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山湖濱湖地區早春拱棚豇豆落花落莢及畸形原因探析與栽培技術探索

2023-05-30 08:24王亮解晉魯劉永
吉林蔬菜 2023年1期
關鍵詞:濱湖結莢豇豆

王亮 解晉魯 劉永

隨著產業結構調整政策深入開展,微山湖濱湖地區早春拱棚豇豆種植效益始終保持在較高水平,栽培面積逐年擴大。早春茬拱棚豇豆在盛花期和結莢期,如管理不當容易發生大量落花落莢現象,輕者造成減產10%~20%,重者減產20%~40%,嚴重制約部分農戶種植收益和產業發展,豇豆畸形也嚴重影響產量和質量。

豇豆落花落莢及畸形現象在發生前從植株形態上無明顯異常表現,一旦發生落花落莢及畸形時農戶再采用施肥、用藥或管理措施調控,此時為時已晚。為有效降低本地區早春拱棚豇豆落花落莢及畸形現象對農戶造成的損失,我們連續3年進行了濱湖地區早春拱棚豇豆落花落莢及畸形原因探析和栽培技術探索試驗,形成了較為有效的綜合防控栽培技術,并進行了相應推廣,取得顯著效果?,F總結如下:

1 早春拱棚豇豆落花落莢原因探析

首先,應正確認識早春拱棚豇豆落花落莢是植株應對不良環境(脅迫)條件或自身不同發育階段莖葉供應養分與花莢結成性比例失調的正常的自我調節,是豇豆生長過程中普遍出現的一種現象;其次,適量的豇豆花莢脫落(一般認為在5%以內)屬正?,F象。經過連續試驗示范、對比和探索,濱湖地區早春拱棚豇豆落花落莢現象發生的原因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自身生理調節型落花落莢,另一類是環境不良(環境脅迫)型落花落莢。

1.1 豇豆自身生理調節型落花落莢

該類型是指在豇豆植株生長過程中外界溫度、光照、水分、土壤肥料及設施等均對其無負面影響或制約的條件下,植株依據自身生長進度、營養吸收及養分供應量等影響而產生的落花落莢。具體是指由于豇豆植株莖基部木質化較早,根系不發達,在植株地上部大量開花結莢時,受根及莖基部吸收水肥數量限制,葉片無法得到充足的水分和礦質營養,所制造的養分有限,而花莢又需要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在此條件下,植株通過自身調節會出現部分花莢脫落的現象。

1.2 豇豆植株遇環境不良(環境脅迫)型落花落莢

該類型是指在豇豆植株生長過程中受外界如溫度、光照、水分、土壤肥料及設施等其中一個因子或多個因子聯合影響而產生的落花落莢現象。

1.2.1 光照不足:濱湖地區作為早春拱棚栽培的豇豆品種多引自京津地區或東北三省地區,目的是利用豇豆為短日性植物北種南引會提前開花結莢習性提早上市。豇豆在開花結莢期需要充足的光照,如遇陰雨寡照或棚膜透光不良等,或生產中栽培密度過大造成植株間相互遮光,常易引發落花落莢現象發生。

1.2.2 溫度不適宜:豇豆植株開花結莢最適溫度為25~28℃,植株能適應短時(3~5天)30~35℃的氣溫,在短時35℃以上植株莖葉可正常生長,雖能結莢,但花器發育不健全,授粉受精受阻,落花落莢嚴重,在15℃左右時生長緩慢,花莢出現僵化現象。因此,在本地區早春拱棚生產中,持續的低溫或者高溫極易造成豇豆落花落莢現象的發生。

1.2.3 水分供應不平衡:豇豆植株莖基部木質化較早,根系不如其它豆類(如黃豆等)發達,開花結莢期需要適宜的空氣濕度與土壤濕度,若設施內空氣持續干燥、土壤干旱,不能及時補充水分時也可引起大量落花;但在植株處于初花期時若水分過多、土壤含水量過大,又易誘發植株營養生長過旺導致莖蔓徒長,造成大量落花落莢;同時,當田間積水時,容易造成豇豆漚根爛根,導致植株生長不良而出現落花落莢現象。

1.2.4 土壤不適或營養不良:豇豆適宜生長的土壤范圍以pH值6.2~7為宜,以肥沃的壤土或沙質壤土為佳,不宜選用黏重和低濕的土壤。同時土壤酸性過強(pH值在6.0以下),會抑制根瘤菌生長,也會影響植株生長發育,進而影響花莢生長。豇豆開花期和結莢時需要大量營養物質,且其根瘤菌又不及其它豆科植物發達,因此必須供給一定數量氮肥,但也不能偏施氮肥,否則易引起大量落花落莢現象。此外,若養分不足或養分供應不均衡,造成葉、花、莢三者之間相互爭奪養分發生落花落莢現象。

1.2.5 病蟲危害:濱湖地區早春拱棚豇豆易發生病害以豇豆疫病、葉霉病、銹病、病毒病等為主,其中銹病、炭疽病、葉霉病對豇豆葉片和豆莢危害較大,也易因植株嚴重生長不良和果莢受害造成落花落莢。豇豆較易發生蟲害,本地區主要以豆莢螟、菜青蟲、潛葉蠅、蚜蟲和飛虱等為主,危害花蕾和果莢導致落花落莢。

2 早春拱棚豇豆莢果畸形的原因探析

濱湖地區早春拱棚豇豆豆莢畸形在生產中也容易發生,不僅造成產量降低,而且降低了商品莢果外觀形象和售價。具體表現為豆莢彎曲、變細打鉤和鼠尾莢等畸形現象。經過連續試驗示范、對比和探索,豇豆莢果畸形原因具體如下:

2.1 豆莢彎曲、變細打鉤原因

一是,栽培期間受根系偏弱、莖基部木質化等因素影響致營養不足,豆莢間相互爭奪養分,造成部分豆莢營養不良,形成彎曲豆角;二是,早春拱棚等設施內晝夜溫差過大,夜間結露多,使豆角不同部位膨大速度差別較大,在不同的位置會變細打鉤。

2.2 鼠尾莢(豆莢遠離果梗一端比其它部位明顯細?。┊a生原因

一是,設施內豇豆植株在開花結莢后期,植株同化能力下降,豆莢間競爭養分造成鼠尾莢出現較多;二是,豇豆植株在授粉受精時環境溫度過高(連續5~7天高于35℃)時,易造成遠端受精不良,種子發育不正常(或無種子),生長及干物資產量降低,易造成鼠尾莢現象的出現。

3 綜合防控措施

經連續3年在濱湖地區早春拱棚豇豆栽培中開展落花落莢及畸形原因探析和綜合防控栽培技術探索試驗,形成了較為有效的防控關鍵技術要點。

充分借助地域優勢,統籌調控設施內溫、光、水、肥、氣等因子,發揮設施設備優勢進行綜合調控栽培管理。

3.1 光照方面

自早春拱棚豇豆顯蕾期開始就要注意通過擦洗棚膜、早結晚蓋覆蓋物等措施增加透光量,以利適當延長光照時間,增加干物質積累量供應花莢生長。

3.2 溫度方面

豇豆不耐低溫,在前期開始顯蕾時若遇低溫尤其是連續陰雨天時應及時采取加溫措施,在后期溫度過高時應采用中午遮花蔭等方式避免棚內連續出現過高溫度。

3.3 水肥管理方面

由于豇豆根瘤菌不及其它豆科作物發達,因此要保證肥料元素的供應,注意基肥中氮、磷、鉀元素的合理配合施用。在第一批豇豆莢坐住時,及時注意控制氮素化肥的使用量,適當補施磷肥,并通過葉面噴施硼肥、鋅肥及鉬肥等,促進植株結莢,增加產量。追施適量磷肥,可以促進根瘤菌活動,使得根瘤較多,豆莢更加充實,降低落花落莢及畸形果率,可較好增加產量。

適當補施硼、鋅、鈣、鉬肥等中微量元素則可減少豇豆角柄部離層的形成,進而減少脫落現象。

3.4 氣調方面

濱湖地區早春拱棚豇豆在始花期外界氣溫尚低且不穩定,應以保溫、控溫保持穩定為主,避免溫度大起大落導致落花現象,在花莢盛期應注意在保持溫度的前提下適時通風換氣,必要時可采用CO2增補措施進行適當調控。

3.5 合理發揮栽培設施設備優勢

結合上述方面的管理和綜合調控,在豇豆始花期外界氣溫尚低時可采取臨時室內加溫、增加背陰處保溫材料等增強保溫效果避免低溫對落花的影響。在花莢旺盛期應注意借助棚室設施進行合理適時通風換氣,在結莢盛期若外界溫度較高時,為避免或減少落花落莢及畸形莢,可在棚室兩側距地面約1米高處開通風口用防蟲網封閉完全,既可通風換氣,又可規避害蟲進入。

3.6 及早防病治蟲

減少花莢脫落及降低畸形豆莢的產生幾率,提高商品豆莢的產量和商品率,增加收益。

3.7 配合采用其它措施

如促進翻花(盛莢期后,植株發生較多側蔓,并從側蔓上抽出花序時植株上原來花序的副花芽又開花結莢),延緩植株根系和葉片衰老,減少中期中上部黃化葉的發生幾率,增加光合產物的積累,提高產量。

猜你喜歡
濱湖結莢豇豆
夏季當家菜——豇豆
濱湖選煤廠煤泥分選與回收系統技術研究
基于人體五感對濕地公園植物配置的應用研究——以濱湖濕地森林公園為例
大豆:花期結莢期巧管理
豆角開花多結莢少管理有絕招
Informations pratiques Recettes chinoises
小小書法家
架豆角結莢期如何科學管理
南方的冬天
豇豆新品種連豇3號的選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