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新”助“四動”激活“云體育競賽”模式

2023-05-30 14:01劉周磊王鑫歆王超峰林綠洋
體育教學 2023年3期
關鍵詞:四新體育鍛煉

劉周磊 王鑫歆 王超峰 林綠洋

摘? 要:針對寒暑假期間家校聯系少、體育作業難評價等問題,采取深入的“賽”是教學最佳評價手段。本文以體育功能理論為指導,完善體育競賽模式,利用互聯網的特點和優勢,將體育賽事進行優化升級,激活“云體育競賽”模式。依托開展“云體育競賽”促進學生、家長共同學習、鍛煉,突破家庭體育重難點。筆者通過對“云體育競賽”方案的實踐與思考,堅定指導思想、創新比賽形式、豐富競賽內容,讓學生“意動”、“能動”和“樂動”,推進家校聯動,讓學生活力“涌動”。

關鍵詞:體育鍛煉;家庭體育;云體育競賽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3)03-0016-03

《浙江省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指出學校體育要有一定的競賽,要讓學生在班級的比賽中能夠上場,要讓每名學生都能參與到競賽中去,設計理念是“會用、會比賽”,以賽統領教學、檢驗教學、提高教學,在比賽中享受快樂、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鍛煉意志。

在后疫情時代,“云體育競賽”利用互聯網的特點和優勢,對校園體育有補充與支持作用,主要包括為監督與評價體育家庭作業,補充與豐富寒暑假期間在線競賽體系,成為家庭、學校的樞紐,激活“云體育競賽”。

一、依托“新”模式,讓學生“意動”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使得許多家長留在家中陪伴孩子,“云體育競賽”“家庭親子運動會”“遠程學習健身課”等活動風靡一時,在線健身服務作為“智慧抗疫”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了業界和學界的廣泛關注[1]。鍛煉身體的同時還能促進心理健康,特殊時期具有獨特功能。后疫情時代,教育部提出“新常態”要求,把“戰時”措施轉化為平時機制??梢娫鰪娗嗌倌牦w質、形成終身體育意識是學校體育重要工作。

讓青少年健康成長是一項系統工程,絕不僅是教育和體育的事情,而深化體教融合更應該發揮好教育和體育的力量,形成學校、家庭推進之合力,形成課內課外、線上線下系統鍛煉意識,共同促進青少年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學校需要引導居家鍛煉常態化,重視線上線下銜接教育。

“云體育競賽”是通過拍視頻上傳參賽運動項目或參加網絡在線比賽的方式,以“淡競技、提興趣、重參與”提高學生體質為目的[2]。能夠符合上述要求,作為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的補充和強化,加強家校合作,也是對在家運動的合理評價和及時監督。在開展過程中,雖難度大、過程繁瑣,但一定要讓家長意識到“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及通過他們的行為影響孩子,做好孩子的健康引路人。

新模式的實施有效加深了學校與家庭的溝通,“云體育競賽”不但傳遞給家長、學生在學習之余要加強鍛煉、重視健康的信號,更是讓其意識到要進行系統鍛煉,形成課內課外、線上線下鍛煉體系,讓家長“動起來”。

二、創造“新”競賽,讓學生“能動”

疫情期間,“云”平臺讓學生動起來,形成家校聯動。后疫情時代,激活符合時代特色的“云體育競賽”模式,形成系統化、常態化、科學化的教學方式。寓教于樂、寓情于景,跨越時空界限和項目局限,在互聯網上展示體育魅力。以激發運動興趣為導向,以實際家庭環境為場景,細化年段目標與方案[3]。比賽形式的改變主要從參賽方法、項目標準、錄取與獎勵辦法和競賽辦法的思考出發。

(一)參賽方法網絡化

結合互聯網的特點和優勢,參賽方法分為事先錄制參賽視頻網絡播放和線上直播比賽。其中視頻錄制方法能有多次參賽機會,沒有達到標準能重新錄制,直到達標為止,能夠調動學生練習、參賽積極性,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

1.視頻上傳的參賽項目主要以短時間內完成運動項目為主,例如30秒雙搖跳繩、1分鐘仰臥起坐、20秒排球自墊球等。上傳視頻容易弄虛作假,要求視頻內畫面必須是單次、完整、連續的動作,防止重復錄制剪輯視頻。根據長期堅持鍛煉原則,防止提前錄制,要求在比賽截至前,錄制視頻開始時加入簡單的運動口號,口號由組織人員視頻錄制時統一公布。

2.線上同時比賽的參賽項目主要以較長時間完成運動項目為主,例如平板支撐、靠墻靜蹲、廣播操、少年拳等。線上參賽組織難度較大,同時參賽人數不宜過多,按年級段、班級分別組織進行,又要考慮網絡問題,提前做好調試工作。

(二)項目標準普及化

項目標準的制定對參賽者的積極性影響重大,標準太高,很難達到;標準太低,鍛煉效果不佳。秉持“淡競技、提興趣、重參與”的宗旨,項目標準的制定要讓大部分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并讓體育學困生積極挑戰自己的極限。所以項目標準要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和不同運動水平的學生設置不同的項目標準,一個項目設置兩條標準線,一條為達標,另一條為提高。例如五年級30秒雙搖跳繩標準達標線為35個,提高線為50個。結合學生勇于挑戰、好勝心理,在養成體育鍛煉習慣的同時循序漸進地提高鍛煉水平。

(三)競賽辦法靈活化

輕松的學習環境能提高學生鍛煉積極性。把競賽辦法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秉持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來選擇競賽項目的原則,在符合年齡階段的條件下自由選擇參賽項目和項目數量,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鍛煉的積極性,而且以學生為主、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調學生個性的發展。

(四)評價體系多元化

評價是學生經過長期練習,學校教師給予練習的結果進行評判與分析,評價應從學生參與態度、學習能力等為出發點?!霸企w育競賽”中錄取與獎勵辦法是評價的體現,是體育競賽的重要一環。評價要面對全體學生,提高學生參與體驗感,引導堅持體育鍛煉。同時通過評價能夠及時了解學生鍛煉具體情況,改變學習策略,完善“云體育競賽”方案。

1.參與態度可根據參賽項目的數量和每日鍛煉“打卡”情況來確定,可設定全能獎、全勤獎。全能獎是根據達到參賽項目的標準線數量的比例來確定,例如五年級總共設置項目8項,完成4項,確定為全能獎,難易程度根據完成項目數量控制。每日鍛煉“打卡”可設置全勤獎,例如截至比賽前連續每月“打卡”完成20次以上確定為全勤獎。班級層面上可設置優秀組織獎,根據各個班級學習態度類獲獎人數來確定。

2.學習能力可根據各個項目的成績來確定,由高到低錄取年級段20名,依次分為一、二、三等獎。根據各個項目達到提高線標準數量可分發為“單項鍛煉達人”“多項鍛煉達人”“全能鍛煉達人”稱號。班級層面可參考各個班學習能力獲獎人數和參與態度獲獎人數之和設置團體獎年級段前三名。

通過創造符合學生年齡特征、心理特征等新穎的競賽形式,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讓學生在參與運動和參加比賽后獲得成功的體驗感,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強調學生個性的發展,形成良性循環,以此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動起來”。

三、填充“新”內容,讓學生“樂動”

打破傳統的以競技體育為主要競賽內容的模式,擴大參與競賽活動的廣度,讓學生快樂地“動起來”是當前學校體育教育發展的當務之急。因此,競賽項目的確定要有多方面考慮,開展主要以參與度較高、娛樂性較強、學生有興趣的、能夠單獨練習的競賽項目;并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和不同運動水平的學生設置不同的運動項目和標準。為了督促學生掌握多種體能訓練方法,筆者主要從身體素質、運動技能、運動能力展示三方面進行設計。

(一)增添身體素質鍛煉

身體素質是一個人體質強弱的外在表現,是衡量一個人體質狀況的重要標志之一。身體素質的發展,對增強人的體質和健康有重要意義。身體素質項目的選擇較多,選擇器材簡單、操作性強的競賽項目。例如旋風跳、快速墊腳、情若手足、單搖跳繩、雙搖跳繩、平板支撐、肘板支撐、靠墻靜蹲、跨步登山、坐位體前驅、仰臥起坐。利用參與比賽的動機,長期堅持有效發展學生的耐力和居家體育鍛煉的意識。

(二)鞏固運動技能強化

技術教學是體育課的重難點,根據運動技能形成規律,需要課中講解、示范、練習、糾錯,課后再鞏固練習,加強鍛煉,對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有監督作用。如若學校沒有進行技術教學,直接讓學生選擇技能類項目,學生不易掌握,會挫傷他們練習的積極性,事倍功半。競賽項目的選擇要根據中小學的體育教材、居家鍛煉的條件、學校體育特色發展來確定。例如廣播操、少年拳、防疫時期的愛眼操、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家校聯合互動,以賽促練,豐富課外活動的同時,可提高技能教學效率,對學生體育習慣的養成有促進作用。

(三)鼓勵運動能力展示

能力展示是學校給學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臺,面對體育特長生,不僅可以了解學生運動情況,學校對其給予專業的指導和幫助,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參賽積極性。此類學生家長重視體育運動,有利于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進一步形成學校體育特色。能力展示包括技能類項目和體能類項目,例如花樣跳繩、武術、跆拳道、輪滑、拳擊、踢毽子、街舞,進一步豐富課外運動形式,引導樹立“健康第一”“終身體育”意識。

填充“新”內容,強化了校外“勤練”與“常賽”,可以讓學生選擇喜歡、擅長,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不但有效落實學校體育“2+1”目標,而且能激發學生運動興趣,深入了解一項或者多項運動項目,讓學生在運動的海洋里快樂徜徉。

四、推進“新”聯系,讓學生“涌動”

“云體育競賽”為家校聯動搭建橋梁。通過家庭合作學習,學校多途徑宣傳的方式,彌補了學校體育課外工作的不足,體現體育運動的價值與功能,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加強家校聯系。以點帶面,形成校內外鍛煉、課內課外鍛煉、線上線下鍛煉的良好運動氛圍,使學生活力“涌動”,人人參與運動、人人享受運動。

(一)家校多維度學習

結合互聯網,完善線上線下學習模式設計,實現線上線下有機結合。例如開展家長、學生合作競賽、合作游戲、互相監督“打卡”上傳視頻,學生家長共做廣播操等形式開展親子運動,并且教師對家庭體育作業進行評價與反饋,不僅能鍛煉身體,促進情感交流,還能提高家長的健康意識和對學校體育工作的支持。

(二)學校多途徑宣傳

在寒暑假舉行體育競賽,借助校園網、公眾號、地區新聞媒體等平臺,傳播體育競賽過程,報道比賽情況,宣傳優秀運動學子的事跡與項目紀錄,展示家庭體育運動,加大社會關注度來有效推進家校聯合互動,促進學生自主鍛煉習慣的養成,形成終身體育意識。

推進“新”聯系,加強家長對學生的支持與鼓勵,共同參與,形成家庭運動氛圍的同時逐步提高學生運動能力,給孩子足夠的自信,延伸興趣的維度,那么青少年參與運動的熱潮將不可阻擋。

綜上所述,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在校要讓學生愛上體育課,形成快樂體育課堂,在家也要培養學生養成鍛煉身體的好習慣?!八男隆敝八膭印?,激活“云體育競賽”模式,讓家庭成為學校體育“合伙人”,促進家長、學生共同學習與鍛煉,形成系統化、常態化、科學化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劉東峰,傅鋼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在線健身服務用戶持續使用意愿的影響因素研究[J].體育學研究,2020,04(02).

[2]王合霞,朱靜,唐亮.基于陽光體育背景下構建校內體育競賽新模式的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

[3]陸佳.為非常時期的“宅動”提供適切支撐[J].體育教學,2020,40(02).

猜你喜歡
四新體育鍛煉
怎樣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
如何培養中小學生體育鍛煉的好習慣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
彭州市:“四新”創建廉潔城區
淺談勘察設計企業促進科技成果產品產業化的幾點思考
淺談高中歷史課堂的學生解放
滇遼兩省城鎮居民體育鍛煉行為的比較研究
體育鍛煉不能放寒假
夏天體育鍛煉“四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