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國際化視角的動物醫學專業臨床教學改革與實踐

2023-05-30 10:48管遲瑜楊永春宋厚輝
教育教學論壇 2023年12期
關鍵詞:改革與實踐臨床教學國際化

管遲瑜 楊永春 宋厚輝

[摘 要] 面對全球一體化的浪潮,當代獸醫面臨更大的挑戰。針對我國動物醫學專業存在的問題,通過轉變獸醫教學理念,完善教學目標,重構獸醫人才培養方案,創建“CLIPT·五位一體”教學體系,優化教學考核方法,形成了一套注重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以學生為中心,以產出為導向,更符合學科專業特色、國內國際發展需求和實踐育人要求的國際化人才培養體制,構建了基于國際化視角的動物醫學專業臨床教學體系,改革成果頗豐,為促進獸醫教育國際化提供參考。

[關鍵詞] 國際化;獸醫;臨床教學;改革與實踐

[基金項目] 2019年度浙江省教育廳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二批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國際化視角下教學動物醫院臨床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jg20190253)

[作者簡介] 管遲瑜(1991—),女,上海人,博士,浙江農林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動物醫學院臨床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臨床獸醫學研究;楊永春(1976—),女,黑龍江海林人,博士,浙江農林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動物醫學院預防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預防獸醫學研究;宋厚輝(1975—),男,山東青島人,博士,浙江農林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動物醫學院預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通信作者),主要從事臨床獸醫學、基礎獸醫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2.0;S853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9324(2023)12-0005-05[收稿日期] 2022-04-20

引言

21世紀初,OIE提出“同一世界,同一健康”。獸醫的社會角色并不局限于動物疾病防治,面對全球一體化的浪潮,當代及未來獸醫需要更高的站位和更廣闊的國際化視野,肩負為動物福利、食品安全、人類和生態系統健康保駕護航的責任。動物醫學專業教育的國際化也成為各大農業院校面臨的新挑戰。對標OIE獸醫畢業生能力推薦標準,目前國內動物醫學專業教育仍有較大提升空間[1]??傮w而言,教學理念陳舊、教學平臺簡陋、實踐教學課時偏少、教學方法千篇一律、評價體系單一等限制了獸醫專業學生臨床實踐能力的進一步提高[2-3]。針對此現狀,本研究持續改革教學理念、教學目標、培養方案、教學平臺、教學模式、教學效果評價并應用于實踐。

一、動物醫學專業教學理念

2015年10月,國務院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由上至下,國際化躍升為教育發展的核心理念。獸醫教育的國際化任重道遠,要求從教學理念、課程體系、教學模式、教學結果評價、國際交流合作拓展教育資源引入等方面著手,在“以本為本”的基礎上,改革創新。將“同一世界,同一健康”納入教學愿景,大力引入擁有海外留學背景的教師,包括中美聯合培養DVM(臨床獸醫博士)獎學金項目的畢業生,為動物醫學專業臨床教學國際化改革與實踐奠定扎實的師資基礎。

二、動物醫學專業教學目標

國內動物醫學專業的教學目標大多著重人才專業知識與技能,以及綜合素質的培養,而未對學生的國際化視野提出明確的要求,且總體目標較為籠統。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服務鄉村振興和生態文明建設,應對國內外復雜多變的生物安全、食品安全、公共衛生等挑戰,結合培養具備扎實的專業素質能力、創新創業能力以及國際視野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對教學目標進行細化擴充,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質目標、育人目標四個方面。

(一)知識目標

要求學生系統掌握動物疾病致病因素,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化規律,以及畜、禽、伴侶動物(尤其是犬、貓等)疾病預防、診斷和治療的專業知識和理論;熟悉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國家動物疫病防控、人畜共患病、動物源食品安全、動物及動物產品進出口檢疫等的相關方針、政策和法規;熟悉動物保護與動物福利的相關理論和知識;了解獸醫科學、醫學、生命科學理論與技術的前沿知識和發展趨勢;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基層管理及創新創業方面的知識。

(二)能力目標

要求學生掌握動物疾病防控、診斷與治療技術。關于小動物(伴侶動物)模塊,要求學生掌握小動物(尤其是犬、貓)眼科、骨科、皮膚病、牙科等??萍膊〉幕驹\斷與治療技術;關于大動物(食品動物)模塊,要求學生掌握馬、牛、羊、豬等農場動物疫病檢疫與防控、疾病診斷與治療技術。掌握動物疫病與人畜共患病的流行病學調查方法和防控技術;掌握動物及動物產品檢疫技術;掌握獸藥使用技術;掌握保障動物源食品安全與公共衛生等基本技能。具有實驗動物養護及開展動物試驗的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與創新創業能力。具有較強的外語應用能力,能夠熟練閱讀和翻譯專業外文資料;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能利用計算機技術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較好的調查研究、組織管理、口語表達和服務基層農村工作的能力。

(三)素質目標

擁有健康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適應復雜多變的環境,靈活應對突發情況,具有團隊意識,以終身學習為目標,自強不息,堅守自己的信仰和準則,崇尚科學,具有較強的開拓創新精神、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國際視野,促進學生不斷成長,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四)育人目標

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祖國和人民,全面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牢牢扎下愛國主義精神的思想根基,立志肩負起民族復興的時代重任,成為既有全球視野,又不乏家國情懷的獸醫。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注重個人品德修養,心有大愛,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

三、動物醫學專業教學體系

(一)“模塊重構”細化培養方向

美國大部分獸醫學院都實行“Tracking”,即在入學兩年,學生已完成專業基礎必修課后,根據學生的職業定位和興趣方向,一般將其分為“小動物”“食品動物”“馬”“復合型”“公共/商務”方向?!癟racking”充分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通過各方向所涵蓋的必修理論課和實踐課,以及更為精細的選修課,為學生提供所選方向的更為復雜的病例和案例創造機會,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研究其選擇的物種,從而獲得自信和就業技能。借鑒其獸醫培養方案,結合我國動物醫學專業五年制人才培養方案、三級認證要求、新農科建設,以及區域經濟發展的人才需求特點,學院形成了小動物(伴侶動物)模塊和大動物(食品動物)模塊、馬醫學模塊等多個人才培養方向。針對國內部分獸醫院校實踐環節薄弱、臨床實踐課程體系陳舊的問題,學院重新修訂了動物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使專業課實驗和實踐教學環節學分占總學分的比例從29%(4年制)提高到43.9%(5年制),大力整改實踐教學課時偏少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重點培養學生的思維判斷能力、臨床診斷技能和綜合管理能力,培養適應未來農業發展和伴侶動物健康管理的高級應用型人才,滿足新農科建設和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

(二)“三鏈”融合打造教學聯盟

為全方位滿足學生從專業認知、課程實驗、創新研究、綜合實踐到實習應用、知識提升與成長發展的需求,形成完整的創新實踐培養體系,獸醫院校應極力實現培養鏈、創新鏈、產業鏈“三鏈”融合,讓學生全程參與創新訓練與實踐,強化學生知識技能和崗位擔當。進一步完善院校所屬的教學動物醫院設施設備,改善門診、影像室、手術室、手術準備室、美容室、普通病房、隔離病房等硬件條件。比如手術室配備正壓通風、氣體過濾系統和自動門,無菌手術環境對標國際標準;實施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以現代科技實現學生對復雜的、操作難度大的手術的反復訓練,充分提高了實驗教學的交互性、趣味性和開放性等。定期開展寵物義診進社區活動,以獸醫專業學生為主導,臨床系教師為輔助,宣講普及科學飼養犬、貓的知識,提高周邊社區居民預防人畜共患病的意識,在基礎體檢中發現問題后,給予就醫指導。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鞏固了專業知識,鍛煉了實操技能,與客戶溝通,提升了身為獸醫的榮譽感和使命感;建立動物疫病診斷實驗室,擴充實踐教學平臺,助力畜牧企業動物健康管理;加強院校與國際名校的緊密合作,通過共建國際聯合實驗室、海外實踐基地及拓展國際交流合作項目,著力提升學生的國際交流能力。通過校企合作,寵物醫院、養殖企業成為產教融合的育人基地。整合校內外辦學資源,著力于建立從認知實習、課程實驗、科研創新、創新實踐到實習實訓的完整的創新訓練與實踐教學平臺,聯合國內知名企業和科研院所,組建實踐創新聯盟,為全面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和創新能力提供校內外軟硬件支撐,在培養鏈、創新鏈、產業鏈三鏈融合的前景下,形成貫通國際名校、企業、社區、學院、教師、學生的協同育人新模式。

(三)“以生為本”重塑教學模式

校屬教學動物醫院是廣大獸醫院校獸醫學子獲得臨床實踐經驗的重要平臺,引進與國際接軌的教學模式,不斷貼近“畢業即能坐診”的培養目標,提升學生的參與度。摒棄傳統的被動跟診式教學,打破傳統課堂“一對多”、以教師為主的“大鍋飯”式教學,實施“多對一”教學,由坐診的每位臨床教師參與每名學生的指導,形成以學生為中心,圍繞病例展開的教學模式。以真實案例為本,模擬實際接診情景,通過角色扮演、案例演繹,提高學生的溝通技巧及共情能力。訓練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形成以SOAP病例為模板,規范書寫病歷的良好習慣[4]。通過五步微技能臨床教學法[5]、建模法、SNAPPS模型[6]、規律識別法[7]等,迅速提高學生臨床處置病例的能力及自主拓寬醫學視野的能動性。新的教學模式使臨床教學有計劃、有組織、有協調、有質量監控,突出對學生學習能力、知識體系、實踐技能的培養。

(四)“五位一體”融貫教學體系

通過不斷改革,本研究構建了線上線下、課內課外融合的“CLIPT·五位一體”教學體系,即將案例教學(Case based learning, CBL)、課堂講授(Lecture based learning, LBL)、思想政治教學(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 based learning, IBL)、基于問題的教學(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分組研討教學(Team based learning, TBL)有機整合,貫通整個教學體系。

1.CBL。受限于教學學時等因素,自成體系的基礎學科難以在實際應用中融會貫通,學生難以將孤立的知識點放入系統完整的知識體系中,實現聯想[8]。為打破“孤立式教學”的思維定式[9],案例教學作為美國獸醫學院普遍使用的教學方法之一,通過具體的案例,將各個學科所涉及的專業基礎知識與臨床緊密貼合,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2.LBL。建立標準化課程、實驗課程庫,開拓實驗教學項目,所有專業課全部上線,標準化課程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授課。靈活使用翻轉課堂、微課、同伴教學法等新型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不再枯燥。

3.IBL。實現專業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通過線上、線下以及課前、課中和課后的學習,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愛國主義情懷,理解“同一世界,同一健康”理念,領會國家總體安全觀之生物安全,掌握我國“三農”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元素。通過知識傳授、技能訓練和價值引領,引導學生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以強農興農為己任,培養具有正確“三觀”和扎實的專業素質、家國情懷、創新創業能力和國際化視野的獸醫人才。

4.PBL。在國內以被動跟診為主流的臨床實訓教學模式下,美國獸醫學院廣泛采用的基于問題的教學方式[10],可為突破被動“灌輸式”教學的瓶頸提供借鑒[9],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5.TBL。以分組的形式,完成部分課程難度較高的課前、課中、課后任務[11]。明確團隊分工,角色輪轉,在提高學生自我探索、主動學習意識的同時,鍛煉學生的溝通及團隊協作能力,培養學生的領導能力。

“CLIPT·五位一體”貫穿培養體系并建成53門標準化課程(其中包含國家一流課程),27門實驗課程,194個實驗教學項目,累計每學年70 174學時,所有專業課全部上線,課程思政100%覆蓋,主持編寫國內畜牧獸醫領域第一部課程思政教材。

(五)“綜合考核”檢驗教學效果

動物醫學專業的考試和各類高等院校的考試一樣,幾乎都在沿用我國傳統的考試模式,即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根據這兩次的考試成績判定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傳統的考試題型比較單一,如名詞解釋題、填空題、判斷題、簡述題和論述題等,這些題型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只要背誦教師所講述的內容,就可以確??荚嚦煽儍灹?。雖然這種考試模式和考試題型能反映學生所學內容的理論知識掌握情況,但是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和動手能力、專業素質能力,難以評價學生的實驗實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美國的獸醫教育體系中,學生的課程成績并非由一兩次考試所決定,而是綜合學生各個方面的成績,根據不同學科的特點采取靈活的考試形式,包括多選題、病例分析、面試,以及目前各個國家獸醫學院在試行的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我院大膽采用多種考核形式,提高專業課的及格要求或施行末位淘汰制。對專業課百分制平均分低于77分的學生實行降級制度,改變以往單一的評價體系。對每0.5個學分的課程內容進行一次章節考核,考試形式除包含各種題型的書面考試,還納入口試和實操考試。綜合式考核讓獸醫成為競爭力極強,難度大,需要決心、細心、耐心、恒心才能攻克的職業。

四、動物醫學專業教學改革實踐成果

浙江農林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擁有全國高校獸醫領域第一家通過CMA認證的第三方檢測實驗室。在2022年杭州亞運會馬屬動物無疫區建設的準備工作中,作為學院的實踐教學平臺之一,學院號召學生共同承擔檢測任務,在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同時,助力亞運會。此外,學院與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堪薩斯州立大學、康奈爾大學等20余所國外院校簽訂合作協議,擁有85家產教融合育人基地,打造教學聯盟,解決教學平臺孤軍作戰的問題,增強了具有CMA認證的動物健康檢測中心等校內實踐教學平臺的實踐實訓和社會影響力。建成了由53門標準化課程集成的課程群,被評為浙江省高校實驗室工作先進集體。

浙江農林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動物醫學院是浙江省內擁有動物醫學專業的兩所高校之一,也是為浙江省畜牧業輸送獸醫人才的主力學校,培養了大量具有國際化視野和創新創業精神的復合型動物醫學高級專業人才。在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水平和拓寬國際化視野為目標的人才培養模式下,經歷一系列改革后,我校人才培養質量大幅提升。2020—2021年,平均一志愿錄取率達50.83%;2021年碩士研究生考取比例達40.21%,在省屬高校同類專業中排名第一;畢業生對母校的滿意度達90.63%,在省屬高校同類專業中排名第一;畢業生去向落實率達98.97%,人才供不應求,穩扎穩打,職業穩定,就業有保障;用人單位對學校的滿意度達96.9%,本專業培養的學生綜合素質位于學校前列,在省屬高校同類專業中排名第一。本科生就業率由95.4%提高到100%;畢業生1年后追蹤就業率達99.1%,用人單位滿意度(97.8%)和畢業生對母校的滿意度(93.3%)在全校和浙江省高校同類專業中排名第一。海內外升學率由14.8%提高到40.3%,招生一段率由17.5%提高到68.1%(在本校涉農專業中排名第一)。學生獲省部級以上獎勵11項,其中獲第五屆全國“生泰爾杯”大學生動物醫學專業技能大賽特等獎1項,獲6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與20余所國外名校簽署合作協議,使有國際交流經歷的本科生比例提高到31.4%。本科專業建設成效顯著,動物醫學專業成功獲批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我校改革成果多次在全國和全省教學研討會上被討論交流。通過社會服務和國際合作,每年接待外國專家和留學生50余人次;烏克蘭蘇梅國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國內外學校的專家和學生對我校改革成果進行了現場體驗并予以高度評價。中央電視臺、《浙江日報》等多家新聞媒體對改革項目部分應用推廣進行了報道。

結語

社會不僅需要具有扎實專業知識的獸醫,為動物疾病、公共衛生、食品安全等保駕護航,更需要具有國際化視野的應用型高級人才。將拓寬國際化視野作為獸醫人才培養要求的重點,是中國獸醫在國際平臺發聲、積極參與相關領域國際活動的基石?!巴皇澜?,同一健康”的理念順應全球一體化趨勢,將其深度融入教育教學和學科文化,不失為省屬或地方獸醫本科院校建設國家一流專業和推進獸醫教育國際化的新思路。

參考文獻

[1]張欣,張國中,沈建忠,等.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推動全球獸醫教育一體化[J].天津農業科學,2020.26(11):75-79.

[2]劉嘉,沈瑤琴.臨床獸醫人才培養改革方案的探索:對比中美獸醫教育差異探索我國獸醫教育改革[J].黑龍江畜牧獸醫,2021(6):139-143.

[3]茍惠天,包世俊,薛慧文,等.中美獸醫專業實踐教學的比較與分析[J].榆林學院學報,2021,31(4):97-100+109.

[4]杜曉晨,柏振江,李鶯,等.SOAP教學法在兒童重癥醫學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實踐中的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20(18):272-274.

[5]孟增東,唐旭,劉偉,等.五步微技能教學法在骨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復旦教育論壇,2013,11(6):93-96.

[6]伍路,李曉陽,冷天艷,等.OMP及SNAPPS教學法在婦產科實習中應用價值的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20(1):75-76.

[7]郝冬梅,吳水才.研究生課程醫學模式識別的雙語教學建設[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2,10(15):66-67.

[8]單世君,梁澤蘭,魏薇.體驗式教學結合CBL在重癥醫學科實習護生帶教中的作用[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21,20(12):1480-1484.

[9]丁一.中美獸醫學教育差異的啟示[J].中國獸醫雜志,2019,55(6):115-118.

[10]王步.智能時代以問題為導向的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J].高教學刊,2021,7(32):96-100.

[11]吳洪成,張媛媛.分組教學法在近代中國的導入、實踐及評價[J].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刊,2014(4):128-150.

Pedagogical Reform and Practice for the Major of Veterinary Medicine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GUAN Chi-yu, YANG Yong-chun, SONG Hou-hui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 Zhejiang A&F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13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advent of globalization, veterinarians nowadays are confronting more challenges than ever.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hinas animal medicine specialty, by changing the teaching concept of veterinary medicine, improving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restructuring the training program of veterinary talents, creating the “CLIPT · Five-in-One” teaching system, optimizing the teaching assessment methods, a set of international talent training system with emphasis on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vocational training, student-centered, output-oriented, more in line with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s, required by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practical education demands and a clinical teaching system of animal medicine specialty based on th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are built, and the reform results are quite fruitful,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veterinary education.

Key words: internationalization; veterinarians; clinical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猜你喜歡
改革與實踐臨床教學國際化
聚焦港口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十年紀
基于一體化教學《電子產品生產與管理》課程的改革
淺析醫改影響下的臨床教學
通識教育背景下行政文秘專業建設的改革與實踐
直銷企業國際化并不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