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文科建設背景下高校圖書館數字人文服務完善路徑探析

2023-05-30 05:38桂芳芳
新閱讀 2023年3期
關鍵詞:數字化技術新文科高校圖書館

桂芳芳

摘要:新文科理念的提出,為促進跨學科專業重組和綜合性能力生成提供了支持?;诖朔N背景,本文從新文科建設背景下高校圖書館數字人文服務完善的重要性出發,得出數字人文服務能夠滿足個性化需求和加快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結論,并提出借鑒國外成功經驗,構建數字人文教學體系;借助多種先進技術,提升資源的數字化水平;積極轉換自身定位,成立合作交流教研團隊建議,以完善高校圖書館數字人文服務,為打造“一站式”數字人文服務平臺奠定基礎。

關鍵詞:新文科? 高校圖書館? 數字人文服務? 數字化技術

數字人文與新文科內涵在一定程度上較為契合,均體現出對多學科、多領域理論的應用,為保證在新文科建設背景下完善數字人文服務,需要從資源提供和知識交流兩個方面著手。部分學校針對這一課題的研究仍處于關注和了解階段,為謀求發展,高校圖書館需積極引入并發展數字人文服務,拓展資源服務范疇,強化與其他機構、學校間的科研交流效果,助推高校圖書館朝著專業化和集成化方向發展。

高校圖書館數字人文服務完善的重要性

技術的升級與革新為我國高校教育工作帶來支持,尤其是在高校圖書館資源提供方面,為運行和管理模式完善提供技術指導,能夠契合用戶文化需求,完成原始資源分析、轉換和清除作業。但近年來,我國高校在數字人文圖書館建設中,沒能體現出對用戶數據的分析和挖掘成果,因此,需繼續完善圖書館數字人文服務機制,引入先進技術[1]。將高水平數字人文服務作用于高校圖書館運行與管理中,發揮關聯數據、數據庫、標引和圖像語義標注技術的優勢與作用,形成可加工處理元數據的數據信息處理模式。通過開放數據集的引入,提升圖書館數據信息利用率。結合信息化時代特點來看,其凸顯出智能化、信息化服務模式的價值,將數字人文服務應用于高校圖書館中,能夠借助本體化和信息化處理方式,從人文社科等研究對象中獲取大量有用信息,并根據數據信息間的邏輯聯系發現深層規律,提升資源間聯系的緊密度,有助于形成符合內在邏輯的知識理論網絡[2]。

用戶是數字人文服務作用的主體,通過逐步完善服務體系和機制,可對接用戶需求,滿足個性化定制和精準預測的要求,縮短資料獲取時間,提升科研效率。尤其是在新文科建設背景下,跨學科研究成為可能,圖書館數據庫輸出與研究主題適配的資料集群,為科研工作保駕護航。除此之外,高校圖書館數字化轉型是圖書館發展的方向,利用完善數字人文服務效果的方式提升館藏文獻資源整合度和作用程度十分重要,通過此種方式能夠提取、收集和分析數據中的可用信息,構建共享渠道,優化數據利用和傳播過程,最終作用于人文社科工作中。

高校圖書館數字人文服務的完善路徑

借鑒國外成功經驗,構建數字人文教學體系。由于我國數字人文服務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理論應用于實踐的經驗不足,缺少成型服務體系和專業課程教育,為此,應當在借鑒國外先進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構建符合我國高校圖書館數字人文服務特點的教學體系。

哈佛大學于2009年初次研究構建數字人文綜合信息平臺,作為領域先行者,其經過多年探索,已經就各模塊的完善與優化給出了相應意見。通過對哈佛大學圖書館建設的研究來看,其首先設置了戰略發展委員會,成立董事會和首席信息官組織,負責制定未來數字人文服務完善的方向和規劃[3]。其次,引入定量分析、文本挖掘和數據可視化技術,負責提供技術支持,促進數字人文服務效果的提升。通過構建數字化服務平臺,設計數字人文主題官網,定期上傳教學視頻、軟件工具和數字人文知識,拓展網站應用功能,便于師生結合研究主題查找資料,對接多維化和多元化的資源獲取需要。最后,注重對人力資源的優化,成立培訓專班,定期組織相關人員參加慕課等數字人文服務相關培訓,開辦專題系列講座,與第三方機構形成合作機制,獲得工具設備使用和信息數據技術升級咨詢服務。

我國高校應當積極借鑒專業經驗,逐步完善數字人文教學支持體系。結合我國當前建設情況,相關人員可定期與高中學校取得聯系,說明數字人文建設的必要性和人才需求,為高三學生提供參與優化升級作業的活動,就數字人文服務的內涵和技術應用予以詳述,刺激其興趣的產生。與此同時,開設有關課程,與數字學院共同商討如何設計課程活動以及如何開發課程體系。將GIS技術、可視化技術、數據處理技術和用戶需求分析作為課程重點,增設與數字人文服務、資源特色和本校圖書館設施有關的特色內容。應用嵌入式的教學模式,鼓勵教師使用多媒體技術開展各項學科活動,整合各類資源,制作綜合性課件,將其重點應用于實際課堂教學中?;蛘咭罁逃齼热莸慕庾x,了解教師對于數字學術和信息素養教育方面的需要,幫助教師實現操作能力的躍升[4]。

借助多種先進技術,提升資源的數字化水平。當前,我國高校圖書館發揮著提供文獻資源的作用,支持師生開展各項科研教育工作,但因發展時間較短,難以達到實時更新資源和提升服務意識的效果,為此要求高校圖書館抓住時代機遇,借助多項技術,升級館藏資源數字化水平。圖書館應當從數字人文中心構建著手,打造服務平臺,為各項科研活動提供全方位服務。

首先,圖書文獻出版量驟增,學校投資方向需向圖書館傾斜,但這無疑增加了資金負擔。因此,要借鑒復旦大學推出的智能采選系統,通過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降低人工決策采買圖書失誤的可能性。設計點擊流量數據庫和圖書借閱數據倉庫模型,基于OPAC日志和流通日志精準分析電子圖書的使用情況,并對館藏和流通數據信息進行整合。除此以外,設計圖書智能采訪系統,生成學科質量與作者、出版社關系模型,內設評價系統,提供決策依據,確保重點圖書采買的質量[5]。

其次,高校圖書館要引入智能化技術,使用智能化設備提升圖書館運行效率。設計自動借還程序,引入圖書采分編智能作業系統,作用于基礎業務領域,提升圖書分揀與典藏、分類編目和加工驗收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設計多個應用模塊,完成自動搬運、自動化分揀、自動貼標和自動驗收任務,圖書管理員要在模塊準確應用的基礎上,人工挑揀額外圖書,完成圖書編目分類作業。圖書館還應使用無人駕駛智能運輸車,解決搬運問題,并且通過使用計算機視覺和RFID感知技術突破圖書定位厘米級限制,提升圖書借閱信息更新速度。

最后,個性化服務是高校圖書館數字人文服務升級的關鍵點,利用個性開發系統收集整理用戶瀏覽記錄和資源獲取偏好,將數據信息直接生成個性化推薦資源,展現出圖書館數字人文個性化服務的空間和信息效能。借鑒哈佛大學研究的沉浸式體驗系統,引入技術控制圖書館內空間、聲音、顏色和管線,針對用戶所需要的游戲、閱讀和思考環境變換場景體驗。增加基于學科定制圖書資源的個性化服務,設計相應模塊,根據學科特征輸出文獻資料,從而應用于課堂教學中[6]。

積極轉換自身定位,成立合作交流教研團隊。圖書館數字人文服務的展現要在新文科建設特點下予以完善,通過跨學科、跨機構合作,建立協商合作平臺,發揮圖書館連接機構與數字人文相關學科的橋梁作用,與其他單位形成教研團隊。圖書館工作人員需深入分析數字人文服務特點與發展方向,積極調整自身定位,參與到合作建構數字人文平臺的工作中,并提供信息資源。相關人員要與其他高校院系合作建設工作坊,成立合作交流教研隊伍,提供學術文本支持、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講座和實驗室業務,助力各類數字人文活動展開。通過與出版社、檔案館、文化館和博物館等緊密合作,擴充圖書館館藏資源,彌補數字人文資源空缺,共同開展數字人文服務項目,設定未來發展方向。新文科是將多學科融合,圖書館數字人文服務即為跨學科成果,為提升服務效果,應當更為深入考量藝術、文學、法學、哲學與圖書館數字化管理的融合之道,積極探究融合新模式,保障資源利用效果。

結語

綜上所述,新文科建設背景下,高校圖書館數字人文服務效果體現跨領域融合的重要價值,展現出綜合多門學科提升資源利用質量的現實作用,為此,相關人員要及時轉變個人看法,重視數字人文服務升級與革新。引入多種數字化技術,便捷圖書館圖書采編作業,同時深入理解新文科建設內涵,跨領域、跨機構合作,積極解決當前高校圖書館數字人文服務效果難以提升的問題。

作者單位:南陽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1]邵安華.高校圖書館數字人文服務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1,41(11):83-86.

[2]蔣梅.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與館配轉型[J].合肥學院學報(綜合版),2021,38(1):125-130.

[3]吳文曉.論新媒體在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中的應用[J].出版廣角,2021(13):80-82.

[4]孫曉旭.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與服務探析[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21,29(6):1-4.

[5]盧玉紅.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停訂工作的改進建議[J].數字圖書館論壇,2021(2):68-72.

[6]姜倩.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對分編工作的影響[J].江蘇科技信息,2021,38(24):43-45.

猜你喜歡
數字化技術新文科高校圖書館
新文科建設背景下的高校圖書館服務研究
新文科建設的理路與設計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學科大類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聞傳播教育的新形勢與新進路
數字化室內設計教學理念與方法的相互滲透
廣播電視發射機數字化改造
數字化技術在房地產檔案管理中的運用
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策略研究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案例分析
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