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全育人”視域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

2023-05-30 10:48于水生陳金李新明
科技風 2023年14期
關鍵詞:三全育人人才培養創新

于水生 陳金 李新明

摘 要:“三全育人”的核心是為國育新人、培良才,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為全面提升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本文以“三全育人”為指引,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通過采用加強實踐教學、本科生導師制、加入科研團隊等舉措,加大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使其成為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為服務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

關鍵詞:三全育人;人才培養;創新;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

Research on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Model of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Engineering Major Based on "There Allaround Education"

Yu Shuisheng1 Chen Jin2 Li Xinming1

1.School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nanZhengzhou 450007;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nanZhengzhou 450007

Abstract:The core of "three allaround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new people and talents for the country.The foundation of universities is to establish morality and cultivate people.In order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for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engineering major,the "three allaround education" is taken as the guidance and the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is as the fundamental task in this paper.Adopting such measures as strengthening practical teaching,adopting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and joi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to increase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ability and make them become highquality and compound talents.To serve the prosperity of the country,national rejuvenation and the people's happiness.

Keywords:there allaround education;talent training;innovative;urban underground space engineering major

1 概述

當前,隨著城市空間容量及規模需求的不斷加劇,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是未來居住區建設的必然趨勢[1]。因此,加大開發城市地下居住區、軌道交通、綜合管廊等對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的技術人才需求量巨大。結合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特點,各高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始終堅持對學生的科學精神、思想品德、實踐能力和人文素養的培養,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注重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將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社會責任感以及實踐能力作為衡量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標準[25]。中原工學院城市地下空間工程系非常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全系教師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緊緊圍繞學?!叭恕本C合改革要求,凝心聚力,構建“三全育人”視域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共同書寫“三全育人”奮進之筆。

2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分析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涉及城市規劃、地下建筑與地下結構、爆破工程、地下通風與空調、監測與測試科學、環境科學以及城市交通等多個領域與多個學科,因此,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更加注重學科交叉與城市地下工程的自身特點,是一個實踐性比較強的專業,需要學生在校期間不斷通過實踐增強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在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人才培養中,諸如實踐教學還存在薄弱環節,實習基地不能滿足學習要求,導致實習環節大打折扣,學生不能真正與實際工程接觸;教師因教學任務重、科研壓力大等原因,沒有完全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指導中等問題突出。因此,如何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在“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視域下,將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貫穿到大學學習生涯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3 以“三全育人”為指引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

實踐教學體系是學生動手能力、工程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培養的關鍵載體,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這些能力的培養是否能夠達成所設定的培養目標[6]?!叭恕笔侨珕T、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核心是育人,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目標不變,將“三全育人”理念融入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中,構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

3.1 提升育人意識,打造全員育人

加強實踐教學,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打造全員育人。學校擁有的力學與工程結構綜合實驗中心于2011年被評為第六批河南省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實驗中心下設基礎力學、工程測量、建筑材料、巖土力學、工程結構、建筑物理、建筑模型7個實驗室和1個力學與工程結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其中,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于2013年被評為首批河南省本科高等學校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學校的實驗條件為學生提升實踐動手能力打下堅實基礎。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在實際體驗中提高實踐能力[7]。全系教師提倡學生自帶課題進入實驗中心,鼓勵學生大膽開展創新性實驗,更好地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在實驗中心,學生4~5人組成科研小組,根據自己的個性和特長,學生提出自己的科研思路,自行選題,自行確定研究內容,自行設計實驗方法和技術路線,由教師組成的專家組審核、論證其可行性。如果方案得到專家組的認可,學生可申請指導教師和專項經費資助,遵照實驗中心的管理規定,自由地進行實驗工作。遇到問題,學生通過收集資料、查找文獻等手段,自行解決這些問題,確實解決不了的,再由指導教師進行指導。最后,學生將實驗結果進行總結匯報,撰寫、發表論文。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全員參與,培養了學生科研團隊協作精神、文獻檢索、資料收集的方法和學術規范的意識,提高了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促進了教師在教學和科研方面的成長。

3.2 創新立德樹人方法,推進全過程育人

采用本科生導師制,實現全過程育人(見下圖)。從剛入學到大學畢業,大學生的成長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特征。全系教師均有班主任經歷,大學四年全程參與學生指導,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因材施教和個性化培養。大一新生,剛進入大學校園,一部分學生仍停留在高中學習、生活狀態下,對大學學習和生活還不太適應,導師通過走訪宿舍、座談等方式向學生講解大學學習中的點點滴滴,傳達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知識,以及聯系自己學習歷程,幫助大一新生正確認識專業特點,從學業指導和規劃的角度幫助新生適應大學學習節奏,同時還以目標引領為主題,引導新生樹立學習目標,培養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大二大三的學生,對專業知識逐漸有了認知和更深的理解,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學術講座、學科競賽,加入教師科研團隊等,通過學習和鍛煉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由于社會需求更多具有交叉學科背景的人才,因此鼓勵有精力的學生輔修其他專業,拓寬學習方向,增加以后的就業渠道。因此,對于大二大三的學生以能力提升為重點,通過課程與實踐,提高綜合素質與能力。大四學生,面臨著畢業和就業。為了提升學生的畢業設計水平,全系教師結合科研和企業需求,加強實踐基地建設,創建“零距離”產學研結合示范實踐教育基地,實踐與創新并舉,培養創新型人才,爭取畢業生的畢業設計課題全部來源于工程實踐,實現“真題真做”。而在就業方面,多建議學生積極投身到祖國極其需要的建設中,同時告誡學生要以報國為主題,引導學生正確處理理想追求與祖國利益之間的關系。

采用本科生導師制,實現全過程育人圖

全系教師以學生需求為導向,實現服務育人。所有教師不斷加強學習,提高服務意識,以良好的形象和面貌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積極引導學生健康、全面地發展。針對學生思想問題、學習問題、考研及院校選報問題、就業問題、生活問題等,教師應提出合理的策略和方法,為其排憂解難。全系教師以優質的服務為學生創造一個溫馨愉悅的育人氛圍,助學生健康、快樂成長成才,使其為服務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

3.3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強化全方位育人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在加強學生理論基礎知識教育的同時,結合社會與本學科理論的發展,不斷開設新的專業選修課程,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在課程體系中還設置了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基礎課程和現代技術科學以及工程材料科學等方面的相關課程,為學生未來參加注冊結構工程師、土木(巖土)工程師、建造師、監理工程師、造價工程師等執業資格考試奠定了非常堅實的理論基礎。此外,健全課程集體教研機制,實現教書育人。全系教師每周召開一次教研活動,深刻交流上課過程中總結的經驗和遇到的各種困難,發揮集體力量,共同解決遇到的難題,并充分共享教師之間的優質課程資源,提升教師的上課水平。近三年全系教師獲省、校線上教學優秀課程獎項共5項、全國青年教師混凝土結構教學比賽三等獎1項。全系教師的通力合作,為學生的學習保駕護航,開啟了學生的智慧,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教書育人目標。

發揮科研優勢,實現科研育人。結合專業特點和全系教師的科研項目,建立以教師為主,研究生、本科生為輔的科研團隊。讓本科生參與到科研項目中去,以科研帶動學生學習興趣。在科研過程中,從基礎的試樣制作到實驗的開展,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然后再到實驗數據的處理分析,最后進行學術論文的撰寫,提升學生在整個過程中的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以科研為驅動,經過一系列的鍛煉學習,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潛心鉆研、崇尚科學的理想信念,勇攀高峰的意志品質,誠實守信和科學嚴謹的學術作風。

結語

本文闡述了城市地下空間與工程系教師加強實踐教學,培養學生動手能力;采用本科生導師制,實現全過程育人;全方位參與到學生學習中,實現“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教書育人目標;以科研為驅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將“三全育人”理念融入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中,不斷探索育人與社會發展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新模式,為國家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陳湘生,徐雅潔,白雪,等.高密度城市居住區地下空間綜合規劃模式探索[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22,18(1):111.

[2]單仁亮,李濤,孔祥松,等.構建以立德樹人為核心的人才培養體系——以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為例[J].高教學刊,2021(25):157160.

[3]閆長斌.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機制探析[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4):2934.

[4]李慧,劉玉峰,趙景偉.基于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J].大學,2022(20):4952.

[5]王啟云,臧萬軍,陳軍浩,等.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實踐創新培養模式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21(10):117120.

[6]楊慧,江學良,孫廣臣,等.基于OBE-PDCA理念的特設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重構與運行——以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22,31(3):181187.

[7]高燦.利用“三全育人”新格局構建一體化育人新體系[J].黑龍江科學,2021,12(13):5254.

基金項目: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與質量提升工程項目(YJS2022SZ16);中原工學院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工程項目(SZ202209、SZ202203、SZ202204);河南省本科高校產教融合品牌項目

作者簡介:于水生(1987— ),男,漢族,河南周口人,博士,講師,研究方向:巖石力學與地下工程;陳金(1993— ),女,漢族,河南駐馬店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音樂教育;李新明(1987— ),男,漢族,河南焦作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土力學與古遺址保護。

猜你喜歡
三全育人人才培養創新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高職推進“三全育人”工作制約因素淺論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專業優良學風途徑研究
“三全育人”視角下高校教師課外育人長效機制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