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背景下幼兒運動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2023-05-30 19:04陳琪戀周照杰曹秋月張象
當代體育 2023年10期
關鍵詞:友好城市兒童運動

陳琪戀 周照杰 曹秋月 張象

建設兒童友好城市象征著兒童發展已成為我國重要目標之一。雖然近幾年全球范圍內兒童的生活質量得到了顯著改善,但兒童肥胖和體質下降問題仍然是我國教育和體育兩大行政部門所面臨的巨大挑戰。本研究主要選擇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幼兒運動能力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分析。發現其主要影響因素包括:1.國家政策影響;2.體育環境影響;3.社區家庭教育;4.早期運動干預。并結合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背景,提出政策、環境、教育理念與運動習慣四個方面的策略,以期為我國幼兒體質健康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參考。

近年來,全球多個國家在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實踐的道路上,從自身國情出發,充分發揮各自特色,聯合國已經通過了國內外各大城市的兒童友好城市認證。與此同時,在2021年9月,我國國家發改委聯合22個相關部門所發布的《關于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將在全國范圍內開展100個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試點,通過這一舉措推動兒童友好理念深入大眾內心。建設兒童友好城市應該將關注點聚焦于兒童本身,幼兒作為兒童初期,其運動能力的良性發展勢必會為其將來的茁壯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國學者針對青少年運動能力方面的研究居多,而針對學齡前兒童,也就是幼兒的運動能力的研究還相對較少。在發展兒童體育的過程中,提出科學有效的戰略目標,就是要落實國家戰略,滿足時代要求,也是促進中國乃至世界兒童健康成長的緊迫任務。因此,在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背景下探尋幼兒運動能力的提升策略,不僅可以對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起到正向促進作用,更能為幼兒的體質健康發展提供路徑的指引。

1 幼兒運動能力影響因素

1.1 國家政策影響

在影響幼兒運動能力的許多方面中,國家政策往往起著引領作用,有利于兒童發展的政策才能有效地促使幼兒運動能力的提升。目前,在我國來說成都在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方面處于相對領先地位。在2022年1月,成都市政府頒發《成都兒童友好城市建設五年行動計劃(2021-2025年)》對成都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起著重要意義,也對幼兒運動能力提升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在《五年行動計劃》中,成都未來城市建設從社會政策、公共服務、保障權利、成長空間、發展環境五個方面進行規劃。首先,政策明確提出將兒童友好融入城市發展,響應兒童身心發展,滿足兒童服務和活動需求,為成都市兒童體質的提高提供了堅實的政治基礎。其次,在成長空間中提到,將重點改善社區兒童專項服務,鼓勵社區打造兒童“游樂區”,合理增加安全的室內外游樂設施。對于城市發展而言,政策指引和相關文件的出臺無疑為其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因此一個國家的兒童的基本權利發展往往受到國家政策的影響,其中幼兒運動能力的提升更是與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1.2 體育環境影響

體育環境指的是以人類體育活動為中心在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基礎上產生的活動空間領域和體育活動相關的事物情況,包含硬件體育環境和軟件體育環境。其中,硬件環境包括園林、場所、設施、設備和自然等,軟件環境的創建涉及提高體育思想認識,提高適應體育環境的質量,運用多種方法提高開展體育活動的能力等。提高兒童的運動能力,需要營造適合兒童運動的環境,在適合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背景下,應該多站在兒童的角度,創造適合兒童運動能力發展的條件,成都要想建設適合兒童生長的城市,就應該建設一個適合兒童生長的城市,根據2021年成都市體育局工作總結,成都新建了70個“公共運動角”,在天府綠道新建健身空間203個,在天府綠道植入了近1500個體育設施。為開展體育活動提供豐富的空間,鼓勵兒童體育在社會上發展。距今為止成都已建成各類體育場地共計5.5萬余個,總面積達4841萬平方米。整個成都市各類公共體育場館免費或低費用服務市民健身超500萬人次。在2021年9月成都市發布的《成都世界賽事名稱建設綱要》明確提出要打造健身朝氣蓬勃之都。建設全域運動空間體系,利用城市各種空間打造運動場所,例如天府綠道、公共體育場所等,都是全域空間重要組成部分,達到市民能夠在家門口鍛煉,這也為幼兒參與運動和運動能力提升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1.3 社區家庭教育

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推行以“一米高度看城市”,社區作為城市的構成,是城市重要的組成部分,社區是連接家庭和城市之間的媒介,社區體育文化影響每個家庭的體育文化,社區體育文化建設程度也是影響幼兒運動能力的因素之一。發揮好社區在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作用非常重要,凸顯社區為依托,打造適合幼兒體育文化的發展之地,打造幼兒運動公園,完善幼兒運動硬件環境;推動各種家庭體育文化活動建設,定期舉行社區幼兒游戲活動,豐富社區的公共服務供給,為幼兒鍛煉提供優質的服務配套設施。家庭觀念指的是個體對家庭所持有的一種主觀意志,影響著個人經營家庭生活與處理家庭事務的最終結果,幼兒參與體育鍛煉也受家長和家庭觀念的影響。家庭體育氛圍對兒童體育活動參與度的影響較大,父母是否參與體育活動、父母對體育活動的態度兩者都決定了兒童參與體育活動的參與度。父母越支持,學齡前兒童體育參與的程度越高,相反父母越反對,學齡前兒童體育參與程度越低,二者呈正相關關系。在建設兒童友好城市中,要求落到每家每戶,每個家庭形成積極向上的體育態度,保持體育鍛煉的行為,形成終身體育思想。家長以身作則積極響應國家政府政策,打造家庭體育文化,給幼兒灌輸正向的體育鍛煉思想,促使幼兒主動地參與鍛煉,從而提升幼兒運動能力。因此,家庭觀念也是影響幼兒運動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1.4 早期運動干預

世界衛生組織(2017年)數據統計顯示:全球范圍內超重或肥胖嬰幼兒(0~5歲)大多生活在發展中國家,其增幅高于發達國家30%以上。長期發展下去,2025年超重嬰幼兒人數將達到七千萬。若不對兒童肥胖問題進行及時干預,那么肥胖問題將會困擾其健康成長,這可能會導致兒童、青少年以及成年時期的肥胖,更不利于其運動能力的發展。在運動干預對4-6歲在園兒童體質健康水平的評估研究中,最能表明柔韌度的坐位體前屈、代表協調性的雙腳連續跳、代表靈敏速度的10米折返跑和平衡性的走平衡木均表現出了顯著性差異。實驗結果表明,在此階段的幼兒,運動干預對其柔韌度、協調性、反應度、平衡性方面的正向影響更為顯著。根據5-6歲兒童身心發育特點、動作發展規律再結合現目前功能性訓練涵蓋的“多維度多關節”“人體運動鏈”和“人體核心區”理念,提出有針對性的功能性訓練,更能顯著提高兒童粗大動作能力。因此,結合幼兒年齡階段特征設計與之身體相符合的訓練計劃,加強其早期的運動干預,對于其體質健康的提升有顯著的效果。健康的體質是提升運動能力的前提,所以早期運動干預能夠為對幼兒運動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

2 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背景下幼兒運動能力提升策略

2.1 落實政策指導,優化資源配置

嚴格履行政府的基本職責。優化資源配置,加強土地經濟利用,開發區域內未利用土地或未利用住房資源,制定現有土地或未利用住房資源利用發展規劃,統籌安排,逐一激活、合理利用。提升幼兒運動能力的方式之一就是采用游戲的方式,在安全的社區進行游戲不僅能夠使家長放心,也能促使幼兒參與動機的提升,在參與游戲的同時提升了運動能力。最后,在發展環境中提出加強兒童文體服務普惠供給,推動圖書館、體育館等公共設施對兒童采取低收費或者免費開放,鼓勵營利性文化體育場所向兒童提供免費的開放日,對有需要進行籃球、足球等運動項目的兒童在運動場所方面提供的有力的支持,減少了兒童對沒有籃球場、足球場從而降低運動的需求,這也從側面推動了幼兒運動能力的提升。從另一個層面而言,政府在推動幼兒運動能力來說起到總領作用,由政府牽頭,在各個層面發展,實現全方面、全方位、全覆蓋,為幼兒運動能力提升提供有力保障。關注兒童身體健康,提升兒童運動能力,離不開國家的支持,只有不斷落地落實兒童發展政策才能更好地推動幼兒運動能力的提升。

2.2 完善基礎設施,創造優質環境

研究表明,體育環境與4-6歲幼兒運動能力存在一定的正相關,相關值為0.376,P>0.05,說明良好的體育環境能夠促進幼兒運動能力的發展。其相關性主要表現在體育場所和體育活動的便利性和體育活動的組織性兩個維度,其中被測體育環境各項之間最明顯的相關性是場館設施設備的種類、數量和體育活動的引導。因此,體育設施環境越好,對幼兒運動能力的提升越有利。但是體育活動場所與設施、體育活動組織不是依靠少數人的努力就能改善的,這需要政府部門提供支持,結合現有資源,不斷完善社區、公園等娛樂地域的基礎設施建設;協調各個方面的力量,領導創建體育活動組織的同時,倡導人們共同創造優質的體育環境,為幼兒提供一個舒適、優質的運動場所。同時,軟件環境也是影響幼兒運動能力的影響因素,軟件環境就可以大致歸于體育活動的組織能力從側面影響幼兒體育活動的參與度,組織不恰當也直接影響幼兒運動能力的發展,所以創設適合幼兒的體育環境,不僅要從硬件環境入手,而且要有達標的軟件環境。創新幼兒運動方式,利用體育環境,讓幼兒有足夠的時間鍛煉,從而提升運動能力。

2.3 推廣運動課程,轉換教育理念

體適能是指個體在除開勝任繁瑣的日常工作外,還有額外精力享受娛樂以及應付突發性事件所帶來的身體適應能力。與未接受體適能課程的幼兒比較,發現接受體適能課程的幼兒的運動能力整體強于沒有接妥體適能課程的幼兒,證明體適能課程訓練是有效的,體適能課程的設置是針對幼兒運動能力發展的規律制定的,符合幼兒的生長規律,對幼兒的運動能力的發展有著科學意義。根據體育活動實施場地、天氣氣候特征、兒童生理發展特點等,合理安排體育活動的時間。首先,學校加強體適能課程研發,主動引入適合幼兒的體適能課程,可聘請校外專業體適能教練進入學校對教師進行培訓,也可以將學校教師推薦到培訓機構參與學習,提升學校教師相關專業知識與能力。其次,在研發體適能課程時,應以學生為中心,關系幼兒興趣與愛好,研發以游戲為主的體適能課程,增強幼兒的興趣,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最后,加強家、校、社三方面的聯系,促使幼兒在家庭、學校、社區都能參加鍛煉,保證運動時間。

2.4 發展基本技能,養成運動習慣

“運動技能發展高峰理論”認為,1~7歲年齡段為幼兒基本運動技能形成階段,7~12歲為幼兒基本運動技能的運用階段,兒童只有在此過程中熟練掌控基本運動技能,才能夠保證后期在學校生活以及終身體育活動過程中,從而有條不紊的適應各類運動項目與運動環境,提升運動自信,增強體育鍛煉參與意愿。而面對處于基本運動技能形成階段的兒童,要多注重各項基本技能的學習,逐漸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幼兒階段是終身體育養成的關鍵時期,習得各項運動基本技能以及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對其日后終身體育觀念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為日后的體育鍛煉打下基礎。當前,體育活動教育和學齡前教育都需要重新認識兒童運動技能學習的階段,根據不同階段和兒童身心發展特點制定符合兒童的運動項目,認清根據兒童身心發展特點在終生參與體育運動中的重要地位和關系。在往后的運動技能發展階段,將兒童運動技能學習的起始點向前提到學齡前發展階段,合理制定各階段的體育活動的目標。為幼兒運動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也為青少年健康促進政策和機制的有效運行提供有力保障。

3 結語

綜上所述,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為幼兒發展提供了機遇,通過落實政策指導、創造優質環境、轉換教育理念以及養成運動習慣等方面促進幼兒運動能力的提升,幼兒運動能力的提升為其今后的健康成長打下基礎,這也從結果直觀地反應了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良好效果。推動兒童友好城市建設不僅僅要關注基礎設施以及社會軟環境的建設,更應該從兒童本身出發,將關注點聚焦在幼兒發展上,通過幼兒的良好發展,從而激勵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最終形成良性循環,兩者相互促進、相互成就。

本文系成都大學2022年度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研究院課題,課題編號:2022ETYHCSJS12。

課題負責人:張象(1978.6-),男,漢族,四川射洪人,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學校體育學、運動訓練學。

(作者單位:成都大學體育學院)

猜你喜歡
友好城市兒童運動
戰后國際友好城市的發端與發展(1945—1969):基于法國視角的研究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爾濱捐贈醫療物資
不正經運動范
2012中國國際友好城市大會主題:“幸福城市,綠色生活”
留守兒童
六一兒童
古代都做什么運動
瘋狂的運動
“六·一”——我們過年啦!
捏脊治療兒童營養不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