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藝術教育融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及途徑的研究

2023-05-30 00:31馮燕菁
中國民族博覽 2023年1期
關鍵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途徑

【摘 要】高職院校的藝術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就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高職藝術教育中具有的意義和途徑進行解析,進一步探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藝術教育中的重要性。高職院校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藝術教育,不僅可以使學生深入了解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同時,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學生的民族歸屬感,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有著積極的引導作用。在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可以讓學生了解和感受多彩的中華文化。

【關鍵詞】高職藝術教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傳承;途徑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01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國優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藝術教育融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不僅能增強當代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提高其綜合文化素養,培養審美意識,也可以使學生深入了解優秀傳統文化,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并在藝術的創作中得以體現,使其藝術作品更具有文化底蘊,對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職藝術教育的意義

(一)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提升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

愛國主義精神是中國民族精神的核心。當代大學生不僅要儲備扎實的專業知識,更需要具備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結合高職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握學生心理特征和成長特點,尊重現代教育的規律,將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通過滿足學生成長來實現,潤物無聲地給學生以人生啟迪,不斷強化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在藝術教育中,教師需要不斷地教育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使學生通過觀察、學習和體驗等方式,在自然中感受美,在創作中表現美,在作品中賞析美,在現實中創造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意思維。在教學的過程中,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藝術教育中,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和文化綜合素養,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高職院校作為高等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承和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方面有著尤為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高職學生作為新一代的青年人,需要了解東方文化的歷史和精華部分,并將其滲透到藝術作品中,可以不斷提升學生的民族情感和民族自豪感,進而加強他們的民族凝聚力。

(二)有助于加強學生的綜合素養,開拓創新能力的提升

如今,高校學生需要學習的不僅僅是課堂中書本的知識,更需要培養他們擁有積極的心態和面對困難時戰勝困難的勇氣。當前,在高職院校中,部分學生的精神文明道德素養比較缺失,有待進一步的提高。所以,在藝術教育的課堂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是改善學生道德觀和價值觀,提高個人綜合素養的有效途徑。

隨著時代不斷地進步和發展,將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引進高職藝術教育的課堂,需要進行創新性的改革和優化。首先在進行藝術教育的同時,使學生學會對傳統“舊”的內容需要進行取舍,取其精華,在此基礎上進行藝術作品的創作,最后呈現出來的就是“新”的內容。[1]這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職藝術教育中的創新點,在創作中使平淡無奇的藝術作品更具文化深度和內涵品質,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專業能力的培養起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和作用。

(三)有助于培養學生具備獨特的創作理念,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蘊

教師通過課堂的講解,使學生了解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如習俗風俗等,通過各種藝術方法和形式的提煉和轉化,使其與藝術文化相結合。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里,涉及“飲食、中國功夫、茶道、昆曲、瓷器、儒家思想、中醫理念、傳統音樂”這些領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我們有著很深遠的意義和影響。在課堂教學中融入這些藝術,將這些藝術形式進行再創作,有機的進行整合和提取相關元素,便可以使學生的藝術作品充滿獨特的藝術理念和藝術氣息。由此可見,優秀的藝術作品與創作者的構思理念息息相關,當作品植入優秀傳統文化的根基時,那么作品才會充滿生命力和活力。

二、現代高職藝術教育的現狀

(一)生源的問題

1.缺乏思考能力

從當前高職藝術教育的生源情況來看,部分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尤其是在面對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過于簡單,遇事缺乏冷靜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容易產生沖動的行為和畏難情緒,心理問題尤為突出,進而容易形成負面的價值觀。此外,有些學生平日里喜歡奇裝異服,過度打扮,曲解藝術的含義,表現出自由、叛逆、奇特的個性等。他們認為特立獨行、獨樹一幟就是創新,但其實他們缺乏的是理性的思維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高校教師需要耐心的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學會分辨是非。

2.缺乏目標定位

由于部分學生在中學階段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明確學習目標,導致進入高職后,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不高,學習情況有待改善,教師需要通過長時間的不斷地反復提醒、督促和強化學生的學習意識,使學生慢慢進入學習的狀態,從而使他們設定學習目標。此外,因受到原生家庭環境的影響,部分學生從小缺失父愛或者母愛,導致他們缺乏自信心,內心較為自卑,從而影響學習成績,這類學生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鼓勵。[2]一般而言,他們對于理論類的課程學習態度較為消極,然而喜歡實訓操作類的課程。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采取有效的課堂手段,引導這類學生主動參與課堂互動,以此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樹立學習目標。

3.文化基礎薄弱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高職院校的迅速發展,使得高職藝術教育普遍出現一些問題。高職學生通常文化基礎較為薄弱,學習態度相對散漫,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有待加強,在現代課堂教學中,特別是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習得是缺失的。作為任課教師,需要深入淺出地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藝術課堂,激發學生對于優秀傳統文化學習的興趣,營造班級整體良好的學習氛圍,開拓學生的創意思維,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斷強化學生對于知識學習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二)教育的問題

1.重視技術技能,而忽視文化素養

在以往高職藝術教育的教學過程中,受傳統教學的影響,教師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容易忽視對學生文化素養的提升,這種教學模式容易造成學生對藝術理解的思維定式。因而教師需要結合優秀傳統文化,為學生講解、分析傳統經典的藝術表現形式,培養學生文化素養的同時,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

2.重視現代藝術教育,而忽視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在高職藝術教育中,傳統的教育模式較重視現代藝術教育的培養,而忽視了對學生在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方面的培養,導致學生的作品內涵與深度有待提高。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國的歷史瑰寶,是時間沉淀的產物,具有指引性和發展性,對于藝術教育而言,有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所以,教師需要在傳授現代藝術教育的同時,適當融入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使兩者有機的結合,這樣有利于提升課程內涵和教學質量。

3.重視畢業就業率,而忽視學生長遠發展

目前高職院校比較關注學生畢業時的就業率和簽約率,而忽視了對于學生職業生涯長遠發展的考量,使得部分學生畢業后在就業時出現對未來生活的迷茫,無法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因此,高職藝術教育需要重視學生的個體發展與職業規劃的制定,從低年級開始灌輸學生多參加職業考證,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了解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從而制定適合自己的生涯規劃。在課程的設置上,將藝術教育與中國傳統教育相結合,可以促進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使學生提高自己專業知識的同時,也可以培養綜合能力,讓學生的心理和人格得到全面且健康的發展,從長遠目標來看,對學生的個人發展是有幫助的,為他們今后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高職藝術教育中融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途徑

(一)以全面育人為導向,改善教學模式,形成潛移默化的滲透力

隨著職業教育將進入十四五發展階段,面臨著數字化時代的發展和人才培養的轉型和升級,新時代對于高職學生的職業能力提出新的要求,那么課程建設的改革和發展顯得尤為重要。高職院校應該改變現有的教學模式和觀念,將藝術教育作為實現“全面育人”的抓手之一,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通過藝術教育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學生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歸屬感,以便更好的繼承和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藝術。

通常,高職藝術教育的開設方式比較有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而言,以“選修課”方式進行課程性質的設置,其對于學生的覆蓋面有待提升。[3]所以,高職藝術教育應采用多元化模式開展藝術教育,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考和探索:

1.常態化的校內藝術主題活動

(1)傳統民間藝術文化的傳承。民間藝人進校園,例如:剪紙、篆刻、刺繡等中國傳統藝術文化引進校園,同時,可以設立大師工作室,積極開展現代學徒制,大師通過講座、選修課的形式傳授藝術知識,使學生感受藝術的魅力,培養創造美的能力。(2)中國書畫展進校園。學??梢匝垥ê屠L畫的名家進校辦展覽,通過大師現場教學演示,與學生之間形成一種教學互動,激發學生對中國傳統藝術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領略藝術帶來的美感,從而起到修生養息的作用。(3)舉辦主題傳統音樂會。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學習樂器,并安排學生進行演出,這也是一種對學生藝術方面的熏陶。(4)校內藝術類社團活動的開展。學生可以組建各類藝術社團,例如:書畫社、合唱社、少數民族活動社團等,既能豐富學生課余生活,又能讓學生自發去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5)校園經典文化戲劇節的舉辦。通過每年定期舉辦校園經典文化戲劇節,使學生了解到不同時期經典的戲劇的表現形式,學生可以根據獲取的信息提煉其創作元素,并應用于自己的作品中。(6)開展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的班會活動。要求班級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不限節目形式,利用各種有效的信息化手段,開展主題班會活動,強化學生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和應用。

2.常態化的校外展館參觀活動

學??梢越M織學生參觀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檔案館、音樂廳、大劇院等文化類場館,通過近距離的參觀和體驗,觀摩到古今中外的各種館藏珍品,可以令學生更好地了解優秀傳統文化和藝術的精髓,通過不同藝術形式的教育和學習,從而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拓寬學生的藝術視野,提高學生的專業鑒賞力。

(二)以信息化技術為手段,構建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主線的一體化課程體系

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將現代技術融入高職藝術教育中,學??梢源罱ㄒ灾袊鴥炐銈鹘y文化為主線的課程體系,結合多維度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例如:慕課、在線平臺課、微課等,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模式開展藝術教育,不僅可以拓展教育教學的途徑,也能讓師生有更多的自主權進行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和學的方式。

目前,在高職階段,學生的審美水準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高職藝術教育中,《曲藝評析》《書法欣賞》《繪畫鑒賞》《古詩詞賞析》《音樂欣賞》等此類藝術鑒賞類的課程的開設是非常有必要的。為了滿足不同專業領域學生的學習需求,實現課程的一體化升級和改造,在高職藝術教育中滲透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不僅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優秀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還可以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由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厚,因此,一體化的藝術教育課程設置需要注重提升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從而提升課程內涵,提高教學質量,推動新時代專業發展的升級和轉型。

(三)以審美素養發展為目標,開展系列“高雅藝術進校園”的活動

以學生職業能力的可遷移性為切入點,實現學生個人成長和發展的同時,需要培養學生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所以,在設置課程整體構架時,應多從審美素養的角度開展藝術教育教學內容,可以選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的經典作品作為學生學習的內容之一,進而提升學生對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的認同感。

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引進校園,學校開展系列“高雅藝術進校園”等活動,可以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給學生提供可以近距離與藝術大師進行交流的學習機會,使其領略名家藝術作品帶來的藝術魅力,提升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激發學生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的興趣。[4]通過系列活動的深入開展,使學生切身體會到優秀傳統文化與藝術教育學習整合的意義和重要性。

四、結語

作為炎黃子孫的后代,高職學生在學習藝術課程的同時,需要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帶來的重要意義,因為,這是全國各族人民智慧的結晶,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高職藝術教育的培養宗旨是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當代大學應該多接觸中國傳統藝術,感受獨特的藝術魅力,從而不斷加強自我修養??偠灾?,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非常豐富的民族文化和人文精神,將其滲透到高職藝術教育中,可以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藝術人文素養,全面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審美趣味,也能讓學生了解并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進而實現課程的教學目標和完成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張厲.傳統文化在高職藝術教育中的創新思路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18(34).

[2]林宣潔.高職藝術教育中融入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及教學策略探討[J].中國民族博覽,2022(9).

[3]姜群.高職藝術教育發展中傳統文化的傳承途徑研究[J].職業教育,2015(1).

[4]李曾輝.高職藝術教育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途徑探析[J].知識經濟,2017(1).

作者簡介:馮燕菁(1988—),女,上海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為藝術設計。

猜你喜歡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途徑
構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徑
多種途徑理解集合語言
減少運算量的途徑
高校開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長效機制研究
基于Web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土族盤繡電子商務平臺的設計與實現
“互聯網+”時代出版人才培養的傳承與突破
新媒體時代下的蒙古族文化傳播研究
青年怎樣傳承長征紅色基因
學習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在專業課課堂教學中融入“三觀”教育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