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從源頭抓蔬菜產品質量

2023-05-30 08:32高丹丹
吉林蔬菜 2023年1期
關鍵詞:質量安全監督管理

高丹丹

摘 要: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蔬菜質量安全日益引起更多人的關注。國家于2023年1月1日施行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以確保保障蔬菜質量安全,并頒布多項農藥殘留檢測標準,作為農藥殘留檢測依據,維護公眾健康。本文結合監督管理活動對蔬菜產品質量影響因素進行分析,論述了控制生產源頭是保障蔬菜生產的重要環節,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對蔬菜生產監督管理的內容和要點。 ? ? ? ?關鍵詞:質量安全;源頭生產;監督管理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蔬菜產品達到國家規定的質量安全標準,這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這個系統其中包括了從產地到餐桌的多個過程,具有生產、儲藏、運輸、銷售等諸多環節。

在諸多環節中,生產源頭是所有環節的重中之重。影響蔬菜質量安全的危害主要有蔬菜產地環境污染、蔬菜生產過程農業投入品污染、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蟲污染、蔬菜自身毒素、蔬菜生產及儲運違法違規添加物。

保障蔬菜的質量安全應該通過優化蔬菜產地環境、監督管理蔬菜生產全過程、檢測蔬菜產品質量、包裝儲運、加工銷售等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

1 影響蔬菜質量安全的環境污染

1.1 大氣污染:主要是有毒有害氣體排放、交通尾氣排放、農藥化肥揮發、能源物燃燒,其中的二氧化硫、氟化物、飄塵、乙烯對蔬菜質量安全都具有嚴重危害。

1.2 水源污染:主要是工業污水排放、生活污水排放。污染物主要有酚類化合物、氰化物、苯。蔬菜被動吸收各類有毒有害物,對蔬菜的質量安全造成危害。

1.3 土壤污染:主要有重金屬如鎘、砷、鉻、汞、鉛等和固態垃圾。

2 病原微生物與寄生蟲污染及蔬菜自身毒素

蔬菜表面存在的微生物是因為蔬菜在種植、采收、儲藏、運輸、銷售環節與環境發生各種接觸,進而導致微生物和其毒素污染。大部分微生物是無害的,一部分微生物會引起腐敗變質,甚至有些會引起食用者發生疾病。

監督管理部門應該嚴格按照法律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規定向農產品產地排放或者傾倒廢水、廢氣、固體廢物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質。

清潔蔬菜產地環境使農業生產用水和肥料符合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強制性標準的要求。加強農產品基地建設,推進農業標準化示范建設,改善蔬菜種植地的生產條件。加大監督管理力度。蔬菜產品在進行包裝、保鮮、儲存、運輸中所使用的保鮮劑、防腐劑、添加劑、包裝材料等,應符合國家有關強制性標準以及其他農產品質量安全規定。儲存、運輸蔬菜工具和設備應當安全、無害。禁止將蔬菜與有毒有害物質一同儲存、運輸,防止污染。

3 蔬菜生產過程農業投入品污染問題

3.1 肥料不合理使用

3.1.1 農家肥不腐熟、引起燒苗現象,影響蔬菜品種。農家肥內出現害蟲使用高毒殘效期長農藥進行拌肥當做底肥施用。蔬菜生長過程吸收高毒農藥引起農藥殘留超標,嚴重影響質量安全生產。

3.1.2 化肥不合理使用主要是氮肥過多使用,是造成蔬菜中存在過多的硝酸鹽的主要因素。殘留在土壤中的化肥被雨水沖刷后匯入水體,加重水體富營養化,加重水草繁生,使水變臭,成為死水。

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對土壤進行測量分析保障肥力持續有效供應;大力推廣植物營養診斷技術,判斷出蔬菜所需養分;大力推廣有機肥和平衡施用氮磷鉀肥及微量元素肥,農家肥要充分腐熟;大力推廣生物肥、專用肥、緩釋肥等新型高效肥料??刂频追柿魇?,提高肥料利用率。

3.2 農藥不合理使用

3.2.1 亂用藥。許多農戶不懂農藥性質,酸性還是堿性、殺蟲劑還是殺菌劑、內吸胃毒還是觸殺、殺真菌還是細菌,病蟲害種類也弄不清楚。防治時不加以區分,盲目的加多種農藥,加大農藥濃度,加大農藥使用量進行防治,不但達不到防治效果,還可能延誤防治時間,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還會造成藥害。

蔬菜農藥殘留超標污染環境。菜農在使用農藥時不知道國家禁限用農藥,如甲拌磷、克百威、樂果、氧樂果、滅多威、涕滅威、水胺硫磷、甲基異柳磷、滅線磷、乙酰甲胺磷、丁硫克百威、毒死蜱、三唑酮是禁止在蔬菜上使用。

3.2.2 農藥使用不當。如果某一農藥防治效果好,菜農就會經常使用同一種農藥,使病害蟲產生抗藥性,降低藥效。

在噴藥防治病蟲害時,對于闊葉植物只噴葉正面,不噴葉背,噴施不均勻。視化學防治為萬能,見病蟲就用藥,忽視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而且都不落實安全間隔期,隨意丟棄農藥包裝物等。

監督管理部門應該加大對種植示范大戶、農藥經營商和廣大蔬菜生產者應用技術培訓,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和技能培訓。

對農業投入品使用的監督管理巡查和指導,使其防治病蟲害過程中嚴格按照化學農藥使用說明書規定的用量、濃度,針對防治對象正確使用有效的農藥。

注意交替使用農藥,葉片正反面均勻噴霧,濕潤即可,不超范圍、超標準施用農藥。以農業防治為主,化學防治法是最后手段。嚴格按照法律法規使用農業投入品。明確禁用農藥。

嚴格執行蔬菜收獲前農藥標簽上的安全間隔期要求停止用藥。不要污染環境。建立健全農業投入品的安全使用制度,推廣農業投入品科學使用技術,普及安全、環保農業投入品的使用。

要讓廣大農民朋友們真正認識到過量使用化肥和農藥的危害。因地制宜的設計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方式。逐步讓菜農樹立起蔬菜質量安全的憂患意識。

定期或者不定期組織對可能危及蔬菜質量安全的農藥、肥料等農業投入品進行監督抽查,對蔬菜產品全程可追溯,落實各項法律法規標準認證有保障,實現蔬菜產品全程監管和風險評估。

3.3 農用薄膜回收問題

蔬菜生產者應當科學合理使用農用薄膜,農用薄膜使用后應組織回收,不要造成白色垃圾污染土壤,污染環境,破壞生態平衡。農用薄膜等農業投入品的生產者、經營者、使用者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回收并妥善處置包裝物和廢棄物。

國家鼓勵和支持蔬菜生產經營者選用優質特色蔬菜品種,采用綠色生產技術和全程質量控制技術,生產優質農產品,實施分等分級,提高農產品品質,健全質量安全控制體系。

加強自律管理,承擔起相應責任。打造無公害、綠色和有機蔬菜產品。對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根據質量安全控制要求自行或者委托檢測機構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進行檢測。

對蔬菜生產大戶和散戶,農業技術推廣等機構應當為其提供適當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等方面的技術服務。經過檢測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呢些農產品,應當及時上報給有關管理部門,并且及時采取管控措施,且不得上市銷售。

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應當建立農產品生產記錄,建立可追溯制度有利農產品質量追蹤。

鼓勵和支持農戶銷售農產品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監督管理部門對承諾達標合格證工作進行指導服務,加強日常監督檢查。

通過制定蔬菜生產技術規范,結合監督管理活動,執行崗位職責,使從事蔬菜生產和經營的每個環節都有規范可循,全程達到安全標準化。特別要著重加強蔬菜生產的源頭管理,保障蔬菜質量安全中的最重要環節。

猜你喜歡
質量安全監督管理
探討新形勢下如何做好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
加強糧食流通監督管理的思考與探討
帶頭增強“四種意識”推動監督管理常態化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直銷監督管理工作的意見
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的混合模式研究
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的創新策略分析
我國農產品農藥殘留的困境
某區放射衛生防護監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議
論建筑消防工程的監督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