應現代建筑產業發展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將成為建筑類高職院校一項艱巨的任務。

一、協同育人在現代建筑急需人才培養中的必要性分析

1.以學校為主體的育人方式不適應現代建筑業的市場需求

以學校為主體的育人方式是我國傳統的教育模式,這種教育模式在以教授專業理論和傳統建筑技術上是可行的。但對于新形勢下倡導工業化、綠色節能、信息化、智能化的現代建筑技術來說,新技術、新設備、新產品、新工藝不斷應用和發展,要求育人與行業的發展同步,育人質量要以對專業技術的實踐能力以及解決現場實際問題的能力來評判的,而學校的師資并不具備與時俱進的企業現場經驗,自身的能力都是非常有限的,也就很難培養出合格的專業技術人才。企業作為人才的需求者、使用者和評判者,同時企業也是現代建筑技術的應用與實踐者,擁有學校難以復制的技術實踐場所與專業技術人員,也只有企業才最清楚建筑技術各崗位工作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從這個角度來說,如果缺少了企業的參與則難以培養出滿足現代建筑行業要求的合格人才。

2.以企業為主體的育人方式不利于人才可持續性發展

多數建筑行業企業擁有數量可觀的專業技術人員以及不同建筑形式與特點的工程實踐現場,具備了一定的育人基礎條件,所以不少企業內部設有培訓中心,定期對內部員工或社會人員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工作。但企業的培訓中心主要是針對某一工程項目或技術難點進行的專題短期培訓,而很少像學校進行德、智、體全方位的長期育人。這也是由于企業的特征決定的:①企業是以贏利為主要目標的,而全面長期育人是以社會責任為主要目標,兩者定位不同,所以企業開設的培訓如果對社會開放,也是以贏利為第一目標的;②企業一般進行單一的建筑技術培訓,所擁有的技術人員多數也是集中在某一建筑領域,不會像學校一樣,招聘大量不同專業的教師,以達到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的培養。而現代建筑技術人才的培養需要涵蓋建筑、節能、設備、自動化、環保、材料、信息技術等多專業領域的內容,同時還需要培養學生作為社會人所必需的通識能力;③由于受企業贏利目標的限制,企業熱衷于短期能見效益的工作,而對于需要長期投入、難以預見效益的現代建筑技術的研究、開發等工作一般缺少熱心。建筑企業以上特點決定了以企業為主體的育人方式必然會限制人才的可持續性發展。

3.不同學校在培養建筑類人才質量上存在較大差異

在很多地區,存在學校之間,甚至同一地區的學校之間對同一專業學生的培養由于師資、教學條件不同等因素,出現定位不一、培養質量相差較大等問題。主要的原因有:

第一,由于不同學校各自發展定位不一,特別是不同行業背景學校,雖開辦同一專業,但同一專業在不同學校里的重視程度不一,建筑類學校一般都將建筑類專業作為本校的龍頭專業,從師資、辦學經費等方面進行重點支持,這類學校一般定位較清晰、育人質量也較高;

現代建筑技術協同育人基地的構建研究第二,目前缺少一個相對統一、規范性的專業人才培養基本要求,各學校完全自主編制和實施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缺少必要的基本要求,導致育人質量不一。

針對以上學校主體育人、企業主體育人、學校之間育人質量不一的現狀與問題,建立由育人相關方共同組成的協同育人基地,對于現代建筑技術急需人才的培養具有非?,F實的意義。

二、構建由政、校、企、行共同參與的“一個中心、三維一體”的協同育人基地

1.協同育人基地的組成與任務分工

以廣東省現代建筑技術協同育人基地建設為例,參與方由政府、學校、企業、行業共同組成,基地按照“政府管理、行業指導、企業參與、學校育人”建設原則確定了各參與單位的任務分工,具體如表1所示。

2.制定相關制度與規范,對基地的日常運行進行規范和管理;

3.參與協調基地內參與各方特別是企業和學校之間利益、基地外社會組織與基地之間的利益;

4.制定鼓勵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政策,調動和發揮基地核心院校積極性,建立基地運行的有效動力機制,構建寬松有序的融資環境行業、協會1廣東省建筑業協會、廣東省房地產協會、廣東省高職建筑與房地產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11.為基地內各單位提供相關市場信息、技術交流與咨詢、行業統計分析、行業政策規范等;

2.廣東省高職建筑與房地產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還負責規范基地內的高職院校在建筑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標準的制定、專業設置與調研、專業建設指導與評估等工作企業1廣東省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等11.為育人基地提供企業教學環境,安排企業技術人員全程參與基地育人環節;

2.發布企業用人需求;

3.作為基地技術研發成果的推廣應用基地院校1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廣州城建職業技術學院等11.負責基地日常運行管理工作;

2.在校、企、行合作基礎上,開展系統的人才培養工作;

3.開展職業教育中高職銜接及與相關本科院校開展專本對接相關工作;

4.向基地中的相關企業提供院校人才信息

2.機制體制整體設計

良好的基地機制體制是協同育人基地高效運行的基礎,具體做法:

一是整合基地各方資源,建立相關資源共享機制?;貎鹊恼?、院校、行業、企業簽訂《協同育人協議》,明確各方合作育人的職責及權益,同時在此基礎上成立理事會,并建立基地相關人、財、物的共享機制(如《財務管理暫行辦法》、《人力資源管理暫行辦法》、《資源整合與開放共享暫行辦法》),為實質性地開展協同育人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礎;

二是制定專業建設、社會服務、學生實習與就業的協同機制?;赜上嚓P政府、院校、行業、企業人員組成為專業建設、實習就業、社會服務三個委員會,具體負責基地相關的人才培養、培訓、對外服務及學生實習就業等工作。如專業建設委員會重點以相關專業核心課程建設為載體,并建立與完善《協同制定及完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管理辦法》、《校企協同共建實訓基地管理辦法》、《兼職教師和企業技術骨干聘任考核及激勵辦法》、《專任教師開展社會服務活動考核及激勵辦法管理辦法》、《兼職教師教學各環節基本要求》、《學生“雙導師制”頂崗實習管理辦法》、《校企合作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監督和評價管理辦法》等制度。具體如圖1所示:

3.“一個中心、三維一體”的協同育人基地建設思路與建設內容

協同育人基地按“一個中心、三維一體”(以現代建筑技術人才培養為中心、以校校協同、校企行協同、政府引導與支持三個維度一體)的建設思路,具體建設內容如表2所示。

基地內企業可與院校簽訂“培養訂單”,學校實施“菜單教學”,企業與學校共同制訂人才專業培養方案、設置專業課程,企業為學校提供實驗實訓、頂崗實習等條件。同時企業為學校專業教師提供實踐鍛煉,學校為企業員工提供培訓、繼續教育及技能鑒定等1 廣東省教育廳作為基地的主要投資方及政策支持方,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加強育人基地建設的相關政策,協調財政等部門,爭取基地建設項目和資金支持。積極引導校企之間加強聘請企業能工巧匠來校工作、派遣教師參與企業生產實踐,協調解決校企合作是中遇到的問題與困難,充分發揮各方協同育人的高效性與可持續性

三、協同育人基地的特征及優勢

1.育人基地為建筑類專業職業教育資源的整合、融通、共享提供了一個制度化的平臺,同時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阻礙教育資源整合與共享的體制障礙

目前,職業教育辦學普遍存在條塊分割、多頭管理的問題。同一地區由不同部門管理的多所同類職業院校之間專業重復設置,教學設備重復建設,彼此爭搶生源、師資與經費,導致職業教育投入不足與重復建設浪費兩種矛盾并存。協同育人基地的建立,可以在不改變各職業院校原有的行政隸屬關系、經費撥款渠道的前提下,由基地內的院校、行業、企業共同簽訂《協同育人協議》,并在此基礎上成立理事會,制定理事會章程,明確各方的職責及權益,同時建立基地內相關人、財、物的共享機制,以實現職業教育資源的整合與共享。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突破阻礙職業教育資源整合與共享的體制屏障,在保留原有的“條塊分割、多頭管理”的職業教育管理體制下,實現職業教育資源的有效整合與共享。

2.育人基地有利于促進職業院校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

育人基地建立后,除了在教育行政部門及廣東省高職建筑與房地產類專業指導委員會的統一部署下實現辦學規格、辦學條件及人才培養等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外,還會定期組織基地內職業院校進行建筑類專業建設交流與研討,一些辦學水平高的學校通常會發揮著主導、示范、輻射的作用,利用自身在辦學理念、師資隊伍、設備場地等方面的優勢,對基地內外的其他同類院校施加積極的影響,促進同類學校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從而提高本地區建筑類專業的整體教學質量與辦學水平。

3.育人基地有利于增強職業院校對企業的吸引力,同時可以降低校企合作的成本,促進校企多邊、多向合作

現代建筑技術協同育人基地將行業的行政管理部門(如廣東省住房與城鄉建設廳)、行業協會(如廣東省建筑業協會、廣東省房地產協會)等力量整合到基地內,這樣既可以發揮行業對基地的指引作用,還可以大大提高基地對建筑類企業的吸引力?;貎鹊穆殬I院校在教育行政部門及廣東省高職建筑與房地產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統一部署下實現辦學規格、辦學條件及人才培養等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從而有效地提升了辦學水平與實力,也會增強職業院校對行業企業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協同育人基地的組建,使校企合作的方式由個別學校與個別企業之間雙邊合作變成基地與多個企業多邊、多向合作,這樣既可降低學校與企業合作所需要的成本,同時由于有育人基地的整體實力和信譽作保障,可以大大增強校企合作的可靠性,還能為企業尋找急需人才提供快捷、便利的一站式服務,這些更能吸引更多的建筑企業加入到育人基地內。

四、結語

現代建筑技術協同育人基地主要針對現代建筑行業對一線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培養符合現場實踐技術技能要求的合格人才而建立,它的建立克服了單一主體育人存在的弊端,充分發揮了基地內政、校、企、行各協同單位的優勢。雖然協同育人基地還存在著如體制機制不完善、參與單位數量不多、約束力不強等現實問題,但從它的定位、特征及優勢上仍不失為當前我國職業教育辦學與育人的一個全新模式。

參考文獻:

[1] 王駿,崔永華,賈林.基于非營利組織經營行為的職教集團發展策略[J].教育與職業,2011(5):7-9.

[2] 張燕.淺析職教集團科學建設與高職創新型人才培養[J].科技論壇,2013(24):293-294.

責任編輯陳春陽

猜你喜歡
現代建筑協同育人
深化產教融合,推進協同育人
論現代建筑電氣照明節能的優化設計
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在大學生就業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淺析現代建筑設計的方法
專業教師與思想政治教師協同育人機制研究
協同育人視角下高校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
由“依附”走向“聯動”:學校與政府協同育人策略研究
物聯網工程專業協同育人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智能清潔機器人在現代建筑外墻清潔中的研究與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